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威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新能源汽车停放充电基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024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基站,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新能源汽车停放充电基站。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停车位的,不防止其他人行进的便于新能源汽车停放充电基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新能源汽车停放充电基站,包括有:停车台,停车台顶部设有放置板;对齐机构,放置板上设有对齐机构;充电机构,放置板顶部一侧设有充电机构。通过设置的对齐机构和充电机构可使驾驶人员在停好汽车后,便可进行对汽车的充电工作;通过设置的启动机构可使驾驶人员养成规范停车的好习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新能源汽车停放充电基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基站,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新能源汽车停放充电基站。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作为新时代为了节省石油能源而制造出来的产物,其依靠电力作为能源,极大的减少了石油能源的消耗,在新能源汽车行驶过后,为确保下次行驶时有足够的电量,通常需要对其进行充电工作,但目前的充电基站都是直接安装在路边或地下停车库里,此设备不具备停车位从而使汽车在进行充电时,杂乱无章的停在路边或地下停车库,影响其他人行进。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具有停车位的,不防止其他人行进的便于新能源汽车停放充电基站。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设备不具备停车位从而使汽车在进行充电时,杂乱无章的停在路边或地下停车库,影响其他人行进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停车位的,不防止其他人行进的便于新能源汽车停放充电基站。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新能源汽车停放充电基站,包括有:停车台,停车台顶部设有放置板;对齐机构,放置板上设有对齐机构;充电机构,放置板顶部一侧设有充电机构。进一步,对齐机构包括有:第一导套,放置板上两侧均对称开有第一通孔,放置板底部两侧均对称设有第一导套;第一导向杆,第一导套内均滑动式设有第一导向杆;楔形块,第一导向杆顶部均设有楔形块,楔形块均在第一通孔内滑动;第一弹簧,楔形块底部均与第一导套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二通孔,放置板顶部一侧设有第二通孔。进一步,充电机构包括有:安装座,放置板顶部一侧设有安装座;充电桩,安装座顶部设有充电桩;盖板,充电桩顶部设有盖板;电线,充电桩内设有电线;绕线轮,充电桩一侧对称转动式设有绕线轮,电线绕在绕线轮上,电线另一端设有插头。进一步,还包括有启动机构,启动机构包括有:第二导套,停车台顶部一侧设有第二导套;第二导向杆,停车台顶部一侧设有第二导向杆;连接板,第二导向杆上滑动式设有连接板,连接板右侧与第二导套滑动式配合;托盘,连接板顶部一侧转动式设有托盘;第二弹簧,托盘底部与第二导套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三弹簧,连接板顶部中间与第二导向杆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连接杆,连接板顶部另一侧设有连接杆,连接杆在第二通孔内滑动;第四弹簧,连接板顶部一侧与放置板底部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推块,连接杆顶部设有推块;开关,充电桩一侧设有开关,推块与开关配合。进一步,还包括有防撞机构,防撞机构包括有:第三导套,放置板顶部一侧对称设有第三导套;第四导套,放置板顶部一侧对称设有第四导套,第四导套处于第三导套一侧;第三导向杆,同侧的第四导套和第三导套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三导向杆;拦板,第三导向杆一端之间连接有拦板;第五弹簧,第三导向杆一侧均与第四导套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海绵垫,拦板一侧均匀设有多个海绵垫。进一步,还包括有防雨机构,防雨机构包括有:滑轨,放置板顶部一侧对称设有滑轨;第一固定块,滑轨一侧均设有第一固定块;滑块,滑轨上均滑动式设有滑块;第二固定块,滑块顶部一侧均设有第二固定块;伸缩板,第二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块之间连接有伸缩板。进一步,还包括有防溜车机构,防溜车机构包括有:第一限位带,放置板顶部一侧设有第一限位带,第一限位带上开有防滑槽;第二限位带,放置板顶部一侧对称设有第二限位带。进一步,伸缩板的材质和卷帘门一致。本专利技术达到了的效果:通过设置的对齐机构和充电机构可使驾驶人员在停好汽车后,便可进行对汽车的充电工作;通过设置的启动机构可使驾驶人员养成规范停车的好习惯;通过设置的防撞机构可防止在没有完全刹车时对驾驶人员、汽车和本设备造成损伤;通过设置的防雨机构可防止驾驶人员淋雨,同时可防止设备淋雨造成本设备的功能造成损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对齐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充电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开关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防撞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防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防溜车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停车台,11-放置板,2-对齐机构,21-第一通孔,22-楔形块,23-第一导向杆,24-第一导套,25-第一弹簧,26-第二通孔,3-充电机构,31-安装座,32-充电桩,33-盖板,34-绕线轮,35-电线,36-插头,4-启动机构,41-第二导套,42-第二弹簧,43-托盘,44-第二导向杆,45-连接板,46-第三弹簧,47-连接杆,48-第四弹簧,49-推块,410-开关,5-防撞机构,51-第三导套,52-第三导向杆,53-拦板,54-海绵垫,55-第四导套,56-第五弹簧,6-防雨机构,61-滑轨,62-第一固定块,63-伸缩板,64-滑块,65-第二固定块,7-防溜车机构,71-第一限位带,72-防滑槽,73-第二限位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和应用范围。实施例1一种便于新能源汽车停放充电基站,如图1所示,包括有停车台1、放置板11、对齐机构2和充电机构3,停车台1顶部设有放置板11,放置板11上设有对齐机构2,放置板11顶部左侧设有充电机构3。如图2所示,对齐机构2包括有楔形块22、第一导向杆23、第一导套24和第一弹簧25,放置板11上前后两侧均前后对称开有第一通孔21,放置板11底部前后两侧均前后对称设有第一导套24,第一导套24内均滑动式设有第一导向杆23,第一导向杆23顶部均设有楔形块22,楔形块22均在第一通孔21内滑动,楔形块22底部均与第一导套24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25,放置板11顶部左侧设有第二通孔26。如图3所示,充电机构3包括有安装座31、充电桩32、盖板33、绕线轮34、电线35和插头36,放置板11顶部左侧设有安装座31,安装座31顶部设有充电桩32,充电桩32顶部设有盖板33,充电桩32内设有电线35,充电桩32前侧左右对称转动式设有绕线轮34,电线35绕在绕线轮34上,电线35另一端设有插头36。本装置放置板11和其上的部件处于地面上方,放置板11下方的部件均处于地下,当需要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时,驾驶人员可将汽车停放在放置板11上,四个轮子均压着楔形块22,从而楔形块22向下移动带动第一导向杆23向下移动,第一弹簧25被压缩,随后驾驶人员便可下车使充电桩32工作,随后拿起插头36,抽出电线35,因绕线轮34使电线35移出更为顺畅,随后便可将插头36插在汽车的接口处便可对汽车进行充电工作,充电完毕后,拔出插头36,收回电线35,并且将电线35绕在绕线轮34上,便可停止充电桩32工作,随后可将汽车开走,从而在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新能源汽车停放充电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有:/n停车台(1),停车台(1)顶部设有放置板(11);/n对齐机构(2),放置板(11)上设有对齐机构(2);/n充电机构(3),放置板(11)顶部一侧设有充电机构(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新能源汽车停放充电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停车台(1),停车台(1)顶部设有放置板(11);
对齐机构(2),放置板(11)上设有对齐机构(2);
充电机构(3),放置板(11)顶部一侧设有充电机构(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新能源汽车停放充电基站,其特征在于,对齐机构(2)包括有:
第一导套(24),放置板(11)上两侧均对称开有第一通孔(21),放置板(11)底部两侧均对称设有第一导套(24);
第一导向杆(23),第一导套(24)内均滑动式设有第一导向杆(23);
楔形块(22),第一导向杆(23)顶部均设有楔形块(22),楔形块(22)均在第一通孔(21)内滑动;
第一弹簧(25),楔形块(22)底部均与第一导套(24)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25);
第二通孔(26),放置板(11)顶部一侧设有第二通孔(2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新能源汽车停放充电基站,其特征在于,充电机构(3)包括有:
安装座(31),放置板(11)顶部一侧设有安装座(31);
充电桩(32),安装座(31)顶部设有充电桩(32);
盖板(33),充电桩(32)顶部设有盖板(33);
电线(35),充电桩(32)内设有电线(35);
绕线轮(34),充电桩(32)一侧对称转动式设有绕线轮(34),电线(35)绕在绕线轮(34)上,电线(35)另一端设有插头(36)。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便于新能源汽车停放充电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启动机构(4),启动机构(4)包括有:
第二导套(41),停车台(1)顶部一侧设有第二导套(41);
第二导向杆(44),停车台(1)顶部一侧设有第二导向杆(44);
连接板(45),第二导向杆(44)上滑动式设有连接板(45),连接板(45)右侧与第二导套(41)滑动式配合;
托盘(43),连接板(45)顶部一侧转动式设有托盘(43);
第二弹簧(42),托盘(43)底部与第二导套(41)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42);
第三弹簧(46),连接板(45)顶部中间与第二导向杆(44)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4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威
申请(专利权)人:刘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