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世锐专利>正文

行行错位种植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0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种植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稻作、玉米等能机械化种植的农作物种植技术。它采用逐行错位的方法,每行错位量等于株距的二分之一。用以增加单位面积内农作物的种植量。(*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行错位种植法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种植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稻作、玉米等,能机械化种植的种植技术。它采用逐行错位的方法,增加单位面积内农作物的种植量。现有的种植技术是采用纵横对直的方法,它占用面积为一矩形。但是由于农作物的有效可用面积是圆,因此它的面积利用率为:如果矩形为20Cm*15Cm那么它的面积等于20Cm*15Cm=300Cm2。然而矩形内接圆半径等于15Cm/2=7.5Cm,因此内接圆面积等于3.14*7.52=176.625Cm2所以现有纵横对直法种植时,土地利用率很低。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有效的种植方法,使得能提高土地利用率。本专利技术就为此而诞生。-->本专利技术介绍一种能大幅度提高农作物土地利用率的播种方法。它花工少,速度快,尤其适合自动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它利用逐行错位的方法,错位量为株距的二分之一,使得每一株植物与和它相邻六株植物的距离相等,或者基本相等,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利用现有土地,提高种植率。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点。附图1-a为行行错位种植法的实施例一附图1-b为行行错位种植法的实施例一几何说明图一附图1-c为行行错位种植法的实施例一几何说明图二附图1-d为行行错位种植法的实施例二附图1-e为行行错位种植法的实施例二几何说明图参见附图1-a、1-b其中a、b、c、d、e、f、g、h、i、j、k、l为植物种植点,图1-b中,种植点外包围的圆为每株植物的有效可利用面积,它们的半径为r。图1-a与1-b标记相同,并且它们之间一一对应。由图1-a、1-b可得出:GA=GB=GF=GJ=GI=GH=2r。从图1-b中可以看出行ABCD和行HGFE之间发生了错位,同样行HGFE和行IJKL发生了错位。而且错位量等于二分之一株矩。也就是说它们每一行就错一次位,或者说它们逐行错位。由图1-c中可以看出此时每株植物占用土地为一正六边形。如果圆的半径等于7.5Cm,那么它的外接正六边形面积等于S1a2a3a4a5a6=6*SΔaa1a2-->因为SΔaa1a2=aa1*aa2*SIN60°/2=(r/COS(60°/2))2*SIN60°/2=(r2/SIN60°)/2因为r=7.5Cm所以SΔaa1a2=(7.52/(sin60°))/2        =34.475Cm2因此正六边形的面积=6*34.475Cm2=194.85Cm2。因为在现有的纵横对直法种植时,株距等于行距,这时土地利用率最大。也就是说,在圆的外接矩形中,当矩形为正方形时,矩形面积最小。因此如果同样的圆,在比较现有种植法同罗氏种植法时,只要圆的外接正四边形同圆的外接正六边形面积相比较。它的外接正方形面积等于(2r)2=225Cm2所以使用行行错位种植法相对于现有种植法提高土地利用率225-194.85194.85=15.47%]]>所以此方法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尤其在农业机械化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世界人口膨胀,而耕地越来越少的矛盾。附图1-d,实际上附图1-a只是附图1-d的一种特殊形式,同样是逐行错位。只不过附图1-a中-->GA=GB=GF=GJ=GI=GH=2r而在图1-d中GA=GB=GJ=GI,GF=GH=2r。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农民朋友可能喜欢行距大于株距或者行距小于株距,所以附图1-d方案就为此而设计。在此图中行距是GB,GA,GJ,GI,而株距是GH,GF。本方法专利技术关键在于使用逐行错位原理,使每行植物相对于上一行位置发生二分之一株距的移位。从而增加单位面积内农作物的种植量。种植量的合理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产量的增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物种植技术,它采用逐行错位的方法,增加单位面积内植物的种植量。它的第n行与第n+1行错位量为株矩的二分之一,或接近于二分之一。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植物种植技术,它采用逐行错位的方法,增加单位面积内植物的种植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世锐
申请(专利权)人:罗世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