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曦专利>正文

一种消化科用送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1470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消化科用送药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输送药液时无法使用药完全输送到患者体内,导致患者对药物吸收不充分而得不到有效治疗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外筒,所述外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延伸至外筒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按板,所述推板远离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侧贯穿有内筒,所述活塞杆延伸至内筒的内部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药液的直接灌入,在推送过程中通过震荡使药液完全输送到患者体内,使患者对药物完全吸收,从而提高了药物的充分使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化科用送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消化科用送药装置。
技术介绍
消化科包括消化内科和消化外科,是各级医院为了诊疗消化系统疾病而设置的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以及腹膜、肠系膜、网膜等脏器的疾病。开展规范的姑息化疗及多方面的中医特色医疗,具体中医特色包括:中药抗肿瘤及提高抵抗力;中药减轻化疗毒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便秘、骨髓抑制、手足麻木的神经毒性等;中药减轻或缓解肿瘤的部分相关症状如疲乏、多汗等;中药减轻或缓解吗啡类止痛药物所致的便秘等,所选中药包括中成药注射液、中成药口服制剂、中药煎剂口服或外洗、外用等。在对于一些重症患者无法自行服药时,就必须借助到一些医疗送药器械将药液通过管道插入到人体内部进行输送治疗,而目前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注射剂将调配好的药液通过与管道连接注射到人体的内部,但是普通注射器在吸收药液的时候通常不会使药液完全吸收,始终会残留一小部分药液在所调配的容器内,致使用药效果达不到最佳状态,而且药液在不完全溶解的情况下会出现一些药物沉淀,当药液送至人体内部后,部分药液沉淀会附着在注射器内,也同样会导致患者药物吸收不充分,导致患者得不到最有效的治疗,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消化科用送药装置,用于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输送药液时无法使用药完全输送到患者体内,导致患者对药物吸收不充分而得不到有效治疗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消化科用送药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化科用送药装置,包括外筒,所述外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延伸至外筒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按板,所述推板远离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侧贯穿有内筒,所述活塞杆延伸至内筒的内部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板,且活塞板与内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内筒的顶部贯穿有进药斗,且进药斗的一侧贯穿外筒并与外筒螺纹连接,所述进药斗延伸至外筒外侧的一端设有顶盖。优选的,所述内筒的底部外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的一侧均滑动套设有底座,且两个底座均与外筒的底部内侧固定连接,通过两个伸缩杆在两个底座内上下滑动时可以带动内筒做上下往复运动,实现内筒的一种震动效果。优选的,所述内筒远离滑块的一侧底部贯穿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固定套设有注射管,且注射管的一侧贯穿外筒并延伸至外筒的外侧,药液通过软管流入到注射管中,注射管与外部送药管相连接将药液输送到患者体内。优选的,所述进药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中间位置贯穿有支杆,所述支杆远离顶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棉球,所述棉球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且弹簧套设在支杆的外侧,通过支杆的上下移动,可以使棉球对进药斗的漏孔达到一种开口和闭合的状态。优选的,所述内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内部滚动连接有滚球,所述滚球的外侧转动连接有Z形转杆,所述Z形转杆的一侧贯穿并固定连接有齿轮,且Z形转杆贯穿齿轮的一端与外筒的内侧转动连接,所述齿轮的顶部设有齿条,且齿条与齿轮相啮合,所述齿条的一端与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齿条与齿轮的配合,使得内筒可以进行上下往复运动。本技术中,所述一种消化科用送药装置,首先打开顶盖,这时支杆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带动棉球向上运动,拉动推杆带动活塞杆移动,从而带动活塞板进行移动,移动到足够位置时将配置好的药液完全倒入进药斗中,药液会随着进药斗的漏孔流入到内筒中,通过盖上顶盖会向下挤压支杆,使得棉球完全堵住进药斗的漏孔,这样可以防止推动药液时药液会流回到进药斗中。盖上顶盖后,推动按板带动推杆与活塞杆同时移动,这时活塞杆可以带动活塞板推动药液移动,当推板移动时同时带动齿条进行移动,由于齿条与齿轮相啮合,这时齿轮会进行转动,因此可以带动Z形转杆转动,与此同时Z形转杆带动滚球在圆环内滚动,从而使得内筒进行上下往复运动,实现了内筒的一种震荡效果。本技术通过对药液的直接灌入,在推送过程中通过震荡使药液完全输送到患者体内,使患者对药物完全吸收,从而提高了药物的充分使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消化科用送药装置的内部结构正视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消化科用送药装置的内部结构后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消化科用送药装置的进药斗内部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消化科用送药装置的A部分结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消化科用送药装置的内部结构侧视剖视图。图中:1外筒、2推板、3推杆、4按板、5滑块、6活塞杆、7内筒、8活塞板、9伸缩杆、10底座、11软管、12注射管、13进药斗、14支撑板、15支杆、16棉球、17弹簧、18顶盖、19圆环、20滚球、21Z形转杆、22齿轮、23齿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5,一种消化科用送药装置,包括外筒1,外筒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板2,推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3,推杆3的一端延伸至外筒1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按板4,推板2远离推杆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5,滑块5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活塞杆6,活塞杆6的一侧贯穿有内筒7,活塞杆6延伸至内筒7的内部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板8,且活塞板8与内筒7的内部滑动连接,内筒7的顶部贯穿有进药斗13,且进药斗13的一侧贯穿外筒1并与外筒1螺纹连接,进药斗13延伸至外筒1外侧的一端设有顶盖18。其中,首先打开顶盖18,这时支杆15在弹簧17的作用力下带动棉球16向上运动,拉动推杆3带动活塞杆6移动,从而带动活塞板8进行移动,移动到足够位置时将配置好的药液完全倒入进药斗13中,药液会随着进药斗13的漏孔流入到内筒7中,通过盖上顶盖18会向下挤压支杆15,使得棉球16完全堵住进药斗13的漏孔,这样可以防止推动药液时药液会流回到进药斗13中,盖上顶盖18后,推动按板4带动推杆3与活塞杆6同时移动,这时活塞杆6可以带动活塞板8推动药液移动,当推板2移动时同时带动齿条23进行移动,由于齿条23与齿轮22相啮合,这时齿轮22会进行转动,因此可以带动Z形转杆21转动,与此同时Z形转杆21带动滚球20在圆环19内滚动,从而使得内筒7进行上下往复运动,实现了内筒7的一种震荡效果,本技术通过对药液的直接灌入,在推送过程中通过震荡使药液完全输送到患者体内,使患者对药物完全吸收,从而提高了药物的充分使用性。本技术中,内筒7的底部外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杆9,两个伸缩杆9的一侧均滑动套设有底座10,且两个底座10均与外筒1的底部内侧固定连接,通过两个伸缩杆9在两个底座10内上下滑动时可以带动内筒7做上下往复运动,实现内筒7的一种震动效果。...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化科用送药装置,包括外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板(2),所述推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3),所述推杆(3)的一端延伸至外筒(1)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按板(4),所述推板(2)远离推杆(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5),所述滑块(5)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活塞杆(6),所述活塞杆(6)的一侧贯穿有内筒(7),所述活塞杆(6)延伸至内筒(7)的内部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板(8),且活塞板(8)与内筒(7)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内筒(7)的顶部贯穿有进药斗(13),且进药斗(13)的一侧贯穿外筒(1)并与外筒(1)螺纹连接,所述进药斗(13)延伸至外筒(1)外侧的一端设有顶盖(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科用送药装置,包括外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板(2),所述推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3),所述推杆(3)的一端延伸至外筒(1)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按板(4),所述推板(2)远离推杆(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5),所述滑块(5)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活塞杆(6),所述活塞杆(6)的一侧贯穿有内筒(7),所述活塞杆(6)延伸至内筒(7)的内部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板(8),且活塞板(8)与内筒(7)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内筒(7)的顶部贯穿有进药斗(13),且进药斗(13)的一侧贯穿外筒(1)并与外筒(1)螺纹连接,所述进药斗(13)延伸至外筒(1)外侧的一端设有顶盖(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科用送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7)的底部外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杆(9),两个所述伸缩杆(9)的一侧均滑动套设有底座(10),且两个底座(10)均与外筒(1)的底部内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科用送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7)远离滑块(5)的一侧底部贯穿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曦赵煜弘王学刚张元昆
申请(专利权)人:张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