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智能锻炼设备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141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锻炼器材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便携式智能锻炼设备及使用方法,包括背板、垫板、背带、背箱和运动臂,通过背带将该锻炼设备穿在身上,将动态血糖监测仪贴在手臂处,对血糖进行连续监测,记录血糖信息,将动态心电记录仪贴在胸口位置,对心血管风险进行监控,通过设置背带,使该锻炼设备便于携带,从而提高使用的便利性,通过使用动态血糖监测仪和动态心电记录仪对身体状况进行监控,实现对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实时计算,在强度锻炼过程中,能够获取丰富的个性化与动态化健康信息,在静息和适度锻炼过程中,能够获取快照式体检无法获取的健康信息,发现亚健康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智能锻炼设备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锻炼器材
,具体说是一种便携式智能锻炼设备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慢性病流行,已经危及经济与社会,而锻炼则是慢性病防治的有效方式之一,并且通过锻炼的方式没有药物的副作用,所花费的成本也比较低,为了预防慢性病,大家需要多多进行锻炼,通过锻炼也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减少疾病的入侵,目前,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使用锻炼设备进行锻炼,通过锻炼设备能够更加科学的进行锻炼。然而,现有的锻炼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现有的锻炼设备携带不够方便,给外出使用带来了不便,现有的锻炼设备使用不够智能,不能对身体状况进行监控,无法获取用户动态健康信息和发现亚健康问题,从而无法针对不同用户指定不同的锻炼计划,现有的锻炼设备使用不够灵活,不能灵活的调整训练强度,从而降低了该锻炼设备的使用范围,现有的锻炼设备锻炼的不够全面,不利于使用者提高身体协调性,现有的锻炼设备不能进行降温,不利于提高使用者锻炼的持久度,从而降低了锻炼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智能锻炼设备及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智能锻炼设备,包括背板、垫板、背带、背箱和运动臂,所述垫板和背箱分别安装在背板的两侧,两个所述背带安装在背板靠近垫板的一侧,且两个所述背带分别位于背板的两端,两个所述运动臂分别安装在背板的两端;所述垫板包括垫圈、电机和风扇,所述垫圈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垫圈的中部分别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口和若干个进气口,所述电机安装在垫圈的内部,所述电机的一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远离电机的一端设有风扇,通过电机带动,使转轴转动,转轴带动风扇,使风扇转动,从而产生吹风,将吹风通过出风口吹出,对穿戴该便携式智能锻炼设备者的背部进行吹风降温;所述背带的两端分别与背板的上下两端连接,通过设置背带,使该锻炼设备便于携带,从而提高使用的便利性,所述背带的一侧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的一端连接有动态血糖监测仪,通过背带将该锻炼设备穿在身上,将动态血糖监测仪贴在手臂处,对血糖进行连续监测,记录血糖信息,两个所述背带的中部均设有连接环,两个所述连接环的中间连接有胸带,所述胸带靠近背板的一侧设有动态心电记录仪,将动态心电记录仪贴在胸口位置,对心血管风险进行监控;所述背箱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位于第一腔体和背板之间,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两组负重组件,所述负重组件包括底盘、螺杆和负重盘,所述底盘固定在第二腔体的底端内壁,所述螺杆竖直焊接在底盘的顶部,所述负重盘套设装在螺杆上,通过在第二腔体内设置负重组件,使该便携式智能锻炼设备能够进行负重训练,通过在螺杆上套设负重盘,从而改变负重组件的重量,通过改变第二腔体内的负重组件的重量,对该便携式智能锻炼设备负重训练的强度进行调节;所述运动臂包括安装罩、连接头、大力臂、第一弹力组件、关节、小力臂、第二弹力组件和手套,所述安装罩固定焊接在背板的一端,所述安装罩的底端铰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远离安装罩的一端焊接有大力臂,所述连接头远离安装罩的一端铰接有若干个第一弹力组件,若干个所述第一弹力组件位于大力臂的周侧,所述大力臂远离连接头的一端连接有关节,若干个所述第一弹力组件远离安装罩的一端均与关节铰接,所述关节远离大力臂的一端铰接有小力臂,所述关节远离第一弹力组件的一端铰接有若干个第二弹力组件,若干个所述第二弹力组件位于小力臂远离背板的一侧,所述小力臂远离关节的一端铰接有手套,若干个所述第二弹力组件远离关节的一端均与手套的背部铰接,将两个手套分别戴在两个手上,通过做出扩胸的动作,使手臂带动大力臂转动,从而拉动第一弹力组件,由第一弹力组件做出反向作用力,实现对手臂的锻炼,通过转动手腕,使手套在小力臂上转动,从而拉动第二弹力组件,克服第二弹力组件的弹力,实现对手腕的锻炼,通过负重组件以及运动臂实现对腿部以及手臂的锻炼。优选的,垫圈的周侧为封闭的弧形凸起,凸起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通过设置垫圈,提高该锻炼设备穿戴的舒适度,通过设置透气孔,增强垫圈的透气性。优选的,出风口为矩形结构,若干个出风口从上至下呈等距离设置,进气口为圆形结构,若干个出风口位于若干个进气口的上方,出风口与风扇位于同一高度,且风扇位于转轴靠近出风口的一端,通过出风口进行吹风,通过进气口进气,实现该设备背部空气的循环。优选的,电机和转轴均呈水平设置,风扇包括转盘和扇叶,若干个扇叶等弧度设置在转盘周侧,且若干个扇叶通过转盘安装在转轴的一端,通过将扇叶等弧度设置,从而使风扇转动的更加稳定。优选的,负重盘横截面的面积小于底盘横截面的面积,螺杆上套设有若干个负重盘,螺杆上螺纹配合有螺母,且螺母位于若干个负重盘的上方,通过调节负重盘的数量,能够对负重训练的强度进行调整,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通过螺母对负重盘进行固定,避免在锻炼过程中,负重盘发生移动。优选的,安装罩呈倒置的“U”型结构,安装罩位于背板的上部,安装罩对运动臂的安装起到固定作用。优选的,第一弹力组件包括第一滑筒、第一弹簧和第一滑杆,第一滑筒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第一滑筒的一端设有开口,第一弹簧安装在第一滑筒的内部,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滑筒远离开口的一端内壁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滑杆连接,第一滑杆滑动配合在第一滑筒内,通过在第一弹簧外设置滑筒,能够使第一弹簧沿着直线进行拉伸,提高第一弹力组件的拉力。优选的,第二弹力组件包括第二滑筒、第二弹簧和第二滑杆,第二滑筒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第二滑筒的一端设有开口,第二弹簧安装在第二滑筒的内部,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二滑筒远离开口的一端内壁连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滑杆连接,第二滑杆滑动配合在第二滑筒内,通过使用第二滑筒,对第二弹簧起到一种保护作用,使第二弹簧只能够沿着直线进行拉伸。优选的,大力臂通过连接头与安装罩铰接,小力臂通过关节与大力臂铰接,第一弹力组件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头和关节铰接,第二弹力组件的两端分别于关节和手套远离背板的一侧铰接。优选的,该便携式智能锻炼设备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背带将该锻炼设备穿在身上,将动态血糖监测仪贴在手臂处,对血糖进行连续监测,记录血糖信息,将动态心电记录仪贴在胸口位置,对心血管风险进行监控;步骤二:通过在第二腔体内设置负重组件,进行负重训练,通过在螺杆上套设负重盘,从而改变负重组件的重量,通过改变第二腔体内的负重组件的重量,对该便携式智能锻炼设备负重训练的强度进行调节;步骤三:将两个手套分别戴在两个手上,通过做出扩胸的动作,使手臂带动大力臂转动,从而拉动第一弹力组件,由第一弹力组件做出反向作用力,对手臂进行锻炼,通过转动手腕,使手套在小力臂上转动,从而拉动第二弹力组件,克服第二弹力组件的弹力,对手腕进行锻炼;步骤四:通过电机带动,使转轴转动,转轴带动风扇,使风扇转动,从而产生吹风,将吹风通过出风口吹出,对穿戴该便携式智能锻炼设备者的背部进行吹风降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智能锻炼设备,包括背板(1)、垫板(2)、背带(3)、背箱(9)和运动臂(10),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2)和背箱(9)分别安装在背板(1)的两侧,两个所述背带(3)安装在背板(1)靠近垫板(2)的一侧,且两个所述背带(3)分别位于背板(1)的两端,两个所述运动臂(10)分别安装在背板(1)的两端;/n所述垫板(2)包括垫圈(11)、电机(15)和风扇(17),所述垫圈(11)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垫圈(11)的中部分别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口(13)和若干个进气口(14),所述电机(15)安装在垫圈(11)的内部,所述电机(15)的一端设有转轴(16),所述转轴(16)的远离电机(15)的一端设有风扇(17);/n所述背带(3)的两端分别与背板(1)的上下两端连接,所述背带(3)的一侧连接有导线(7),所述导线(7)的一端连接有动态血糖监测仪(8),两个所述背带(3)的中部均设有连接环(4),两个所述连接环(4)的中间连接有胸带(5),所述胸带(5)靠近背板(1)的一侧设有动态心电记录仪(6);/n所述背箱(9)包括第一腔体(20)和第二腔体(21),所述第二腔体(21)位于第一腔体(20)和背板(1)之间,所述第二腔体(21)内设有两组负重组件(22),所述负重组件(22)包括底盘(23)、螺杆(24)和负重盘(25),所述底盘(23)固定在第二腔体(21)的底端内壁,所述螺杆(24)竖直焊接在底盘(23)的顶部,所述负重盘(25)套设装在螺杆(24)上;/n所述运动臂(10)包括安装罩(27)、连接头(28)、大力臂(29)、第一弹力组件(30)、关节(31)、小力臂(32)、第二弹力组件(33)和手套(34),所述安装罩(27)固定焊接在背板(1)的一端,所述安装罩(27)的底端铰接有连接头(28),所述连接头(28)远离安装罩(27)的一端焊接有大力臂(29),所述连接头(28)远离安装罩(27)的一端铰接有若干个第一弹力组件(30),若干个所述第一弹力组件(30)位于大力臂(29)的周侧,所述大力臂(29)远离连接头(28)的一端连接有关节(31),若干个所述第一弹力组件(30)远离安装罩(27)的一端均与关节(31)铰接,所述关节(31)远离大力臂(29)的一端铰接有小力臂(32),所述关节(31)远离第一弹力组件(30)的一端铰接有若干个第二弹力组件(33),若干个所述第二弹力组件(33)位于小力臂(32)远离背板(1)的一侧,所述小力臂(32)远离关节(31)的一端铰接有手套(34),若干个所述第二弹力组件(33)远离关节(31)的一端均与手套(34)的背部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智能锻炼设备,包括背板(1)、垫板(2)、背带(3)、背箱(9)和运动臂(10),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2)和背箱(9)分别安装在背板(1)的两侧,两个所述背带(3)安装在背板(1)靠近垫板(2)的一侧,且两个所述背带(3)分别位于背板(1)的两端,两个所述运动臂(10)分别安装在背板(1)的两端;
所述垫板(2)包括垫圈(11)、电机(15)和风扇(17),所述垫圈(11)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垫圈(11)的中部分别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口(13)和若干个进气口(14),所述电机(15)安装在垫圈(11)的内部,所述电机(15)的一端设有转轴(16),所述转轴(16)的远离电机(15)的一端设有风扇(17);
所述背带(3)的两端分别与背板(1)的上下两端连接,所述背带(3)的一侧连接有导线(7),所述导线(7)的一端连接有动态血糖监测仪(8),两个所述背带(3)的中部均设有连接环(4),两个所述连接环(4)的中间连接有胸带(5),所述胸带(5)靠近背板(1)的一侧设有动态心电记录仪(6);
所述背箱(9)包括第一腔体(20)和第二腔体(21),所述第二腔体(21)位于第一腔体(20)和背板(1)之间,所述第二腔体(21)内设有两组负重组件(22),所述负重组件(22)包括底盘(23)、螺杆(24)和负重盘(25),所述底盘(23)固定在第二腔体(21)的底端内壁,所述螺杆(24)竖直焊接在底盘(23)的顶部,所述负重盘(25)套设装在螺杆(24)上;
所述运动臂(10)包括安装罩(27)、连接头(28)、大力臂(29)、第一弹力组件(30)、关节(31)、小力臂(32)、第二弹力组件(33)和手套(34),所述安装罩(27)固定焊接在背板(1)的一端,所述安装罩(27)的底端铰接有连接头(28),所述连接头(28)远离安装罩(27)的一端焊接有大力臂(29),所述连接头(28)远离安装罩(27)的一端铰接有若干个第一弹力组件(30),若干个所述第一弹力组件(30)位于大力臂(29)的周侧,所述大力臂(29)远离连接头(28)的一端连接有关节(31),若干个所述第一弹力组件(30)远离安装罩(27)的一端均与关节(31)铰接,所述关节(31)远离大力臂(29)的一端铰接有小力臂(32),所述关节(31)远离第一弹力组件(30)的一端铰接有若干个第二弹力组件(33),若干个所述第二弹力组件(33)位于小力臂(32)远离背板(1)的一侧,所述小力臂(32)远离关节(31)的一端铰接有手套(34),若干个所述第二弹力组件(33)远离关节(31)的一端均与手套(34)的背部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智能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垫圈(11)的周侧为封闭的弧形凸起,凸起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智能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出风口(13)为矩形结构,若干个出风口(13)从上至下呈等距离设置,进气口(14)为圆形结构,若干个出风口(13)位于若干个进气口(14)的上方,出风口(13)与风扇(17)位于同一高度,且风扇(17)位于转轴(16)靠近出风口(13)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智能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电机(15)和转轴(16)均呈水平设置,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梦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昕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