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趣味性中风患者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1410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趣味性中风患者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测评面板、把手及训练轨道,其中,测评面板位于底座上,测评面板上设置有若干镂空轨道,训练轨道的下端插入于所述镂空轨道内,把手的下端插入于训练轨道内或者镂空轨道内,该装置具有训练形式多样、训练难度可变及操作简单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趣味性中风患者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康复器械领域,涉及一种趣味性中风患者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脑卒中,也称中风,特指神经系统循环不畅造成的病理性变化或神经损伤,常常引发突发性言语不能,手脚乏力,吞咽障碍和偏瘫等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现在,中风已经是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要病因,其引起的运动障碍中上肢不能活动是最为常见的情况。在这些运动功能受损的患者中约有85%一开始就存在上肢运动障碍,但仅有一半人能恢复。究其原因,一方面现有的康复资源有限,康复科床位流转率低,康复治疗师人数少且只能一对一治疗,大多数患者只能选择居家康复;另一方面已有的康复训练设备中,高端产品体积庞大、操作有难度,不适宜家庭环境使用,低端产品训练形式单一,无法满足患者不同时期的康复需求。因此,需设计一种适合中风患者居家使用的上肢康复训练装置,该装置训练形式多样、训练难度可变、训练效果可检测、操作简单,能满足患者不同时期的康复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趣味性中风患者上肢康复训练装置,该装置具有训练形式多样、训练难度可变及操作简单的特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趣味性中风患者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测评面板、把手及训练轨道,其中,测评面板位于底座上,测评面板上设置有若干镂空轨道,训练轨道吸附在测评面板上,把手的下端插入于训练轨道内或者镂空轨道内。测评面板通过凸台插入于底座上。镂空轨道的数目为三条,其中,三条镂空轨道的形状不同。测评面板的背面设置有两条凸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凸台相配合的滑槽,凸台插入于所述滑槽内。训练轨道通过若干轨道模块拼接而成。各轨道模块为L型、一字型、Z型、N型及U型结构。测评面板上设置有计时器。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趣味性中风患者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在具体操作时,患者手指拿捏把手在训练轨道上移动,训练上肢关节和肌肉,具体动作涉及肘关节的屈和伸,腕关节的屈和伸、尺偏和桡偏,环转,指关节的屈曲,训练到的肌肉包括桡侧腕屈肌群、桡侧腕伸肌群、示指伸肌等前臂肌肉和蚓状肌、骨间掌侧肌、骨间背侧肌等手部肌肉。与大型高端康复设备相比,本专利技术体积较小,方便拆装,非常适合居家使用。与传统低端康复器械相比,本专利技术训练轨道多样,避免训练方式单一化、枯燥化,具有训练形式多样、训练难度可变的特点,满足患者不同时期的康复训练需求,结构较为简单。进一步,测评面板通过凸台插入于底座上,在实际使用时,可以将测评面板与底座分离,以方便收纳。进一步,训练轨道通过磁铁片吸附于测评面板上,在实际使用时,可以将训练轨道与测评面板分离,将训练轨道通过磁铁片吸附于需要的位置处,例如冰箱上,以实现居家训练。进一步,使用测评面板设置有计时器,进一步,计时器可以记录健侧手与患侧手拿捏同一个把手沿同一条镂空轨道的训练时间,通过两个时间的对比,以判断患侧手相比于健侧手的恢复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底座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底座1的左视图;图3为底座1的俯视图;图4为测评面板3背面的示意图;图5为测评面板3正面的示意图;图6为把手7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测评时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训练时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一种轨道模块8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另一种轨道模块8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另一种轨道模块8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另一种轨道模块8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底座、2为滑槽、3为测评面板、4为镂空轨道、5为凸台、6为训练轨道、7为把手、8为轨道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至图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趣味性中风患者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测评面板3、把手7及训练轨道6,其中,测评面板3位于底座1上,测评面板3上设置有若干镂空轨道4,训练轨道6吸附在测评面板3上,把手7的下端插入于训练轨道6内或者镂空轨道4内。测评面板3通过凸台5插入于底座1上,测评面板3上设置有计时器。镂空轨道4的数目为三条,其中,三条镂空轨道4的形状不同。测评面板3的背面设置有两条凸台5,底座1上设置有与所述凸台5相配合的滑槽2,凸台5插入于所述滑槽2内。参考图9至图12,训练轨道6通过若干轨道模块8拼接而成;各轨道模块8为L型、一字型、Z型、N型及U型结构。在训练时,用户手持把手7在训练轨道6上移动;在测评时,患者先用健侧手拿捏一个把手7沿一条镂空轨道4按照从起始位置到镂空轨道4的末端再回到起始位置进行移动,同时记录这一过程所用时间,记为时间1,然后患者再用患侧手拿捏同一个把手7沿同一条镂空轨道4按照同样的轨迹进行移动,同时记录这一过程所用时间,记为时间2,最后对比时间1和时间2的长短,得出患侧手相比于健侧手的恢复情况。各轨道模块8采用ABS硬质塑料材质,其质地坚硬、表面光滑、尺寸稳定性好,可以保证装置的耐用性、方便性和安全性。把手7的数量为多个,且各把手7的直径大小不同,相应的,对患者手部能力的要求从低到高,从而实现装置训练难度的变化,满足患者手部能力恢复程度不同情况下的训练需求。把手7的底部均采用ABS硬质塑料材质,确保装置训练时的顺滑性,把手7的顶部均采用TPE射粘包胶处理,确保患者使用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所述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为清楚起见,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趣味性中风患者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测评面板(3)、把手(7)及训练轨道(6),其中,测评面板(3)位于底座(1)上,测评面板(3)上设置有若干镂空轨道(4),训练轨道(6)吸附于所述测评面板(3)上,把手(7)的下端插入于训练轨道(6)内或者镂空轨道(4)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趣味性中风患者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测评面板(3)、把手(7)及训练轨道(6),其中,测评面板(3)位于底座(1)上,测评面板(3)上设置有若干镂空轨道(4),训练轨道(6)吸附于所述测评面板(3)上,把手(7)的下端插入于训练轨道(6)内或者镂空轨道(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趣味性中风患者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测评面板(3)通过凸台(5)插入于底座(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趣味性中风患者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镂空轨道(4)的数目为三条,其中,三条镂空轨道(4)的形状不同。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彤赵锋刘瀚之边雅婕李文凤王宇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