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附件和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28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烹饪附件和烹饪器具。其中,烹饪附件,包括:储液件;载物件,与储液件连通,载物件设置有至少一个通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烹饪附件,一方面,能够持续向食材内部补充水分,而又不影响外表面上色,实现食材的外焦里嫩;再一方面,直接将高温蒸汽注入食材内部加热,实现食材内外同步传热,有效提升食材烹饪的速度;又一方面,储液件能够承接食材加热过程中滴落的油脂,由于液体的蒸发吸热原理,使得储液件表面温度低于油脂烟点,进而防止油脂变为油烟,减少产生的油烟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附件和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烹饪器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附件和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传统烘烤过程中,通常把食材放在烤架或烤盘上,或把食材悬挂起来。尤其对于烤整鸡或整鸭或整鹅类食材,烘烤过程食物的油脂会滴落在接油盘或烘烤腔底。而接油盘或烘烤腔底的温度高于滴落油脂的烟点,当滴落油脂与其接触时会瞬间变为油烟,油烟散发到外部环境对烹饪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烹饪附件。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有鉴于此,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附件,包括:储液件;载物件,与储液件连通,载物件设置有至少一个通气孔。本技术提供的烹饪附件,包括储液件和与储液件连通的载物件,载物件设置有至少一个通气孔,载物件能够插入食材内部,以固定食材。加热过程中,储液件内的液体被加热产生蒸汽,蒸汽通过载物件上的通气孔排出,从而通过蒸汽对食材内部进行加热。一方面,能够持续向食材内部补充水分,而又不影响外表面上色,实现食材的外焦里嫩;再一方面,直接将高温蒸汽注入食材内部加热,实现食材内外同步传热,有效提升食材烹饪的速度;又一方面,储液件能够承接食材加热过程中滴落的油脂,由于液体的蒸发吸热原理,使得储液件表面温度低于油脂烟点,进而防止油脂变为油烟,减少产生的油烟量。需要说明的是,载物件可以采用两端开口的通道结构,其中,一端与储液件连通,另一端可设置于食材内部,通过载物件的端口和通气孔将蒸汽向多个不同方向排出,从而在增大食材的受热面积的同时,保证食材受热均匀。当然,载物件也可以采用一端开口的通道结构,开口端与储液件连通,通过载物件侧壁的通气孔排出蒸汽,从而通过封闭载物件的端口避免食材加热后产生的液体或油脂通过载物件进入储液件,防止储液件内的液体被污染,同时防止油脂残留在载物件内,便于清洁。另外,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烹饪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载物件包括:至少一个通气管,任一通气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气孔。在该技术方案中,载物件包括至少一个通气管,通气管的数量可根据食材的大小数量合理设置,其中,多个通气管可以按需分布在储液件上。还可以将一个通气管连通在储液件上,并在该通气管的通气孔处再次连接其它通气管,以形成“树枝”状结构。从而通过设置多个通气管增加能够固定的食材数量,使得用户能够同时烹饪多个食材。当然多个通气管也可以固定同一个食材,从而在烹饪过程中,蒸汽能够增大食材的受热面积,保证食材能够均匀受热,实现食材快速、均匀、烹饪效果好的效果。具体地,通气管的形状并不限制为竖直形状、弯折形状等。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烹饪附件还包括:第一盖体,与载物件连接,且位于载物件的出气端,第一盖体和载物件之间存在间隙。在该技术方案中,载物件的出气端连接有第一盖体,第一盖体和载物件之间存在间隙,使得第一盖体能够覆盖载物件的出气端,且保证蒸汽能够通过间隙流出,从而通过第一盖体阻隔食材和载物件的出气端,避免食材加热后产生的液体或油脂通过载物件进入储液件,防止储液件内的液体被污染,同时防止油脂残留在载物件内,便于清洁。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储液件包括:储液主体;第二盖体,盖设于储液主体,第二盖体上设置有排气口,载物件可拆卸连接于排气口。在该技术方案中,储液件包括储液主体和第二盖体。其中,第二盖体盖设于储液主体,且设置有排气口,载物件可拆卸连接于排气口。通过第二盖体承接食材加热过程中滴落的油脂,由于液体的蒸发吸热原理,使得第二盖体表面温度低于油脂烟点,有效减少第二盖体上的油脂发生热氧反应的概率,减少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油烟量,而且打开第二盖体即可对储液主体进行加水,结构简单,便于用户操作。具体地,第二盖体的连接有载物部一侧的表面积大于储液件的横截面面积,从而增加第二盖体的承接油脂的可用面积,以便于油脂收集。进一步地,储液主体侧壁可设置透明窗口,以便于用户了解储液主体内的储液量,避免储液件储液量不足影响烹饪效率和效果,具体地透明窗口可选择玻璃窗口或塑料窗口。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储液件还包括:连接部,穿设于排气口,连接部的至少部分侧壁与载物件的侧壁连接,连接部连通于储液主体和载物件。在该些技术方案中,连接部穿设于排气口,连接部的至少部分侧壁与载物件的侧壁连接,通过连接部实现载物件的可拆卸连接,一方面,连接件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生产,适配性高,另一方面,连接部与载物件紧密连接,有效防止蒸汽泄漏,提高烹饪效果。具体地,连接部可套设于载物件外,也即连接部的内径大于或等于载物件的外径,反之,也可以将载物件套设于连接部外。进一步地,为了增强密封性和拆卸便利性,连接部和载物件采用螺纹连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储液件还包括:第一限位部,设置于第二盖体朝向储液主体的一侧,第一限位部能够与储液主体的侧壁配合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第二盖体朝向储液主体的一侧设置第一限位部,在第二盖体覆盖储液主体时,通过第一限位部增强储液主体与第二盖体的连接稳定性,避免第二盖体滑落。具体地,第一限位部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凸起或按照第二盖体的边缘形状向朝向储液主体的方向形成的翻边。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储液件还包括:第二限位部,设置于第二盖体朝向储液主体的一侧,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构造成凹槽,储液主体的侧壁能够设于凹槽内。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盖体朝向储液主体的一侧部件设置有第一限位部,还设置有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构造成凹槽,当第二盖体覆盖储液主体时,储液主体的侧壁能够设于凹槽内。从而限定第二盖体和储液主体的连接位置,进一步增强储液主体与第二盖体的连接稳定性。其中,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中任一个位于第二盖体的边缘处。具体地,第二限位部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凸起或按照第二盖体的边缘形状向朝向储液主体的方向形成的翻边。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排气口位于第二盖体的中心;和/或第二盖体被构造为朝向储液主体一侧凹陷的凹陷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排气口位于第二盖体的中心,也即载物部设置于第二盖体的中心位置,使得第二盖体能够最大程度承接食材加热后滴落的油脂,有效减少烹饪器具腔体内的油渍,便于清洁烹饪器具。另外,第二盖体被构造为朝向储液主体一侧凹陷的凹陷结构,使得油脂能够顺着凹陷集中在凹陷结构的最低点,便于收集食材滴落的油脂,进一步防止油脂外溢。需要说明的是,若载物部为弯折结构,则排气口还可开设于第二盖体靠近边缘的位置。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烹饪附件还包括:隔热层,设置于储液件的底壁,沿储液件的高度方向隔热层位于底壁背离载物件的一侧。在该技术方案中,考虑到烤箱等烹饪器具采用上下加热的加热方式,沿储液件的高度方向,在储液件的底壁背离载物件的一侧设置隔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储液件;/n载物件,与所述储液件连通,所述载物件设置有至少一个通气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液件;
载物件,与所述储液件连通,所述载物件设置有至少一个通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件包括:
至少一个通气管,任一所述通气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盖体,与所述载物件连接,且位于所述载物件的出气端,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载物件之间存在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件包括:
储液主体;
第二盖体,盖设于所述储液主体,所述第二盖体上设置有排气口,所述载物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排气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件还包括:
连接部,穿设于所述排气口,所述连接部的至少部分侧壁与所述载物件的侧壁连接,所述连接部连通于所述储液主体和所述载物件;和/或
第一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盖体朝向所述储液主体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部能够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华周宇唐相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