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酸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1104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酸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中药酸奶的方法是包括使中药材提取物预先发酵,接着添加牛奶进行发酵制得酸奶。其中的中药材是铁皮石斛或者刺梨。具体地,该方法先将中药材用水煎煮提取得到提取物,备用;对所得提取物进行高压灭菌,接着以摇瓶发酵方式,接种酿酒酵母进行连续发酵,然后对发酵液进行高压灭菌,接着以静止发酵方式接种复合菌种进行发酵,得到发酵液;向牛奶中添加蔗糖和发酵液进行调配,混合均匀,巴氏杀菌,冷却至常温;向上述混合液料中接种复合菌种混合均匀,放入恒温培养箱42℃,进行发酵,然后置4℃冰箱中冷藏保存24h,得到酸奶。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酸奶具有优良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药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发酵和奶制品
,具体涉及一种铁皮石斛酸奶或刺梨中药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功能性酸奶是酸奶的一种,除具备传统酸奶的营养和保健功能,还具有一种或多种改善人体某种生理机能的作用,通常是在普通酸奶的基础上添加某些具有特殊效用的物质。根据加工方式和原料的不同,功能性酸奶可以拥有不同的保健功能和新鲜口味,如添加半乳糖、D-甘露醇、鼠李糖、半乳糖荃酸等具有“3重健抑功效”的健抑轻舒酸奶,添加麦芽糊精、低聚木糖等膳食纤维的减脂酸奶等,因此与普通酸奶相比,功能性酸奶口味更加多样、营养也更为丰富。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普遍提高,致越来越多的消费已开始重视“健康酸奶”这一话题,对功能性酸奶的期待日趋热烈。近年来,市场上不断出现将药食同源中药与酸奶结合的多种畅销的功能性酸奶,如折耳根酸奶、红枣酸奶等。实质上,通过一种或几种益生菌发酵中药,主要是利用微生态学、仿生学的方法,在体外模拟人体肠道环境和功效成分在体内的消化分解过程,对提取的功效成分进行生物学转化,提高肠道的吸收效率及功效。铁皮石斛(DendrobiumofficinaleKimuraetMigo)是一种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药食同源中药,为兰科石斛属多年生附生型草本植物,素有“救命仙草”之称,含有石斛多糖、生物碱、氨基酸、黄酮类化合物及钙、镁、磷等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等各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极高,并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效。刺梨,RosaroxburghiiTratt.f.normalisRehd.EtWils.,又名:送春归、茨梨等,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果实,酸涩,归脾、肾,胃经,具有健胃、消食、止泻等功效,常用于治疗食积饱胀。刺梨富含维C、维E、维B1、维B2等多种维生素和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还含有对抗白血病的天门冬氨酸,可谓是一种防病养生的“营养珍果”。每百克刺梨中维生素C含量为2585毫克,被誉为维C之王。目前已有相关采用刺梨为原料的产品,但市场上未见刺梨酸奶制品。另外,目前,市场上鲜有以铁皮石斛为原料的功能性酸奶,且以往铁皮石斛主要以原粉进行发酵,而以铁皮石斛提取液先制备成铁皮石斛发酵液者较少,对于其有效成分的研究则更少,不利于铁皮石斛酸奶的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铁皮石斛作为原料制备的酸奶,即铁皮石斛酸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刺梨作为原料制备的酸奶,即刺梨酸奶。已经出人意料的发现,通过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酸奶呈现如本专利技术所述优异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因此发现而得以完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酸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铁皮石斛提取物预先发酵,接着添加牛奶进行发酵制得酸奶。上述的一种铁皮石斛中药酸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铁皮石斛可为干条。上述的一种铁皮石斛中药酸奶及其制备方法,主要是通过以铁皮石斛为原料,经蒸馏水回流提取所获得的铁皮石斛提取物。上述的一种铁皮石斛中药酸奶及其制备方法,主要是以优选的益生菌,利用微生态、仿生学的方法,在体外模拟人体的肠道环境和中药成分在人体内的消化分解过程,对铁皮石斛提取物进行第一次发酵,获得发酵液;上述的一种铁皮石斛中药酸奶及其制备方法,主要是将铁皮石斛提取物的一次发酵液与奶一起发酵,获得铁皮石斛酸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刺梨中药酸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刺梨提取物预先发酵,接着添加牛奶进行发酵制得酸奶。上述的一种刺梨中药酸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刺梨可为野生刺梨、刺梨干等。上述的一种刺梨中药酸奶及其制备方法,主要是通过鲜果榨汁获得原汁或用刺梨干作为原料获得提取物。上述的一种刺梨中药酸奶及其制备方法,主要是以优选的益生菌,利用微生态、仿生学的方法,在体外模拟人体的肠道环境和中药成分在人体内的消化分解过程,对刺梨原汁或提取物进行第一次发酵,获得发酵液;上述的一种刺梨中药酸奶及其制备方法,主要是通过第一次发酵降低刺梨中的单宁等涩味物质含量,提高营养成分的释放效率,减少刺梨可能引起的肠胃不适。上述的一种刺梨中药酸奶及其制备方法,主要是将刺梨原汁或提取物的一次发酵液与奶一起发酵,获得刺梨酸奶。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中药酸奶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提取物:将中药材(例如铁皮石斛干条或刺梨干)用水煎煮提取得到提取物,备用;[例如,铁皮石斛干条分2次水煎煮提取,第一次提取料液比1:10,提取时间4h;第二次提取料液比1:8,提取时间3h,合并两次提取液,浓缩成0.5g生药/mL浓度的提取物,备用]或者[例如,刺梨干打粉,过20目筛,分2次水煎煮提取,第一次提取料液比1:8,提取时间2h;第二次提取料液比1:6,提取时间1h,合并两次提取液,浓缩成1g生药/mL浓度的提取物,备用](2)提取物的发酵:对步骤(1)所得提取物进行高压灭菌,接着以摇瓶发酵方式,接种酿酒酵母进行连续发酵,然后对发酵液进行高压灭菌,接着以静止发酵方式接种复合菌种进行发酵,得到发酵液;[例如,所述高压灭菌是指121℃灭菌30min;例如,酿酒酵母发酵时接种量5×103CFU/mL;例如,摇瓶发酵方式是在温度35℃、转速120rpm发酵条件下,连续摇动发酵10h;例如,复合菌种包含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例如,复合菌种是以菌数计各菌比例为4/8/3/3/2的混合菌粉;例如,混合菌粉的接种量2×102CFU/mL;例如,静止发酵方式是在恒温培养箱43℃的发酵条件下连续静止发酵24h](3)调配:向牛奶中添加蔗糖和发酵液进行调配,混合均匀,巴氏杀菌法加热至90℃,持续5min,冷却至常温;[例如,调配时铁皮石斛发酵液添加量为2.5%;例如,调配时蔗糖添加量为70mg/ml;例如,调配时还添加甘油磷酸钙;例如,调配时还添加0.12%的甘油磷酸钙;例如,调配时还添加门冬氨酸;例如,调配时还添加0.6%的门冬氨酸;例如,调配时还添加0.12%的甘油磷酸钙和0.6%的门冬氨酸]或者[例如,调配时刺梨发酵液添加量为5%;例如,调配时蔗糖添加量为70mg/ml;例如,调配时还添加甘油磷酸钙;例如,调配时还添加0.12%的甘油磷酸钙;例如,调配时还添加门冬氨酸;例如,调配时还添加0.5%%的门冬氨酸;例如,调配时还添加0.12%的甘油磷酸钙和0.5%%的门冬氨酸](4)酸奶发酵:向上述混合液料中接种复合菌种混合均匀,放入恒温培养箱42℃,进行发酵,然后置4℃冰箱中冷藏保存24h,得到酸奶(例如铁皮石斛酸奶或刺梨酸奶)。[例如,复合菌种是由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组成的复合菌种;例如,该复合菌种是混合菌粉,其以菌数计各菌比例为3/8/2/3/2/2/2/1;例如,复合菌种添加量为1mg/m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制备中药酸奶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n(1)制备提取物:将中药材用水煎煮提取得到提取物,备用;/n(2)提取物的发酵:对步骤(1)所得提取物进行高压灭菌,接着以摇瓶发酵方式,接种酿酒酵母进行连续发酵,然后对发酵液进行高压灭菌,接着以静止发酵方式接种复合菌种进行发酵,得到发酵液;/n(3)调配:向牛奶中添加蔗糖和发酵液进行调配,混合均匀,巴氏杀菌法加热至90℃,持续5min,冷却至常温;/n(4)酸奶发酵:向上述混合液料中接种复合菌种混合均匀,放入恒温培养箱42℃,进行发酵,然后置4℃冰箱中冷藏保存24h,得到酸奶。/n

【技术特征摘要】
1.制备中药酸奶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提取物:将中药材用水煎煮提取得到提取物,备用;
(2)提取物的发酵:对步骤(1)所得提取物进行高压灭菌,接着以摇瓶发酵方式,接种酿酒酵母进行连续发酵,然后对发酵液进行高压灭菌,接着以静止发酵方式接种复合菌种进行发酵,得到发酵液;
(3)调配:向牛奶中添加蔗糖和发酵液进行调配,混合均匀,巴氏杀菌法加热至90℃,持续5min,冷却至常温;
(4)酸奶发酵:向上述混合液料中接种复合菌种混合均匀,放入恒温培养箱42℃,进行发酵,然后置4℃冰箱中冷藏保存24h,得到酸奶。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中药材是铁皮石斛或者刺梨。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中药材是铁皮石斛干条或者刺梨干。


4.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步骤(1)中,分2次水煎煮提取,第一次提取料液比1:10,提取时间4h;第二次提取料液比1:8,提取时间3h,合并两次提取液,浓缩成0.5g生药/mL浓度的提取物,备用。


5.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步骤(2)中,所述高压灭菌是指121℃灭菌30min。


6.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步骤(2)中,酿酒酵母发酵时接种量5×103CFU/mL。


7.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步骤(2)中,摇瓶发酵方式是在温度35℃、转速120rpm发酵条件下,连续摇动发酵10h。


8.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步骤(2)中,复合菌种包含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


9.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步骤(2)中,复合菌种是以菌数计各菌比例为4/8/3/3/2的混合菌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维毅梁建东陈瑞蔡琨蒲翔李军柴艺汇晋海军张丽艳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