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防抖的伺服驱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976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震防抖的伺服驱动器,插接于控制柜的卡口内。卡口包括相对上下设置的上卡口和下卡口,上卡口和下卡口的前侧设有90°的折弯板,上侧的折弯板和下卡口的折弯板上均设有缓冲块,缓冲块内设有多个可在竖直方向上伸缩的弹性锁块。伺服驱动器的前侧具有安装板,安装板相对缓冲块的一侧设有卡块,卡块与弹性锁块相对的一侧设有卡槽,伺服驱动器插入卡口,弹性锁块插入卡槽内。上卡口和下卡口内分别设有由POM材料制成的滑槽,伺服驱动器插入卡口,伺服驱动器的上侧和下侧分别与滑槽滑动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缓冲块和POM材料制成的滑槽,能够有效解决伺服驱动器在控制柜的卡槽内容易晃动且安装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震防抖的伺服驱动器
本技术涉及伺服驱动器的
,特别涉及一种抗震防抖的伺服驱动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伺服驱动器一般是安装在控制柜内,柜体内设有多个并排设置的卡口,安装时,工作人员将将伺服驱动器插入卡口内,然后通过螺丝将伺服驱动器的头部锁紧在卡口的开口,进而完成安装。这种安装结构需要借助工具才能进行拆装工作,安装更换的过程繁琐,且由于卡口与伺服驱动器之间一般都会有装配间隙,以便于伺服驱动器的插合,但会使得伺服驱动器在卡口内晃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震防抖的伺服驱动器,旨在解决伺服驱动器在控制柜的卡槽内容易晃动且安装繁琐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抗震防抖的伺服驱动器,插接于控制柜的卡口内。所述卡口包括相对上下设置的上卡口和下卡口,所述上卡口和下卡口的前侧设有90°的折弯板,所述上侧的折弯板和所述下卡口的折弯板上均设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内设有多个可在竖直方向上伸缩的弹性锁块;所述伺服驱动器的前侧具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相对所述缓冲块的一侧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弹性锁块相对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伺服驱动器插入所述卡口,所述弹性锁块插入所述卡槽内;所述上卡口和下卡口内分别设有由POM材料制成的滑槽,所述伺服驱动器插入所述卡口,所述伺服驱动器的上侧和下侧分别与所述滑槽滑动接触。可选地,所述缓冲块的上端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供所述弹性锁块的上端部穿过的通孔。可选地,所述盖板设有两螺丝孔,并通过插入所述螺丝孔的螺栓固定在所述缓冲块上。可选地,所述弹性锁块的上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与所述弹性锁块的周侧凸台上,其另一端抵接与所述盖板上。可选地,所述缓冲块设有避让所述卡块的容置槽,所述弹性锁块的下端部插入所述容置槽内,并卡合在所述卡块的卡槽内。可选地,所述卡槽呈V型,所述弹性锁块的下端端部呈V型。可选地,所述伺服驱动器的安装板的外侧设有两把手。本技术通过在卡口的上卡口和下卡口内分别设有由POM材料制造而成的滑槽,POM滑槽具有优异的耐摩擦性能,能够与伺服驱动器实现贴合滑动,由此无需在伺服驱动器与控制柜的卡口之间设置活动间隙,避免伺服驱动器在该活动间隙内左右滑动,防止伺服驱动器受到震动而左右晃动,提高伺服驱动器的抗震防抖能力。且,在上卡口和下卡口的前端侧设有两缓冲块,以减小伺服驱动器插装带来的冲击感。且,在缓冲块上设有弹性锁块,在伺服驱动器上设有相应的卡块,通过弹性锁块与卡块之间的卡合能够防止伺服驱动器在受到震动时从卡口内退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抗震防抖的伺服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抗震防抖的伺服驱动器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抗震防抖的伺服驱动器在安装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抗震防抖的伺服驱动器中弹性锁块与卡块配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中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4,在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抗震防抖的伺服驱动器,该伺服驱动器4插接在控制柜的卡口内。卡口包括相对上下设置的上卡口11和下卡口12,上卡口11的开口与下卡口12的开口相对设置,形成一插槽,伺服驱动器4插接在该插槽内。上卡口11和下卡口12内分别设有由POM材料制成的滑槽(111、121),伺服驱动器4插入卡口,伺服驱动器4的上侧和下侧分别与滑槽(111、121)滑动接触。在上卡口11和下卡口12的前侧均设有向外90翻折的折弯板(11a、12a),该折弯板(11a、12a)朝外的一侧设有缓冲块2,缓冲块2内设有多个可在竖直方向上伸缩的弹性锁块21。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弹性锁块21的数量设置为三个。伺服驱动器4的前侧具有安装板41,该安装板41相对缓冲块2的一侧设有卡块3,缓冲块2上设有避让卡块3的容置槽,弹性锁块21的下端部插入容置槽内。卡块3的上端面设有卡槽3a,伺服驱动器4插入卡口时,与弹性锁块21的上端部接触,将弹性锁块21向缓冲块2内挤压,当伺服驱动完全插入卡口后,弹性锁块21向下伸出,插入卡块3的卡槽3a内,将伺服驱动器4锁定在卡扣内。本技术通过在卡口的上卡口11和下卡口12内分别设有由POM材料制造而成的滑槽(111、121),POM滑槽具有优异的耐摩擦性能,能够与伺服驱动器4实现贴合滑动,由此无需在伺服驱动器4与控制柜的卡口之间设置活动间隙,避免伺服驱动器4在该活动间隙内左右滑动,防止伺服驱动器4受到震动而左右晃动,提高伺服驱动器4的抗震防抖能力。且,在上卡口11和下卡口12的前端侧设有两缓冲块2,以减小伺服驱动器4插装带来的冲击感。且,在缓冲块2上设有弹性锁块21,在伺服驱动器4上设有相应的卡块3,通过弹性锁块21与卡块3之间的卡合能够防止伺服驱动器4在受到震动时从卡口内退出。可选地,如图1或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缓冲块2的上端设有盖板23,该盖板23上设有供弹性锁块21的上端部穿过的通孔23a。由此使得弹性锁块21能够在伺服驱动器4插入或者拔出时,向上收缩避让。可选地,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盖板23设有两螺丝孔23b,组装时,可通过插入螺丝孔23b的螺栓将盖板23快速固定在缓冲块2上,提高组装效率可选地,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弹性锁块21的上部轴体上套设有弹簧22,该弹簧22的一端抵接与弹性锁块21的周侧凸台上,其另一端抵接与盖板23上。通过在弹性锁块21上套设弹簧22,以实现弹性锁块21在竖直方向上伸缩。可选地,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卡槽3a大致设置为V型,对应地,弹性锁块21的下端端部也设置为V型。由此以便于伺服驱动器4在插入卡口时,将弹性锁块21沿V型槽的斜面向上挤压到缓冲块2内;同时,在将伺服驱动器4从卡口内拔出时,可利用V型槽的另一斜面将弹性锁块21向上挤压到缓冲块2内,方便伺服驱动器4的安装和拆卸,且无需借助工具,操作简便。可选地,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伺服驱动器4的安装板41的外侧设有两把手411,工作人员可通过握住把手411将伺服驱动器4抽出开口。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以本技术,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震防抖的伺服驱动器,插接于控制柜的卡口内,其特征在于,/n所述卡口包括相对上下设置的上卡口和下卡口,所述上卡口和下卡口的前侧设有90°的折弯板,所述上侧的折弯板和所述下卡口的折弯板上均设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内设有多个可在竖直方向上伸缩的弹性锁块;/n所述伺服驱动器的前侧具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相对所述缓冲块的一侧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弹性锁块相对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伺服驱动器插入所述卡口,所述弹性锁块插入所述卡槽内;/n所述上卡口和下卡口内分别设有由POM材料制成的滑槽,所述伺服驱动器插入所述卡口,所述伺服驱动器的上侧和下侧分别与所述滑槽滑动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防抖的伺服驱动器,插接于控制柜的卡口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口包括相对上下设置的上卡口和下卡口,所述上卡口和下卡口的前侧设有90°的折弯板,所述上侧的折弯板和所述下卡口的折弯板上均设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内设有多个可在竖直方向上伸缩的弹性锁块;
所述伺服驱动器的前侧具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相对所述缓冲块的一侧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弹性锁块相对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伺服驱动器插入所述卡口,所述弹性锁块插入所述卡槽内;
所述上卡口和下卡口内分别设有由POM材料制成的滑槽,所述伺服驱动器插入所述卡口,所述伺服驱动器的上侧和下侧分别与所述滑槽滑动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防抖的伺服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的上端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供所述弹性锁块的上端部穿过的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思远白中习江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雯罡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