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冷水机及采用其的碳氢清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0065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冷水机,包括冷媒管路和热媒管路,以及用于进行冷媒管路和热媒管路间相互换热的换热管路,冷媒管路在冷水机表面至少设置一个冷水进口和一个冷水出口,冷水进口和冷水箱连接,冷水箱出口通过管路和能够与换热管路的冷端热交换的第一换热器连接,第一换热器的出口连接冷水出口;热媒管路在形式上与冷媒管路相同,换热管路为封闭循环管路,包括压缩机和膨胀阀。冷媒管路和热媒管路均自带泵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采用此种冷水机的碳氢清洗系统。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案,能够直接采用水作为介质在冷媒、热媒管路中循环,降低成本,同时使得冷媒、热媒管路的温度趋近于目标温度,更有利于碳氢清洗的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冷水机及采用其的碳氢清洗系统
本技术涉及精密零件清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冷水机及采用其的碳氢清洗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碳氢清洗系统中清洗槽的加热方式大多都是采用盘管对碳氢液间接加热,而盘管内的循环介质一般都是采用的导热油,依靠加热过后的导热油在盘管内的循环流动实现槽体内的碳氢液升温这一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很常用,但是需消耗导热油,使用后的导热油需定期更换,而且导热油也不能随意排放,必须统一回收处理。同时因为通常使用的导热油温度较高约150-200℃,不及时更换容易产生积碳,影响热传递,并且由于与碳氢液温度(约40℃)温差过高导热油相关部件由于热胀冷缩导致导热油泄露的情况屡有发生。另外导热油的加热是依靠电加热的方式,需额外消耗电能,所以说这种方式并不经济,也不安全环保。由于碳氢清洗系统的特殊要求,需要配备冷却水,在企业没有集中供给冷却水设备的情况下,冷水机已成为碳氢设备的标准配置,冷水机的换热管路中的压缩机系统中多余的热量是由冷却风扇吹散到大气中,造成了能量散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碳氢清洗系统采用导热油作为加热介质,不经济实惠,且存在不环保的问题,同时,采用的冷水机中冷水换热后在换热管路的过剩能量浪费的问题。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冷水机,包括冷媒管路和热媒管路,以及用于进行冷媒管路和热媒管路间相互换热的换热管路,冷媒管路在冷水机表面至少设置一个冷水进口和一个冷水出口,冷水进口和冷水箱连接,冷水箱出口通过管路和能够与换热管路的冷端热交换的第一换热器连接,第一换热器的出口连接冷水出口;热媒管路在冷水机表面至少设置一个热水进口和一个热水出口,热水进口和热水箱连接,热水箱出口通过管路和能够与换热管路的热端热交换的第二换热器连接,第二换热器的出口连接热水出口,换热管路为封闭循环管路,包括压缩机和膨胀阀;冷媒管路、热媒管路和换热管路均自带泵体。冷媒管路、热媒管路和换热管路从结构上来讲都是相互独立的,但从功能上来讲,又相互影响,存在的换热器充当热量回收再利用的功能,用于平衡三个管路间的温度,使得三个管路的温度都趋向于目标温度T0,这个T0同时也是碳氢液的最佳洗涤温度。压缩机对压缩机中的制冷剂做功进行制冷,同时产生热量结余,靠近压缩机的管路上可以作为热端,将多余的热量通过第二换热器热传导到热媒管路中,使得热媒管路中的介质水保温时间更长,热媒管路中添加热水,对交换器中的碳氢液进行加热。通过膨胀阀后,中温高压液体变为低温低压蒸汽,在冷端和冷媒管路通过第一换热器进行热传导,使得冷媒管路的温度永远低于热媒管路,相当于热媒管路永远存在冷却的目的。进一步地,沿介质流动方向,膨胀阀朝向压缩机的管路上具有换热管路的冷端,冷端与第一换热器进行热交换。使得膨胀阀后端的管路上的温度绝对低于膨胀阀前端的管路上的温度,形成冷端并和冷媒管路热交换。进一步地,沿介质流动方向,压缩机朝向膨胀阀的管路上具有换热管路的热端,热端与第二换热器进行热交换。使得压缩机后端的管路上的温度绝对低于压缩机前端的管路上的温度,而靠近压缩机的管路上形成热端并和热媒管路热交换。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中具有制冷剂。进一步地,冷媒管路、热媒管路和换热管路中均充满介质,且介质为水。清洁无污染,相对于导热油来说,具有更高的环保性。一种采用改进型冷水机的碳氢清洗系统,包括改进型冷水机,交换器和清洗槽,交换器也是槽体,改进型冷水机的冷水进口和冷水出口与设置于交换器内的冷水盘管构成第一回路,改进型冷水机的热水进口和热水出口与设置于交换器内的热水盘管构成第二回路,交换器的出液口通过管路连接清洗槽,清洗槽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到交换器的进液口,清洗槽和交换器之间的管路上沿介质的流动方向设有泵体和过滤器。形成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两个封闭回路,使得对交换器内碳氢液的加热/冷却都是非接触式的间接加热,防止因冷媒管路/热媒管路对碳氢液的污染。进一步地,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中任意一个回路贴靠于交换器的内壁螺旋设置,另一个回路沿交换器的轴向螺旋设置。使得冷媒管路和热媒管路不接触,他们优先进行热传导的对象均为碳氢液。进一步地,冷水出口到冷水盘管的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热水出口到热水盘管的管路上设有第二阀门。控制改进型冷水机只进行加热或冷却的一项操作的必要装置,有时候并不是必要完全开启,看最终所需的T0目标是多少,温度较高,直接热媒管路即可,温度比碳氢液温度低,采用冷媒管路即可。进一步地,交换器、清洗槽以及交换器和清洗槽之间的管路中的介质为碳氢液介质。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技术的设计方案,能够直接采用水作为介质在冷媒、热媒管路中循环,降低成本,且可以直接排放,对环境友好;在冷媒管路、换热管路和热媒管路的共同作用下,使得三者的温度更加趋同,且在计算了传输热量消耗的前提下,能够通过调整压缩机和膨胀阀的参数控制换热管路的热端和冷端趋近于目标温度,进一步地,使冷媒管路和热媒管路趋近于目标温度,更进一步地,使得冷水盘管和热水盘管更接近于目标温度,更有利于碳氢清洗的实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冷水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碳氢清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的碳氢清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改进型冷水机1,包括冷媒管路和热媒管路,以及用于进行冷媒管路和热媒管路间相互换热的换热管路,冷媒管路在冷水机1表面至少设置一个冷水进口2和一个冷水出口3,冷水进口2和冷水箱4连接,冷水箱4出口通过管路和能够与换热管路的冷端热交换的第一换热器5连接,第一换热器5的出口连接冷水出口3;热媒管路在冷水机1表面至少设置一个热水进口6和一个热水出口7,热水进口6和热水箱8连接,热水箱8出口通过管路和能够与换热管路的热端热交换的第二换热器9连接,第二换热器9的出口连接热水出口7,换热管路为封闭循环管路,包括压缩机10和膨胀阀11;冷媒管和热媒管路均自带泵体P。换热管路通过压缩机提供动力。冷媒管路、热媒管路和换热管路从结构上来讲都是相互独立的,但从功能上来讲,又相互影响,存在的换热器充当热量回收再利用的功能,用于平衡三个管路间的温度,使得三个管路的温度都趋向于目标温度T0,这个T0同时也是碳氢液的最佳洗涤温度。压缩机对压缩机中的制冷剂做功进行制冷,同时产生热量结余,靠近压缩机的管路上可以作为热端,将多余的热量通过第二换热器热传导到热媒管路中,使得热媒管路中的介质水保温时间更长,热媒管路中添加热水,对交换器中的碳氢液进行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冷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媒管路和热媒管路,以及用于进行冷媒管路和热媒管路间相互换热的换热管路,冷媒管路在冷水机表面至少设置一个冷水进口和一个冷水出口,冷水进口和冷水箱连接,冷水箱出口通过管路和能够与换热管路的冷端热交换的第一换热器连接,第一换热器的出口连接冷水出口;热媒管路在冷水机表面至少设置一个热水进口和一个热水出口,热水进口和热水箱连接,热水箱出口通过管路和能够与换热管路的热端热交换的第二换热器连接,第二换热器的出口连接热水出口,换热管路为封闭循环管路,包括压缩机和膨胀阀;冷媒管路和热媒管路均自带泵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冷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媒管路和热媒管路,以及用于进行冷媒管路和热媒管路间相互换热的换热管路,冷媒管路在冷水机表面至少设置一个冷水进口和一个冷水出口,冷水进口和冷水箱连接,冷水箱出口通过管路和能够与换热管路的冷端热交换的第一换热器连接,第一换热器的出口连接冷水出口;热媒管路在冷水机表面至少设置一个热水进口和一个热水出口,热水进口和热水箱连接,热水箱出口通过管路和能够与换热管路的热端热交换的第二换热器连接,第二换热器的出口连接热水出口,换热管路为封闭循环管路,包括压缩机和膨胀阀;冷媒管路和热媒管路均自带泵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冷水机,其特征在于:沿介质流动方向,膨胀阀朝向压缩机的管路上具有换热管路的冷端,冷端与第一换热器进行热交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冷水机,其特征在于:沿介质流动方向,压缩机朝向膨胀阀的管路上具有换热管路的热端,热端与第二换热器进行热交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冷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中具有制冷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冷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静朱兆军李艳超李欢刘龙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新弘田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无锡市晟隆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