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采暖炉的电加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054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采暖炉的电加热结构,包括有炉体,炉体内设有保温箱、加热箱、中转水箱、泵箱,加热箱位于加热箱内,泵箱设在中转水箱的底部,泵箱内设有泵体;加热箱上连接有进水管以及出水管,进水管的一端穿过保温箱、泵箱并与泵体连接,泵体通过水管与中转水箱连接,出水管依次穿过保温箱、炉体;加热箱的顶部设有自动排气阀,自动排气阀上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的一端插入中转水箱内;加热箱的内壁上设有螺旋槽,螺旋槽内设有与螺旋槽适配的螺旋加热管;加热箱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有搅拌杆、搅拌板,搅拌杆的上端依次穿过加热箱、保温箱并与保温箱顶部设有的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巧妙,方便供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采暖炉的电加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采暖炉
,具体是一种电采暖炉的电加热结构。
技术介绍
电采暖炉,也称电取暖炉,全名为电采暖锅炉,术语为电热水锅炉。电采暖锅炉是一种将电能转化成热能直接放热或通过热媒介质在采暖管道中循环来满足供暖需求的采暖设备,属于电热水锅炉的范畴。电采暖锅炉按照加热管不同可以分为陶瓷加热管电采暖锅炉和不锈钢加热管电采暖锅炉,按照是否承压可以分为常压电采暖锅炉和承压电采暖锅炉,承压电采暖锅炉的安装使用需归技术监督部门监管,而且没常压电采暖锅炉安全,所以越来越多的单位和家庭选择了电采暖锅炉。现有的电采暖炉比较单一,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电采暖炉的电加热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采暖炉的电加热结构,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背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采暖炉的电加热结构,包括有炉体,所述炉体内设有保温箱、加热箱、中转水箱、泵箱,所述加热箱位于加热箱内,所述泵箱设在中转水箱的底部,所述泵箱内设有泵体;所述加热箱上连接有进水管以及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穿过保温箱、泵箱并与泵体连接,所述泵体通过水管与中转水箱连接,所述出水管依次穿过保温箱、炉体;所述加热箱的顶部设有自动排气阀,所述自动排气阀上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端穿过保温箱并插入中转水箱内;所述加热箱的内壁上设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槽内设有与螺旋槽适配的螺旋加热管;所述加热箱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有搅拌杆、搅拌板,所述搅拌杆的上端依次穿过加热箱、保温箱并与保温箱顶部设有的电机连接。优选的,所述加热箱与保温箱之间、保温箱与炉体的内壁之间、中转水箱与炉体的内壁之间均采用连接块连接。优选的,所述中转水箱上的顶部设有排气管、通水管,所述排气管的上端、通水管的上端均穿过炉体的顶部。优选的,所述炉体的外壁上设有显示屏,所述保温箱由保温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进水管、出水管以及通水管上均设有电磁阀。优选的,所述搅拌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本技术通过保温箱,能减小加热箱外散的热量。其二:本技术通过出气管将加热箱内的产生的蒸汽与中转水箱内的冷水混合,减小热量的损失。其三: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搅拌板,能加速加热箱的水被加热。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炉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炉体,2、保温箱,3、加热箱,4、中转水箱,5、泵箱,6、泵体,7、螺旋槽,8、进水管,9、出水管,10、搅拌杆,11、自动排气阀,12、出气管,13、螺旋加热管,14、显示屏,15、排气管,16、通水管,17、连接块,18、搅拌板,19、电机,20、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考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电采暖炉的电加热结构,包括有炉体1,炉体1内设有保温箱2、加热箱3、中转水箱4、泵箱5,泵箱5设在中转水箱4的底部,泵箱5内设有泵体6。请参考图2,加热箱3位于加热箱3内,加热箱3与保温箱2之间、保温箱2与炉体1的内壁之间、中转水箱4与炉体1的内壁之间均采用连接块17连接。请参考图3,加热箱3的内壁上设有螺旋槽7,螺旋槽7内设有与螺旋槽7适配的螺旋加热管13,加热箱3上连接有进水管8以及出水管9,进水管8的一端穿过保温箱2、泵箱5并与泵体6连接,泵体6通过水管与中转水箱4连接,出水管9依次穿过保温箱2、炉体1,因此,泵体6可以将中转水箱4内的水通过进水管8通入加热箱3内并能通过螺旋加热管13被加热,在加热箱3内被加热的水可以通过出水管9排出,保温箱2由保温材料制成,因此能使加热箱3内的热量减少外散。请参考图3,加热箱3的顶部设有自动排气阀11,自动排气阀11上连接有出气管12,出气管12的一端穿过保温箱2并插入中转水箱4内,因此,在加热箱3被加热的水会产生蒸汽,蒸汽会通过加热箱3上的自动排气阀11排到中转水箱4内,由于中转水箱4内有冷水,因此,进入到中转水箱4内蒸汽会被冷凝并与中转水箱4内的冷水混合,这样能减少一部分热量的损失。请参考图3,加热箱3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有搅拌杆10、搅拌板18,搅拌杆10的上端依次穿过加热箱3、保温箱2并与保温箱2顶部设有的电机19连接,搅拌板18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20,因此,在经过螺旋加热管13加热的水可以被搅拌板18搅拌,从而加速加热箱3的水被加热。请参考图2,中转水箱4上的顶部设有排气管15以及通水管16,排气管15的上端以及通水管16的上端均穿过炉体1的顶部,排气管15可以向空气中排出或者吸入空气保证中转水箱4内的压力平衡,通水管16连接水源。炉体1的外壁上设有显示屏14。进水管8、出水管9、通水管16上均设有电磁阀。本实施例的实施过程:使用时,通水管16的电磁阀开启,通水管16通水。此时,泵体6以及进水管8、出水管9上的电磁阀均开启,将中转水箱4内的水通过进水管8通入加热箱3内并能通过螺旋加热管13加热,在加热箱3内被加热的水可以通过出水管9排出。在此过程中,在加热箱3被加热的水会产生蒸汽会通过加热箱3上的自动排气阀11排到中转水箱4内。进入到中转水箱4内蒸汽会被冷凝并与中转水箱4内的冷水混合,这样能减少一部分热量的损失。上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采暖炉的电加热结构,包括有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内设有保温箱(2)、加热箱(3)、中转水箱(4)、泵箱(5),所述加热箱(3)位于加热箱(3)内,所述泵箱(5)设在中转水箱(4)的底部,所述泵箱(5)内设有泵体(6);所述加热箱(3)上连接有进水管(8)以及出水管(9),所述进水管(8)的一端穿过保温箱(2)、泵箱(5)并与泵体(6)连接,所述泵体(6)通过水管与中转水箱(4)连接,所述出水管(9)依次穿过保温箱(2)、炉体(1);所述加热箱(3)的顶部设有自动排气阀(11),所述自动排气阀(11)上连接有出气管(12),所述出气管(12)的一端穿过保温箱(2)并插入中转水箱(4)内;所述加热箱(3)的内壁上设有螺旋槽(7),所述螺旋槽(7)内设有与螺旋槽(7)适配的螺旋加热管(13);所述加热箱(3)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有搅拌杆(10)、搅拌板(18),所述搅拌杆(10)的上端依次穿过加热箱(3)、保温箱(2)并与保温箱(2)顶部设有的电机(19)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采暖炉的电加热结构,包括有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内设有保温箱(2)、加热箱(3)、中转水箱(4)、泵箱(5),所述加热箱(3)位于加热箱(3)内,所述泵箱(5)设在中转水箱(4)的底部,所述泵箱(5)内设有泵体(6);所述加热箱(3)上连接有进水管(8)以及出水管(9),所述进水管(8)的一端穿过保温箱(2)、泵箱(5)并与泵体(6)连接,所述泵体(6)通过水管与中转水箱(4)连接,所述出水管(9)依次穿过保温箱(2)、炉体(1);所述加热箱(3)的顶部设有自动排气阀(11),所述自动排气阀(11)上连接有出气管(12),所述出气管(12)的一端穿过保温箱(2)并插入中转水箱(4)内;所述加热箱(3)的内壁上设有螺旋槽(7),所述螺旋槽(7)内设有与螺旋槽(7)适配的螺旋加热管(13);所述加热箱(3)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有搅拌杆(10)、搅拌板(18),所述搅拌杆(10)的上端依次穿过加热箱(3)、保温箱(2)并与保温箱(2)顶部设有的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海丽赵连兴
申请(专利权)人:黄骅市暖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