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空气循环结构的车辆尾灯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9970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空气循环结构的车辆尾灯壳体,涉及车灯技术领域,车辆尾灯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后壳体通过卡装部与前壳体卡装成一体,后壳体底部有向上凸起的空气流通部,流通部顶部开有通气孔,流通部底部开口安装有空气循环部,所述空气循环部包括固定主板、进气柱、进气通道、进气橡胶套、出气柱、出气通道、出气橡胶套,共同构成了车辆尾灯内的空气单向进、单向出的调节功能,保证了车辆尾灯内的压力平衡的同时也保证了车辆尾灯内的空气洁净,同时还可以在空气流通部和空气循环部之间内置干燥剂,以降低车辆尾灯内的空气湿度,为行车安全提供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空气循环结构的车辆尾灯壳体
本技术涉及车灯
,具体为一种带有空气循环结构的车辆尾灯壳体。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快速的发展,很多品牌汽车光源都采用LED作为光源部件,这种灯在白昼点亮时也可以使白天多方向行驶的汽车交通事故数量大大减少。在白天,特别是在阴天或光线不是很好的情况下,给对方司机或远方车辆以及行人更好的信号指示作用,更好的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安全性。同时也起到位置灯的作用。不过,车灯始终暴露在各种气候、路况以及可能影响车辆行驶性能的环境中,溅水、湿度、汽车油污、路面碎物、灰尘等都会降低车灯的性能,从而影响外表美观和安全性能。温度快速下降会导致内部压力下降,从而吸入污染物,增加结雾并可能造成车灯的故障。同时温度变化、灰尘、污物以及潮气等会对汽车车灯照明灯的电子元件产生可观的影响。例如,降雨可能导致汽车车灯灯罩壳迅速冷却,从而在罩壳内形成20kpa甚至很大的真空。这将严重影响LED灯内部元件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空气循环结构的车辆尾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空气循环结构的车辆尾灯壳体,所述车辆尾灯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后壳体包括后壳主体,所述后壳主体的各边沿处设有多处与前壳体卡装的卡装部,所述后壳主体的上边沿还分布设置有四个有用于与车体连接的螺栓孔,所述后壳主体竖直的壳体中间处有用于车辆尾灯光源的电气连接部,所述后壳主体的底面在车辆尾灯灯内空间较大的一侧还设置有向上凸起的空气流通部,所述空气流通部的顶部开有用于空气流通的多个通气孔。进一步的,所述空气流通部的下端开口处固定有用于空气循环的分别单向进出的空气循环部。优选的,所述空气循环部通过螺钉安装在所述空气流通部的下端开口处。优选的,所述空气循环部包括固定主板,所述固定主板的上表面固定有进气柱,所述进气柱内开有贯穿固定主板与车辆尾灯外的空气接触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柱外侧套有进气橡胶套;所述固定主板的下表面固定有出气柱,所述出气柱内开有贯穿固定主板与车辆尾灯内部连通的出气通道,所述出气柱外侧套有出气橡胶套。优选的,所述进气橡胶套和出气橡胶套是同样的橡胶套,在压力产生0.1kpa的变化时就可以产生形变的。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循环部和空气流通部之间的空间中内置有干燥剂。优选的,所述干燥剂可以通过拆装空气循环部进行更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由于设计使用带有空气循环结构的车辆尾灯壳体,可以实时的根据压力的变化,自动的调节车辆尾灯内的气压平衡,以降低压力的变化对车辆尾灯的光源部件造成的损害,同时进气通道和进气橡胶套的配合使用,有效的保证了车辆尾灯内的空气洁净;此外干燥剂的使用,有效的降低了车辆尾灯内的湿度,可以保证即使温度快速降低时,车辆尾灯也不会结雾,保证了行车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A的放大图。图3为背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仰视图。图5为图4的A-A视图。图6为图5B配套进、出气橡胶套示意图。图中:1、后壳主体,2、卡装部,3、螺栓孔,4、空气流通部,41、通气孔,5、空气循环部,51、固定主板,52、进气柱,53、进气通道,54、进气橡胶套,55、出气柱,56、出气通道,57、出气橡胶套,58、螺钉,6、电气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考图1-6,图1为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A的放大图;图3为背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仰视图;图5为图4的A-A视图;图6为图5B配套进、出气橡胶套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空气循环结构的车辆尾灯壳体,所述车辆尾灯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组成了一个密封的车灯壳体结构。所述后壳体包括后壳主体1,所述后壳主体1的各边沿处设有多处用于与前壳体卡装的卡装部2,所述卡装部2使得所述后壳体与前壳体卡紧固定,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密封的车辆尾灯壳体。所述后壳主体1的上边沿还分布设置有四个用于与车体连接的螺栓孔3,所述车辆尾灯利用螺栓或者螺钉通过所述螺栓孔3可以牢固的固定在车体上。所述后壳主体1的竖直部分的壳体中间处有用于车辆尾灯光源与车辆电路相连接的电气连接部6,通过所述电气连接部6使得车辆尾灯的光源与车辆供电、控制电路相连,从而可实现对车辆尾灯的供电和控制操作。所述后壳主体1的底面在车辆尾灯灯内空间较大的一侧还设置有向上凸起的空气流通部4,所述空气流通部4的顶部开有用于空气流通的多个通气孔41,所述空气流通部4的下端开口处固定有用于空气循环的分别单向进、单向出的空气循环部5。所述空气循环部5通过螺钉58安装在所述空气流通部4的下端开口处。所述空气循环部5包括固定主板51,所述固定主板51的上表面固定有进气柱52,所述进气柱52内开有贯穿固定主板51与车辆尾灯外的空气接触的进气通道53,车辆尾灯外的空气可以通过所述进气通道53进入到车辆尾灯内,所述进气柱52外侧套有进气橡胶套54;所述固定主板51的下表面固定有出气柱55,所述出气柱55内开有贯穿固定主板51与车辆尾灯内部连通的出气通道56,车辆尾灯内的空气可以通过所述出气通道56排出到车辆尾灯外的空气中,所述出气柱55外侧套有出气橡胶套57。所述进气橡胶套54和出气橡胶套57是同样的橡胶套,在压力产生0.1kpa的变化时就可以产生形变的。当车辆尾灯内的空气压力变化时,车辆尾灯便可以通过空气循环部5的进气或出气调整车辆尾灯内的压力平衡,以此可以取消透气膜在车辆尾灯上的应用。当车辆尾灯内的温度上升时,车辆尾灯内的空气因温度增加导致压力增大,此时车辆尾灯内的压力高于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车辆尾灯内的空气进入出气通道56,顶开覆盖在出气通道56出口处的出气橡胶套57排出到空气中,同时因为进气通道53的进气口处覆盖有进气橡胶套54,车辆尾灯内的空气无法进入到进气通道内;当车辆尾灯内因为淋雨或溅水等原因导致温度降低时,车辆尾灯内的空气因温度降低而导致压力减小,此时车辆尾灯内的压力低于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车辆尾灯外的空气进入进气通道53,顶开覆盖在进气通道53出口处的进气橡胶套54进入到车辆尾灯内,同时因为出气通道56的进气口处覆盖有出气橡胶套57,空气无法进入到出气通道内,以此便可以保证车辆尾灯内的压力的稳定,同时由于进气通道56的孔径较小,以及和进气橡胶套54的共同作用可以有效的防止空气中的灰尘和颗粒较大的杂物等进入,以此可以保证车辆尾灯内的空气洁净。此外在空气循环部5和空气流通部4之间的空间中还可以内置干燥剂,用于对车辆尾灯内的空气进行吸湿干燥,以此降低因车辆尾灯内的湿度过大从而结雾而对光源部件造成的损害,同时也避免因为车辆尾灯内结雾从而对其它车辆和司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空气循环结构的车辆尾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尾灯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后壳体包括后壳主体(1),所述后壳主体(1)的各边沿处设有多处与前壳体卡装的卡装部(2),所述后壳主体(1)的上边沿还分布设置有四个用于与车体连接的螺栓孔(3),所述后壳主体(1)竖直的壳体中间处有用于与车辆尾灯光源相连接的电气连接部(6),所述后壳主体(1)的底面在车辆尾灯灯内空间较大的一侧还设置有向上凸起的空气流通部(4),所述空气流通部(4)的顶部开有用于空气流通的多个通气孔(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空气循环结构的车辆尾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尾灯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后壳体包括后壳主体(1),所述后壳主体(1)的各边沿处设有多处与前壳体卡装的卡装部(2),所述后壳主体(1)的上边沿还分布设置有四个用于与车体连接的螺栓孔(3),所述后壳主体(1)竖直的壳体中间处有用于与车辆尾灯光源相连接的电气连接部(6),所述后壳主体(1)的底面在车辆尾灯灯内空间较大的一侧还设置有向上凸起的空气流通部(4),所述空气流通部(4)的顶部开有用于空气流通的多个通气孔(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尾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流通部(4)的下端开口处固定有用于空气循环的分别单向进出的空气循环部(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尾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循环部(5)通过螺钉(58)安装在所述空气流通部(4)的下端开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尾灯壳体,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志
申请(专利权)人:锦祥照明系统大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