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丝的螺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9723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螺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滑丝的螺母,包括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螺母组件,所述安装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螺母组件,所述上螺母组件包括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锁紧环,所述连接环的内部开设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锁紧环顶部的收缩槽,所述锁紧环的外侧开设有锁紧槽,所述连接环的内部开设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锁紧环顶部的螺纹孔,所述锁紧槽的外侧套装有上套环。该防滑丝的螺母,具备防滑丝等优点,解决了螺母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利用扳手等辅助工具转动螺母,螺母与螺杆铰接的过程中经常会由于使用者用力过大或者螺母转动过猛而导致螺母内部螺纹受损,出现螺母滑丝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滑丝的螺母
本技术涉及螺母
,具体为一种防滑丝的螺母。
技术介绍
螺母就是螺帽,与螺栓或螺杆拧在一起用来起紧固作用的零件,所有生产制造机械必须用的一种元件根据材质的不同,分为碳钢、不锈钢和有色金属等几大类型,螺母是将机械设备紧密连接起来的零件,通过内侧的螺纹,同等规格螺母和螺栓才能连接在一起,DISC-LOCK防松螺母是由两部分组成,防松螺母每个部分都有交错的凸轮,由于内部楔式设计坡斜角度大于螺栓的螺母角度,这个组合便紧紧的咬合成一个整体,当有振动发生时,DISC-LOCK防松螺母凸起部分相互错动,产生抬升张力,从而达到完美的防松效果。目前螺母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利用扳手等辅助工具转动螺母,使螺母与螺杆进行铰接,螺母与螺杆铰接的过程中经常会由于使用者用力过大或者螺母转动过猛而导致螺母内部螺纹受损,出现螺母滑丝的现象,故而提出一种防滑丝的螺母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滑丝的螺母,具备防滑丝等优点,解决了螺母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利用扳手等辅助工具转动螺母,使螺母与螺杆进行铰接,螺母与螺杆铰接的过程中经常会由于使用者用力过大或者螺母转动过猛而导致螺母内部螺纹受损,出现螺母滑丝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防滑丝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滑丝的螺母,包括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螺母组件,所述安装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螺母组件,所述上螺母组件包括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锁紧环,所述连接环的内部开设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锁紧环顶部的收缩槽,所述锁紧环的外侧开设有锁紧槽,所述连接环的内部开设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锁紧环顶部的螺纹孔,所述锁紧槽的外侧套装有上套环,所述安装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螺母组件,所述下螺母组件的外侧套装有下套环。优选的,所述安装环呈正六边形状,安装环的内部开设有空心孔,且空心孔的直径大于螺纹孔的直径。优选的,所述连接环呈正六边形状,且收缩槽呈等距离环形分布,连接环和锁紧环均被收缩槽等分为六部分。优选的,所述锁紧槽的直径与上套环的直径相同,且锁紧槽的凹槽呈弧形状。优选的,所述螺纹孔的顶部呈开口状,且收缩槽位于螺纹孔的外侧。优选的,所述下螺母组件的结构与上螺母组件的结构相同,且下螺母组件和上螺母组件呈上下对称分布。(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滑丝的螺母,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防滑丝的螺母,初始状态下,下套环和上套环均脱离防滑丝的螺母,需要使用时,将防滑丝的螺母套装在相匹配的螺杆外侧,利用扳手转动安装环进行铰接,当防滑丝的螺母接触到阻碍物时,继续转动防滑丝的螺母,防滑丝的螺母内部的螺纹孔则会推动连接环和锁紧环向外扩张,保护螺纹孔不受到损伤,避免防滑丝的螺母滑丝,固定时,将下套环和上套环分别套装在下螺母组件和上螺母组件的外侧,利用钳子转动下套环和上套环约束锁紧槽,随着钳子的转动,钳子转动下套环和上套环的直径会逐渐收缩,收缩槽的宽度变小,使上螺母组件和下螺母组件紧密贴合,并限制上螺母组件和下螺母组件的扩张,使螺母与螺杆固定,从而到达了防滑丝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装配实施例示意图。图中:1安装环、2上螺母组件、201连接环、202收缩槽、203锁紧槽、204螺纹孔、205锁紧环、3下螺母组件、4下套环、5上套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滑丝的螺母,包括安装环1,安装环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螺母组件2,安装环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螺母组件3,上螺母组件2包括连接环201,连接环2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锁紧环205,连接环201的内部开设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锁紧环205顶部的收缩槽202,连接环201呈正六边形状,且收缩槽202呈等距离环形分布,连接环201和锁紧环205均被收缩槽202等分为六部分,锁紧环205的外侧开设有锁紧槽203,锁紧槽203的直径与上套环5的直径相同,且锁紧槽203的凹槽呈弧形状,连接环201的内部开设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锁紧环205顶部的螺纹孔204,螺纹孔204的顶部呈开口状,且收缩槽202位于螺纹孔204的外侧,安装环1呈正六边形状,安装环1的内部开设有空心孔,且空心孔的直径大于螺纹孔204的直径,锁紧槽203的外侧套装有上套环5,安装环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螺母组件3,下螺母组件3的结构与上螺母组件2的结构相同,且下螺母组件3和上螺母组件2呈上下对称分布,下螺母组件3的外侧套装有下套环4,初始状态下,下套环4和上套环5均脱离防滑丝的螺母,需要使用时,将防滑丝的螺母套装在相匹配的螺杆外侧,利用扳手转动安装环1进行铰接,当防滑丝的螺母接触到阻碍物时,继续转动防滑丝的螺母,防滑丝的螺母内部的螺纹孔204则会推动连接环201和锁紧环205向外扩张,保护螺纹孔204不受到损伤,避免防滑丝的螺母滑丝,固定时,将下套环4和上套环5分别套装在下螺母组件3和上螺母组件2的外侧,利用钳子转动下套环4和上套环5约束锁紧槽203,随着钳子的转动,钳子转动下套环4和上套环5的直径会逐渐收缩,收缩槽202的宽度变小,使上螺母组件2和下螺母组件3紧密贴合,并限制上螺母组件2和下螺母组件3的扩张,使螺母与螺杆固定,从而到达了防滑丝的目的。在使用时,初始状态下,下套环4和上套环5均脱离防滑丝的螺母,需要使用时,将防滑丝的螺母套装在相匹配的螺杆外侧,利用扳手转动安装环1进行铰接,当防滑丝的螺母接触到阻碍物时,继续转动防滑丝的螺母,防滑丝的螺母内部的螺纹孔204则会推动连接环201和锁紧环205向外扩张,保护螺纹孔204不受到损伤,避免防滑丝的螺母滑丝,固定时,将下套环4和上套环5分别套装在下螺母组件3和上螺母组件2的外侧,利用钳子转动下套环4和上套环5约束锁紧槽203,随着钳子的转动,钳子转动下套环4和上套环5的直径会逐渐收缩,收缩槽202的宽度变小,使上螺母组件2和下螺母组件3紧密贴合,并限制上螺母组件2和下螺母组件3的扩张,使螺母与螺杆固定,从而到达了防滑丝的目的。综上所述,该防滑丝的螺母,初始状态下,下套环4和上套环5均脱离防滑丝的螺母,需要使用时,将防滑丝的螺母套装在相匹配的螺杆外侧,利用扳手转动安装环1进行铰接,当防滑丝的螺母接触到阻碍物时,继续转动防滑丝的螺母,防滑丝的螺母内部的螺纹孔204则会推动连接环201和锁紧环205向外扩张,保护螺纹孔204不受到损伤,避免防滑丝的螺母滑丝,固定时,将下套环4和上套环5分别套装在下螺母组件3和上螺母组件2的外侧,利用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滑丝的螺母,包括安装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螺母组件(2),所述安装环(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螺母组件(3),所述上螺母组件(2)包括连接环(201),所述连接环(2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锁紧环(205),所述连接环(201)的内部开设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锁紧环(205)顶部的收缩槽(202),所述锁紧环(205)的外侧开设有锁紧槽(203),所述连接环(201)的内部开设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锁紧环(205)顶部的螺纹孔(204),所述锁紧槽(203)的外侧套装有上套环(5),所述安装环(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螺母组件(3),所述下螺母组件(3)的外侧套装有下套环(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滑丝的螺母,包括安装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螺母组件(2),所述安装环(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螺母组件(3),所述上螺母组件(2)包括连接环(201),所述连接环(2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锁紧环(205),所述连接环(201)的内部开设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锁紧环(205)顶部的收缩槽(202),所述锁紧环(205)的外侧开设有锁紧槽(203),所述连接环(201)的内部开设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锁紧环(205)顶部的螺纹孔(204),所述锁紧槽(203)的外侧套装有上套环(5),所述安装环(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螺母组件(3),所述下螺母组件(3)的外侧套装有下套环(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丝的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1)呈正六边形状,安装环(1)的内部开设有空心孔,且空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东台飞系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