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清污的掘进机撑靴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9707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主动清污的掘进机撑靴油缸,包括缸筒、活塞杆、活塞;活塞上开设有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无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的一端适于与缸筒内的有杆腔连接,无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的一端适于与缸筒内的无杆腔连接;活塞杆开设有与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连接的杆腔通道、与无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连接的无杆腔通道;位于有杆腔一侧的缸筒上开设有杆腔排污口,位于无杆腔一侧的缸筒上开设有无杆腔排污口;清洗液压油适于从杆腔通道经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至有杆腔内,经杆腔排污口排出;或清洗液压油适于从无杆腔通道经无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至无杆腔内,经无杆腔排污口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动清污的掘进机撑靴油缸
本技术涉及一种撑靴油缸,具体是一种主动清污的掘进机撑靴油缸。
技术介绍
由于隧道内的空间限制,撑靴油缸使用中活塞通常没有机会运行到油缸的两端,现场洞内维修管路和系统时难免会有异物杂质混入,一旦进入油缸就可能无法在运行中流出油缸,这样在油缸的活塞与缸筒之间中反复摩擦就会损坏缸筒、活塞、密封,最后导致油缸内泄增大,无法使用。综上,如何实现撑靴油缸内的杂质排成为了本公司研究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撑靴油缸内的杂质排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是一种主动清污的掘进机撑靴油缸,包括缸筒、活塞杆、活塞;活塞上开设有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无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的一端适于与缸筒内的有杆腔连接,无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的一端适于与缸筒内的无杆腔连接;活塞杆开设有与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连接的杆腔通道、与无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连接的无杆腔通道;位于有杆腔一侧的缸筒上开设有杆腔排污口,位于无杆腔一侧的缸筒上开设有无杆腔排污口;清洗液压油适于从杆腔通道经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至有杆腔内,经杆腔排污口排出;或清洗液压油适于从无杆腔通道经无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至无杆腔内,经无杆腔排污口排出;本装置中有清理无杆腔、有杆腔的两种排污系统;清理无杆腔腔时,压缩无杆腔的空间,也就是说,当活塞尽量靠近缸筒的缸底,此时,再向无杆腔通道通道内注入有清洁液压油,清洁液压油经无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至无杆腔,随后清洁液压油将杂质经无杆腔排污口排出至缸筒外;有杆腔内的杂质排出同理;在本方案中,需要保证的是无杆腔排污口、杆腔排污口需要设置在缸筒底部,也就是说,无杆腔排污口、杆腔排污口开口朝下,便于清洁液压油利用重力将其排出;在实际情况中,如果缸筒上的进油口、出油口朝下,此时进油口、出油口便可替代无杆腔排污口、杆腔排污口。由于活塞杆的长度过长时,杆腔通道、无杆腔通道因活塞杆的长度需要加长,为了缩短杆腔通道、无杆腔通道开设的长度,本技术采用杆腔通道与无杆腔通道均与活塞杆轴线方向平行设置;活塞杆侧壁上设置有垂直活塞杆轴线方向的杆腔高压清污油入口、无杆腔高压清污油入口;杆腔高压清污油入口与杆腔通道连接;无杆腔高压清污油入口与无杆腔通道连接;常规的是从活塞杆的顶面注入清洁液压油,在本方案中,通过开设杆腔高压清污油入口、无杆腔高压清污油入口从而使得清洁液压油能够从活塞杆的侧壁注入,进而缩短了杆腔通道、无杆腔通道的开设长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是一种主动清污的掘进机撑靴油缸,本技术中通过在活塞杆中设置杆腔通道、无杆腔通道,在活塞上设置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无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在缸筒上开设有无杆腔排污口、杆腔排污口,从而能够将有、无杆腔内的杂质排出,实现撑靴油缸内的杂质排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缸筒、2-活塞、3-活塞杆、4-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5-无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6-有杆腔、7-无杆腔、8-杆腔通道、9-无杆腔通道、10-杆腔排污口、11-无杆腔排污口、12-无杆腔高压清污油入口、13-杆腔高压清污油入口。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主动清污的掘进机撑靴油缸,包括缸筒1、活塞杆3、活塞2;活塞2上开设有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4、无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5;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4的一端适于与缸筒1内的有杆腔6连接,无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5的一端适于与缸筒1内的无杆腔7连接;活塞杆2开设有与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4连接的杆腔通道8、与无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5连接的无杆腔通道9;位于有杆腔6一侧的缸筒1上开设有杆腔排污口10,位于无杆腔7一侧的缸筒1上开设有无杆腔排污口11;清洗液压油适于从杆腔通道8经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4至有杆腔内6,经杆腔排污口10排出;或清洗液压油适于从无杆腔通道9经无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5至无杆腔内7,经无杆腔排污口11排出;本装置中有清理无杆腔、有杆腔的两种排污系统;清理无杆腔腔时,压缩无杆腔的空间,也就是说,当活塞尽量靠近缸筒的缸底,此时,再向无杆腔通道通道内注入有清洁液压油,清洁液压油经无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至无杆腔,随后清洁液压油将杂质经无杆腔排污口排出至缸筒外;有杆腔内的杂质排出同理;在本方案中,需要保证的是无杆腔排污口、杆腔排污口需要设置在缸筒底部,也就是说,无杆腔排污口、杆腔排污口开口朝下,便于清洁液压油利用重力将其排出;在实际情况中,如果缸筒上的进油口、出油口朝下,此时进油口、出油口便可替代无杆腔排污口、杆腔排污口。如图1中,现在活塞处于缸底的状态,适于将无杆腔内的杂质排出。如图1所示,由于活塞杆的长度过长时,杆腔通道、无杆腔通道因活塞杆的长度需要加长,为了缩短杆腔通道、无杆腔通道开设的长度,本技术采用杆腔通道8与无杆腔通道9均与活塞杆3轴线方向平行设置;活塞杆3侧壁上设置有垂直活塞杆3轴线方向的杆腔高压清污油入口13、无杆腔高压清污油入口12;杆腔高压清污油入口13与有杆腔通道8连接;无杆腔高压清污油入口12与无杆腔通道9连接;常规的是从活塞杆的顶面注入清洁液压油,在本方案中,通过开设杆腔高压清污油入口、无杆腔高压清污油入口从而使得清洁液压油能够从活塞杆的侧壁注入,进而缩短了杆腔通道、无杆腔通道的开设长度。本技术是一种主动清污的掘进机撑靴油缸,本技术中通过在活塞杆中设置杆腔通道、无杆腔通道,在活塞上设置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无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在缸筒上开设有无杆腔排污口、杆腔排污口,从而能够将有、无杆腔内的杂质排出,实现撑靴油缸内的杂质排出。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动清污的掘进机撑靴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筒、活塞杆、活塞;/n所述活塞上开设有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无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所述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的一端适于与所述缸筒内的有杆腔连接,所述无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的一端适于与所述缸筒内的无杆腔连接;/n所述活塞杆开设有与所述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连接的杆腔通道、与所述无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连接的无杆腔通道;/n位于所述有杆腔一侧的所述缸筒底部开设有杆腔排污口,位于所述无杆腔一侧的所述缸筒底部开设有无杆腔排污口;/n清洗液压油适于从所述杆腔通道经所述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至所述有杆腔内,经所述杆腔排污口排出;或/n清洗液压油适于从所述无杆腔通道经所述无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至所述无杆腔内,经所述无杆腔排污口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清污的掘进机撑靴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筒、活塞杆、活塞;
所述活塞上开设有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无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所述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的一端适于与所述缸筒内的有杆腔连接,所述无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的一端适于与所述缸筒内的无杆腔连接;
所述活塞杆开设有与所述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连接的杆腔通道、与所述无杆腔清污活塞内油道连接的无杆腔通道;
位于所述有杆腔一侧的所述缸筒底部开设有杆腔排污口,位于所述无杆腔一侧的所述缸筒底部开设有无杆腔排污口;
清洗液压油适于从所述杆腔通道经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劲松张鹰陈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海宏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