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水冷系统的便携式加水与补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9654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水冷系统的便携式加水与补气装置,外壳的内腔被分割为2个独立的空腔,即位于下方的工具腔和位于上方的容器腔。工具腔内置有气泵。气泵上安装有一个三通阀;三通阀的控制端与外壳上的转换开关连接。三通阀的3个端口分别连接气泵的气口、外接补气管和内部进气管。外接补气管与风机水冷系统连接。内部进气管与容器腔连通。容器腔内置有外接补水管。外接补水管的一端与容器腔相通,另一端经由外壳上的补水口引出至外壳外,并与风机水冷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风机水冷系统进行补水和补气,具有体积小和操作方便的特点,从而有效降低风电场维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水冷系统的便携式加水与补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水冷系统的便携式加水与补气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风力发电机组容量的不断变大,风力发电机组散热问题日渐突出,目前市场上的大容量风机一般都采用水冷系统进行风机变流器的冷却。采用水冷系统的机组在安装调试时必须通过加水装置向水冷系统加水。除此以外,在机组正常运行期间,由于渗漏、水管改造更换等原因,必然需要不定期的使用加水装置进行补水。而目前风力发电场所用的加水装置都是水冷系统厂家销售的比较简易的加水工具,其存在很多缺陷:1、笨重:现有加水装置的体积大、重量大,净重约40KG,不便于运输、搬运和使用。2、容易损坏:现有加水装置所用PVC水管材质较脆,冬天折弯容易破裂。3、安全隐患:现有加水装置没有设置相关安全阀,使用时压力过大造成水管爆裂。可见,现有加水装置不仅会增加风电场维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会对维护人员也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对现有加水装置进行技术改进,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是现有风力发电机组水冷系统的加水装置搬运不便、难于操作、容易损坏和使用不安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水冷系统的便携式加水与补气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水冷系统的便携式加水与补气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内腔被分割为2个独立的空腔,即位于下方的工具腔和位于上方的容器腔;外壳上开设有补气口、注水口和补水口;补气口位于外壳的下部,并与工具腔相通;注水口和补水口位于外壳的上部,并与容器腔相通;注水口上安装有注水口盖;工具腔内置有气泵;气泵的电源线与外部电源连接;气泵上安装有一个三通阀;三通阀的控制端与外壳上的转换开关连接;三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气泵的气口相通;三通阀的第二端口与外接补气管的一端相通,外接补气管的另一端经由外壳上的补气口引出至外壳外,并与风机水冷系统连接;三通阀的第三端口与内部进气管的一端相通,内部进气管的另一端经由一个单向阀后伸入至容器腔内;容器腔内置有外接补水管;外接补水管的一端与容器腔相通,外接补水管的另一端经由外壳上的补水口引出至外壳外,并与风机水冷系统连接。上述方案中,外壳上设有压力表,该压力表串接在外接补气管上。上述方案中,外壳上设有流量调节阀,流量调节阀串接在外接补水管上。上述方案中,注水口盖上设有一个安全阀。上述方案中,外壳上设有一电源开关,该电源开关串接在电源线上。上述方案中,外壳上设有电源插口,气泵的电源线经由该电源插口与外部电源连接。上述方案中,外壳的上方还安装有提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装置能够对风机水冷系统进行补水和补气:补气时,气泵直接产生压缩空气至风机水冷系统内部;补水时,通过气泵压缩空气进入容器腔,将容器腔内部的水压至风机水冷系统内部;操作简单方便,有效降低风电场维护人员的工作强度;2、通过将容器腔、气泵和相关水气管体(外接补气管、内部进气管和外接补水管等)集成在外壳的内部;不仅大大减小了设备的体积,使得装置更便于运输、搬运和使用;而且能够对相关水气管体进行保护,使得装置在低温环境下也可安全使用。3、通过设置压力表和安全阀来对装置的补气和补水状态进行监控,以防止压力过大造成的管道爆裂。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水冷系统的便携式加水与补气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的右剖视图。图中标号:1提手、2流量调节阀、3内部进气管、4单向阀、5外接补气管、6三通阀、7气泵、8电源线、9外接补水管、10压力表、11容器腔、12工具腔、13电源开关、14注水口盖、15安全阀、16电源插口、17转换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实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中”、“左”“右”、“前”、“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仅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参见图1-3,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水冷系统的便携式加水与补气装置,其外壳的内腔被分割为2个独立的空腔,即位于下方的工具腔12和位于上方的容器腔11。外壳上开设有补气口、注水口和补水口。补气口位于外壳的下部,并与工具腔12相通。注水口和补水口位于外壳的上部,并与容器腔11相通。外壳上设有电源插口16、电源开关13、转换开关17、压力表10、流量调节阀2、安全阀15和提手1。电源插口16、电源开关13、转换开关17和压力表10位于外壳的下部。安全阀15和提手1位于外壳的上部,以方便搬运。工具腔12内置有气泵7。气泵7的电源线8经由外壳上的电源插口16与外部电源连接,电源插口16便于外接电缆的装卸。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电源开关13串接在电源线8上,以方便对加水与补气装置的启动和关闭进行控制,而无需频繁拔插电源插头来切断和接通电源。气泵7上安装有一个三通阀6,三通阀6的控制端与外壳上的转换开关17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三通阀6为三通手控球阀,其可以通过外壳上的转换开关17手动控制补水与补气装置的工作模式。三通阀6的第一端口与气泵7的气口相通。三通阀6的第二端口与外接补气管5的一端相通,外接补气管5的另一端经由外壳上的补气口引出至外壳外,并与风机水冷系统连接。压力表10串接在外接补气管5上,以便于对出气量的控制。三通阀6的第三端口与内部进气管3的一端相通,内部进气管3的另一端经由一个单向阀4后伸入至容器腔11内,其中单向阀4的作用是防止容器腔11内部的水倒流至气泵7。容器腔11内置有外接补水管9。外接补水管9的一端与容器腔11相通,外接补水管9的另一端经由外壳上的补水口引出至外壳外,并与风机水冷系统连接。流量调节阀2串接在外接补水管9上,以便于对出水量的控制。注水口上安装有注水口盖14,且注水口盖14上设有一个安全阀15,安全阀15能够防止压力过大导致水管破裂。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将外部电源接至电源插口16,使得装置通电。打开注水口盖14后,加注冷却水至容器腔11的内部。当需要对水压至风机水冷系统进行补气时,将外接补气管5连接至风机水冷系统,并通过调节转换开关17将三通阀6调节至补气模式。接通电源开关13让气泵7开始工作,气泵7所产生的压缩空气通过三通阀6和外接补气管5,将空气送至至风机水冷系统。在此过程中,通过压力表10观察补气压力大小。当需要对水压至风机水冷系统进行补水时,将外接补水管9连接至风机水冷系统,并通过调节转换开关17将三通阀6调节至补水模式。接通电源开关13让气泵7开始工作,气泵7所产生的压缩空气通过三通阀6、单向阀4和内部进气管3,将空气压缩至容器腔11内部使得内部压强增大,从而将容器腔11内部的冷却水通过外接补水管9送至风机水冷系统。在此过程中,通过调节流量调节阀2,可以调节补水量的大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水冷系统的便携式加水与补气装置,包括外壳;其特征是:/n外壳的内腔被分割为2个独立的空腔,即位于下方的工具腔(12)和位于上方的容器腔(11);/n外壳上开设有补气口、注水口和补水口;补气口位于外壳的下部,并与工具腔(12)相通;注水口和补水口位于外壳的上部,并与容器腔(11)相通;注水口上安装有注水口盖(14);/n工具腔(12)内置有气泵(7);气泵(7)的电源线(8)与外部电源连接;气泵(7)上安装有一个三通阀(6);三通阀(6)的控制端与外壳上的转换开关(17)连接;三通阀(6)的第一端口与气泵(7)的气口相通;三通阀(6)的第二端口与外接补气管(5)的一端相通,外接补气管(5)的另一端经由外壳上的补气口引出至外壳外,并与风机水冷系统连接;三通阀(6)的第三端口与内部进气管(3)的一端相通,内部进气管(3)的另一端经由一个单向阀(4)后伸入至容器腔(11)内;/n容器腔(11)内置有外接补水管(9);外接补水管(9)的一端与容器腔(11)相通,外接补水管(9)的另一端经由外壳上的补水口引出至外壳外,并与风机水冷系统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水冷系统的便携式加水与补气装置,包括外壳;其特征是:
外壳的内腔被分割为2个独立的空腔,即位于下方的工具腔(12)和位于上方的容器腔(11);
外壳上开设有补气口、注水口和补水口;补气口位于外壳的下部,并与工具腔(12)相通;注水口和补水口位于外壳的上部,并与容器腔(11)相通;注水口上安装有注水口盖(14);
工具腔(12)内置有气泵(7);气泵(7)的电源线(8)与外部电源连接;气泵(7)上安装有一个三通阀(6);三通阀(6)的控制端与外壳上的转换开关(17)连接;三通阀(6)的第一端口与气泵(7)的气口相通;三通阀(6)的第二端口与外接补气管(5)的一端相通,外接补气管(5)的另一端经由外壳上的补气口引出至外壳外,并与风机水冷系统连接;三通阀(6)的第三端口与内部进气管(3)的一端相通,内部进气管(3)的另一端经由一个单向阀(4)后伸入至容器腔(11)内;
容器腔(11)内置有外接补水管(9);外接补水管(9)的一端与容器腔(11)相通,外接补水管(9)的另一端经由外壳上的补水口引出至外壳外,并与风机水冷系统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涛朱怀英师重庆王鹏郑贤明杨兆辉薛文平郭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国投广西风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