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箭发动机机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9645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火箭发动机机架,包括支座、主支撑杆、副支撑杆、伺服支杆和稳定支杆。伺服支杆的第一端通过第一锁紧组件与副支撑杆连接,伺服支杆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锁紧组件与主支撑杆连接,稳定支杆的第一端通过第三锁紧组件与主支撑杆连接,稳定支杆的第二端通过第四锁紧组件与副支撑杆连接。安装后,如果稳定支杆和伺服支杆与主支撑杆和副支撑杆的连接位置需要调节,此时可以调松对应的锁紧组件,对稳定支杆和伺服支杆与主支撑杆和副支撑杆的连接位置进行调整,调整完成后再将对应的锁紧组件调紧。稳定支杆和伺服支杆通过锁紧组件与主支撑杆和副支撑杆连接的方式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提高了火箭发动机机架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箭发动机机架
本技术涉及航天航空及石油化工
,特别涉及一种火箭发动机机架。
技术介绍
火箭发动机机架作为重要的传力机构,结构设计时应该满足紧凑的几何尺寸、最轻的结构质量、均匀的应力分布和足够的结构刚度等。在火箭尺寸和质量约束下,最大限度保证火箭轴向和径向刚度,伺服作动器支点刚度。现有技术中,火箭发动机机架一般为桁梁结构或桁架架构,桁梁结构或桁架架构通过焊接操作制作,一旦焊接成型后,火箭发动机机架结构无法调整,导致火箭发动机机架实际使用时的灵活性降低。因此,如何提高火箭发动机实际使用时的灵活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火箭发动机机架,以提高火箭发动机实际使用时的灵活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火箭发动机机架,包括:支座,能够与发动机的推力室连接;主支撑杆,个数为多个,所述主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支座连接且绕所述支座的轴线均匀分布,所述主支撑杆相对于所述支座的轴线倾斜布置,多个所述主支撑杆与所述支座的所述轴线之间的夹角相等;副支撑杆,与所述主支撑杆的个数相等,所述副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主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伺服支杆,用于安装伺服机构,且与所述伺服机构的个数相等,所述伺服支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副支撑杆通过第一锁紧组件连接,所述伺服支杆的另一端所述主支撑杆通过第二锁紧组件连接,所述第二锁紧组件能够与所述伺服机构连接,所述伺服支杆的两端位于同一平面内,位于同一平面内的所述副支撑杆与所述主支撑杆上仅设置一个所述伺服支杆;稳定支杆,与所述伺服支杆的个数相等,用于提高与所述伺服支杆连接的所述主支撑杆的稳定性,所述稳定支杆的第一端与安装有所述伺服支杆的所述主支撑杆通过第三锁紧组件连接,所述稳定支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副支撑杆通过第四锁紧组件连接,所述稳定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位于不同平面的所述主支撑杆和所述副支撑杆连接。优选的,在上述火箭发动机机架中,所述第一锁紧组件、第三锁紧组件和所述第四锁紧组件包括: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外壁与所述伺服支杆或者所述稳定支杆连接,所述第一圆弧形板的内壁与所述副支撑杆或主支撑杆贴合,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开口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弧形板,与所述第一弧形板相对,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内壁与所述副支撑杆或所述主支撑杆贴合,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开口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贴合,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位置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板和所述第一安装板通过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配合的螺栓连接。优选的,在上述火箭发动机机架中,所述第二锁紧组件包括:第三弧形板,所述第三弧形板的外壁与所述伺服支杆连接,所述第三弧形板的内壁与所述主支撑杆贴合,所述第三弧形板的开口端设置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第四弧形板,与所述第三弧形板相对,所述第四弧形板的内壁与所述主支撑杆贴合,所述第四弧形板的开口端设置有第四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能够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贴合,所述第四连接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三安装孔位置对应的第四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板和所述第三安装板通过与所述第四安装孔和所述第三安装孔配合的螺栓连接,所述第四弧形板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伺服机构连接的安装座。优选的,在上述火箭发动机机架中,所述主支撑杆与所述副支撑杆通过镂空连接块连接,所述镂空连接块包括:第一底板,用于与地面连接,所述第一底板开设有能够与地面连接的螺栓孔;第一安装板,位于所述第一底板的上方用于与所述主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垂直于所述主支撑杆的长度延伸方向;第二安装板,个数为两个,用于与所述副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底板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垂直于所述副支撑杆的长度延伸方向;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三安装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底板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底板垂直用于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板的第一端;第四安装板,所述第四安装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所述第四安装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底板连接,所述第四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底板垂直且用于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板的第二端,所述第四安装板上开设有与所述镂空连接块的内部连通的操作孔,所述第四安装板、所述第三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围设成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底板的形状相同,所述第四安装板、所述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和所述第一安装板焊接连接。优选的,在上述火箭发动机机架中,所述支座为镂空支座,所述支座包括:环形板;第二底板,为正多边形底板,位于所述环形板的下方,所述底板的边数与所述主支撑杆的个数相等,所述第二底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中心孔;倾斜板,与所述主支撑杆垂直,所述倾斜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底板连接,所述倾斜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环形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倾斜板的个数与所述第二底板的边数相等,所述倾斜板上开设有与所述主支撑杆配合的安装孔;第三底板,与所述环形板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底板为环形底板且与所述环形板同轴布置,所述第三底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推力室连接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预埋有双头螺栓;圆台形板,所述圆台形板的尺寸较大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底板的内圈连接,所述圆台形板的尺寸较小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底板的第一中心孔的孔壁连接,且所述圆台形板能够与所述主支撑杆连接。优选的,在上述火箭发动机机架中,所述第二底板、所述倾斜板、所述环形板、所述第三底板和所述圆台形板焊接连接。优选的,在上述火箭发动机机架中,所述第三底板上开设有焊接定位孔。优选的,在上述火箭发动机机架中,所述第二底板上开设用于安装吊装螺栓的第二螺纹孔。优选的,在上述火箭发动机机架中,所述支座、所述主支撑杆、所述副支撑杆、所述伺服支杆和所述稳定支杆均为30CrMnSiA杆。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火箭发动机机架,包括支座、主支撑杆、副支撑杆、伺服支杆和稳定支杆。伺服支杆的第一端通过第一锁紧组件与副支撑杆连接,伺服支杆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锁紧组件与主支撑杆连接,稳定支杆的第一端通过第三锁紧组件与主支撑杆连接,稳定支杆的第二端通过第四锁紧组件与副支撑杆连接。安装后,如果稳定支杆和伺服支杆与主支撑杆和副支撑杆的连接位置需要调节,此时可以调松对应的锁紧组件,对稳定支杆和伺服支杆与主支撑杆和副支撑杆的连接位置进行调整,调整完成后再将对应的锁紧组件调紧。稳定支杆和伺服支杆通过锁紧组件与主支撑杆和副支撑杆连接的方式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提高了火箭发动机机架的灵活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箭发动机机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座(1),能够与发动机的推力室连接;/n主支撑杆(2),个数为多个,所述主支撑杆(2)的一端与所述支座(1)连接且绕所述支座(1)的轴线均匀分布,所述主支撑杆(2)相对于所述支座(1)的轴线倾斜布置,多个所述主支撑杆(2)与所述支座(1)的所述轴线之间的夹角相等;/n副支撑杆(3),与所述主支撑杆(2)的个数相等,所述副支撑杆(3)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主支撑杆(2)的另一端连接;/n伺服支杆(4),用于安装伺服机构,且与所述伺服机构的个数相等,所述伺服支杆(4)的第一端与所述副支撑杆(3)通过第一锁紧组件连接,所述伺服支杆(4)的另一端所述主支撑杆(2)通过第二锁紧组件连接,所述第二锁紧组件能够与所述伺服机构连接,所述伺服支杆(4)的两端位于同一平面内,位于同一平面内的所述副支撑杆(3)与所述主支撑杆(2)上仅设置一个所述伺服支杆(4);/n稳定支杆(11),与所述伺服支杆(4)的个数相等,用于提高与所述伺服支杆(4)连接的所述主支撑杆(2)的稳定性,所述稳定支杆(11)的第一端与安装有所述伺服支杆(4)的所述主支撑杆(2)通过第三锁紧组件连接,所述稳定支杆(11)的第二端与所述副支撑杆(3)通过第四锁紧组件连接,所述稳定支杆的两端分别与位于不同平面的所述主支撑杆(2)和所述副支撑杆(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箭发动机机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座(1),能够与发动机的推力室连接;
主支撑杆(2),个数为多个,所述主支撑杆(2)的一端与所述支座(1)连接且绕所述支座(1)的轴线均匀分布,所述主支撑杆(2)相对于所述支座(1)的轴线倾斜布置,多个所述主支撑杆(2)与所述支座(1)的所述轴线之间的夹角相等;
副支撑杆(3),与所述主支撑杆(2)的个数相等,所述副支撑杆(3)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主支撑杆(2)的另一端连接;
伺服支杆(4),用于安装伺服机构,且与所述伺服机构的个数相等,所述伺服支杆(4)的第一端与所述副支撑杆(3)通过第一锁紧组件连接,所述伺服支杆(4)的另一端所述主支撑杆(2)通过第二锁紧组件连接,所述第二锁紧组件能够与所述伺服机构连接,所述伺服支杆(4)的两端位于同一平面内,位于同一平面内的所述副支撑杆(3)与所述主支撑杆(2)上仅设置一个所述伺服支杆(4);
稳定支杆(11),与所述伺服支杆(4)的个数相等,用于提高与所述伺服支杆(4)连接的所述主支撑杆(2)的稳定性,所述稳定支杆(11)的第一端与安装有所述伺服支杆(4)的所述主支撑杆(2)通过第三锁紧组件连接,所述稳定支杆(11)的第二端与所述副支撑杆(3)通过第四锁紧组件连接,所述稳定支杆的两端分别与位于不同平面的所述主支撑杆(2)和所述副支撑杆(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箭发动机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组件、第三锁紧组件和所述第四锁紧组件包括:
第一弧形板(5),所述第一弧形板(5)的外壁与所述伺服支杆(4)或者所述稳定支杆(11)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内壁与所述副支撑杆(3)或主支撑杆(2)贴合,所述第一弧形板(5)的开口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
第二弧形板(6),与所述第一弧形板(5)相对,所述第二弧形板(6)的内壁与所述副支撑杆(3)或所述主支撑杆(2)贴合,所述第二弧形板(6)的开口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贴合,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位置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板和所述第一安装板通过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配合的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箭发动机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紧组件包括:
第三弧形板(7),所述第三弧形板(7)的外壁与所述伺服支杆(4)连接,所述第三弧形板(7)的内壁与所述主支撑杆(2)贴合,所述第三弧形板(7)的开口端设置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
第四弧形板(8),与所述第三弧形板(7)相对,所述第四弧形板(8)的内壁与所述主支撑杆(2)贴合,所述第四弧形板(8)的开口端设置有第四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能够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贴合,所述第四连接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三安装孔位置对应的第四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板和所述第三安装板通过与所述第四安装孔和所述第三安装孔配合的螺栓连接,所述第四弧形板(8)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富贵郭军邢斌隗合成周伟黄仕启刘洋卢明付军锋季凤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九州云箭航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