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独立吊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9455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独立吊顶结构,其解决独立中间吊顶问题,可以直接在房屋顶部吊装一个中间模块。一种独立吊顶结构,包括吊顶型材、挂钩和卡件;吊顶型材包括竖直的第一板体,第一板体的顶部与房屋顶部接触;第一板体的表面凸出开口朝上的第一卡槽,第一卡槽的底部延伸出开口朝内的第二卡槽,第一板体的表面凸出形成第二板体,第二板体的下表面插入卡件,卡件与第一板体夹持装饰件;挂钩一端与第二卡槽相连接,挂钩另一端穿过丝杆用于悬挂房屋顶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独立吊顶结构
本技术属于吊顶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独立吊顶结构。
技术介绍
家装吊顶是家装中常见的环节。吊顶根据装饰板的材料不同,分类也不相同。吊顶装修材料是区分吊顶名称的主要依据,主要有: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石膏板吊顶、矿棉板吊顶、夹板吊顶、异形长条铝扣板吊顶、方形镀漆铝扣板吊顶、彩绘玻璃吊顶、铝蜂窝穿孔吸音板吊顶、全房复式吊顶等。现有的吊顶无法解决在房屋中间独立吊顶问题,不能直接在房屋顶部中间吊装一个中间模块,往往需要通过将整个房屋顶部吊装,再在中间吊装模块,浪费材料,安装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独立吊顶结构,其解决独立中间吊顶问题,可以直接在房屋顶部吊装一个中间模块。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独立吊顶结构,包括吊顶型材、挂钩和卡件;吊顶型材包括竖直的第一板体,第一板体的顶部与房屋顶部接触;第一板体的表面凸出开口朝上的第一卡槽,第一卡槽的底部延伸出开口朝内的第二卡槽,第一板体的表面凸出形成第二板体,第二板体的下表面插入卡件,卡件与第一板体夹持装饰件;挂钩一端与第二卡槽相连接,挂钩另一端穿过丝杆用于悬挂房屋顶部。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四根吊顶型材首尾相拼形成矩形吊顶,一块角码的两端分别插入两相邻第一卡槽内并旋入螺栓固定。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吊钩一端弯曲呈凹形段,凹形段包裹第二卡槽,螺钉穿过凹形段旋入第二卡槽内连接固定,吊钩另一端穿过丝杆,丝杆上旋入螺母固定。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二板体的下表面凸出形成开口朝下的第三卡槽;卡件包括用于插入第三卡槽内的第三板体,第三板体的表面延伸出笔直的连接段,连接段的底部延伸出弯曲的卡紧段;装饰件为铝扣板,铝扣板的折边嵌入卡紧段与第一板体之间固定。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二板体上表面凸出形成开口朝上的第四卡槽,一块角码的两端分别插入两相邻第四卡槽内并旋入螺栓固定。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四卡槽的侧壁凸出形成第四板体。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一板体向一侧延伸形成矩形型材。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一板体的顶部弯折延伸出顶板,顶板用于顶压在房屋顶部。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的独立吊顶结构,挂钩将吊顶型材悬挂在房屋顶部中间上,吊顶型材上安装卡件,通过卡件将装饰件卡紧在吊顶型材上实现吊装,可以在房屋中间独立吊装中间的一个吊顶,旁边可以不做吊顶,或者配石膏板;吊顶型材根据需求可以四根或者两根,满足不同需求造型;吊钩与吊顶型材可拆卸连接,方便拆卸安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吊顶型材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挂钩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卡件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吊顶型材01;第一板体010;第一卡槽011;第二卡槽012;第二板体013;第三卡槽014;第四卡槽015;第四板体016;矩形型材017;顶板018;挂钩02;凹形段020;卡件03;第三板体030;连接段031;卡紧段03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独立吊顶结构,包括吊顶型材01、挂钩02和卡件03;吊顶型材01和挂钩02由铝型材拉伸而成,生产方便;卡件03由铝合金条经过弯折形成;吊顶型材01包括竖直的第一板体010,第一板体010的顶部与房屋顶部接触,根据房屋顶部吊顶位置的需求,第一板体010对应放置位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是房屋顶部中间吊顶问题,所以将吊顶型材01设置在房屋顶部中间位置上,旁边不做吊顶;第一板体010的表面凸出开口朝上的第一卡槽011,第一卡槽011的底部延伸出开口朝内的第二卡槽012,第一板体010的表面凸出形成第二板体013,第二板体013的下表面插入卡件03,卡件03与吊顶型材01采用插接式连接,可以实现拆卸,能够方便分开运输或重复再利用;卡件03与第一板体010夹持装饰件,装饰件可以为铝扣板或石膏板;挂钩02一端与第二卡槽012相连接,挂钩02另一端穿过丝杆用于悬挂房屋顶部,用于将吊顶型材01固定在房屋顶部上,同时通过设计第一板体010的长度和调整丝杆悬挂高度,可以实现本技术中间吊顶与旁边吊顶的高度差,在视觉上存在错落;如上所述,有效通过将吊顶型材01通过挂钩02固定在房屋顶部中间位置上,吊顶型材01上再安装卡件03,将装饰件固定在卡件03与吊顶型材01之间,实现只在房屋中间吊顶的需求,在旁边不做吊顶;进一步的,四根吊顶型材01首尾相拼形成矩形吊顶,装饰件的四边沿被包裹在矩形吊顶上,一块角码的两端分别插入两相邻第一卡槽011内并旋入螺栓固定,角码为L形,螺栓尾部穿过角码顶压在第一卡槽011的底壁上,螺栓头部顶压在第一卡槽011的开口处,角码为现有技术,非本技术的改进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只设置两本相对的吊顶型材01,装饰件被架设在两根吊顶型材01之间;使用方法,选取所需的数量吊顶型材01,可以是两根或四根,如果选用两根吊顶型材01,那就通过挂钩02相对固定;如果选四根吊顶型材01,就首尾拼接成矩形吊顶,通过角码插入第一卡槽011内固定;进一步的,吊钩一端弯曲呈凹形段020,凹形段020包裹第二卡槽012,螺钉穿过凹形段020旋入第二卡槽012内连接固定,吊钩另一端穿过丝杆,丝杆上旋入螺母固定;如上所述,凹形段020包裹第二卡槽012,因为吊钩另一端悬挂丝杆,吊顶型材01这边方重量会较重,吊钩会向吊顶型材01这方面弯曲,凹形段020就具有很好承托住第一卡槽011和第二卡槽012的效果,避免了脱落,比直接采用单片板材与第二卡槽012相连接更加稳固;进一步的,第二板体013的下表面凸出形成开口朝下的第三卡槽014;卡件03包括用于插入第三卡槽014内的第三板体030,第三板体030的表面延伸出笔直的连接段031,连接段031的底部延伸出弯曲的卡紧段032,卡件03形状类似现有三角龙骨的一半;装饰件为铝扣板,铝扣板的折边嵌入卡紧段032与第一板体010之间固定;如上所述,卡件03起到与第一板体010相配合作用将装饰件固定在;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卡件03与第一板体010也可以卡紧承载石膏板的工形龙骨,用于吊装石膏板;进一步的,第二板体013上表面凸出形成开口朝上的第四卡槽015,一块角码的两端分别插入两相邻第四卡槽015内并旋入螺栓固定;增设第四卡槽015,实现双重保障,四根相拼的吊顶型材01连接更加牢固,整个吊装起到,不会存在分离下坠的情况;进一步的,第四卡槽015的侧壁凸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独立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吊顶型材、挂钩和卡件;/n吊顶型材包括竖直的第一板体,第一板体的顶部与房屋顶部接触;第一板体的表面凸出开口朝上的第一卡槽,第一卡槽的底部延伸出开口朝内的第二卡槽,第一板体的表面凸出形成第二板体,第二板体的下表面插入卡件,卡件与第一板体夹持装饰件;/n挂钩一端与第二卡槽相连接,挂钩另一端穿过丝杆用于悬挂房屋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独立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吊顶型材、挂钩和卡件;
吊顶型材包括竖直的第一板体,第一板体的顶部与房屋顶部接触;第一板体的表面凸出开口朝上的第一卡槽,第一卡槽的底部延伸出开口朝内的第二卡槽,第一板体的表面凸出形成第二板体,第二板体的下表面插入卡件,卡件与第一板体夹持装饰件;
挂钩一端与第二卡槽相连接,挂钩另一端穿过丝杆用于悬挂房屋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四根吊顶型材首尾相拼形成矩形吊顶,一块角码的两端分别插入两相邻第一卡槽内并旋入螺栓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吊钩一端弯曲呈凹形段,凹形段包裹第二卡槽,螺钉穿过凹形段旋入第二卡槽内连接固定,吊钩另一端穿过丝杆,丝杆上旋入螺母固定。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正华蔡凌雲陆佳洁殷振超宋一平郎丹杰顾益锋胡国斌张杰任辉权周锋
申请(专利权)人:法狮龙家居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