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媒介型雨水篦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9418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媒介型雨水篦子装置,包括钢格板;钢格板一侧焊接有漏斗,漏斗底部设有排水口;钢格板与漏斗之间还设有一凹槽,凹槽顶部封闭并与钢格板固定连接,凹槽底部与漏斗底部正相对且存在间距,凹槽底表面设有通孔,通孔与排水口正相对,且通孔内活动地设有浮力活塞;浮力活塞顶部位于凹槽内,且通过细金属直杆固定连接有面积大于通孔的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浮力活塞的顶面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雨水篦子装置能够有效阻止下水道内蚊虫、苍蝇和老鼠等可能携带致病微生物的传播媒介进入公共场所,同时不影响正常排水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媒介型雨水篦子装置
本技术涉及市政设施,具体涉及一种雨水篦子。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道路两侧用于排水的雨水篦子是由钢格板焊接而成,虽然能够有效排泄雨水,但也存在明显弊端。下水道内经常出现垃圾堵塞、积水严重等现象,容易孳生细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同时也会造成蚊虫、苍蝇和老鼠等常见的传染病传播媒介大量繁殖。可能携带有致病微生物的蚊虫、苍蝇和老鼠可从雨水篦子的网格进入公共场所,存在引起传染病暴发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阻止下水道内蚊虫、苍蝇和老鼠等可能携带致病微生物的传播媒介进入公共场所,同时不影响正常排水功能的雨水篦子,达到降低传染病发生风险的目的。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一种防媒介型雨水篦子装置,包括钢格板;所述钢格板一侧焊接有漏斗,所述漏斗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钢格板与所述漏斗之间还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顶部封闭并与所述钢格板固定连接,所述凹槽底部与所述漏斗底部正相对且存在间距,所述凹槽底表面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排水口正相对,且所述通孔内活动地设有浮力活塞;所述浮力活塞顶部位于凹槽内,且通过细金属直杆固定连接有面积大于所述通孔的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浮力活塞顶面平行。本技术所述的雨水篦子装置可以用于道路、庭院等各种场所与下水管道连通的位置。在无需排水的情况下,所述雨水篦子处于防媒介状态,所述浮力活塞依靠自身重力覆盖或楔在所述漏斗底部的排水口上,起到堵塞排水口的作用,可阻止下水道内的老鼠、蚊虫或苍蝇等出来;当降雨量较大时,雨水通过所述钢格板流入所述漏斗内,雨水在所述漏斗内积累至一定的量后,水作用于所述挡板和浮力活塞所产生的浮力拉动所述浮力活塞向所述凹槽内上升,直到所述挡板抵达所述凹槽的顶部而停止,此时所述浮力活塞的大部分进入所述凹槽内。此时所述漏斗底部的排水口被打开,雨水可通过所述排水口顺利排出所述漏斗进入下水道;当雨水排空后,所述浮力活塞会再次依靠自身重力下坠至排水口上,完全覆盖或楔住所述排水口,回到初始的防媒介状态。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钢格板形状和规格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是方形或圆形。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漏斗形状通常与所述钢格板上孔格区域形状相匹配,其横截面既可以是矩形(矩形漏斗)也可以是圆形(圆形漏斗)。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凹槽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其横截面既可以是矩形(矩形凹槽)也可以是圆形(圆形凹槽);所述凹槽底表面的通孔形状与所述的排水口的形状匹配,尺寸大于所述排水口;所述的浮力活塞可在所述凹槽底表面的通孔中上下运动,其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排水口,当其底部到达所述排水口时,可以完全覆盖或楔住所述排水口。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钢格板是矩形,且所述的漏斗是矩形漏斗,所述矩形漏斗底部设有矩形排水口;所述的凹槽底表面设有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内设有横截面为矩形的浮力活塞;所述的浮力活塞可在所述矩形通孔中上下运动,其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矩形排水口,当其底部到达所述矩形排水口时,可以完全覆盖所述矩形排水口。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钢格板是圆形,且所述的漏斗是圆形漏斗,所述圆形漏斗底部设有圆形排水口;所述的凹槽底表面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内设有横截面为圆形的浮力活塞;所述的浮力活塞可在所述圆形通孔中上下运动,其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圆形排水口,当其底部到达所述圆形排水口时,可以完全覆盖所述圆形排水口。本技术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浮力活塞是全封闭的空心圆柱体,进一步优选PVC材质的空心圆柱体。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浮力活塞顶部设置的所述细金属直杆和所述挡板可以减少所述浮力活塞的体积、降低活塞的质量,有利于在水进入所述漏斗后尽快上浮;同时可以避免所述浮力活塞上浮后全部进入所述凹槽无法落下。所述浮力活塞、细金属直杆和挡板的总长度大于所述凹槽的深度。本技术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浮力活塞的高度大于所述凹槽底部与所述漏斗底部的间距,以便使所述浮力活塞能在所述通孔内顺利垂直上浮。本技术优选的方案中,进一步设有与所述的钢格板外围形状和尺寸相配合的框;所述的框与所述的钢格板之间形成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的框用于将所述钢格板更稳固地固定在需要排水的位置。与目前城市使用的雨水篦子相比,本项专利技术既可以顺利让雨水排入下水道,同时也可以防止蚊虫、苍蝇和老鼠等进入公共场所,能有效降低因下水道卫生问题导致的传染病发生风险。本项专利技术借助水的浮力实现活塞的上下移动,无需借助其他动力,绿色环保,且可长期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所述的雨水篦子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所述的雨水篦子横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2所述的雨水篦子B-B纵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所述的雨水篦子A-A纵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框、2-钢格板、21-孔格、3-漏斗、31-排水口、4-凹槽、41-通孔、5-浮力活塞、51-细金属直杆、52-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防媒介型雨水篦子装置,其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矩形的钢质外框1,钢质外框1内可拆卸地嵌装有矩形的钢格板2。所述钢格板2上在半径为25cm的圆形区域内设有孔格21,钢格板2下表面焊接有圆形的漏斗3,所述漏斗3完全覆盖所述钢格板2的所有孔格21所在的圆形区域。所述漏斗3底部设有向内倾斜约45°的变径部分,变径部分底部设有内径为5.0cm的圆形的排水口31。所述钢格板2与所述漏斗3之间还设有一内径6cm、深度12cm的圆形的凹槽4,所述圆形的凹槽4顶部封闭并焊接在所述钢格板2下表面,所述凹槽4底部与所述漏斗3底部正相对且存在6cm的间距,所述凹槽4底表面设有内径为5.5cm的圆形的通孔41,所述通孔41与所述排水口31正相对,且所述通孔41内设有浮力活塞5,所述浮力活塞5是全封闭的空心PVC圆柱体,直径为5.3cm,高度为10cm。所述浮力活塞5顶部位于凹槽4内,且浮力活塞5顶部焊接有6cm长的细金属直杆51,细金属直杆51顶部进一步焊接一直径5.8cm、厚度0.5cm的挡板52。本实施例的雨水篦子装置可以用于道路、庭院等各种场所与下水管道连通的位置。在无需排水的情况下,所述雨水篦子处于防媒介状态,所述浮力活塞5依靠自身重力覆盖或楔在所述漏斗3底部的排水口31上,起到堵塞排水口31的作用,可阻止下水道内的老鼠、蚊虫或苍蝇等出来;当降雨量较大时,雨水通过所述钢格板2流入所述漏斗内3,雨水在所述漏斗3内积累至一定的量后,水作用于所述挡板52和浮力活塞5所产生的浮力拉动所述浮力活塞5向所述凹槽4内上升,直到所述挡板52抵达所述凹槽4的顶部而停止,所述浮力活塞5的大部分进入所述凹槽4内。此时所述漏斗3底部的排水口31被打开,雨水可通过所述排水口31顺利排出所述漏斗3进入下水道;当雨水排空后,所述浮力活塞3会再次依靠自身重力下坠至排水口31上,完全覆盖或楔住所述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媒介型雨水篦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格板;所述钢格板一侧焊接有漏斗,所述漏斗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钢格板与所述漏斗之间还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顶部封闭并与所述钢格板固定连接,所述凹槽底部与所述漏斗底部正相对且存在间距,所述凹槽底表面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排水口正相对,且所述通孔内活动地设有浮力活塞;所述浮力活塞顶部位于凹槽内,且通过细金属直杆固定连接有面积大于所述通孔的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浮力活塞的顶面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媒介型雨水篦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格板;所述钢格板一侧焊接有漏斗,所述漏斗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钢格板与所述漏斗之间还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顶部封闭并与所述钢格板固定连接,所述凹槽底部与所述漏斗底部正相对且存在间距,所述凹槽底表面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排水口正相对,且所述通孔内活动地设有浮力活塞;所述浮力活塞顶部位于凹槽内,且通过细金属直杆固定连接有面积大于所述通孔的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浮力活塞的顶面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篦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格板是矩形,且所述的漏斗是矩形漏斗,所述矩形漏斗底部设有矩形排水口;所述的凹槽底表面设有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内设有横截面为矩形的浮力活塞;所述的浮力活塞可在所述矩形通孔中上下运动,其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矩形排水口,当其底部到达所述矩形排水口时,可以完全覆盖所述矩形排水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篦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格板是圆形,且所述的漏斗是圆形漏斗,所述圆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辉伍波左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