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旧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9318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旧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结构,包括路面层,所述路面层内部设置有防开裂机构;所述防开裂机构包括第一沥青混凝土层、第二沥青混凝土层和网格布;所述路面层顶部涂抹有第一沥青混凝土层,所述第一沥青混凝土层顶部粘合有网格布,所述网格布顶部涂抹有第二沥青混凝土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路面层上的沥青混凝土层和网格布,不仅在沥青混凝土上设置网格布,利用网格布增加沥青混凝土层的防开裂性能,而且设置有双层沥青混凝土层,使网格布在双层沥青混凝土层之间,能够同时增加双层沥青混凝土层的防开裂性能,不仅如此,即使上层的沥青混凝土层开裂,下层的沥青混凝土层也能够继续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旧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结构
本技术涉及道路旧混凝土路面
,具体为一种道路旧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城市道路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道路原来的水泥混凝土结构都要进行白改黑,改善路面环境,提高行车舒适性。但受到城市建筑结构物规划标高的限制,直接在城市道路的水泥路面上加铺的沥青混凝土技术上可行但标高不允许。在水泥路面上直接加铺不只是存在结构层厚度标高问题,还存在反射裂缝问题、结构耐久性问题以及施工工艺问题,并且对原有管线、各种检查井都有很大的影响。专利号201720882772.1,公开了一种城市道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结构,从下至上依次包括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应力吸收层、薄层磨耗层,所述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设有抗反射裂缝装置。本技术采用了薄层结构,克服了城市规划标高的限制,无需提高人行道就能满足城市道路白改黑的功能,是国内首次提出在水泥砼路面上白改黑加铺薄层沥青砼结构,更符合城市发展的环保要求,而且由于结构简单,施工工艺也简便、更高效,施工速度快,对城市生活影响小。目前,现有的道路旧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结构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现有的道路旧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结构,无法有效防止混凝土开裂,而且不能够避免热装冷缩对路面层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旧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结构,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旧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结构,包括路面层,所述路面层内部设置有防开裂机构;所述防开裂机构包括第一沥青混凝土层、第二沥青混凝土层和网格布;所述路面层顶部涂抹有第一沥青混凝土层,所述第一沥青混凝土层顶部粘合有网格布,所述网格布顶部涂抹有第二沥青混凝土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路面层顶部从左到右分别开设有第一伸缩缝预留槽、第二伸缩缝预留槽和第三伸缩缝预留槽,且第一伸缩缝预留槽、第二伸缩缝预留槽和第三伸缩缝预留槽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的一端,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插入第一沥青混凝土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路面层顶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倒T型槽,且倒T型槽内部填充有沥青混凝土。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杆为不锈金属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路面层上的沥青混凝土层和网格布,不仅在沥青混凝土上设置网格布,利用网格布增加沥青混凝土层的防开裂性能,而且设置有双层沥青混凝土层,使网格布在双层沥青混凝土层之间,能够同时增加双层沥青混凝土层的防开裂性能,不仅如此,即使上层的沥青混凝土层开裂,下层的沥青混凝土层也能够继续使用,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一种道路旧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结构。2.本技术通过在倒T型槽内部填充沥青混凝土,在路面层内部的左右两侧都填充沥青混凝土,能够避免热装冷缩对路面层造成伤害,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一种道路旧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结构。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道路旧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结构的主视图。图中:1,路面层2,第一伸缩缝预留槽3,第二伸缩缝预留槽4,第三伸缩缝预留槽5,固定杆6,倒T型槽7,第一沥青混凝土层8,网格布9,第二沥青混凝土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道路旧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结构,包括路面层1,所述路面层1内部设置有防开裂机构;所述防开裂机构包括第一沥青混凝土层7、第二沥青混凝土层9和网格布8;所述路面层1顶部涂抹有第一沥青混凝土层7,所述第一沥青混凝土层7顶部粘合有网格布8,所述网格布8顶部涂抹有第二沥青混凝土层9。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路面层1上的沥青混凝土层和网格布8,不仅在沥青混凝土上设置网格布8,利用网格布8增加沥青混凝土层的防开裂性能,而且设置有双层沥青混凝土层,使网格布8在双层沥青混凝土层之间,能够同时增加双层沥青混凝土层的防开裂性能,不仅如此,即使上层的沥青混凝土层开裂,下层的沥青混凝土层也能够继续使用。其中,所述路面层1顶部从左到右分别开设有第一伸缩缝预留槽2、第二伸缩缝预留槽3和第三伸缩缝预留槽4,且第一伸缩缝预留槽2、第二伸缩缝预留槽3和第三伸缩缝预留槽4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的一端,所述固定杆5的另一端插入第一沥青混凝土层7。其中,所述路面层1顶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倒T型槽6,且倒T型槽6内部填充有沥青混凝土。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在倒T型槽6内部填充沥青混凝土,在路面层1内部的左右两侧都填充沥青混凝土,能够避免热装冷缩对路面层造成伤害,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一种道路旧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结构其中,所述固定杆5为不锈金属材质。在一种道路旧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结构使用的时候,先将沥青混凝土填充进入到路面层1的倒T型槽6内,在沥青混凝土凝固后,在路面层1的表面涂抹第一沥青混凝土层7,在第一沥青混凝土层7凝固后,在第一沥青混凝土层7上贴合固定网格布8,然后在网格布8上涂抹第二沥青混凝土层9,通过在路面层1上设置沥青混凝土层和网格布8,不仅在沥青混凝土上设置网格布8,利用网格布8增加沥青混凝土层的防开裂性能,而且设置有双层沥青混凝土层,使网格布8在双层沥青混凝土层之间,能够同时增加双层沥青混凝土层的防开裂性能,不仅如此,即使上层的沥青混凝土层开裂,下层的沥青混凝土层也能够继续使用,通过在倒T型槽6内部填充沥青混凝土,在路面层1内部的左右两侧都填充沥青混凝土,能够避免热装冷缩对路面层造成伤害。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旧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结构,包括路面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层(1)内部设置有防开裂机构;/n所述防开裂机构包括第一沥青混凝土层(7)、第二沥青混凝土层(9)和网格布(8);所述路面层(1)顶部涂抹有第一沥青混凝土层(7),所述第一沥青混凝土层(7)顶部粘合有网格布(8),所述网格布(8)顶部涂抹有第二沥青混凝土层(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旧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结构,包括路面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层(1)内部设置有防开裂机构;
所述防开裂机构包括第一沥青混凝土层(7)、第二沥青混凝土层(9)和网格布(8);所述路面层(1)顶部涂抹有第一沥青混凝土层(7),所述第一沥青混凝土层(7)顶部粘合有网格布(8),所述网格布(8)顶部涂抹有第二沥青混凝土层(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旧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层(1)顶部从左到右分别开设有第一伸缩缝预留槽(2)、第二伸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伟锋宇文迎锋成国栋卫博涛散斯尔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