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淤泥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9170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淤泥处理装置,属于淤泥处理技术领域,包括:阳极,为含有碳粉的格室结构,适于压入淤泥中;阴极,与阳极通过导线电连接,适于漂浮于水面上;外电阻,一端与阴极电连接,另一端与阳极电连接;阳极、阴极和外电阻共同组成外电路回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含有碳粉的格室结构增加了阳极的表面积,加快了淤泥中的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分解速度;并且结构稳定可靠,易于将阳极放入淤泥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淤泥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淤泥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淤泥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淤泥的含水率和细颗粒含量高,不仅含有毒、难降解的有机物,而且含有重金属和病原菌、寄生虫等污染物,极其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如何让淤泥处理变得更加环保、高效并降低处理成本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淤泥处理技术处理难度大且成本高,而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现有技术中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进行淤泥处理,将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放置淤泥中,阴极采用空气阴极的原理,漂浮于水面上,通过导线相连接,构成回路装置。所述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一般采用石墨板、碳布或碳毡,上述阳极直接放置于淤泥中较为困难,并且稳定性较差,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的放置较为困难且成本较高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易于放置且成本低的淤泥处理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淤泥处理装置,包括:阳极,为含有碳粉的格室结构,适于压入淤泥中;阴极,与所述阳极通过导线电连接,适于漂浮于水面上;外电阻,一端与所述阴极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阳极电连接;所述阳极、阴极和外电阻共同组成外电路回路。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阴极包括石墨毡,所述石墨毡通过丝网支撑。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石墨毡具有两层,相对贴合形成夹层,所述夹层中设有钛丝。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石墨毡的边缘上均匀设有多个漂浮球。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漂浮球采用塑料或泡沫材料。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电压仪,电连于所述外电路回路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阳极为能够折叠的四边形或六边形的格室。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格室为四边形格室,其长宽尺寸范围为:16cm×16cm~1m×1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格室的高度尺寸范围为:10cm~50cm。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淤泥处理装置,阳极为含有碳粉的格室结构并压入淤泥中,此结构稳定稳定可靠易于放入淤泥中,所述含有碳粉的格室结构增加了阳极的表面积,加快了淤泥中的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分解速度。所述阳极与漂浮于水面上的阴极通过导线连接,并与外电阻共同组成外电路回路,对淤泥进行原位处理,造价低,工程量小,不会破坏原生态环境和造成二次污染。2.本技术提供的淤泥处理装置,阴极的石墨毡通过丝网进行支撑,使阴极能够漂浮于水面上。3.本技术提供的淤泥处理装置,两层石墨毡间设有钛丝,增强了阴极氧气的还原速率。4.本技术提供的淤泥处理装置,石墨毡的边缘上均匀设有多个漂浮球,能够增加石墨毡的浮力,增加阴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5.本技术提供的淤泥处理装置,外电路回路上设有电压仪,用于检测和收集淤泥处理装置的产电信息。6.本技术提供的淤泥处理装置,格室为能够折叠的四边形或六边形格室,易于将格室拉伸后压入淤泥中,增加淤泥与阳极的接触面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中提供的淤泥处理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的结构示意图。图标记说明:1、阳极;2、阴极;3、外电阻;4、导线;5、石墨毡;6、钛丝;7、漂浮球;8、格室;9、淤泥;10、水面;11、水箱;12、电压仪。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淤泥处理装置,包括:阳极1、阴极2、外电阻3;阳极1为含有碳粉的格室结构,并压入水箱11底部的淤泥9中,结构稳定且易于放入所述淤泥9中,所述含有碳粉的格室结构增加了阳极的表面积,加快了淤泥中的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分解速度;阴极2为石墨毡5,漂浮于水面10上,所述阴极2通过导线4与所述阳极1电连接构成微生物燃料电池;外电阻3的一端与所述阴极2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阳极1电连接,与所述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组成外电路回路;上述微生物燃料电池利用淤泥9中的微生物对阳极1的催化作用,分解淤泥9中的有机污染物,同时还能输出电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另外,所述外电路回路上电连接有电压仪12,用于检测和收集所述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产电信息,便于对电能进行处理和收集。如图3所示,阳极1由多个格室8连接构成,所述格室8上含有碳粉;所述格室8为能够折叠的四边形格室,长宽尺寸范围为:16cm×16cm~1m×1m,高度尺寸范围为:10cm~50cm;可根据工程区域的大小和淤泥9的厚度等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如图4所示,阴极2包括石墨毡5、钛丝和漂浮球7;所述石墨毡5具有相对贴合的两层,两层所述石墨毡5用细钛丝缝合形成夹层结构;钛丝6,编制完成钛网后,放置到所述夹层内,所述钛网能够增强阴极2的导线性,可根据不同直径的钛丝和疏密程度不同的钛网来控制所述阴极2氧气的还原速率;所述漂浮球7采用塑料或泡沫材料,具有多个,均匀地绑扎在所述石墨毡5的四周,增加所述石墨毡5的浮力使之漂浮于水面10上,增加了阴极2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用方法:首先,导线的一端与阳极1电连接,另一端伸出准备与阴极2连接;接着,用锚固结构将所述阳极拉开后压入淤泥9中,可根据变形需要决定是否撤去锚固结构;接着,将阴极2漂浮置与在水面10上,所述导线4的伸出端与所述阴极2电连接;最后,将外电阻3和电压仪12依次连接在所述阳极1和所述阴极2之间,形成外电路回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淤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阳极(1),为含有碳粉的格室结构,适于压入淤泥(9)中;/n阴极(2),与所述阳极(1)通过导线(4)电连接,适于漂浮于水面上;/n外电阻(3),一端与所述阴极(2)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阳极(1)电连接;所述阳极(1)、阴极(2)和外电阻(3)共同组成外电路回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淤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阳极(1),为含有碳粉的格室结构,适于压入淤泥(9)中;
阴极(2),与所述阳极(1)通过导线(4)电连接,适于漂浮于水面上;
外电阻(3),一端与所述阴极(2)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阳极(1)电连接;所述阳极(1)、阴极(2)和外电阻(3)共同组成外电路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2)包括石墨毡(5),所述石墨毡(5)通过丝网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淤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毡(5)具有两层,相对贴合形成夹层,所述夹层中设有钛丝(6)。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淤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孙竹腾胡江灵史高创刘洪伟祁小龙孙宝刚李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