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均匀卸煤的控制装置技术方案。该方案主要包括有壳体和壳体内的电路板,以及接线板,本方案的特点是在所述的电路板上由电器元件组成有控制部分、程序存储部分、设置和显示部分、驱动执行部分和电源部分;所述的驱动执行部分是控制部分中集成电路的输出分别经过电阻去接各自三极管的基极,各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各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各自的继电器,各继电器的常开点为输出的执行端。(*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Control device for uniformly discharging coal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echnical proposal for a control device for uniformly discharging coal. The scheme mainly comprises a shell and a circuit board, and wiring board,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in the circuit board by an electric device in a control part, a storage part, program settings and display part, driving part and a power supply; drive the implementation of part of the output control integrated circuit part of the resistance to connect the base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respective transistor, the transistor emitter grounding, the transistor collec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lay, the relay normally open output execution e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的是煤炭装卸的控制装置,尤其是一种均匀卸煤的控制装置。在现有技术中,煤炭的装卸一般是应用皮带输送机,用皮带输送机向煤炭容器中装煤,煤在容器中的分布是不会均匀的,为了使容器中煤的分布在卸煤时就较均匀,一般采用在输送皮带上加装犁煤板,由在容器上方输送皮带上均匀分布的几个犁煤板的先后多次反复升降,而将煤较均匀地分布在容器中,犁煤板的数量越多而煤的分布也就越均匀。犁煤板的升降执行机构,有电动推杆和液或气压缸推杆,而目前对电动或液、气压缸推杆的操作控制还是靠人的手动来控制的,手动控制就存在有不能做到多个犁煤板的多次反复升降,因此,对具有要求卸煤时分布均匀的环境,用手动控制就达不到要求。例如,在向活动炉排锅炉的煤仓中供煤,就要求煤在煤仓中的分布尽可能的均匀,这才能保证锅炉的燃烧效果,靠手动操作控制犁煤板供煤达到所要求的效果是绝对不可能的。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利用电器元件组成的控制犁煤板推杆的控制装置,达到可均匀给煤的均匀卸煤的控制装置技术方案。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源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部分剖视示意图。通过附图3可以看出,本方案的均匀卸煤的控制装置,主要包括有壳体1和壳体1内的电路板2,以及接线板N,本方案的特点是在所述的电路板2上由电器元件组成有控制部分、程序存储部分、设置和显示部分、驱动执行部分和电源部分;所述的驱动执行部分见附图1,是控制部分中集成电路IC1的17、18、19、20、21、22、23、24、25脚分别经过电阻R17、R16、R15、R14、R13、R12、R11、R10、R9去接各自的型号为9013的三极管T10、T9、T8、T7、T6、T5、T4、T3、T2的基极,各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T2的集电极接继电器J1的一端而另一端接+9伏,T3的集电极接继电器J2的一端而另一端接+9伏,T4的集电极接继电器J3的一端而另一端接+9伏,T5的集电极接继电器J4的一端而另一端接+9伏,T6的集电极接继电器J5的一端而另一端接+9伏,T7的集电极接继电器J6的一端而另一端接+9伏,T8的集电极接继电器J7的一端而另一端接+9伏,T9的集电极接继电器J8的一端而另一端接+9伏,T10的集电极接继电器J9的一端而另一端接+9伏,继电器J1的常开点1、2,J2的常开点3、4,J3的常开点5、6,J4的常开点7、8,J5的常开点9、10,J6的常开点11、12,J7的常开点13、14,J8的常开点15、16,J9的常开点17、18,为输出的执行端接接线板N。所述的控制部分是集成电路IC1的26、27脚联接由晶体振荡器Z、电阻R8和电容C2、C3组成的时钟振荡器,2脚接VDD+5伏,1、4脚接地,28脚为复位点,6、7脚接存储部分,8脚至16脚接设置和显示部分,17脚至25脚已与驱动执行部分联接。所述的程序存储部分是控制部分IC1的6、7脚分别接集成电路IC2的6、5脚,IC2的6、5脚又经电阻R4和R5接电源VDD+5伏,IC2的8脚接VDD,1、2、3、4和7脚接地,三极管T1的发射极接VDD,基极经电阻R1接VDD又经电阻R2接地,而集电极经电阻R3接地,另外,还有电容C1并联在VDD和地之间。所述的设定和显示部分是控制部分中IC1的8、9脚分别接控制按钮G1和G2的一端,G1、G2的另一端接地,同时8、9脚又分别经电阻R6和R7接地,而IC1的10至16脚这七支接脚,分别经七个电阻R18、R19、R20、R21、R22、R23、R24接七位数字显示块S的1至7脚。所述的电源部分见附图2,是由变压器B的次级1、2端供电,经由二极管D1、D2、D3、D4组成的桥式整流器D1、D4的正端输出直流正端,D2、D3的负端接地,正端输出经C4和C5接地滤波后接型号为7809的稳压块IC3的1脚,IC3的2脚接地,3脚输出经C6、C7接地滤波并输出+9伏,同时经电阻R25和+9伏电源的发光二极管D5串联接地,IC3的3脚输出还接型号为7805的稳压块IC4的输入1脚,2脚接地,3脚输出经C8、C9接地滤波后输出VDD+5伏,同时经电阻R26和+5伏的发光二极管D6串联接地。所述的控制部分中IC1集成电路采用的是型号为16C57单片微处理器。所述的程序存储部分中IC2集成电路采用的是型号为24C02存储器。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可知,由于在该方案中,其控制电路是由单片微处理器IC1组成,故可由设置按钮G1和G2对驱动执行电路中的各个执行元件三极管T和继电器J设置其工作顺序以及工作时间,并由单片微处理器将其存储在存储器内,当控制装置在工作时,单片微处理器则将预置的工作程序由存储器中调出,在显示的同时去控制执行电路的执行元件驱动犁煤板的推杆动作,而各犁煤板就会在控制程序的控制下,各自按设置的程序工作,将煤均匀地分布在容器中。本方案的驱动执行电路,可以同时控制九个犁煤板工作,在实际应用时是可以任意选择的。由此可见,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权利要求1.一种均匀卸煤的控制装置,主要包括有壳体〔1〕和壳体〔1〕内的电路板〔2〕,以及接线板N,其特征是在所述的电路板〔2〕上由电器元件组成有控制部分、程序存储部分、设置和显示部分、驱动执行部分和电源部分;所述的驱动执行部分是控制部分中集成电路IC1的17、18、19、20、21、22、23、24、25脚分别经过电阻R17、R16、R15、R14、R13、R12、R11、R10、R9去接各自的三极管T10、T9、T8、T7、T6、T5、T4、T3、T2的基极,各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T2的集电极接继电器J1的一端而另一端接+9伏,T3的集电极接继电器J2的一端而另一端接+9伏,T4的集电极接继电器J3的一端而另一端接+9伏,T5的集电极接继电器J4的一端而另一端接+9伏,T6的集电极接继电器J5的一端而另一端接+9伏,T7的集电极接继电器J6的一端而另一端接+9伏,T8的集电极接继电器J7的一端而另一端接+9伏,T9的集电极接继电器J8的一端而另一端接+9伏,T10的集电极接继电器J9的一端而另一端接+9伏,继电器J1的常开点1、2,J2的常开点3、4,J3的常开点5、6,J4的常开点7、8,J5的常开点9、10,J6的常开点11、12,J7的常开点13、14,J8的常开点15、16,J9的常开点17、18,为输出的执行端接接线板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匀卸煤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部分是集成电路IC1的26、27脚联接由晶体振荡器Z、电阻R8和电容C2、C3组成的时钟振荡器,2脚接VDD+5伏,1、4脚接地,28脚为复位点,6、7脚接存储部分,8脚至16脚接设置和显示部分,17脚至25脚接驱动执行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匀卸煤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程序存储部分是控制部分IC1的6、7脚分别接集成电路IC2的6、5脚,IC2的6、5脚又经电阻R4和R5接电源VDD+5伏,IC2的8脚接VD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均匀卸煤的控制装置,主要包括有壳体[1]和壳体[1]内的电路板[2],以及接线板N,其特征是在所述的电路板[2]上由电器元件组成有控制部分、程序存储部分、设置和显示部分、驱动执行部分和电源部分;所述的驱动执行部分是控制部分中集成电路IC1的17、18、19、20、21、22、23、24、25脚分别经过电阻R17、R16、R15、R14、R13、R12、R11、R10、R9去接各自的三极管T10、T9、T8、T7、T6、T5、T4、T3、T2的基极,各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T2的集电极接继电器J1的一端而另一端接+9伏,T3的集电极接继电器J2的一端而另一端接+9伏,T4的集电极接继电器J3的一端而另一端接+9伏,T5的集电极接继电器J4的一端而另一端接+9伏,T6的集电极接继电器J5的一端而另一端接+9伏,T7的集电极接继电器J6的一端而另一端接+9伏,T8的集电极接继电器J7的一端而另一端接+9伏,T9的集电极接继电器J8的一端而另一端接+9伏,T10的集电极接继电器J9的一端而另一端接+9伏,继电器J1的常开点1、2,J2的常开点3、4,J3的常开点5、6,J4的常开点7、8,J5的常开点9、10,J6的常开点11、12,J7的常开点13、14,J8的常开点15、16,J9的常开点17、18,为输出的执行端接接线板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雪华,
申请(专利权)人:刘雪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