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底纸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8489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纸盒。自锁底纸盒,包括盒体、设置在盒体底部的盒底,盒底包括前侧板和后侧板,前侧板的右侧设有用于固定底部的前舌片,前侧板的左侧设有用于插接舌片的前锁口,后侧板的右侧设有用于插接舌片的后锁口,后侧板的左侧设有用于固定底部的后舌片;前舌片插接于后锁口内,后舌片插接于前锁口内,致使形成自锁底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锁底纸盒,采用双重自锁形成互锁结构,大大增强了盒底的承重能力,减少了产品从盒底漏出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锁底纸盒
本技术属于包装
,具体涉及一种纸盒。
技术介绍
纸盒是应用最广泛的包装制品之一,按用料不同,有瓦楞纸盒、单层纸盒等,根据需求可制成各种规格和型号。现有常用的纸盒的锁底结构,底部承重的性能不好,较重产品放入纸盒内会造成产品从盒底漏出现象,导致对较重的产品防护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纸盒的锁底结构称重性能不好,容易出现产品从盒底漏出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锁底纸盒。自锁底纸盒,包括盒体、设置在所述盒体底部的盒底,所述盒底包括前侧板和后侧板,所述前侧板的右侧设有用于固定底部的前舌片,所述前侧板的左侧设有用于插接舌片的前锁口,所述后侧板的右侧设有用于插接舌片的后锁口,所述后侧板的左侧设有用于固定底部的后舌片;所述前舌片插接于所述后锁口内,所述后舌片插接于所述前锁口内,致使形成自锁底结构。本技术采用挖孔形成锁口固定纸盒锁底的舌片位置,且采用双重自锁形成互锁结构,大大增强了固定的位置,避免产品从盒底漏出的风险。所述前舌片的左侧挖设有向后敞开的前槽口,所述前槽口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前槽口到所述前锁口之间的距离;所述后舌片的右侧挖设有向前敞开的后槽口,所述后槽口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后槽口到所述后锁口之间的距离。以便于前舌片和后舌片插接后,前侧板和后侧板能形成平整的盒底底面。所述盒底还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均位于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的内侧。所述左侧板的长度和所述右侧板的长度之和不大于所述盒底的长度。所述前槽口和所述后槽口均采用圆弧过渡结构。所述前侧板的左侧角部、所述后侧板的右侧角部均采用圆弧过渡结构。所述盒体和所述盒底采用一张纸板折叠后一体制成。采用一体形成的本技术,即方便运输和存放,盒底又具有较强的承重能力。所述纸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四个面,从左往右分别为A面、B面、C面和D面,所述四个面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压痕线,所述四个面的高度相同,所述A面的长度与所述C面的长度相同,所述B面的长度与所述D面的长度相同;所述A面底部设有压痕线并连接所述后侧板,所述B面底部设有压痕线并连接所述左侧板,所述C面底部设有压痕线并连接所述前侧板,所述D面底部设有压痕线并连接所述右侧板;在所述A面的左侧设有压痕线并连接E面;将所述B面与所述C面连接的压痕线向下弯折90°,将所述B面与所述A面连接的压痕线向右弯折90°,将所述A面与所述E面连接的压痕线向上弯折90°,将所述C面与所述D面连接的压痕线向下弯折90°,将所述E面与所述D面固定在一起,形成所述盒体;将所述B面与所述左侧板连接的压痕线向上弯折90°,将所述D面与所述右侧板连接的压痕线向上弯折90°,将所述A面与所述后侧板连接的压痕线向上弯折,将所述C面与所述前侧板连接的压痕线向上弯折,将所述前舌片插接于所述后锁口内,所述后舌片插接于所述前锁口内,形成所述盒底。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的自锁底纸盒,采用双重自锁形成互锁结构,大大增强了盒底的承重能力,减少了产品从盒底漏出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盒底半打开时的一种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盒底自锁后的一种内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纸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照图1和图3,自锁底纸盒,包括盒体1、设置在盒体1底部的盒底2,盒底2包括前侧面与盒体1底部连接的前侧板3、后侧面与盒体1底部连接的后侧板4、左侧面与盒体1连接的左侧板5和右侧面与盒体1连接的右侧板6。左侧板5和右侧板6均位于前侧板3和后侧板4的内侧。本技术中左右方向为长度方向,左侧板5的长度和右侧板6的长度之和不大于盒底2的长度。前侧板3的右侧设有用于固定底部的前舌片31,前侧板3的左侧设有用于插接舌片的前锁口32,前舌片31的左侧挖设有向后敞开的前槽口33,前槽口33的长度不小于前槽口33到前锁口32之间的距离。前侧板3的左侧角部、前槽口33的后端槽壁均采用圆弧过渡结构。后侧板4的右侧设有用于插接舌片的后锁口41,后侧板4的左侧设有用于固定底部的后舌片42,后舌片42的右侧挖设有向前敞开的后槽口43,后槽口43的长度不小于后槽口43到后锁口41之间的距离。以便于前舌片31和后舌片42插接后,前侧板3和后侧板4能形成平整的盒底2底面。后侧板4的右侧角部、后槽口43的前端槽壁采用圆弧过渡结构。前舌片31插接于后锁口41内,后舌片42插接于前锁口32内,致使形成自锁底结构。本技术采用挖孔形成锁口固定纸盒锁底的舌片位置,且采用双重自锁形成互锁结构,大大增强了固定的位置,避免产品从盒底2漏出的风险。参照图3,盒体1、前侧板2、后侧板4、左侧板5和右侧板6均采用一张纸板折叠后一体制成。盒体1和盒底2的长度为160mm,盒体1的宽度为20mm。盒体1采用一张纸板折叠后形成矩形结构,纸板包括从左往右依次连接的A面、B面、C面和D面四个面,四个面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压痕线,折叠形成盒体1。其中,四个面的高度相同,A面的长度与C面的长度相同,B面的长度与D面的长度相同。A面底部设有压痕线并连接后侧板4,B面底部设有压痕线并连接左侧板5,C面底部设有压痕线并连接前侧板3,D面底部设有压痕线并连接右侧板6。在A面的左侧设有压痕线并连接E面。将B面与C面连接的压痕线向下弯折90°,将B面与A面连接的压痕线向右弯折90°,将A面与E面连接的压痕线向上弯折90°,将C面与D面连接的压痕线向下弯折90°,将E面与D面固定在一起,形成盒体1。将B面与左侧板5连接的压痕线向上弯折90°,将D面与右侧板6连接的压痕线向上弯折90°,将A面与后侧板4连接的压痕线向上弯折,将C面与前侧板3连接的压痕线向上弯折,将前舌片31插接于后锁口41内,后舌片42插接于前锁口32内,形成盒底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锁底纸盒,包括盒体、设置在所述盒体底部的盒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底包括前侧板和后侧板,所述前侧板的右侧设有用于固定底部的前舌片,所述前侧板的左侧设有用于插接舌片的前锁口,所述后侧板的右侧设有用于插接舌片的后锁口,所述后侧板的左侧设有用于固定底部的后舌片;/n所述前舌片插接于所述后锁口内,所述后舌片插接于所述前锁口内,致使形成自锁底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自锁底纸盒,包括盒体、设置在所述盒体底部的盒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底包括前侧板和后侧板,所述前侧板的右侧设有用于固定底部的前舌片,所述前侧板的左侧设有用于插接舌片的前锁口,所述后侧板的右侧设有用于插接舌片的后锁口,所述后侧板的左侧设有用于固定底部的后舌片;
所述前舌片插接于所述后锁口内,所述后舌片插接于所述前锁口内,致使形成自锁底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底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舌片的左侧挖设有向后敞开的前槽口,所述前槽口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前槽口到所述前锁口之间的距离;
所述后舌片的右侧挖设有向前敞开的后槽口,所述后槽口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后槽口到所述后锁口之间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底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底还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均位于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的内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锁底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的长度和所述右侧板的长度之和不大于所述盒底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锁底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槽口和所述后槽口均采用圆弧过渡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底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的左侧角部、所述后侧板的右侧角部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世玉
申请(专利权)人:济丰包装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