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卸货的物流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8183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物流运输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卸货的物流车厢,包括厢体,厢体内部顶端安装有滑槽,滑槽左侧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右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上安装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下侧安装有推板,厢体下侧右端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左侧安装有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上安装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上侧安装有连接座,连接座右端安装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左侧安装有第三螺纹杆,第三螺纹杆上设置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通过第二连接杆与第二伸缩杆进行连接,连接座右侧壁上设置有凹口,凹口内部通过连接轴与连接件进行连接,连接件左侧设置有承载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地方便车厢内部的物品的卸料,这样方便设备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卸货的物流车厢
本技术涉及物流运输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卸货的物流车厢。
技术介绍
物流运输技术主要包括运输设施和运输作业两大类,前者属于运输硬技术,后者属于运输软技术。运输硬技术主要包括运输基础设施,如公路,铁路,海运,运输车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运输软技术则包括管理方法,物流技术,物流人员素养等,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常常需要物流车厢用于物品的存储。当前公布的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10212161U的一种物流运输车箱,虽然可以驱动内部的承载板进行移动,但是承载板无法进行角度调节,这样设备进行卸料的时候十分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卸货的物流车厢,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卸货的物流车厢,包括厢体,所述厢体内部顶端安装有滑槽,滑槽左侧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右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右侧通过轴承座与滑槽进行连接,第一螺纹杆上安装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下侧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第一伸缩杆进行连接,第一伸缩杆下侧安装有推板,所述厢体下侧右端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左侧安装有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左侧通过轴承座与厢体进行连接,第二螺纹杆上安装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上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座,连接座右端前后两侧安装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左侧安装有第三螺纹杆,第三螺纹杆上设置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通过第二连接杆与第二伸缩杆进行连接,所述连接座右侧壁上设置有凹口,凹口内部通过连接轴与连接件进行连接,连接件左侧设置有承载板,承载板设置在连接座的顶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厢体内部顶端安装有抽风罩,抽风罩上侧安装有抽风管,位于厢体上侧的抽风管上安装有抽风泵,抽风管的另一端安装有集尘盒,集尘盒右端设置有过滤网,位于过滤网右侧的集尘盒的侧壁上设置有通风口,可以方便对厢体内部进行抽风处理,这样可以保证设备内部的通风,从而可以保证设备内部的洁净。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集尘盒前侧通过合页安装有第一封口门,可以方便处理过滤的杂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厢体设置有第二封口门,第二封口门下端通过连接轴与厢体进行连接,可以方便物料的排放。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滑块下侧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设置在限位槽内部,限位槽设置在厢体的底部,可以对设备进行限位处理,这样可以保证设备的平稳。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三螺纹杆左侧通过轴承座与连接座进行连接,可以保证第三螺纹杆进行平稳的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一螺纹杆进行旋转,第一螺纹杆就会带动第一滑块和底部安装的推板进行左右移动,这样可以方便讲设备内部存储的物品进行推出,而且由于推板上侧安装有第一伸缩杆,这样可以调节推板的位置,从而可以更好的方便物车厢进行卸料;通过第二电机驱动第二滑块进行旋转,第二滑块带动连接罩向右移动,这样方便讲物品移动的车厢的右端,从而可以方便设备的进行卸料;通过第三电机驱动第三螺纹杆进行转动,第三螺纹杆带动第二伸缩杆向右移动,通过第二伸缩杆将承载板推起,这样可以使承载板发生倾斜,从而实现了物品自动的卸料处理,这样方便设备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卸货的物流车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便于卸货的物流车厢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便于卸货的物流车厢中第二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便于卸货的物流车厢中连接座的三维结构示意图。1-厢体、2-抽风罩、3-抽风管、4-抽风泵、5-集尘盒、6-过滤网、7-通风口、8-第一封口门、9-滑槽、10-第一电机、11-第一螺纹杆、12-第一滑块、13-第一连接杆、14-第一伸缩杆、15-推板、16-第二封口门、17-第二电机、18-第二螺纹杆、19-第二滑块、20-限位块、21-限位槽、22-连接座、23-第三电机、24-第三螺纹杆、25-第二伸缩杆、26-第二连接杆、27-第三滑块、28-凹口、29-连接件、30-承载板。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一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便于卸货的物流车厢,包括厢体1,所述厢体1内部顶端安装有抽风罩2,抽风罩2上侧安装有抽风管3,位于厢体上侧的抽风管3上安装有抽风泵4,抽风管3的另一端安装有集尘盒5,集尘盒5右端设置有过滤网6,位于过滤网6右侧的集尘盒5的侧壁上设置有通风口7,所述集尘盒5前侧通过合页安装有第一封口门8,在车厢进行卸料的过程中,通过抽风泵4进行抽风,这样可以进行吸尘处理,从而可以保护周围的环境。所述厢体1内部顶端安装有滑槽9,滑槽9左侧安装有第一电机10,第一电机10右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杆11,第一螺纹杆11右侧通过轴承座与滑槽9进行连接,第一螺纹杆11上安装有第一滑块12,第一滑块12下侧通过第一连接杆13与第一伸缩杆14进行连接,第一伸缩杆14下侧安装有推板15,通过第一电机10驱动第一螺纹杆11进行旋转,第一螺纹杆11就会带动第一滑块12和底部安装的推板15进行左右移动,这样可以方便讲设备内部存储的物品进行推出,而且由于推板15上侧安装有第一伸缩杆14,这样可以调节推板15的位置,从而可以更好的方便物车厢进行卸料。所述厢体1设置有第二封口门16,第二封口门16下端通过连接轴与厢体1进行连接,可以方便物料的排出。所述厢体1下侧右端安装有第二电机17,第二电机17左侧安装有第二螺纹杆18,第二螺纹杆18左侧通过轴承座与厢体1进行连接,轴承座可以保证第二螺纹杆18的平稳的转动,第二螺纹杆18上安装有第二滑块19,第二滑块19上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座22,连接座22右端前后两侧安装有第三电机23,第三电机23左侧安装有第三螺纹杆24,第三螺纹杆24左侧通过轴承座与连接座22进行连接,轴承座可以保证第三螺纹杆24的平稳的转动,第三螺纹杆24上设置有第三滑块27,第三滑块27通过第二连接杆26与第二伸缩杆25进行连接,所述连接座22右侧壁上设置有凹口28,凹口28内部通过连接轴与连接件29进行连接,连接件29左侧设置有承载板30,承载板30设置在连接座22的顶部,承载板30与第二伸缩杆25之间可以进行滑动,通过第二电机17驱动第二滑块18进行旋转,第二滑块18带动连接罩22向右移动,这样方便讲物品移动的车厢的右端,然后通过第三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卸货的物流车厢,包括厢体(1),所述厢体(1)内部顶端安装有滑槽(9),滑槽(9)左侧安装有第一电机(10),第一电机(10)右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杆(11),第一螺纹杆(11)右侧通过轴承座与滑槽(9)进行连接,第一螺纹杆(11)上安装有第一滑块(12),第一滑块(12)下侧通过第一连接杆(13)与第一伸缩杆(14)进行连接,第一伸缩杆(14)下侧安装有推板(15),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1)下侧右端安装有第二电机(17),第二电机(17)左侧安装有第二螺纹杆(18),第二螺纹杆(18)左侧通过轴承座与厢体(1)进行连接,第二螺纹杆(18)上安装有第二滑块(19),第二滑块(19)上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座(22),连接座(22)右端前后两侧安装有第三电机(23),第三电机(23)左侧安装有第三螺纹杆(24),第三螺纹杆(24)上设置有第三滑块(27),第三滑块(27)通过第二连接杆(26)与第二伸缩杆(25)进行连接,所述连接座(22)右侧壁上设置有凹口(28),凹口(28)内部通过连接轴与连接件(29)进行连接,连接件(29)左侧设置有承载板(30),承载板(30)设置在连接座(22)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卸货的物流车厢,包括厢体(1),所述厢体(1)内部顶端安装有滑槽(9),滑槽(9)左侧安装有第一电机(10),第一电机(10)右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杆(11),第一螺纹杆(11)右侧通过轴承座与滑槽(9)进行连接,第一螺纹杆(11)上安装有第一滑块(12),第一滑块(12)下侧通过第一连接杆(13)与第一伸缩杆(14)进行连接,第一伸缩杆(14)下侧安装有推板(15),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1)下侧右端安装有第二电机(17),第二电机(17)左侧安装有第二螺纹杆(18),第二螺纹杆(18)左侧通过轴承座与厢体(1)进行连接,第二螺纹杆(18)上安装有第二滑块(19),第二滑块(19)上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座(22),连接座(22)右端前后两侧安装有第三电机(23),第三电机(23)左侧安装有第三螺纹杆(24),第三螺纹杆(24)上设置有第三滑块(27),第三滑块(27)通过第二连接杆(26)与第二伸缩杆(25)进行连接,所述连接座(22)右侧壁上设置有凹口(28),凹口(28)内部通过连接轴与连接件(29)进行连接,连接件(29)左侧设置有承载板(30),承载板(30)设置在连接座(22)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洪
申请(专利权)人:海城市强胜运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