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酸盐岩多种原生孔隙高效探测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7387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碳酸盐岩探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碳酸盐岩多种原生孔隙高效探测技术,包括以下探测步骤:步骤1)到现场场地进行实地踏勘,对目标场地的基本情况进行实地踏勘,初步掌握场地地形、地质特征、土壤特性、地下岩石地球物理条件等,步骤2)展开场地地毯式快速探测,对场地选择多条路线开展实测工作,在高分辨率尺度下描述原生孔隙展布特征。该碳酸盐岩多种原生孔隙高效探测技术,通过碳酸盐岩中原生孔隙的发育与岩石性质关系,最终确定其与颗粒大小、分选程度关系密切,与灰泥基质含量成反比关系;晶间孔隙大小与晶粒大小及均匀性关系密切;各种生物孔隙的大小与生物个体大小和排列状况有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酸盐岩多种原生孔隙高效探测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酸盐岩探测
,具体为一种碳酸盐岩多种原生孔隙高效探测技术。
技术介绍
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是指岩石当中未被固体物质所充填的部分,是石油、大然气及地下水所赋存的场所,按成因可分为原生和次生两大类,原生储集空间又称为原生孔隙,是指与岩石形成同时生成的孔隙,原生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隙为主,此外还有粒内孔隙、填隙物或胶结物孔隙、成岩裂缝等随埋藏深度加大,成岩作用加强,原生孔隙将逐渐减少。原生孔隙是沉积形成的孔隙,在成岩过程中可能产生一定的变化,这种孔隙主要受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所控制,其中颗粒因素是主要的,在碳酸盐岩成岩过程及成岩以后,岩石皆可受地下水溶蚀形成孔隙或被充填,这种溶蚀孔隙与原生孔隙可能同时存在,如果溶蚀作用轻微,孔隙仍保持基本的原始状态,仍可将其划归为原生孔隙。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碳酸盐岩多种原生孔隙高效探测技术,具备从点到面再到区的探测,探测更方便等优点,解决了不好探测,探测不准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从点到面再到区的探测,探测更方便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酸盐岩多种原生孔隙高效探测技术,包括以下探测步骤:步骤1)到现场场地进行实地踏勘:对目标场地的基本情况进行实地踏勘,初步掌握场地地形、地质文化、土壤特性、地下岩石坚硬程度、地球物理条件;步骤2)展开场地地毯式快速探测:对场地选择多条路线开展实测工作,在高分辨率尺度描述储层展布特征,进行纵向上放大比例尺,横向上扩大追踪观察范围,结合照相、录像等方式;步骤3)把场地进行网格式的等级划分:将采集获得的野外储层地质数据,岩石样品测试数据,岩石的外观形态数据,表层数据,在场地直接进行原型地质模型数字化,形成碳酸盐岩露头储层原型地质模型;步骤4)在等级网格内进行钻孔取样与分析验证:从三维空间精细描述碳酸盐岩剖面岩相组合特征、沉积微相空间展布特征及纵横向分布规律,鉴于碳酸盐岩的坚硬程度,最好先使用探地雷达开展无损探测,进行地质描述、岩石采样,获取反映储层空间特征、物性特征等方面的信息,开展精细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步骤5)对碳酸盐岩进行种类分类:应统计全区内主要地层、构造单元、岩石类型等地球化学参数,如平均值、标准离差、变异系数等,计算统计各主要地层、岩类、构造单元的元素近似丰度或丰度,包括检测岩屑样品中的Ca元素含量和Mg元素含量,计算Ca元素含量和Mg元素含量的比值R=Ca/Mg;当R>59.4,该碳酸盐岩为纯石灰岩;10.8<R≤59.4,该碳酸盐岩为含白云的石灰岩;4.7<R≤10.8,该碳酸盐岩为白云质灰岩;2.6<R≤4.7,该碳酸盐岩为灰质白云岩;1.8<R≤2.6,该碳酸盐岩为含灰质的白云岩;R≤1.8,该碳酸盐岩为纯白云岩;步骤6)在根据验证结果,求证原生孔隙伴生岩石的类型:原生孔隙通常可分为粒间孔隙、粒内孔隙、晶间孔隙、壳体遮蔽孔隙和生物骨架孔隙等。步骤7)从依据场地形成原因,寻找其他的碳酸盐岩群:从先定位场地的经纬度,在查阅相关资料研究此场地的形成过程以及此场地的地下是否发生过轻微的板壳运动,碳酸盐岩群在沉积相带上都属于高能环境,如滨海、浅海大陆架的浅滩、堤岛环境,还有拗陷边缘斜坡和局部隆起,礁滩沉积在沉积旋回上属于海退阶段的沉积。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为后续的地球物理探测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并选择合理的仪器参数。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进行碳酸盐岩外观形态数据采集,在明确岩相和沉积微相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密集采样获得岩石样品、岩石伽马参数。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把碳酸盐岩进行原生孔隙多,原生孔隙较多,原生孔隙少,无原生孔隙四个等级进行划分,方便后期的探测。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把岩石样品的各项参数,岩石样品各元素的分析数据及各项计算、统计的地球化学参数等资料要存入区域化探数据库,以便随时进行研究与使用。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粒间孔隙;系指颗粒含量在岩石中占主要地位,形成颗粒支撑结构,颗粒间未被灰泥或胶结物充填部分;粒内孔隙:指碳酸盐岩颗粒内部的孔隙;它是颗粒沉积前已存在的孔隙,通常指生物体腔孔隙,生物骨架孔隙:指原地生长的群体造礁生物所形成的骨架孔隙;晶间孔隙:是在碳酸盐岩矿物晶体之间形成的孔隙,生物钻孔孔隙:指在沉积至成岩过程中,某些生物在沉积物中钻孔而形成的孔隙;收缩孔隙:指由于沉积物的收缩作用而形成的孔隙。(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碳酸盐岩多种原生孔隙高效探测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碳酸盐岩多种原生孔隙高效探测技术,通过对碳酸盐岩多种原生孔隙的探测,方便精确定位及准确评估方法,找到具体场地或区域,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碳酸盐岩种类进行分析,精确定位区域原生孔隙分布群落,合理布置点位进行采样,结合现场经纬度,以及地质历史文献快速进行区域的查找,方便快速找到其他原生孔隙的分布位置。2、该碳酸盐岩多种原生孔隙高效探测技术,通过碳酸盐岩中原生孔隙的发育与原来岩石的岩性有密切关系,如最常见的粒间孔隙,发育在各种颗粒石灰岩中,同砂岩相似,其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大小,与颗粒大小、分选程度关系密切,与灰泥基质含量成反比关系;晶间孔隙大小与晶粒大小及均匀性关系密切;各种生物孔隙的大小与生物个体大小和排列状况有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一种碳酸盐岩多种原生孔隙高效探测技术,包括以下探测步骤:步骤1)到现场场地进行实地踏勘:对目标场地的基本情况进行实地踏勘,初步掌握场地地形、地质文化、土壤特性、地下岩石坚硬程度、地球物理条件;步骤2)展开场地地毯式快速探测:对场地选择多条路线开展实测工作,在高分辨率尺度描述储层展布特征,进行纵向上放大比例尺,横向上扩大追踪观察范围,结合照相、录像等方式;步骤3)把场地进行网格式的等级划分:将采集获得的野外储层地质数据,岩石样品测试数据,岩石的外观形态数据,表层数据,在场地直接进行原型地质模型数字化,形成碳酸盐岩露头储层原型地质模型;步骤4)在等级网格内进行钻孔取样与分析验证:从三维空间精细描述碳酸盐岩剖面岩相组合特征、沉积微相空间展布特征及纵横向分布规律,鉴于碳酸盐岩的坚硬程度,最好先使用探地雷达开展无损探测,进行地质描述、岩石采样,获取反映储层空间特征、物性特征等方面的信息,开展精细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步骤5)对碳酸盐岩进行种类分类:应统计全区内主要地层、构造单元、岩石类型等地球化学参数,如平均值、标准离差、变异系数等,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酸盐岩多种原生孔隙高效探测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探测步骤:/n步骤1)到现场场地进行实地踏勘:/n对目标场地的基本情况进行实地踏勘,初步掌握场地地形、地质特征、土壤特性、地下岩石坚硬程度、地球物理条件;/n步骤2)展开场地地毯式快速探测:/n对场地选择多条路线开展实测工作,在高分辨率尺度描述储层展布特征,进行纵向上放大比例尺,横向上扩大追踪观察范围,结合照相、录像等方式;/n步骤3)把场地进行网格式的等级划分:/n将采集获得的野外储层地质数据,岩石样品测试数据,岩石的外观形态数据,表层数据,在场地直接进行原型地质模型数字化,形成碳酸盐岩露头储层原型地质模型;/n步骤4)在等级网格内进行钻孔取样与分析验证:/n从三维空间精细描述碳酸盐岩剖面岩相组合特征、沉积微相空间展布特征及纵横向分布规律,鉴于碳酸盐岩的坚硬程度,最好先使用探地雷达开展无损探测,进行地质描述、岩石采样,获取反映储层空间特征、物性特征等方面的信息,开展精细储层非均质性研究;/n步骤5)对碳酸盐岩进行种类分类:/n应统计全区内主要地层、构造单元、岩石类型等地球化学参数,如平均值、标准离差、变异系数等,计算统计各主要地层、岩类、构造单元的元素近似丰度或丰度,包括检测岩屑样品中的Ca元素含量和Mg元素含量,计算Ca元素含量和Mg元素含量的比值R=Ca/Mg;当R>59.4,该碳酸盐岩为纯石灰岩;10.8<R≤59.4,该碳酸盐岩为含白云的石灰岩;4.7<R≤10.8,该碳酸盐岩为白云质灰岩;2.6<R≤4.7,该碳酸盐岩为灰质白云岩;1.8<R≤2.6,该碳酸盐岩为含灰质的白云岩;R≤1.8,该碳酸盐岩为纯白云岩;/n步骤6)在根据验证结果,求证原生孔隙伴生岩石的类型:/n原生孔隙通常可分为粒间孔隙、粒内孔隙、晶间孔隙、壳体遮蔽孔隙和生物骨架孔隙等;/n步骤7)从依据场地形成原因,寻找其他的碳酸盐岩群:/n从先定位场地的经纬度,在查阅相关资料研究此场地的形成过程以及此场地的地下是否发生过轻微的板壳运动,碳酸盐岩群在沉积相带上都属于高能环境,如滨海、浅海大陆架的浅滩、堤岛环境,还有拗陷边缘斜坡和局部隆起,礁滩沉积在沉积旋回上属于海退阶段的沉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酸盐岩多种原生孔隙高效探测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探测步骤:
步骤1)到现场场地进行实地踏勘:
对目标场地的基本情况进行实地踏勘,初步掌握场地地形、地质特征、土壤特性、地下岩石坚硬程度、地球物理条件;
步骤2)展开场地地毯式快速探测:
对场地选择多条路线开展实测工作,在高分辨率尺度描述储层展布特征,进行纵向上放大比例尺,横向上扩大追踪观察范围,结合照相、录像等方式;
步骤3)把场地进行网格式的等级划分:
将采集获得的野外储层地质数据,岩石样品测试数据,岩石的外观形态数据,表层数据,在场地直接进行原型地质模型数字化,形成碳酸盐岩露头储层原型地质模型;
步骤4)在等级网格内进行钻孔取样与分析验证:
从三维空间精细描述碳酸盐岩剖面岩相组合特征、沉积微相空间展布特征及纵横向分布规律,鉴于碳酸盐岩的坚硬程度,最好先使用探地雷达开展无损探测,进行地质描述、岩石采样,获取反映储层空间特征、物性特征等方面的信息,开展精细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步骤5)对碳酸盐岩进行种类分类:
应统计全区内主要地层、构造单元、岩石类型等地球化学参数,如平均值、标准离差、变异系数等,计算统计各主要地层、岩类、构造单元的元素近似丰度或丰度,包括检测岩屑样品中的Ca元素含量和Mg元素含量,计算Ca元素含量和Mg元素含量的比值R=Ca/Mg;当R>59.4,该碳酸盐岩为纯石灰岩;10.8<R≤59.4,该碳酸盐岩为含白云的石灰岩;4.7<R≤10.8,该碳酸盐岩为白云质灰岩;2.6<R≤4.7,该碳酸盐岩为灰质白云岩;1.8<R≤2.6,该碳酸盐岩为含灰质的白云岩;R≤1.8,该碳酸盐岩为纯白云岩;
步骤6)在根据验证结果,求证原生孔隙伴生岩石的类型:
原生孔隙通常可分为粒间孔隙、粒内孔隙、晶间孔隙、壳体遮蔽孔隙和生物骨架孔隙等;
步骤7)从依据场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礼文华国霍飞霍金钢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