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托架结构和储油结构及车辆油泵支架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设置在车辆油泵支架总成的储油结构中,用于容置车辆油泵支架总成的精滤器组件和流体管组件的托架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与所述托架结构对应设置配合使用的储油结构,以及一种具有所述托架结构和或储油结构的辆油泵支架总成。
技术介绍
在汽车、摩托车等车辆领域以及其他领域,油泵支架是车辆上的重要部件,用于将油箱中的燃油吸入油泵支架,然后以设定的压力传输到整车油路中,为整车提供动力。以车辆为例,油泵支架为车辆油轨、喷油器、及发动机等其他部件供油,以实现车辆的运动。出于经济性和节能减排的考虑,市场对于小排量乘用车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基于小排量乘用车较小的油箱尺寸和越来越高的整车使用寿命要求,OEM端需求一种小尺寸、长寿命的油泵支架。现有的油泵支架,为了集成内置精滤器,内部结构复杂,周向尺寸较大。为了实现油路系统,在精滤器周边集成了很多部件,结构设计比较复杂。精滤器的应力分布不均,蠕变性能鲁棒性不足。且静电导地方案复杂,线束繁多。如图1所示,现有的主动回油油泵支架架构。精滤器组件焊接在储油桶上,精滤器组件除了主体结构,还设计了其他配套结构,用于连接调压阀、调压阀座、油泵、油泵保持架、初滤器等零件,导杆下端安装在储油桶上的安装孔上,上端连接法兰。现有结构设计较为复杂,体积较大,组装工序繁多。并且,油在油箱中晃动、摩擦起电,会在油箱中产生静电。为了预防产生的静电在油箱中放电,需要将油箱中产生的静电导出。现有油泵支架架构需要通过多根线束实现油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托架结构,设置在车辆油泵支架总成的储油结构(4)中,用于容置车辆油泵支架总成的精滤器组件和流体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架主体(8.1)、第一容置结构(8.4)、第一固定结构(8.5)、第二固定结构(8.6)和第一连通结构(8.7);/n托架主体(8.1),其为碗口处具有外延部(8.2)的碗状结构(8.3),该碗状结构(8.3)用于容置精滤器组件(5);/n第一容置结构(8.4),其设置在所述外延部(8.2)中,其用于固定穿设其中的流体管组件(9);/n第一固定结构(8.5),其设置在外延部(8.2)侧壁上,其与储油结构(4)的第七固定结构(4.2)配合使托架结构(8)在竖直方向固定在储油结构(4)中;/n第二固定结构(8.6),其设置在外延部(8.2)侧壁上,其与储油结构(4)的第八固定结构(4.3)配合使托架结构(8)在水平方向固定在储油结构(4)中;/n第一连通结构(8.7),其设置在所述外延部(8.2)中,其用于将油泵(10)泵出的燃油导入喷射泵(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托架结构,设置在车辆油泵支架总成的储油结构(4)中,用于容置车辆油泵支架总成的精滤器组件和流体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架主体(8.1)、第一容置结构(8.4)、第一固定结构(8.5)、第二固定结构(8.6)和第一连通结构(8.7);
托架主体(8.1),其为碗口处具有外延部(8.2)的碗状结构(8.3),该碗状结构(8.3)用于容置精滤器组件(5);
第一容置结构(8.4),其设置在所述外延部(8.2)中,其用于固定穿设其中的流体管组件(9);
第一固定结构(8.5),其设置在外延部(8.2)侧壁上,其与储油结构(4)的第七固定结构(4.2)配合使托架结构(8)在竖直方向固定在储油结构(4)中;
第二固定结构(8.6),其设置在外延部(8.2)侧壁上,其与储油结构(4)的第八固定结构(4.3)配合使托架结构(8)在水平方向固定在储油结构(4)中;
第一连通结构(8.7),其设置在所述外延部(8.2)中,其用于将油泵(10)泵出的燃油导入喷射泵(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固定结构(8.8),其设置在所述碗状结构(8.3)的底部,其用于支撑精滤器组件(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至少三个所述第三固定结构(8.8),所述第三固定结构(8.8)布置在预设圆周上,所述第三固定结构(8.8)围绕形成中空区域。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固定结构(8.9),其设置在所述碗状结构(8.3)的碗口处,其用于连接精滤器组件(5)并将其在竖直和水平方向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托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固定结构(8.9)是具有精滤器组件(5)安装导向结构的卡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结构(8.4)为圆形通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托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五固定结构(8.10),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结构(8.4)上边沿,其用于流体管组件(9)竖直方向固定;
第六固定结构(8.11),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结构(8.4)内侧壁,其用于流体管组件(9)水平方向固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8.5)是向远离外延部(8.2)侧壁方向倾斜的弹性卡爪。
9.一种储油结构,其与权利要求1所述托架结构配合使用于车辆油泵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油体(4.1),其用于储油;
第七固定结构(4.2),其设置在储油体(4.1)内壁上,其与托架结构(8)的第一固定结构(8.5)配合使托架结构(8)在竖直方向形成固定;
第八固定结构(4.3),其设置在储油体(4.1)内壁上,其与托架结构(8)的第二固定结构(8.6)配合使托架结构(8)在水平方向固定在储油结构(4)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储油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梳流隔离限位结构(4.4),其设置在储油体(4.1)底部喷射泵(12)喷油口旁侧,其将喷射泵(12)喷出的燃油梳理形成油流,其对安装到位的托架结构(8)在竖直方向形成限位。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储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固定结构(4.3)是方形和或圆形凸筋。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储油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隔振降噪结构,其设置在喷射泵(12)下方的储油体(4.1)底部,且与喷射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林,徐巍巍,刘鑫,
申请(专利权)人: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