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器的门锁结构及应用有该门锁结构的清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700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器的门锁结构及应用有该门锁结构的清洗机,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电控逻辑要求低,在需要锁定时,锁杆下移,抵压着顶出件下移,在顶出件下移过程中,顶出件带动锁扣转动,使锁扣的上端逐渐与锁钩配合并将锁钩向下压,驱动机构驱动限位块向顶出件移动并对顶出件的位置进行限位,实现锁定;需要解锁时,驱动机构驱动限位块移动取消对顶出件的位置约束,此时,锁杆可在门体的带动下向上移动,实现开锁;整个过程简单可靠,便于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器的门锁结构及应用有该门锁结构的清洗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器的门锁结构及应用有该门锁结构的清洗机。
技术介绍
对于具有功能性内腔的箱体来说,由于功能需求,通常会在箱体的端口处设置能将该端口打开或遮盖的门体,并且,在箱体使用过程中,需要将门体相对于箱体锁住。例如,申请号为CN200410043122.5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门开关机构以及具有该门开关机构的餐具清洗机》(申请公布号:CN1550202A)披露了一种结构,其包括:为了开关餐具清洗机上设置的餐具投入口而配置成可以转动的门,和伴随所述门的转动动作而对门施加转动辅助力的转动辅助机构;所述转动辅助机构,在所述门处于从关闭状态至规定的角度范围内时,对所述门施加拉向关闭方向的转动辅助力。上述结构虽然能将门体锁紧在餐具清洗机上,但是,其锁定结构复杂,对电动部件及控制方式依赖高,门锁动作逻辑较复杂,容易发生故障,可靠性低。因此,对于目前的门锁结构,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对电控逻辑要求低、可靠性高的用于电器的门锁结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门锁结构的清洗机,该清洗机便于开关门且能提高清洗过程的安全、可靠性。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电器的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用来与电器主体相连,其顶壁开有上下贯通的锁口;锁杆,其上端用来与电器门体相连,其下端具有C形锁钩,能上下移动地穿过所述壳体上的锁口,并在锁门状态下能穿入所述壳体上的锁口而位于壳体内,而在开锁状态下能穿出锁口、位于所述的壳体之上;顶出件,位于所述的壳体内,能上下移动地设于所述锁口下方,且顶部与所述的锁杆下端相对;锁扣,位于所述的壳体内,呈C形结构且开口方向与锁杆的C形锁钩开口方向相对;锁扣的中部能转动地设于所述的壳体上;锁扣的下端被约束在所述顶出件的侧壁上;锁扣的上端在开锁状态下位于顶出件的旁侧,而在锁门状态下,在所述锁杆向下抵压顶出件的作用下,锁扣的上端随着顶出件的下移而逐渐朝向锁杆偏转直至进入所述的C形锁钩开口内并相互扣合;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的壳体中,作用于所述的顶出件并使所述的顶出件始终保持向上移动的趋势;限位块,位于所述的壳体内,能来回移动地设于所述顶出件的旁侧并用于对顶出件的上下位置进行限位;以及驱动机构,位于所述的壳体内,用于驱动所述的限位块来回移动。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顶出件的下部设置有宽度大于顶出件的凸块,所述限位块能横向移动地设于顶出件的第一侧,所述凸块位于限位块下方状态下,所述限位块向靠近顶出件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其下壁面与凸块上壁面相抵。采用这样的结构,当限位块下壁面与凸块上壁面相抵时,可以将顶出件限位在锁定位置;限位块不对顶出件限位时,顶出件可向上移动。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块及驱动件,所述滑块能横向移动地设于顶出件一侧并与限位块同步移动,所述驱动件设于滑块一侧并用于驱动滑块横向移动。滑块与限位块相连接且二者同步移动,驱动件驱动滑块横向移动时可以带动限位块横向移动,从而实现在锁定状态下对顶出件限位,在开锁状态下取消对顶出件的限位。优选地,所述滑块上开有能将其约束在移动行程的端部位置的定位槽,所述顶出件的一侧设置有能与该定位槽配合从而对滑块位置进行限位的定位针,所述定位针的一端能滑移地插置在所述定位槽中。采用上述结构,当顶出件下移后,滑块向左移动至其移动行程的左端,此时,定位针与定位槽配合将滑块约束在此处,保持限位块对顶出件的限位状态,即维持门锁结构的锁定状态;需要开门即顶出件上移时,滑块向右移动至其移动行程的右端,此时,定位针与定位槽配合将滑块约束在此处,取消限位块对顶出件的限位状态,即允许顶出件上移,从而实现解锁。在上述各方案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能使滑块始终保持向靠近顶出件方向移动趋势的第三弹性件,所述的驱动件为电磁组件,该电磁组件至少包括有线圈及能在线圈通电状态下回缩的铁芯,该铁芯外端与所述滑块相连接并能为滑块提供克服第三弹性件的拉力。采用上述结构,电磁组件设于滑块右侧,线圈通电时,铁芯向右回缩,可拉动滑块向右移动,对于本专利技术的门锁结构来说,上述电磁组件间断性的瞬间通电,不仅可以带动滑块向右移动,驱动滑块及限位块移动,从而实现对顶出件的限位与否,还能触发定位针在滑块移动行程的两端与定位槽配合,切换定位针在定位槽中的滑移方向,从而在上锁与解锁的之前实现限位块移动与否的触发。优选地,所述定位针的至少部分垂直定位槽布置,所述定位槽至少具有仅允许定位针在定位槽中单向滑移的滑道,所述滑道的靠近顶出件的一端形成有能在解锁状态下与定位针相配合限位的第一限位点,所述滑道的远离顶出件的一端形成有能在锁定状态下与定位针相配合限位的第二限位点。在定位槽中设置单向滑道,以便于定位针在第一限位点与第二限位点之间切换,从而实现解锁与锁定状态的切换。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点与第二限位点间隔布置且二者之间具有限位凸块,所述定位槽具有绕过限位块的第一侧将第一限位点与第二限位点相连通的第一滑道、绕过限位块的第二侧将第一限位点与第二限位点相连通的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滑道、第一限位点、第二滑道、第二限位点首尾相接共同围合成所述的滑道。该结构便于与定位针配合实现定位针的单向滑移。优选地,沿所述定位针在滑道中的滑移方向,所述第一滑道、第二滑道的坡度均逐渐增高,且在靠近所述第一限位点、第二限位点处设置有能使相应滑道的坡度陡然下降的台阶。第一滑道、第二滑道的坡度设置便于与定位针配合实现其单向滑移,而台阶布置不仅确保了定位针仅能单向滑移,而且可对定位针在第一限位点、第二限位点处的位置进行临时性约束。进一步优选,在靠近所述第一滑道的末端处形成有陡然降低的第一台阶,所述第一滑道的末端与第一限位点的衔接处形成有陡然降低的第二台阶,所述第一限位点与第二滑道起始端的衔接处形成有陡然降低的第三台阶,所述第二滑道的末端与第二限位点的衔接处形成有陡然降低的第四台阶。该结构进一步确保定位针的单向滑移轨迹及在第一限位点、第二限位点处对定位针的约束力。优选地,所述限位块上靠近顶出件的端面向后凹形成有能与定位针相抵从而对解锁状态的锁定板位置进行限位的限位面。该结构与上述台阶相互配合实现了第一限位点对定位针的约束作用。优选地,所述滑道自第二限位点向远离顶出件的方向延伸形成有能供定位针夹持其中的限位槽,该限位槽的外侧设置有能与定位针相抵的限位台。该结构能提高在锁定状态下对定位针的约束力度。优选地,所述第一滑道末端、第二滑道的起始端分别向靠近顶出件的方向延伸从而与滑道及限位槽共同形成Y形结构。所述第一滑道末端、第二滑道的起始端向靠近顶出件的方向延伸的部分水平布置。该结构可为定位针在转换轨迹时提供一定的让位空间,使定位针的运动轨迹与滑块横向的前后移动过程配合更加稳定、顺畅。为了便于安装及装配,所述定位针的第一端前后延伸且伸入滑道中与滑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器的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用来与电器主体相连,其顶壁开有上下贯通的锁口(11);/n锁杆(2),其上端用来与电器门体相连,其下端具有C形锁钩(21),能上下移动地穿过所述壳体上的锁口(11),并在锁门状态下能穿入所述壳体上的锁口(11)而位于壳体内,而在开锁状态下能穿出锁口(11)、位于所述的壳体(1)之上;/n顶出件(3),位于所述的壳体(1)内,能上下移动地设于所述锁口(11)下方,且顶部与所述的锁杆(2)下端相对;/n锁扣(4),位于所述的壳体(1)内,呈C形结构且开口方向与锁杆的C形锁钩(21)开口方向相对;锁扣(4)的中部能转动地设于所述的壳体(1)上;锁扣(4)的下端(410)被约束在所述顶出件(3)的侧壁上;锁扣(4)的上端(420)在开锁状态下位于顶出件(3)的旁侧,而在锁门状态下,在所述锁杆(2)向下抵压顶出件(3)的作用下,锁扣(4)的上端(420)随着顶出件(3)的下移而逐渐朝向锁杆(2)偏转直至进入所述的C形锁钩(21)开口内并相互扣合;/n第一弹性件(10),设于所述的壳体(1)中,作用于所述的顶出件(3)并使所述的顶出件(3)始终保持向上移动的趋势;/n限位块(5),位于所述的壳体(1)内,能来回移动地设于所述顶出件(3)的旁侧并用于对顶出件(3)的上下位置进行限位;以及/n驱动机构,位于所述的壳体(1)内,用于驱动所述的限位块(5)来回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器的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用来与电器主体相连,其顶壁开有上下贯通的锁口(11);
锁杆(2),其上端用来与电器门体相连,其下端具有C形锁钩(21),能上下移动地穿过所述壳体上的锁口(11),并在锁门状态下能穿入所述壳体上的锁口(11)而位于壳体内,而在开锁状态下能穿出锁口(11)、位于所述的壳体(1)之上;
顶出件(3),位于所述的壳体(1)内,能上下移动地设于所述锁口(11)下方,且顶部与所述的锁杆(2)下端相对;
锁扣(4),位于所述的壳体(1)内,呈C形结构且开口方向与锁杆的C形锁钩(21)开口方向相对;锁扣(4)的中部能转动地设于所述的壳体(1)上;锁扣(4)的下端(410)被约束在所述顶出件(3)的侧壁上;锁扣(4)的上端(420)在开锁状态下位于顶出件(3)的旁侧,而在锁门状态下,在所述锁杆(2)向下抵压顶出件(3)的作用下,锁扣(4)的上端(420)随着顶出件(3)的下移而逐渐朝向锁杆(2)偏转直至进入所述的C形锁钩(21)开口内并相互扣合;
第一弹性件(10),设于所述的壳体(1)中,作用于所述的顶出件(3)并使所述的顶出件(3)始终保持向上移动的趋势;
限位块(5),位于所述的壳体(1)内,能来回移动地设于所述顶出件(3)的旁侧并用于对顶出件(3)的上下位置进行限位;以及
驱动机构,位于所述的壳体(1)内,用于驱动所述的限位块(5)来回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器的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件(3)的下部设置有宽度大于顶出件的凸块(32),所述限位块(5)能横向移动地设于顶出件(3)的第一侧,所述凸块(32)位于限位块(5)下方状态下,所述限位块(5)向靠近顶出件(3)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其下壁面与凸块(32)上壁面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器的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块(61)及驱动件(63),所述滑块(61)能横向移动地设于顶出件(3)一侧并与限位块(5)同步移动,所述驱动件(63)设于滑块(61)一侧并用于驱动滑块(61)横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器的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61)上开有能将其约束在移动行程的端部位置的定位槽(62),所述顶出件(3)的一侧设置有能与该定位槽(62)配合从而对滑块(61)位置进行限位的定位针(64),所述定位针(64)的一端能滑移地插置在所述定位槽(62)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器的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能使滑块(61)始终保持向靠近顶出件(3)方向移动趋势的第三弹性件(30),所述的驱动件(63)为电磁组件,该电磁组件至少包括有线圈(631)及能在线圈(631)通电状态下回缩的铁芯(632),该铁芯(632)外端与所述滑块(61)相连接并能为滑块(61)提供克服第三弹性件(30)的拉力。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器的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针(64)的至少部分垂直定位槽(62)布置,所述定位槽(62)至少具有仅允许定位针(64)在定位槽(62)中单向滑移的滑道(620),所述滑道(620)的靠近顶出件(3)的一端形成有能在解锁状态下与定位针(64)相配合限位的第一限位点(621),所述滑道(620)的远离顶出件(3)的一端形成有能在锁定状态下与定位针(64)相配合限位的第二限位点(6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电器的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点(621)与第二限位点(622)间隔布置且二者之间具有限位凸块(623),所述定位槽(62)具有绕过限位凸块(623)的第一侧将第一限位点(621)与第二限位点(622)相连通的第一滑道(624)、绕过限位凸块(623)的第二侧将第一限位点(621)与第二限位点(622)相连通的第二滑道(625),所述第一滑道(624)、第一限位点(621)、第二滑道(625)、第二限位点(622)首尾相接共同围合成所述的滑道(6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电器的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定位针(64)在滑道(620)中的滑移方向,所述第一滑道(624)、第二滑道(625)的坡度均逐渐增高,且在靠近所述第一限位点(621)、第二限位点(622)处设置有能使相应滑道(620)的坡度陡然下降的台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电器的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第一滑道(624)的末端处形成有陡然降低的第一台阶(626),所述第一滑道(624)的末端与第一限位点(621)的衔接处形成有陡然降低的第二台阶(627),所述第一限位点(621)与第二滑道(625)起始端的衔接处形成有陡然降低的第三台阶(628),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益波王栋朱灯光范文粲王小艳魏瑞晖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