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滑动多维震振双控隔震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6969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领域,能够实现建筑物减隔震的支座,特别是一种可滑动多维震振双控隔震支座;包括相互连接的竖向隔震单元与水平滑移单元;竖向隔震单元包括若干蝶形弹簧组或/和若干螺旋弹簧组,水平滑移单元的滑动副由摩擦材料板和滑动面板构成,摩擦材料板与中间下连接板之间采用叠层橡胶钢板设置的部件支撑;同时具有隔离水平向和竖向的地震或振动的震振双控能力;构造简单、耗能效果好、造价低廉、安装方便,适用于震振双控需求的工程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滑动多维震振双控隔震支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领域,能够实现建筑物减隔震的支座,特别是一种可滑动多维震振双控隔震支座。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工程上应用的隔震支座主要用于降低上部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但该类隔震支座降低上部结构竖向地震作用或竖向振动的效果并不明显。随着城市规模扩大,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都在发展地下轨道交通,以及地下地上多功能综合交通枢纽,以提高城市内部的交通运输能力,多功能综合交通枢纽和地下轨道交通因其便捷、准时等特点而广泛受到青睐。但同时因轨道交通运行引起上部建筑结构、交通枢纽的竖向振动,影响其建筑功能发挥、使用效果和舒适度。因此需要开发震振双控隔震支座,既能降低上部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又能降低竖向地震和竖向振动的影响。尽管国内外已有人提出了基于弹簧的三维支座概念和结构,但很多停留在概念和实验室探索阶段,并未形成真正的震振双控隔震支座成熟产品,且基本没有实际工程应用,但实际工程中面临解决震振双控难题,本专利技术巧妙地将弹簧和支座有机结合形成可滑动多维震振双控隔震支座,起到同时隔离水平向和竖向地震或振动作用,适合解决轨道交通振动等对上部结构或交通枢纽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滑动多维震振双控隔震支座,同时具有同时具有降低上部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竖向地震和竖向振动影响。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滑动多维震振双控隔震支座,包括相互连接的竖向隔震单元与水平滑移单元。进一步,竖向隔震单元包括若干蝶形弹簧组或若干螺旋弹簧组。进一步,竖向隔震单元包括若干蝶形弹簧组和若干螺旋弹簧组。进一步,水平滑移单元的滑动副由摩擦材料板和滑动面板构成,摩擦材料板与中间下连接板之间采用叠层橡胶钢板设置的部件支撑。进一步,水平滑移单元的滑动副由摩擦材料板和滑动面板构成,摩擦材料板与中间下连接板之间采用刚体部件支撑。进一步,水平滑移单元的滑动副由摩擦材料板和滑动面板构成,摩擦材料板与中间下连接板之间采用具有球铰转动副的部件支撑。进一步,滑动面板为金属滑动面或高分子涂层材料层,金属滑动面或高分子涂层材料底部设置有下连接板。进一步,摩擦材料板为聚四氟乙烯或改性聚四氟乙烯或超高分子量改性聚乙烯等。进一步,蝶形弹簧组或螺旋弹簧组包裹设置在导向杆周围,导向杆可以设置在蝶形弹簧组和/或螺旋弹簧组之间,导向套筒沿导向杆外围设置。进一步,竖向隔震单元内部无阻尼器或设置有阻尼器,阻尼器的阻尼材料可以是粘弹材料、黏滞材料、摩擦片或电涡流组件等。进一步,蝶形弹簧组或/和螺旋弹簧组处于压缩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1.同时具有隔离水平向和竖向的地震或振动的震振双控能力;2.构造简单、耗能效果好、造价低廉、安装方便,适用于震振双控需求的工程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7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8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9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0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使用过程结构示意图。图中,11-碟形弹簧组;12-导向套筒;13-导向杆;14-螺旋弹簧组;15-上连接板;16-中间上连接板;21-中间下连接板;22-叠层橡胶钢板;23-摩擦材料板;24-滑动面板;25-下连接板;32-刚体部件;42-球铰转动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11所示,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可滑动多维震振双控隔震支座,包括相互连接的竖向隔震单元与水平滑移单元,竖向隔震单元可以有效隔离轨道交通等引起的竖向振动,以及地震在竖向的分量,水平隔震单元可以有效隔离地震的水平分量,竖向隔震单元包括若干蝶形弹簧组11,蝶形弹簧组11处于压缩状态,弹簧组两端设置有上连接板15和中间上连接板16,竖向隔震单元内部设置有阻尼器,阻尼器的阻尼材料是粘弹材料,蝶形弹簧组11包裹设置在导向杆13周围,导向套筒12沿导向杆13外围设置,水平滑移单元的滑动副由摩擦材料板23和滑动面板24构成,滑动面板24为金属滑动面,金属滑动面底部设置有下连接板25,摩擦材料板23为聚四氟乙烯板,摩擦材料板23与中间下连接板21之间采用叠层橡胶钢板22设置的部件支撑,同时具有隔离水平向和竖向的地震或振动的震振双控能力;构造简单、耗能效果好、造价低廉、安装方便,适用于震振双控需求的工程结构。实施例2一种可滑动多维震振双控隔震支座,包括相互连接的竖向隔震单元与水平滑移单元,竖向隔震单元可以有效隔离轨道交通等引起的竖向振动,以及地震在竖向的分量,水平隔震单元可以有效隔离地震的水平分量。竖向隔震单元包括若干蝶形弹簧组11,蝶形弹簧组11处于压缩状态,弹簧组两端设置有上连接板15和中间上连接板16,蝶形弹簧组11包裹设置在导向杆13周围,导向套筒12沿导向杆13外围设置,水平滑移单元的滑动副由摩擦材料板23和滑动面板24构成,滑动面板24为高分子涂层材料层,高分子涂层材料底部设置有下连接板25,摩擦材料板23为改性聚四氟乙烯板,摩擦材料板23与中间下连接板21之间采用刚体部件32支撑,同时具有隔离水平向和竖向的地震或振动的震振双控能力;构造简单、耗能效果好、造价低廉、安装方便,适用于震振双控需求的工程结构。实施例3一种可滑动多维震振双控隔震支座,包括相互连接的竖向隔震单元与水平滑移单元,竖向隔震单元可以有效隔离轨道交通等引起的竖向振动,以及地震在竖向的分量,水平隔震单元可以有效隔离地震的水平分量。竖向隔震单元包括若干蝶形弹簧组11,蝶形弹簧组11处于压缩状态,弹簧组两端设置有上连接板15和中间上连接板16,竖向隔震单元内部设置有阻尼器,阻尼器的阻尼材料是摩擦片,蝶形弹簧组11包裹设置在导向杆13周围,导向套筒12沿导向杆13外围设置,水平滑移单元的滑动副由摩擦材料板23和滑动面板24构成,滑动面板24为金属滑动面,金属滑动面底部设置有下连接板25,摩擦材料板23为超高分子量改性聚乙烯板,摩擦材料板23与中间下连接板21之间采用具有球铰转动副的部件42支撑,同时具有隔离水平向和竖向的地震或振动的震振双控能力;构造简单、耗能效果好、造价低廉、安装方便,适用于震振双控需求的工程结构。实施例4一种可滑动多维震振双控隔震支座,包括相互连接的竖向隔震单元与水平滑移单元,竖向隔震单元可以有效隔离轨道交通等引起的竖向振动,以及地震在竖向的分量,水平隔震单元可以有效隔离地震的水平分量。竖向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滑动多维震振双控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竖向隔震单元与水平滑移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滑动多维震振双控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竖向隔震单元与水平滑移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滑动多维震振双控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竖向隔震单元包括若干蝶形弹簧组(11)或若干螺旋弹簧组(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滑动多维震振双控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竖向隔震单元包括若干蝶形弹簧组(11)和若干螺旋弹簧组(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滑动多维震振双控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水平滑移单元的滑动副由摩擦材料板(23)和滑动面板(24)构成,摩擦材料板(23)与中间下连接板(21)之间采用叠层橡胶钢板(22)设置的部件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滑动多维震振双控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水平滑移单元的滑动副由摩擦材料板(23)和滑动面板(24)构成,摩擦材料板(23)与中间下连接板(21)之间采用刚体部件(32)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滑动多维震振双控隔震支座,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健管庆松李涛蒋本卫左正发黎庭州王瑞峰
申请(专利权)人: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