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进亮专利>正文

改进型的儿童保健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690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的儿童保健睡板,包括块状布和睡板,其结构特点为块状布左右两侧边分别与睡板左右两侧边相连接构成块状布与睡板之内空间形成袋状空腔。块状布左右两侧边还可分别与睡板左右两侧边通过尼龙搭扣相连接或直接钉扣在一起。由于块状布与睡板固定,因而在儿童发生踢被、翻身时能很好地控制被子不被踢掉,不位移,防止着凉,具保健功能。(*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一种儿童保健日用品,尤其属于一种儿童睡板。儿童的常见多发病是着凉感冒,特别在睡觉时最容易发生。一次感冒,治疗费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元,小孩受罪,又影响生长发育,大人受苦,又影响休息和工作。这是一个家庭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儿童睡觉时发生感冒的原因①踢被、翻身,被子位移,致使身体的全部或局部裸露且未及时发现而受凉感冒;②被窝温度过高或过低,产生过热感冒或受凉感冒。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童睡觉时发生踢被而被子踢不掉的改进型的儿童保健睡板。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改进型的儿童保健睡板,包括块状布和睡板,块状布左右两侧边分别与睡板左右两侧边相连接构成块状布与睡板之内空间形成袋状空腔,其结构特点为睡板的左右两侧边连接的包边与块状布的左右两侧边相连接,块状布由一块或两块或两块以上连接形成不同规格尺寸的块状布。本技术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改进型的儿童保健睡板,其特点为睡板的左右两侧边上设有软质材料层包边后与块状布的左右两侧边相连接。所述的改进型的儿童保健睡板,其特点为睡板外加软质材料层及布或皮包裹后包边,包裹的睡板的左右两侧边的包边与块状布的左右两侧边相连接。所述的改进型的儿童保健睡板,其特点为块状布由并排的两块或两块以上其之间通过拉链连接形成不同规格尺寸的块状布。所述的改进型的儿童保健睡板,其特点为在睡板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尿湿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尿湿传感器均接入报警器。所述的改进型的儿童保健睡板,其特点为席子或垫被或垫单或垫毯通过拉链与睡板的左右两侧边连接且平置于睡板上。所述的改进型的儿童保健睡板,其特点为睡板采用折叠式睡板。本技术由于采用块状布与睡板相连接形成其内为袋状空腔供睡眠用,睡板上固定的块状布盖在儿童身体上起屏障作用,由于块状布与睡板固定,因而在儿童发生踢被、翻身时能很好地控制被子不被踢掉、不位移,防止着凉,具保健功能。还可在块状布中设有温度传感器监测被窝温度,并通过报警器告知被窝温度是否太高或太低。因而此处的温度传感报警器的主要功能是显示和监控被窝温度,当气温变化较大、被子厚薄不适当或儿童蹬出被窝,被窝温度超出设定的正常范围时能及时报警,还设个尿湿传感器,当尿湿后能及时报警,换垫单、块状布,防止着凉。块状布踢不掉则盖在块状布上的被子也踢不掉,翻身则块状布和被子不位移,被窝温度刚刚好,当被窝温度太高或太低或儿童蹬出被窝温度降低则由温度传感报警器告知而能发现,从而彻底解决了儿童睡觉时容易发生感冒的难题。块状布的左右两侧边与睡板的左右两侧边的包边相连接,当块状布由一块或并排的两块或两块以上连接时可形成不同规格尺寸的块状布,可根据不同儿童的身体大小,选择一块或并排的两块或两块以上拼接与睡板形成大小适中的符合要求的袋状空腔供睡眠用,而当块状布由并排的两块或两块以上其之间通过拉链连接形成不同规格尺寸的块状布时,当块状布脏了时,拆开拉链更换方便,而当小孩长大时袋状空腔太小,则通过几块拉链连接的块状布拼接构成大小适中的符合要求的袋状空腔供睡眠用;席子或垫被或垫单或垫毯通过拉链与睡板的左右两侧边连接且平置于睡板上,因而可根据天气凉热等情况采用席子或垫被或垫单或垫毯通过拉链与睡板连接,以适应不同季节的需要。目前市场上类似产品有踢被报警器、睡袋等,对比如下踢被报警器,只能监控某个点或四个方向中的某个方向,可靠系数25%;睡板,三个方向被控制,上端被监控,可靠系数100%。睡袋,只适用婴幼儿、冬季,尿湿处理困难,无温度监控,温度易出现高或低而产生感冒,实用性差;本技术,适用任何年龄、季节和天气,采用尿湿监控而尿湿处理简单且不殃及板垫和被子,有温度、尿湿监控,不感冒,实用性好,保健功能强。对比结果表明本技术包含了它们的优点,克服了它们的缺点,增加了独有的保健功能,是个安全可靠的儿童保健产品,开发价值大。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睡板两侧边加包边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块块状布与睡板两侧边的包边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三块并排且通过拉链连接的块状布与睡板两侧边的包边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板垫如席子或垫被或垫单或垫毯通过拉链与睡板的左右两侧边连接且平置于睡板上的结构示意图。一、结构设计说明针对儿童睡觉时容易发生感冒的原因,解决的途径有①控制被子不位移;②监控被窝温度。①控制被子不位移,最佳方法在被子和小孩专用睡板之间设置一片块状布,并把布的一对边分别固定或扣在长形睡板的左右两长边上,布宽大于睡板的板宽。儿童睡在睡板的板上与块状布的布下围成的袋状空腔内,布的上端到肩部,布上可再盖被子,如果踢被,只能踢在布上,因布被固定或扣住不会位移,被子自然不位移;如果翻身,被子同样不位移。这里的布起屏障作用。另外块状布也可制成棉被状则布上面就不必再盖被子,如果踢被,也踢不掉。②监控被窝温度的方法如图3所示,在块状布上端的安装温度传感器以及报警器,以显示被窝温度并设置正常温度范围,超过设置的温度范围便发出报警声,提醒大人调整小孩盖被情况,避免因被窝温度过高导致出汗、踢被或过低而引起受凉感冒。二、结构设计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由主件睡板5、块状布2和拉链9、板垫6、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报警器等组成。睡板5采用长形平板,也可采用折叠型,睡板油漆后其左右两侧边上垫以软质材料层后再包边1,如图1所示;包边1与块状布2的左右两侧边相连接,或者睡板整块外加软质材料层,包上布或皮后包边1,包上布或皮后的睡板的左右两侧边上的包边1与块状布2的左右两侧边相连接,睡板5的包边与块状布的连接一般采用固定连接;块状布2可采用单层、双层或双层以上的块状布,块状布可采用棉布、棉花、化纤布或毛毯等制成,双层或双层以上的块状布其底层或最上层可采用防水布层,以免当小孩尿床时渗到所盖的被子上或溢到床铺其它地方,块状布或者制成棉被式,块状布2由一块或并排的两块或两块以上连接形成不同规格尺寸的块状布,可根据不同儿童的身体大小,选择一块或并排的两块或两块以上拼接成大小适中的符合要求的袋状空腔供睡眠用,如图3所示,而当块状布选择由并排的两块或两块以上其之间通过拉链9连接形成不同规格尺寸的块状布时,而此时与睡板的左右两侧边上固定连接的那块块状布一般采用防水布或皮,当块状布脏了时,拆开拉链更换方便,而当小孩长大时袋状空腔太小,则通过几块拉链连接的块状布拼接构成大小适中的符合要求的袋状空腔供睡眠用;如图4所示,板垫6如席子或垫被或垫单或垫毯可通过拉链9与睡板的左右两侧边连接且平置于睡板上,因而可根据天气凉热等情况采用席子或垫被或垫单或垫毯通过拉链与睡板连接,易于更换以适应不同季节的需要或便于尿湿处理。如图3所示,在块状布2上端安装温度传感器7,而温度传感器7可用导线3外接报警器4,从而达到显示被窝温度并设置正常温度范围,超过设置的温度范围便发出报警声以通知大人的目的。使用时,小孩睡在块状布与睡板相连接形成的袋状空腔内,在睡板5上可铺上或固定有板垫6,睡板5的板头8上可置放枕头,必要时在块状布上还可再盖上被子。三、睡板功能简介1、小孩踢蹬,被子踢不掉,防止受凉感冒;2、小孩翻身,被子不移动,防止漏风受寒;3、不必设床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型的儿童保健睡板,包括块状布(2)和睡板(5),块状布(2)左右两侧边分别与睡板(5)左右两侧边相连接构成块状布(2)与睡板(5)之内空间形成袋状空腔,其特征在于睡板的左右两侧边连接的包边与块状布(2)的左右两侧边相连接,块状布(2)由一块或两块或两块以上连接形成不同规格尺寸的块状布(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改进型的儿童保健睡板,包括块状布(2)和睡板(5),块状布(2)左右两侧边分别与睡板(5)左右两侧边相连接构成块状布(2)与睡板(5)之内空间形成袋状空腔,其特征在于睡板的左右两侧边连接的包边与块状布(2)的左右两侧边相连接,块状布(2)由一块或两块或两块以上连接形成不同规格尺寸的块状布(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的儿童保健睡板,其特征在于睡板的左右两侧边上设有软质材料层包边后与块状布(2)的左右两侧边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的儿童保健睡板,其特征在于睡板外加软质材料层及布或皮包裹后包边,包裹的睡板的左右两侧边的包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进亮
申请(专利权)人:黄进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