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芯线过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6841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公开了一种包芯线过油装置,上述包芯线过油装置包括油槽以及与油槽连接的油槽加热装置,所属包芯线贯穿所述油槽,并依次穿过油刷、吹风装置后与牵引装置连接,所述包芯线过油装置还包括倾斜设置的通管,其中所述通管包括高度依次降低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设有液体单向阀的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通过第一支管与所述吹风装置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接口通过第二支管与所述油刷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油槽固定连接。上述包芯线过油装置使油料能够通过支管‑通管结构回流至油槽中,从而取代了现有方式中通过电机抽取油料的工作方式,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芯线过油装置
本技术涉及冶金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包芯线过油装置。
技术介绍
包芯线由带形钢带包卷合金粉末而成。根据合金粉末的不同可以分为:硅钙包芯线,硅锰钙线、硅钙钡线、钡铝线、铝钙线、钙铁线、纯钙线等等。缠绕外观类似线圈。不同于纺织行业用包芯线。包芯线品种有:钙铁线,纯钙线,硅钙线、铝钙线,稀土线、钛铁线、碳线等。在包芯线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卷合完成的包芯线进行过油。但现有过油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对于回收残留在包芯线中的油料,往往采用油管收集、电机抽取的方式,进而造成了设备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节约成本的包芯线过油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包芯线过油装置,包括油槽以及与油槽连接的油槽加热装置,所属包芯线贯穿所述油槽,并依次穿过油刷、吹风装置后与牵引装置连接,所述包芯线过油装置还包括倾斜设置的通管,其中所述通管包括高度依次降低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设有液体单向阀的第三接口,第一支管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吹风装置连接;第二支管通过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油刷连接,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油槽连接。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通管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支管固定连接;所述通管通过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支管固定连接。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牵引电机和卷盘,所述包芯线末端固定在卷盘并与所述牵引电机连接。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吹风装置底部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支管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包芯线过油装置,在牵引装置牵引包芯线的过程中,包芯线通过贯穿油槽使得包芯线获得油料,并进而通过油刷、吹风装置使得包芯线油料均匀风干后进行卷盘,油刷、吹风装置底部分别通过支管与通管连接,进而使油料能够通过支管-通管结构回流至油槽中,从而取代了现有方式中通过电机抽取油料的工作方式,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油槽,2.油槽加热装置,3.包芯线,4.油刷,5.吹风装置,6.牵引装置,7.通管,8.第一接口,9.第二接口,10.第三接口,11.液体单向阀,61.牵引电机,62.卷盘。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一种包芯线(3)过油装置,包括油槽(1)以及与油槽(1)连接的油槽加热装置(2),所属包芯线(3)贯穿油槽(1),并依次穿过油刷(4)、吹风装置(5)后与牵引装置(6)连接,包芯线(3)过油装置还包括倾斜设置的通管(7),其中通管(7)包括高度依次降低的第一接口(8)、第二接口(9)和设有液体单向阀(11)的第三接口(10),第一支管通过第一接口(8)与吹风装置(5)连接;第二支管通过第二接口(9)与油刷(4)连接,第三接口(10)与油槽(1)连接。连接的方式可以采用活动连接或者固定连接。油槽(1)的相对面设置有过孔。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油槽(1)加热装置(2)通过对油槽(1)及其内部油料进行加热,从而使包芯线(3)通过过孔贯穿油槽(1)时,能够充分获取油料。之后,包芯线(3)通过油刷(4)使油料均匀涂抹在包芯线(3)表面,刮去包芯线(3)表面多余的油料,使油料通过上述第二接口(9)流入第二支管,进而流入通管(7)并最终流入上述油槽(1)中。随后包芯线(3)将通过上述吹风装置(5)进行吹干。需要说明的是,在吹风的过程中,一部分油料会被吹落,进而通过第一接口(8)流入第一支管进而流入通管(7)并最终流入上述油槽(1)中。这里需要补充的是,由于通管(7)采用倾斜设置,因此流入第一支管以及第二支管的油料将随着倾斜角度通过第三接口(10)流入油槽(1)。同时为了防止油槽(1)中的油料回流至通管(7),因此在第三接口(10)处设置有液体单向阀(11)。本申请提供的包芯线过油装置,在牵引装置牵引包芯线的过程中,包芯线通过贯穿油槽使得包芯线获得油料,并进而通过油刷、吹风装置使得包芯线油料均匀风干后进行盘绕,油刷、吹风装置底部分别通过支管与通管连接,进而使油料能够通过支管-通管结构回流至油槽中,从而取代了现有方式中通过电机抽取油料的工作方式,降低了成本。通管(7)通过第一接口(8)与第一支管固定连接;通管(7)通过第二接口(9)与第二支管固定连接。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上述第一接口(8)与第一支管、第二接口(9)与第二支管均可以采用固定连接,连接的方式可以采用但不限于焊接,螺纹连接方式。这里需要补充的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吹风装置(5)底部可以通过连接件与第一支管固定连接,以避免吹风过程中混入的杂质。牵引装置(6)包括牵引电机(61)和卷盘(62),包芯线(3)末端固定在卷盘(62)并与牵引电机(61)连接。包芯线(3)的末端固定在牵引电机(61)的一端,进而能够随着牵引在卷盘(62)上进行盘绕,并最终使包芯线(3)全部盘绕在卷盘(62)上。本申请所述的包芯线过油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将第一接口与第一支管、第二接口与第二支管采用固定连接,进而提高了设备使用的可靠性,避免了包芯线过油装置由于接口与支管的连接不良所造成的油料外泄,同时上述包芯线过油装置利用牵引装置能够使包芯线最终盘绕在卷盘中,从而节省了包芯线所占空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包芯线过油装置,在牵引装置牵引包芯线的过程中,包芯线通过贯穿油槽使得包芯线获得油料,并进而通过油刷、吹风装置使得包芯线油料均匀风干后进行卷盘,油刷、吹风装置底部分别通过支管与通管连接,进而使油料能够通过支管-通管结构回流至油槽中,从而取代了现有方式中通过电机抽取油料的工作方式,降低了成本。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芯线过油装置,包括油槽以及与油槽连接的油槽加热装置,所属包芯线贯穿所述油槽,并依次穿过油刷、吹风装置后与牵引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芯线过油装置还包括倾斜设置的通管,/n其中所述通管包括高度依次降低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设有液体单向阀的第三接口,第一支管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吹风装置连接;第二支管通过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油刷连接,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油槽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芯线过油装置,包括油槽以及与油槽连接的油槽加热装置,所属包芯线贯穿所述油槽,并依次穿过油刷、吹风装置后与牵引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芯线过油装置还包括倾斜设置的通管,
其中所述通管包括高度依次降低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设有液体单向阀的第三接口,第一支管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吹风装置连接;第二支管通过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油刷连接,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油槽连接。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茂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红龙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