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伤害固相压井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6714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油田化学领域,涉及一种低渗油藏注水井防溢流用无伤害固相压井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压井液包括以下成分及其重量份:超细碳酸钙0.4份‑10份、油田回注水0.5份‑1份,聚丙烯酰胺0.0005份‑0.025份。所述压井液还包括氯化钙,氯化钙与超细碳酸钙的重量比为1:(1.7‑3.0)。所述压井液还包括减阻剂、减阻剂的添加量为超细碳酸钙与油田回注水总重的1%‑5%。本发明专利技术压井液密度可调范围广,滤失量小、流变性好、摩阻低、储层伤害可恢复,能够很好的解决低渗油藏注水井溢流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伤害固相压井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田化学领域,涉及一种用于低渗油藏注水井防溢流无伤害固相压井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油田部分低渗油藏注水井存在溢流现象,可利用相应密度的压井液在井内重新建立一个液柱压力来平衡地层压力。然而,由于井口溢流压力高,目前常用的无固相压井液,密度低,无法控制井口溢流;泥浆压井液密度虽高,但存在反排不干净的问题,残留在井筒的泥浆无疑会堵塞地层,致使孔隙度、渗透率进一步降低,对低渗注水井带来致命影响。因此,如何解决低渗油藏注水井溢流难题,缩短施工等待期,加快施工进度,是目前所亟需的。目前常用的暂堵型压井液一般由基液(清水或盐水)、增粘剂(聚合物)、桥堵剂(酸溶、水溶和油溶组成)等组成。而暂堵型高温高密度压井液体系研发存在以下难点:加重材料悬浮稳定性问题,无粘土相抗高温聚合物降滤失剂缺乏,可解堵暂堵剂刚性颗粒粒径需优化等。申请人在先专利申请(CN106479464A)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低渗油藏的暂堵型高温压井液及制备方法,所述压井液由无机盐溶液和添加剂组成,所述的无机盐溶液由淡水:氯化钙:溴化钙=300:130~252:0~120质量份配比组成;所述的添加剂由占无机盐溶液质量份的如下原料构成:1.4~1.6%的抗高温缓蚀剂、0.9~1.1%的稳定剂、0.1~0.15%的表面活性剂、1~1.5%的超低渗透剂、1.9~2.1%的抗高温改性淀粉类降滤失剂、3~5%的暂堵材料、0.1~0.3%的抗温增粘提切剂或3~6%的低聚类增稠剂、1~1.5%的液态油溶液暂堵剂或1~2%的低荧光磺化沥青。所述暂堵材料为碳酸钙,该碳酸钙的粒径为1~50μm。该专利技术针对暂堵型压井液技术难题,通过抗温增粘提切剂、抗温降滤失剂优选,利用与岩石孔喉配伍的超细碳酸钙对储层进行暂堵防漏,实现压井、保护储层的目的。在该压井液中,超细碳酸钙加量少,主要依靠氯化钙和溴化钙调控密度,该压井液适用于密度范围为1.4-1.6g/cm3的油井。虽然该方法实现了暂堵防漏的功效,但是该压井液成分复杂,应用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低渗油藏注水井防溢流无伤害固相压井液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压井液密度可调范围广,滤失量小、流变性好、摩阻低、储层伤害可恢复,能够很好的解决低渗油藏注水井溢流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无伤害固相压井液,所述压井液包括以下成分及其重量份:超细碳酸钙0.4份-10份、油田回注水0.5份-1份,聚丙烯酰胺0.0005份-0.025份。优选地,所述压井液还包括氯化钙,氯化钙与超细碳酸钙的重量比为1:(1.7-3.0)。优选地,所述压井液由以下成分及其重量份组成:超细碳酸钙0.4份-5份、油田回注水0.5份-1份,氯化钙0.68份-15份,聚丙烯酰胺0.0005份-0.025份。优选地,上所述无伤害固相压井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氯化钙投入油田回注水中,搅拌至全部溶解,投入聚丙烯酰胺,搅拌至均一粘稠,加入超细碳酸钙,搅拌至白色均一悬浊液,即得。优选地,所述压井液还包括减阻剂、减阻剂的添加量为超细碳酸钙与油田回注水总重的1%-5%。优选地,所述压井液由以下成分及其重量份组成:超细碳酸钙0.4份-10份、油田回注水0.5份-1份,减阻剂0.009份-0.55份,聚丙烯酰胺0.0005份-0.025份。优选地,上所述无伤害固相压井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丙烯酰胺投入油田回注水中,搅拌至均一粘稠溶液;加入混有减阻剂的超细碳酸钙粉末,搅拌至白色均一悬浊液,即得。针对以上技术方案,优选地,超细碳酸钙的粒径为:D70<15μm。针对以上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减阻剂为木质素磺酸盐与醛酮缩合物按质量比(3-5):1组成的复配体系。本专利技术为固相压井液,以超细碳酸钙为主要增重剂,用于提高压井液的密度,密度可达(1.5-1.8)g/cm3;本专利技术采用氯化钙作为加重剂替代部分超细碳酸钙或加入减阻剂,可降低压井液摩擦阻力,方便注入,并减少泵损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固相压井液能够在井壁形成非常致密的滤饼,滤饼厚度小于2mm,从而控制了滤液的侵入,用于高压低渗透油藏,大大降低了滤矢量,使API滤失量小于10ml,能够有效防止溢流。本专利技术固相压井液具有较好的分散悬浮性能,流变性能好,摩擦阻力低:塑性粘度小于100mPa.s,漏斗粘度小于100S。本专利技术压井液稳定性强,将100ml压井液注入玻璃量筒内,用玻璃板盖上静置24h,分别测量上部、下部压井液密度,下部与上部分压井液密度差值仅为0.1g/cm3。压井液对储层伤害可恢复:超细碳酸钙与盐酸反应能够生成溶于水的氯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可防止地层污染;属于无伤害固相压井液。本专利技术压井液组分简单,生产成本低,适用于高压低渗注水井。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和/或它们的组合。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一种无伤害固相压井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压井液由以下成分及其重量份组成:超细碳酸钙0.4份、油田回注水0.5份,氯化钙0.68份,聚丙烯酰胺0.0005份。所述固相压井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氯化钙投入油田回注水中,搅拌至全部溶解,投入聚丙烯酰胺,搅拌至均一粘稠,加入超细碳酸钙,搅拌至白色均一悬浊液,即得。实施例2一种无伤害固相压井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压井液由以下成分及其重量份组成:超细碳酸钙5份、油田回注水1份,氯化钙15份,聚丙烯酰胺0.025份。所述固相压井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氯化钙投入油田回注水中,搅拌至全部溶解,投入聚丙烯酰胺,搅拌至均一粘稠,加入超细碳酸钙,搅拌至白色均一悬浊液,即得。实施例3一种无伤害固相压井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压井液由以下成分及其重量份组成:超细碳酸钙1.5份、油田回注水1份,氯化钙5份,聚丙烯酰胺0.015份。所述固相压井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氯化钙投入油田回注水中,搅拌至全部溶解,投入聚丙烯酰胺,搅拌至均一粘稠,加入超细碳酸钙,搅拌至白色均一悬浊液,即得。实施例4一种无伤害固相压井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压井液由以下成分及其重量份组成:超细碳酸钙3份、油田回注水1份,氯化钙8份,聚丙烯酰胺0.020份。所述固相压井液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伤害固相压井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压井液包括以下成分及其重量份:超细碳酸钙0.4份-10份、油田回注水0.5份-1份,聚丙烯酰胺0.0005份-0.02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伤害固相压井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压井液包括以下成分及其重量份:超细碳酸钙0.4份-10份、油田回注水0.5份-1份,聚丙烯酰胺0.0005份-0.0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伤害固相压井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压井液还包括氯化钙,氯化钙与超细碳酸钙的重量比为1:(1.7-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伤害固相压井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压井液还包括减阻剂,减阻剂的添加量为超细碳酸钙与油田回注水总重的1%-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无伤害固相压井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压井液由以下成分及其重量份组成:超细碳酸钙0.4份-5份、油田回注水0.5份-1份,氯化钙0.68份-15份,聚丙烯酰胺0.0005份-0.02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无伤害固相压井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压井液由以下成分及其重量份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丁涌张江万惠平张红丽毕志峰衣军高文华张伟曹锋游龙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现河采油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