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纱线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641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业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纺织纱线加工方法,该收卷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外表面安装有第二缠绕辊、纺织纱线加工设备主体与固定板,所述纺织纱线加工设备主体位于底座的中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纺织纱线加工方法,使用时,方便人们梳理纱线,方便纱线缠绕,其次,方便人们将纱线表面的杂质除去;使用时,现有的产品均又人工装卸,效率慢,人们可通过螺栓拆卸固定板,并将固定板滑至运输板的表面,再通过叉车插入接口内,将运输板从卡槽内滑出并运输走,或更换第二缠绕辊的口径,然后通过螺栓与底座固定使用,方便人们根据批号量生产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纱线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纺织纱线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纺织业在我国是一个劳动密集程度高和对外依存度较大的产业。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保证我国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解决社会就业及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纺织品的原料主要有棉花、羊绒、羊毛、蚕茧丝、化学纤维、羽毛羽绒等。纺织业的下游产业主要有服装业、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等。纺织业细分下来包括棉纺织、化纤、麻纺织、毛纺织、丝绸、纺织品针织行业、印染业等。纺织业同时也是一个高污染行业。2007年5月,下发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纺织业被列为重点污染行业。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印染行业污水排放总量居全国制造业排放量的第5位。60%的行业污水排放也来自印染行业,且污染重、处理难度高,废水的回用率低。化纤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有些产品大量使用酸和碱,最终产生硫磺、硫酸、硫酸盐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有些则是所用溶剂、介质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化纤生产污染环境的另一种表现是化纤产品本身的不可降解性,特别是合成纤维,其废弃物回收成本高,燃烧后污染空气;废弃后不易降解,造成土壤环境恶化。另外,毛麻丝行业的前处理过程也是行业污水排放的重点。在能源消耗方面,纺织机械、化纤机械电力消耗十分突出。化纤行业总耗能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0%~30%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纺织纱线加工方法。r>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纱线加工方法,该纺织纱线为一种收卷设备,该收卷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外表面安装有第二缠绕辊、纺织纱线加工设备主体与固定板,所述纺织纱线加工设备主体位于底座的中部,所述第二缠绕辊的位于纺织纱线加工设备主体的后端,所述固定板位于纺织纱线加工设备主体的前端,所述纺织纱线加工设备主体的一侧外表面连接有电机,所述纺织纱线加工设备主体的内表面连接有辊筒,所述纺织纱线加工设备主体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穿口,所述穿口的上端连接有梳条,所述穿口的下端连接有毛刷,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外表面安装有第二缠绕辊,所述底座的前端连接有运输板,采用上述收卷设备对纺织纱线加工方法如下:a.先将原料放置第二缠绕辊的上端;b.再将原料缠绕至辊筒的表面并通过穿口;c.然后通过梳条与毛刷进行梳理与除杂;d.然后将加工后的原理与第二缠绕辊连接再绕卷。优选的,所述电机与辊筒为转动连接,所述电机的下端外表面安装有支撑板,所述第二缠绕辊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二缠绕辊与第一套筒并不固定,所述第二缠绕辊与第一套筒为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毛刷与穿口之间开设有滑槽,所述穿口的内表面通过滑槽与毛刷的下端外表面为滑动连接,所述梳条与毛刷为交错分布。优选的,所述第二缠绕辊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缠绕辊与第二套筒并不固定,所述第二缠绕辊与第二套筒为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与底座之间连接有螺栓,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外表面通过螺栓与底座的上端外表面为固定安装。优选的,所述运输板与底座之间开设有卡槽,所述底座的内表面通过卡槽与运输板的一侧外表面为卡接,所述运输板的另一侧外表面开设有接口。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纺织纱线加工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一种纺织纱线加工方法,使用时,方便人们梳理纱线,方便纱线缠绕,其次,方便人们将纱线表面的杂质除去。该一种纺织纱线加工方法,使用时,现有的产品均又人工装卸,效率慢,人们可通过螺栓拆卸固定板,并将固定板滑至运输板的表面,再通过叉车插入接口内,将运输板从卡槽内滑出并运输走,或更换第二缠绕辊的口径,然后通过螺栓与底座固定使用,方便人们根据批号量生产产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运输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穿口;2、第二缠绕辊;3、电机;4、第二缠绕辊;5、辊筒;6、梳条;7、毛刷;8、纺织纱线加工设备主体;9、固定板;10、运输板;11、底座。具体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纺织纱线加工方法,该收卷设备包括底座11,底座11的上端外表面安装有第二缠绕辊4、纺织纱线加工设备主体8与固定板9,纺织纱线加工设备主体8位于底座11的中部,第二缠绕辊4的位于纺织纱线加工设备主体8的后端,固定板9位于纺织纱线加工设备主体8的前端,纺织纱线加工设备主体8的一侧外表面连接有电机3,纺织纱线加工设备主体8的内表面连接有辊筒5,纺织纱线加工设备主体8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穿口1,穿口1的上端连接有梳条6,穿口1的下端连接有毛刷7,固定板9的上端外表面安装有第二缠绕辊2,底座11的前端连接有运输板10,采用上述收卷设备对纺织纱线加工方法如下:a.先将原料放置第二缠绕辊4的上端;b.再将原料缠绕至辊筒5的表面并通过穿口1;c.然后通过梳条6与毛刷7进行梳理与除杂;d.然后将加工后的原理与第二缠绕辊2连接再绕卷。进一步的,电机3与辊筒5为转动连接,电机3的下端外表面安装有支撑板,第二缠绕辊4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套筒,第二缠绕辊4与第一套筒并不固定,第二缠绕辊4与第一套筒为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毛刷7与穿口1之间开设有滑槽,穿口1的内表面通过滑槽与毛刷7的下端外表面为滑动连接,梳条6与毛刷7为交错分布。进一步的,第二缠绕辊2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套筒,第二缠绕辊2与第二套筒并不固定,第二缠绕辊2与第二套筒为转动连接。进一步的,固定板9与底座11之间连接有螺栓,固定板9的上端外表面通过螺栓与底座11的上端外表面为固定安装。进一步的,运输板10与底座11之间开设有卡槽,底座11的内表面通过卡槽与运输板10的一侧外表面为卡接,运输板10的另一侧外表面开设有接口。使用方法:先将a.先将原料放置第二缠绕辊4的上端;b.再将原料缠绕至辊筒5的表面并通过穿口1;c.然后通过梳条6与毛刷7进行梳理与除杂;d.然后将加工后的原理与第二缠绕辊2连接再绕卷,然后可通过螺栓拆卸固定板9,并将固定板9滑至运输板10的表面,再通过叉车插入接口内,将运输板10从卡槽内滑出并运输走,或更换第二缠绕辊2的口径,然后通过螺栓与底座11固定使用,方便人们根据批号量生产产品。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纱线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纺织纱线为一种收卷设备,该收卷设备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的上端外表面安装有第二缠绕辊(4)、纺织纱线加工设备主体(8)与固定板(9),所述纺织纱线加工设备主体(8)位于底座(11)的中部,所述第二缠绕辊(4)的位于纺织纱线加工设备主体(8)的后端,所述固定板(9)位于纺织纱线加工设备主体(8)的前端,所述纺织纱线加工设备主体(8)的一侧外表面连接有电机(3),所述纺织纱线加工设备主体(8)的内表面连接有辊筒(5),所述纺织纱线加工设备主体(8)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穿口(1),所述穿口(1)的上端连接有梳条(6),所述穿口(1)的下端连接有毛刷(7),所述固定板(9)的上端外表面安装有第二缠绕辊(2),所述底座(11)的前端连接有运输板(10),采用上述收卷设备对纺织纱线加工方法如下:/na.先将原料放置第二缠绕辊(4)的上端;/nb.再将原料缠绕至辊筒(5)的表面并通过穿口(1);/nc.然后通过梳条(6)与毛刷(7)进行梳理与除杂;/nd.然后将加工后的原理与第二缠绕辊(2)连接再绕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纱线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纺织纱线为一种收卷设备,该收卷设备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的上端外表面安装有第二缠绕辊(4)、纺织纱线加工设备主体(8)与固定板(9),所述纺织纱线加工设备主体(8)位于底座(11)的中部,所述第二缠绕辊(4)的位于纺织纱线加工设备主体(8)的后端,所述固定板(9)位于纺织纱线加工设备主体(8)的前端,所述纺织纱线加工设备主体(8)的一侧外表面连接有电机(3),所述纺织纱线加工设备主体(8)的内表面连接有辊筒(5),所述纺织纱线加工设备主体(8)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穿口(1),所述穿口(1)的上端连接有梳条(6),所述穿口(1)的下端连接有毛刷(7),所述固定板(9)的上端外表面安装有第二缠绕辊(2),所述底座(11)的前端连接有运输板(10),采用上述收卷设备对纺织纱线加工方法如下:
a.先将原料放置第二缠绕辊(4)的上端;
b.再将原料缠绕至辊筒(5)的表面并通过穿口(1);
c.然后通过梳条(6)与毛刷(7)进行梳理与除杂;
d.然后将加工后的原理与第二缠绕辊(2)连接再绕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纱线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明泽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百顺纺织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