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线收放装置,属于电线收放技术领域,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置有卷筒,所述车体的一侧安装有上动力机构,上动力机构连接有上传动机构,上传动机构与卷筒连接;所述车体的底部设置有下动力机构,下动力机构连接有下传动机构,下传动机构连接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车轮。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专为电线铺设收放线设计而成,本方案无需人工搬运收放架就能持续收放电线,仅需一人就能完成电线的收放操作,省时省力,促进电线铺设任务的尽快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线收放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线收放
,具体涉及一种电线收放装置。
技术介绍
电线是指传输电能的导线。分裸线、电磁线和绝缘线。裸线没有绝缘层,包括铜、铝平线、架空绞线以及各种型材(如型线、母线、铜排、铝排等)。它主要用于户外架空及室内汇流排和开关箱。近年来,通信事业的蓬勃发展,使得电线铺设规模越来越大,在电线铺设中,一般是采用收放架进行电线收放,在使用收放架时,需要多个工人协调合作,多名工人每抬收放架移动一段距离,就转动摇把进行收放线,然后再抬动一段距离,再转动摇把收放线,如此循环,直至收放线完毕,十分费时费力,非常影响电线的铺设任务,延误电线铺设的任务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线收放装置;该电线收放装置是专为电线铺设收放线设计而成,本方案无需人工搬运收放架就能持续收放电线,仅需一人就能完成电线的收放操作,省时省力,促进电线铺设任务的尽快进行。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线收放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置有卷筒,所述车体的一侧安装有上动力机构,上动力机构连接有上传动机构,上传动机构与卷筒连接;所述车体的底部设置有下动力机构,下动力机构连接有下传动机构,下传动机构连接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车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中,上述上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车体上的上伺服电机,上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上传动机构连接。通过上述设计,本方案可更便于为卷筒提供动力。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中,上述上传动机构包括与上伺服电机输出端连接的上主齿轮,上主齿轮啮合有上从齿轮,上从齿轮连接有转轴,转轴与卷筒连接;所述车体上焊接有支架,支架上嵌接有轴承,轴承与转轴连接。通过上述设计,本方案的动力传递的方向是:上伺服电机---上主齿轮---上从齿轮---转轴---卷筒;支架和轴承的设计,则是为了更好的支撑转轴转动(卷筒转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中,上述下动力机构包括与设置在车体底部的下伺服电机,下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下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下传动机构包括与下伺服电机输出端连接的下主齿轮,下主齿轮啮合有下从齿轮,下从齿轮与行走机构连接。通过上述设计,本方案可更便于车体的移动,使用时,动力传递的方向为,下伺服电机---下主齿轮---下从齿轮---行走机构。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中,上述行走机构包括与下从齿轮连接的车轴,车轴上设置有车轮;所述车体的底部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与车轴连接。通过上述设计,本方案可更便于车体的移动,使用时,动力传递的方向为,下伺服电机---下主齿轮---下从齿轮---车轴---车轮;轴承座的设计则是为了支撑车轴转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中,上述上伺服电机和下伺服电机连接有伺服电机控制器,伺服电机控制器连接有蓄电池,蓄电池设置在车体上。通过上述设计,本方案可更便于控制上伺服电机和下伺服电机的运行,蓄电池则是为上伺服电机和下伺服电机提供电力。伺服电机控制器无需固定在车体上,那样不便于控制上伺服电机和下伺服电机启动,因此,伺服电机控制器手持便可,使用时,注意伺服电机控制器和各个设备的连接线,别扯断了。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中,上述伺服电机控制器上设置有电源键、收放线控制按钮和行走控制按钮;所述伺服电机控制器内部的芯片上设置有电源控模块、收放线控制模块和行走控制模块;所述电源控模块负责根据人工操作电源键,控制蓄电池的通断电;所述收放线控制模块负责根据人工操作收放线控制按钮,控制上伺服电机的开关和转速;所述行走控制模块负责根据人工操作行走控制按钮,控制下伺服电机的开关和转速。通过上述设计,本方案可更便于控制上伺服电机和下伺服电机的运行。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中,上述卷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小支架,小支架上设置小轴承,小轴承与卷筒连接。通过上述设计,本方案可更好的支撑卷筒转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中,上述小支架上设置有清洁夹,所述清洁夹包括与小支架连接的U型板架,U型板架连接有回位弹簧,回位弹簧连接有夹板;U型板架和夹板的相对面分别设置有清洁毛毡。通过上述设计,本方案在收线时,一是可以清洁电线上的脏污,二是可以压平弯折的电线,更利于卷线。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中,上述卷筒上设置有固定孔。通过上述设计,本方案可更便于卷筒的起始卷线,使用时,先将电线的端头插进某个固定孔内,然后转动卷筒,电线随之被卷,等到电线缠绕了两到三圈后,再启动上伺服电机进行卷线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是专为电线铺设收放线设计而成,本方案利用车体、上动力机构、上传动机构、卷筒、下动力机构、下传动机构和行走机构装置等机构完成收放线,无需人工搬运收放架就能持续收放电线,仅需一人就能完成电线的收放操作,省时省力,促进电线铺设任务的尽快进行。附图说明为更清楚地说明
技术介绍
或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清洁夹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控制系统框图。图中所示:1-车体;2-上伺服电机;3-上主齿轮;4-上从齿轮;5-转轴;6-卷筒;7-支架;8-车轴;9-车轮;10-轴承座;11-蓄电池;12-固定孔;13-小支架;14-清洁夹;141-U型板架;142-回位弹簧;143-夹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同时,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线收放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置有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一侧安装有上动力机构,上动力机构连接有上传动机构,上传动机构与卷筒连接;所述车体的底部设置有下动力机构,下动力机构连接有下传动机构,下传动机构连接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车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线收放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置有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一侧安装有上动力机构,上动力机构连接有上传动机构,上传动机构与卷筒连接;所述车体的底部设置有下动力机构,下动力机构连接有下传动机构,下传动机构连接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车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车体上的上伺服电机,上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上传动机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线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传动机构包括与上伺服电机输出端连接的上主齿轮,上主齿轮啮合有上从齿轮,上从齿轮连接有转轴,转轴与卷筒连接;
所述车体上焊接有支架,支架上嵌接有轴承,轴承与转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线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动力机构包括与设置在车体底部的下伺服电机,下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下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下传动机构包括与下伺服电机输出端连接的下主齿轮,下主齿轮啮合有下从齿轮,下从齿轮与行走机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线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与下从齿轮连接的车轴,车轴上设置有车轮;
所述车体的底部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与车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一,耿艳丽,王英波,罗云,张晓云,尹梅琪,王伟,高启源,韩春海,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惠民县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