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折式全自动折叠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6285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一键式智能化全自动折叠和展开功能的随行电动自行车,包括龙头组件、前轮组件、龙骨组件和后轮组件,所述龙头组件与前轮组件活动连接,前轮组件与龙骨组件活动连接;龙骨组件与后轮组件活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龙头组件、前轮组件、龙骨组件和后轮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完成电动车的一键式自动折叠和展开;本发明专利技术折叠前后体积缩小比例明显,结构紧凑圆润,后轮驱动,前轮为无辐条镂空设计,电池设计位置隐蔽,一键式控制折叠和展开,刹车设计隐藏到轮毂电机里,采用磁毂刹车,不但体积小重量轻,且刹车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折式全自动折叠电动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折叠电动车
,具体为一种环折式全自动折叠电动车。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折叠手把部分技术应用到201710922522.0专利中的蜗杆驱动技术,201710922522.0专利技术存在的结构弊端在本专利技术应用中得到全面的升级和解决,201710922522.0专利技术在手把展开使用过程中,手把2的作用力通过连杆8直接作用于驱动板7上,驱动板7直接与蜗杆6啮合,如此在手把施加压力时很容易使蜗杆因受力不均而变形;而本专利技术增加了1-45滑杆A、B与1-24和1-24滑槽上、下,并在滑槽上设计了1-46滑杆受力支撑点A、B,使手把施加的压力时通过连杆作用于1-46滑杆受力支撑点A、B上,如此蜗杆和驱动板将不受外力的影响。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座椅部分技术应用到201120557119.0专利技术,该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滑动滚筒8专利结构有撑开坐垫和锁住展开后的坐垫的功能,在锁住坐垫时由于受力较大,滑动滚筒8中的滚轴容易弯曲变形,导致滚筒8失效;而本专利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去除了滑动滚筒并在3-9座垫固定件上分别固定安装有3-11摩擦板A、B,3-11摩擦板为耐磨材质制造,如此不但解决了3-9座垫固定件因材料限制的耐磨问题,同时也解决了3-10座垫展折架的强度问题。201120557119.0专利技术的滑动轨道6只有下面一条,如此在外力提动坐垫组件时容易使坐垫顶杆脱离轨道,而本专利将改成封闭式3-28座垫滑槽,并在滑槽上设计了3-52坐垫支撑槽A、B如此在坐垫展开使用过程中,由于滑槽为封闭结构3-29槽轴将不会脱离滑槽,在坐垫展开到位后3-29槽轴行入3-52坐垫支撑槽A、B,如此坐垫施加的重力将由3-52坐垫支撑槽A、B承受。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折式全自动折叠电动车,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环折式全自动折叠电动车,包括龙头组件、前轮组件、龙骨组件、转向轴组件和后轮组件,所述龙头组件与前轮组件通过固定轴成活动连接;前轮组件通过转向上轴承、转向下轴承与转向轴组件成活动连接,转向轴组件通过转向轴与龙骨组件成活动连接;龙骨组件通过连接轴与后轮组件成活动连接;通过龙头组件、前轮组件、龙骨组件和后轮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完成电动车的一键式自动折叠和展开;所述前轮组件包括脚踏板组件、右前轮架、左前轮架、前轮轮胎、薄壁轴承A/B、灯带、电池、脚踏板固定架、左脚踏板旋转轴、右脚踏板旋转轴、右脚踏板、左脚踏板;所述薄壁轴承A/B转动安装在脚踏板固定架内,所述左脚踏板旋转轴、右脚踏板旋转轴分别固定安装在薄壁轴承A/B的两端,所述右脚踏板、左脚踏板分别与右脚踏板旋转轴、左脚踏板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灯带固定安装在前轮轮胎内环;所述右前轮架、左前轮架内分别设有电池仓,电池呈柱状、并按环状排列藏于电池仓内。优选的,所述龙头组件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左把手、右把手、左转向灯、右转向灯、喇叭按钮、主控板、左手把连杆螺丝、右手把连杆螺丝、左连杆、右连杆、第一螺丝、第二螺丝、触摸屏、第三螺丝、第四螺丝、USB接口、左固定件、右固定件、前大灯、第一行程开关、滑槽一、滑槽二、蜗杆、第二行程开关、第一舵机、USB固定板、销槽、固定轴、左转向灯、第一旋转轴、刹车按钮、刹车控制板、线路板、油门控制板、油门按钮、第二旋转轴、右转向灯、左把手旋转轴、右把手旋转轴、扬声器、滑块、蜗杆架上、滑杆A/B、滑杆受力支撑点A/B、蜗杆架下、第二舵机、舵机固定螺丝、第一行程开关、第一传动齿轮、行程开关触发点一、行程开关触发点二、拨杆、限位槽、舵机控制板和滑槽螺丝;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通过左手把连杆螺丝、右手把连杆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左把手和右把手分别通过左把手旋转轴、右把手旋转轴与第一外壳活动连接,所述左转向灯和右转向灯分别固定安装在左把手、右把手的尾端,所述喇叭按钮固定安装在右把手上,所述主控板固定安装在第一外壳的顶部,所述左连杆和右连杆的底端分别通过滑杆A/B与两个不同的滑块活动连接,所述滑槽的顶端分别设有受力支撑点A/B,所述滑槽一和滑槽二均开设在第二外壳的内侧,两个所述滑块分别滑动安装在滑槽一、滑槽二内,所述第一螺丝和第二螺丝均固定安装在第一外壳上,所述触摸屏固定安装在第一外壳上,所述第三螺丝和第四螺丝固定安装在第一外壳的底端,所述USB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在第一外壳的底端,所述USB接口开设在USB固定板上,所述左固定件、右固定件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外壳底部的两侧,所述前大灯固定安装在第一外壳的内部,所述蜗杆架上和蜗杆架下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二外壳内部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分别固定安装在蜗杆架上和蜗杆架下上,所述蜗杆的两端分别与蜗杆架上、蜗杆架下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舵机固定安装在第一外壳内侧的底端,所述第一舵机的输出端与蜗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分别转动安装在左把手和右把手上,所述刹车按钮活动安装在左把手上,所述刹车控制板固定安装在左把手内侧,所述线路板固定安装在右把手内侧,所述油门控制板固定安装在右把手内侧,所述油门按钮活动安装在右把手上,所述扬声器固定安装在第一外壳上,所述第二舵机固定安装在第二外壳内侧的底端,所述第二舵机通过舵机固定螺丝固定安装在第一外壳上,所述第二舵机的输出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所述行程开关触发点一、行程开关触发点二位于第二舵机的输出齿轮上,所述拨杆活动安装在第一传动齿轮的一端,所述销槽开设在第一外壳内部,且与拨杆相匹配,所述固定轴与拨杆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槽开设在第一外壳内部,所述限位槽用于限制拨杆移动范围,所述舵机控制板通过滑槽螺丝固定安装在第一外壳内部。优选的,所述前轮组件包括右前轮架、左前轮架、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前轮轮胎、右脚踏板、左脚踏板、主控板、轮毂、薄壁轴承A/B、灯带、电池、上脚踏板轴架、下脚踏板轴架、右固定架、左脚踏板旋转轴、右脚踏板旋转轴、左固定架、转向上轴承架、转向上轴承、转向下轴承、转向下轴承架、卡块固定销、卡块、弹簧片、第一限位销、前轮架螺丝、脚踏板固定架、固定螺丝;所述第一盖板固定安装在右前轮架顶部,所述第二盖板固定安装在左前轮架顶部,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固定连接,所述右固定架和左固定架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盖板、第二盖板顶部,所述转向上轴承架固定安装在右固定架、左固定架顶部,所述转向上轴承转动安装在转向上轴承架内侧,所述转向下轴承架固定安装在固定安装在右固定架、左固定架上,所述转向下轴承转动安装在转向下轴承架内侧,所述卡块固定销转动安装在左固定架上,所述卡块固定安装在卡块固定销上,所述弹簧片固定安装在卡块上,所述第一限位销固定安装在左固定架上,所述第一限位销可在的第二舵机的限位槽中做圆弧运动;所述拨杆位于在两个第一限位销之间,所述轮毂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右前轮架和左前轮架之间,所述前轮轮胎固定安装在轮毂的外沿,所述脚踏板固定架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安装在右前轮架上,所述薄壁轴承A/B转动安装在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折式全自动折叠电动车,包括龙头组件(1)、前轮组件(2)、龙骨组件(3)、转向轴组件(3-4)和后轮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龙头组件(1)与前轮组件(2)通过固定轴(1-30)成活动连接;前轮组件(2)通过转向上轴承(2-20)、转向下轴承(2-21)与转向轴组件(3-4)成活动连接,转向轴组件(3-4)通过转向轴(3-44)与龙骨组件(3)成活动连接;龙骨组件(3)通过连接轴(4-5)与后轮组件(4)成活动连接;通过龙头组件(1)、前轮组件(2)、龙骨组件(3)和后轮组件(4)之间的相互配合完成电动车的一键式自动折叠和展开;/n所述前轮组件(2)包括脚踏板组件、右前轮架(2-1)、左前轮架(2-2)、前轮轮胎(2-5)、薄壁轴承A/B(2-10)、灯带(2-11)、电池(2-12)、脚踏板固定架(2-28)、左脚踏板旋转轴(2-16)、右脚踏板旋转轴(2-17)、右脚踏板(2-6)、左脚踏板(2-7);所述薄壁轴承A/B(2-10)转动安装在脚踏板固定架(2-28)内,所述左脚踏板旋转轴(2-16)、右脚踏板旋转轴(2-17)分别固定安装在薄壁轴承A/B(2-10)的两端,所述右脚踏板(2-6)、左脚踏板(2-7)分别与右脚踏板旋转轴(2-17)、左脚踏板旋转轴(2-16)固定连接,所述灯带(2-11)固定安装在前轮轮胎(2-5)内环;所述右前轮架(2-1)、左前轮架(2-2)内分别设有电池仓,电池(2-12)呈柱状、并按环状排列藏于电池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折式全自动折叠电动车,包括龙头组件(1)、前轮组件(2)、龙骨组件(3)、转向轴组件(3-4)和后轮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龙头组件(1)与前轮组件(2)通过固定轴(1-30)成活动连接;前轮组件(2)通过转向上轴承(2-20)、转向下轴承(2-21)与转向轴组件(3-4)成活动连接,转向轴组件(3-4)通过转向轴(3-44)与龙骨组件(3)成活动连接;龙骨组件(3)通过连接轴(4-5)与后轮组件(4)成活动连接;通过龙头组件(1)、前轮组件(2)、龙骨组件(3)和后轮组件(4)之间的相互配合完成电动车的一键式自动折叠和展开;
所述前轮组件(2)包括脚踏板组件、右前轮架(2-1)、左前轮架(2-2)、前轮轮胎(2-5)、薄壁轴承A/B(2-10)、灯带(2-11)、电池(2-12)、脚踏板固定架(2-28)、左脚踏板旋转轴(2-16)、右脚踏板旋转轴(2-17)、右脚踏板(2-6)、左脚踏板(2-7);所述薄壁轴承A/B(2-10)转动安装在脚踏板固定架(2-28)内,所述左脚踏板旋转轴(2-16)、右脚踏板旋转轴(2-17)分别固定安装在薄壁轴承A/B(2-10)的两端,所述右脚踏板(2-6)、左脚踏板(2-7)分别与右脚踏板旋转轴(2-17)、左脚踏板旋转轴(2-16)固定连接,所述灯带(2-11)固定安装在前轮轮胎(2-5)内环;所述右前轮架(2-1)、左前轮架(2-2)内分别设有电池仓,电池(2-12)呈柱状、并按环状排列藏于电池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折式全自动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龙头组件(1)包括第一外壳(1-1)、第二外壳(1-2)、左把手(1-3)、右把手(1-4)、左转向灯(1-5)、右转向灯(1-6)、喇叭按钮(1-7)、主控板(1-8)、左手把连杆螺丝(1-9)、右手把连杆螺丝(1-10)、左连杆(1-11)、右连杆(1-12)、第一螺丝(1-13)、第二螺丝(1-14)、触摸屏(1-15)、第三螺丝(1-16)、第四螺丝(1-17)、USB接口(1-18)、左固定件(1-19)、右固定件(1-20)、前大灯(1-21)、第一行程开关(1-22)、滑槽一(1-23)、滑槽二(1-24)、蜗杆(1-25)、第二行程开关(1-26)、第一舵机(1-27)、USB固定板(1-28)、销槽(1-29)、固定轴(1-30)、左转向灯(1-31)、第一旋转轴(1-32)、刹车按钮(1-33)、刹车控制板(1-34)、线路板(1-35)、油门控制板(1-36)、油门按钮(1-37)、第二旋转轴(1-38)、右转向灯(1-39)、左把手旋转轴(1-40)、右把手旋转轴(1-41)、扬声器(1-42)、滑块(1-43)、蜗杆架上(1-44)、滑杆A/B(1-45)、滑杆受力支撑点A/B(1-46)、蜗杆架下(1-47)、第二舵机(1-48)、舵机固定螺丝(1-49)、第一行程开关(1-50)、第一传动齿轮(1-51)、行程开关触发点一(1-52)、行程开关触发点二(1-53)、拨杆(1-54)、限位槽(1-55)、舵机控制板(1-56)和滑槽螺丝(1-57);
所述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通过左手把连杆螺丝(1-9)、右手把连杆螺丝(1-10)固定连接,所述左把手(1-3)和右把手(1-4)分别通过左把手旋转轴(1-40)、右把手旋转轴(1-41)与第一外壳(1-1)活动连接,所述左转向灯(1-5)和右转向灯(1-6)分别固定安装在左把手(1-3)、右把手(1-4)的尾端,所述喇叭按钮(1-7)固定安装在右把手(1-4)上,所述主控板(1-8)固定安装在第一外壳(1-1)的顶部,所述左连杆(1-11)和右连杆(1-12)的底端分别通过滑杆A/B(1-45)与两个不同的滑块(1-43)活动连接,所述滑槽的顶端分别设有受力支撑点A/B(1-46),所述滑槽一(1-23)和滑槽二(1-24)均开设在第二外壳(1-2)的内侧,两个所述滑块(1-43)分别滑动安装在滑槽一(1-23)、滑槽二(1-24)内,所述第一螺丝(1-13)和第二螺丝(1-14)均固定安装在第一外壳(1-1)上,所述触摸屏(1-15)固定安装在第一外壳(1-1)上,所述第三螺丝(1-16)和第四螺丝(1-17)固定安装在第一外壳(1-1)的底端,所述USB固定板(1-28)固定安装在在第一外壳(1-1)的底端,所述USB接口(1-18)开设在USB固定板(1-28)上,所述左固定件(1-19)、右固定件(1-20)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外壳(1-1)底部的两侧,所述前大灯(1-21)固定安装在第一外壳(1-1)的内部,所述蜗杆架上(1-44)和蜗杆架下(1-47)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二外壳(1-2)内部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行程开关(1-22)和第二行程开关(1-26)分别固定安装在蜗杆架上(1-44)和蜗杆架下(1-47)上,所述蜗杆(1-25)的两端分别与蜗杆架上(1-44)、蜗杆架下(1-47)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舵机(1-27)固定安装在第一外壳(1-1)内侧的底端,所述第一舵机(1-27)的输出端与蜗杆(1-2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1-32)和第二旋转轴(1-38)分别转动安装在左把手(1-3)和右把手(1-4)上,所述刹车按钮(1-33)活动安装在左把手(1-3)上,所述刹车控制板(1-34)固定安装在左把手(1-3)内侧,所述线路板(1-35)固定安装在右把手(1-4)内侧,所述油门控制板(1-36)固定安装在右把手(1-4)内侧,所述油门按钮(1-37)活动安装在右把手(1-4)上,所述扬声器(1-42)固定安装在第一外壳(1-1)上,所述第二舵机(1-48)固定安装在第二外壳(1-2)内侧的底端,所述第二舵机(1-48)通过舵机固定螺丝(1-49)固定安装在第一外壳(1-1)上,所述第二舵机(1-48)的输出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1-51)啮合,所述行程开关触发点一(1-52)、行程开关触发点二(1-53)位于第二舵机(1-48)的输出齿轮上,所述拨杆(1-54)活动安装在第一传动齿轮(1-51)的一端,所述销槽(1-29)开设在第一外壳(1-1)内部,且与拨杆(1-54)相匹配,所述固定轴(1-30)与拨杆(1-54)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槽(1-55)开设在第一外壳(1-1)内部,所述限位槽(1-55)用于限制拨杆(1-54)移动范围,所述舵机控制板(1-56)通过滑槽螺丝(1-57)固定安装在第一外壳(1-1)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环折式全自动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组件(2)还包括第一盖板(2-3)、第二盖板(2-4)、主控板(2-8)、轮毂(2-9)、上脚踏板轴架(2-13)、下脚踏板轴架(2-14)、右固定架(2-15)、左固定架(2-18)、转向上轴承架(2-19)、转向上轴承(2-20)、转向下轴承(2-21)、转向下轴承架(2-22)、卡块固定销(2-23)、卡块(2-24)、弹簧片(2-25)、第一限位销(2-26)、前轮架螺丝(2-27)以及固定螺丝(2-29);
所述第一盖板(2-3)固定安装在右前轮架(2-1)顶部,所述第二盖板(2-4)固定安装在左前轮架(2-2)顶部,所述第一盖板(2-3)和第二盖板(2-4)固定连接,所述右固定架(2-15)和左固定架(2-18)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盖板(2-3)、第二盖板(2-4)顶部,所述转向上轴承架(2-19)固定安装在右固定架(2-15)、左固定架(2-18)顶部,所述转向上轴承(2-20)转动安装在转向上轴承架(2-19)内侧,所述转向下轴承架(2-22)固定安装在固定安装在右固定架(2-15)、左固定架(2-18)上,所述转向下轴承(2-21)转动安装在转向下轴承架(2-22)内侧,所述卡块固定销(2-23)转动安装在左固定架(2-18)上,所述卡块(2-24)固定安装在卡块固定销(2-23)上,所述弹簧片(2-25)固定安装在卡块(2-24)上,所述第一限位销(2-26)固定安装在左固定架(2-18)上,所述第一限位销(2-26)可在的第二舵机(1-48)的限位槽(1-55)中做圆弧运动;所述拨杆(1-54)位于在两个第一限位销(2-26)之间,所述轮毂(2-9)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右前轮架(2-1)和左前轮架(2-2)之间,所述前轮轮胎(2-5)固定安装在轮毂(2-9)的外沿,所述脚踏板固定架(2-28)通过固定螺丝(2-29)固定安装在右前轮架(2-1)上;所述灯带(2-11)通过导线与电池(2-12)电性连接,所述电池(2-12)通过导线与USB接口(1-18)连接,通过USB接口(1-18)对电子产品进行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折式全自动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组件(3)包括左龙骨外壳(3-1)、右龙骨外壳(3-2)、第一启动按钮(3-3)、转向轴组件(3-4)、左警示灯(3-5)、右警示灯(3-6)、左坐垫(3-7)、右坐垫(3-8)、右坐垫固定件(3-9)、坐垫展示架(3-10)、摩擦板A/B(3-11)、坐垫承重杆(3-12)、螺丝杆(3-13)、第三旋转轴(3-14)、旋转螺丝(3-15)、减震弹簧(3-16)、第二限位销(3-17)、承重轴(3-18)、尾灯(3-19)、第三舵机(3-20)、第一输出齿轮(3-21)、第三限位销(3-22)、连接孔(3-23)、第一锁钩轴(3-24)、第一锁钩(3-25)、第二行程开关(3-26)、第二舵机控制板(3-27)、坐垫滑槽(3-28)、槽轴(3-29)、连接孔A/B(3-30)、连接杆(3-31)、摆臂(3-32)、第一限位板A/B(3-33)、第四舵机(3-34)、第三舵机控制板(3-35)、第五舵机(3-36)、过线器(3-37)、过线槽(3-38)、第二启动按钮(3-39)、第三行程开关(3-40)、第二锁钩轴(3-41)、第二锁钩(3-42)、锁槽A/B(3-43)、第四旋转轴(3-44)、左坐垫固定件(3-45)、坐垫旋转轴A/B(3-46)、盖子(3-47)、第二传动齿轮(3-48)、第二限位板A/B(3-49)、第一脱锁板(3-50)、第二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鹤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赫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