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淑林专利>正文

一种两轮电动车的防摔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6282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36
一种两轮电动车的防摔倒装置,结构由电磁阀,后支撑总成,触点开关相连组成;电磁阀采用直动电磁阀中的常闭式电磁阀改进完成;后支撑总成选用现有技术中的带轮支架改进完成;在电动车的后平叉或后保险杠的下面分别设置电磁阀,在两套该电磁阀的阀杆前端和后支撑总成之间分别连接一段等长的拉线,以此使后支撑总成和电磁阀之间形成同步联动连接机构;在后轮刹车摆臂的前侧安装触点开关,触点开关串接在两个电磁阀与电动车蓄电池供电的电路上,且能够控制两个电磁阀的同步启、闭运行;在后轮刹车的情况下能够触碰触点开关接通电磁阀的电路,从而起动电磁阀的阀杆牵引后支撑总成向下运动至两个脚轮接地,脚轮对车身的左右摆动不稳起到了支撑平衡的作用,消除了容易摔倒的事故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轮电动车的防摔倒装置
一种两轮电动车的防摔倒装置,属于两轮电动车、摩托车技术改进的配套

技术介绍
我是从事多年电瓶车、摩托车修理工作的个体户,平时也经常骑两轮的电动车、摩托车;发现现有的两轮电动车、摩托车在行驶速度超过25公里后如果后轮急刹车(因为此时前轮是不能够进行刹车的,很容易造成车辆翻车的更大事故),很容易出现后轮横向打滑造成车身左右摆动的不稳现象,且车速越快,造成车身扭屁股的摆动现象越严重,给正常的骑车出行带来了容易摔倒的事故隐患;特别是送外卖的小哥,摔伤的事故屡见不鲜;对此,我认为需要采用技术手段克服这种缺陷,由此产生了创新的灵感(动机),特提出一种电动车的防摔倒装置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电动车的防摔倒装置,以此消除现有技术中的两轮电动车、摩托车在急刹车时所带来的容易摔倒的事故隐患;本装置的结构由电磁阀,后支撑总成,触点开关相连组成;电磁阀采用直动电磁阀中的常闭式电磁阀进行改进;电磁阀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去除该电磁阀中的阀门部件的全部,只保留其常闭式电磁阀中的钢制阀座(即电磁阀的壳体部分)及其在阀座内安装的电磁线圈、磁芯、阀杆这些部件;从而使改进后的常闭式电磁阀通电时电磁线圈产生足够的电磁力把阀杆向内拉近一段距离,断电时常闭式电磁阀的弹簧力把阀杆向外伸出一段距离;这样该常闭式电磁阀就改造好了;在电动车的后平叉或后保险杠的下面分别焊接一块板体,将改造好的两套电磁阀分别通过钢制阀座(即壳体部分)对称的安装固定在板体上;固定好的电磁阀中的阀杆的水平位置(阀杆不一定是水平位置固定的,也可以倾斜固定)低于后支撑总成中的车腿转动销所处的水平位置,以此形成拉动后支撑总成的倾斜角度(即避免二者的位置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便于拉动有力);后支撑总成选用现有技术中的带轮支架进行配套使用,后支撑总成的改进部分是:在后支撑总成的两侧中部分别对称连接一块耳板,耳板采用钢板做成三角形或圆弧形,在耳板的中部钻有线孔,线孔供连接拉线的一端使用;耳板和后支撑总成焊接相连成一体;在两套该常闭式电磁阀的阀杆前端和后支撑总成的耳板之间分别连接一段等长的拉线,拉线采用电动车使用的一段刹车线做成,以此使后支撑总成和电磁阀之间形成同步联动连接(机构);利用两个电磁阀的电磁线圈、磁芯能够驱使阀杆的拉近、伸出结构(动作)牵引(带动)后支撑总成向下运动,直至后支撑总成上的两个脚轮接地,以此完成后支撑总成由水平状态向下运动至脚轮接地的状态;在后轮刹车摆臂的前侧安装触点开关,触点开关固定在刹车制动鼓的外壳上;触点开关串接在两个电磁阀与电动车蓄电池供电的电路上,且能够控制两个电磁阀的同步启、闭运行;在后轮最大力度刹车的情况下(注:半刹车时触点开关不动作,全刹车时触点开关接通电源),后轮刹车摆臂的前侧能够触碰触点开关接通电磁阀的电路,从而起动电磁阀的阀杆牵引(带动)后支撑总成向下运动,直至后支撑总成上的两个脚轮接地,电磁阀还在处于牵引力持续的状态;该状态在急刹车时,两个接地的脚轮对车身的左右摆动不稳起到了支撑平衡的作用,消除了因为急刹车造成的车身扭屁股的摆动现象,减少了骑车出行带来的容易摔倒的事故隐患;解除后轮的刹车时,后轮刹车摆臂的前侧复位后移,触点开关恢复断开状态,电磁阀的阀杆向外伸出归位,后支撑总成恢复到水平状态;电磁阀完成一次后轮急刹车时的保护动作过程;本申请有益的技术效果是:利用后轮的刹车摆臂控制电磁阀中的阀杆带动后支撑总成中的两个脚轮同步接地,实现了电动车后轮急刹与脚轮接地的同步动作,从根本上消除了急刹时后轮横向打滑造成车身左右摆动的不稳现象;以上对现有技术中的电动车的技术改进,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没有刹车保护的结构特征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特申请专利,请求保护。附图说明在附图中:图1为一种两轮电动车的防摔倒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一种两轮电动车的防摔倒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一种两轮电动车的防摔倒装置采用的后支撑总成的图片。附图标记说明:图中,1、电磁阀;2、后支撑总成;3、触点开关;4、阀杆;5、后平叉或后保险杠;6、板体;7、耳板;8、线孔;9、拉线;10、脚轮;11、后轮刹车摆臂;12、刹车制动鼓;13、车腿转动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所示,一种电动车的防摔倒装置,用于消除现有技术中的两轮电动车、摩托车在后轮急刹车时所带来的容易摔倒的事故隐患;本装置的结构由电磁阀1,后支撑总成2,触点开关3相连组成;电磁阀1采用直动电磁阀中的常闭式电磁阀进行改进;电磁阀1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去除该电磁阀1中的阀门部件的全部,只保留其常闭式电磁阀1中的钢制阀座(即电磁阀的壳体部分)及其在阀座内安装的电磁线圈、磁芯、阀杆4这些部件;从而使改进后的常闭式的电磁阀1通电时电磁线圈产生足够的电磁力把阀杆4向内拉近一段距离,断电时常闭式的电磁阀1的弹簧力把阀杆4向外伸出一段距离;这样该常闭式的电磁阀1就改造好了;在电动车的后平叉或后保险杠5的下面分别焊接一块板体6,将改造好的两套电磁阀1分别通过钢制阀座(即壳体部分)对称的安装固定在板体6上;固定好的电磁阀1中的阀杆4的水平位置(阀杆不一定是水平位置固定的,也可以倾斜固定)低于后支撑总成2中的车腿转动销13所处的水平位置,以此形成拉动后支撑总成2的倾斜角度(即避免二者的位置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便于拉动有力);后支撑总成2选用现有技术中的带轮支架进行配套使用,如图3所示;后支撑总成2的改进部分是:在后支撑总成2的两侧中部分别对称连接一块耳板7,耳板7采用钢板做成三角形或圆弧形,在耳板7的中部钻有线孔8,线孔8供连接拉线9的一端使用;耳板7和后支撑总成2焊接相连成一体;在两套该常闭式的电磁阀1的阀杆4前端和后支撑总成2的耳板7之间分别连接一段等长的拉线9,拉线9采用一段电动车使用的刹车线做成,以此使后支撑总成2和电磁阀1之间形成同步联动连接(机构);利用两个电磁阀1的电磁线圈、磁芯能够驱使阀杆4的拉近、伸出结构(动作)牵引(带动)后支撑总成2向下运动,直至后支撑总成2上的两个脚轮10接地,以此完成后支撑总成2由水平状态向下运动至脚轮10接地的状态;在后轮刹车摆臂11的前侧安装触点开关3,触点开关3固定在刹车制动鼓12的外壳上;触点开关3串接在两个电磁阀1与电动车蓄电池供电的电路上,且能够控制两个电磁阀1的同步启、闭运行;在后轮最大力度刹车的情况下(注:半刹车时触点开关不动作,全刹车时触点开关接通电源),后轮刹车摆臂11的前侧能够触碰触点开关3接通电磁阀的电路,从而起动电磁阀1的阀杆4牵引(带动)后支撑总成2向下运动,直至后支撑总成2上的两个脚轮10接地,电磁阀1还在处于牵引力持续的状态;该状态在急刹车时,两个接地的脚轮10对车身的左右摆动不稳起到了支撑平衡的作用,消除了因为急刹车造成的车身扭屁股的摆动现象,减少了骑车出行带来的容易摔倒的事故隐患;解除后轮的刹车时,后轮刹车摆臂11的前侧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的防摔倒装置,用于消除现有技术中的两轮电动车、摩托车在后轮急刹车时所带来的容易摔倒的事故隐患;其特征在于:/n本装置的结构由电磁阀(1),后支撑总成(2),触点开关(3)相连组成;/n电磁阀(1)采用直动电磁阀中的常闭式电磁阀进行改进;电磁阀(1)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去除该电磁阀(1)中的阀门部件的全部,只保留其常闭式的电磁阀(1)中的钢制阀座及其在阀座内安装的电磁线圈、磁芯、阀杆(4)这些部件;从而使改进后的常闭式的电磁阀(1)通电时电磁线圈产生足够的电磁力把阀杆(4)向内拉近一段距离,断电时常闭式的电磁阀(1)的弹簧力把阀杆(4)向外伸出一段距离;这样该常闭式的电磁阀(1)就改造好了;/n在电动车的后平叉或后保险杠(5)的下面分别焊接一块板体(6),将改造好的两套电磁阀(1)分别通过钢制阀座对称的安装固定在板体(6)上;固定好的电磁阀(1)中的阀杆(4)的水平位置低于后支撑总成(2)中的车腿转动销(13) 所处的水平位置,以此形成拉动后支撑总成(2)的倾斜角度;/n后支撑总成(2)选用现有技术中的带轮支架进行配套使用,后支撑总成(2)的改进部分是:在后支撑总成(2)的两侧中部分别对称连接一块耳板(7),耳板(7)采用钢板做成三角形或圆弧形,在耳板(7)的中部钻有线孔(8),线孔(8)供连接拉线(9)的一端使用;耳板(7)和后支撑总成(2)焊接相连成一体;/n在两套该常闭式的电磁阀(1)的阀杆(4)前端和后支撑总成(2)的耳板(7)之间分别连接一段等长的拉线(9),拉线(9)采用一段电动车使用的刹车线做成,以此使后支撑总成(2)和电磁阀91之间形成同步联动连接;利用两个电磁阀(1)的电磁线圈、磁芯能够驱使阀杆(4)的拉近、伸出结构牵引后支撑总成(2)向下运动,直至后支撑总成(2)上的两个脚轮(10)接地,以此完成后支撑总成(2)由水平状态向下运动至脚轮(10)的接地状态;/n在后轮刹车摆臂(11)的前侧安装触点开关(3),触点开关(3)固定在刹车制动鼓(12)的外壳上;触点开关(3)串接在两个电磁阀(1)与电动车蓄电池供电的电路上,且能够控制两个电磁阀(1)的同步启、闭运行;在后轮最大力度刹车的情况下,后轮刹车摆臂(11)的前侧能够触碰触点开关(3)接通电磁阀的电路,从而起动两个电磁阀(1)的阀杆(4)牵引后支撑总成(2)向下运动,直至后支撑总成(2)上的两个脚轮(10)接地,两个电磁阀(1)还在处于牵引力持续的状态;该状态在急刹车时,两个接地的脚轮(10)对车身的左右摆动不稳起到了支撑平衡的作用;/n解除后轮的刹车时,后轮刹车摆臂(11)的前侧复位后移,触点开关(3)恢复断开状态,两个电磁阀(1)的阀杆(4)同步向外伸出归位,后支撑总成(2)恢复到水平状态;电磁阀(1)完成一次后轮急刹车时的保护动作过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的防摔倒装置,用于消除现有技术中的两轮电动车、摩托车在后轮急刹车时所带来的容易摔倒的事故隐患;其特征在于:
本装置的结构由电磁阀(1),后支撑总成(2),触点开关(3)相连组成;
电磁阀(1)采用直动电磁阀中的常闭式电磁阀进行改进;电磁阀(1)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去除该电磁阀(1)中的阀门部件的全部,只保留其常闭式的电磁阀(1)中的钢制阀座及其在阀座内安装的电磁线圈、磁芯、阀杆(4)这些部件;从而使改进后的常闭式的电磁阀(1)通电时电磁线圈产生足够的电磁力把阀杆(4)向内拉近一段距离,断电时常闭式的电磁阀(1)的弹簧力把阀杆(4)向外伸出一段距离;这样该常闭式的电磁阀(1)就改造好了;
在电动车的后平叉或后保险杠(5)的下面分别焊接一块板体(6),将改造好的两套电磁阀(1)分别通过钢制阀座对称的安装固定在板体(6)上;固定好的电磁阀(1)中的阀杆(4)的水平位置低于后支撑总成(2)中的车腿转动销(13)所处的水平位置,以此形成拉动后支撑总成(2)的倾斜角度;
后支撑总成(2)选用现有技术中的带轮支架进行配套使用,后支撑总成(2)的改进部分是:在后支撑总成(2)的两侧中部分别对称连接一块耳板(7),耳板(7)采用钢板做成三角形或圆弧形,在耳板(7)的中部钻有线孔(8),线孔(8)供连接拉线(9)的一端使用;耳板(7)和后支撑总成(2)焊接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淑林
申请(专利权)人:刘淑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