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工件存储转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6261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工件存储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车主体、防护罩、控制单元、蓄电池、触摸屏、自动门、观察窗、脚轮、把手,所述防护罩覆盖转运车主体,自动门、触摸屏、观察窗布置于防护罩侧壁上、两个把手布置于防护罩的前、后壁上,脚轮布置于转运车主体底部,蓄电池和控制单元布置于转运车主体上。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智能工件存储转运车可兼容多种类似工件、多工序的混合存放及转运;通过点选触摸屏选择需要的物料,省时省力;采用蓄电池作为动力源,现场不需要外接电源及导线,扩大了该转运车的适用范围;可作为标准化产品,相似工件可同时使用;最后,本转运车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能有效减少工件在搬运过程中出现的磕碰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工件存储转运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存储转运工装
,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PLC控制的智能工件存储转运车。
技术介绍
随着对产品的外观要求愈加严格,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保证产品表面质量,不仅要严格控制加工质量,更贯穿在各工序之间转运过程中,尤其是对于一些精密零件或当工件表面有某些喷涂要求时,对工序间的转运要求及存储要求将更加严格。虽然可以通过转运过程中加装保护、小心吊选、选择正确的压紧位置等方式对工件进行防护,但是在一般的转运过程中,工人需要将工件搬运放入工序旁存储托盘,再把存储托盘搬运至下一工序,下一工序完成后,再次搬运,如此高频次的搬运极其容易造成工件表面的磕碰、划伤。此外现代化产品趋向个性化,产品的批次数量逐渐变小,种类越来越丰富,对于同一个工序而言,其工件也趋于小批量、多种类加工,在一个时间段内,其设备旁货架上可能会堆放几种差别较小的工件,有时甚至肉眼很难区分,当转运至下一个工序时,很容易混淆,这种情况下不仅加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劳动效率,甚至有导致加工错误的风险,造成经济损失,所以对工件的转运、存储、拣选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已公布的申请号为201510078798.6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物料转运车,该物料转运车包括隔离罩、动力单元和物料板,通过隔离罩实现密封,通过动力单元将放有物料(该专利中为药品)的物料板垂直运输到下游工位,该专利所述的物料转运车一次操作仅能完成一种物料单一方向转运,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并且物料板无定位装置,不利于物料准运过程中的稳定性。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工件存储转运车,用于解决工件转运效率低、外观保护困难、相近工件易混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工件存储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车主体、防护罩、控制单元、蓄电池、触摸屏、自动门、观察窗、脚轮、把手,所述防护罩覆盖转运车主体,自动门、触摸屏、观察窗布置于防护罩侧壁上、两个把手布置于防护罩的前、后壁上,脚轮布置于转运车主体底部,蓄电池和控制单元布置于转运车主体上。优选的,所述脚轮有制动功能。优选的,所述转运车主体包括框架基体、存储料架、上下料位、移载单元、物料单元;所述存储料架、移载单元与框架基体连接,上下料位与存储料架连接,存储料架上有若干存储工位,物料单元放置在存储料架上。优选的,可通过所述控制单元和触摸屏实现显示各存储工位状态、输入工件信息、选取工件存储工位。优选的,所述物料单元,通过V型定位块及防护层支撑工件,框架底部设有两组定位孔,分别与移载单元、存储工位、上下料位进行定位;所述V型定位块可以根据物料性质进行调换,使物料单元可存放不同类型、不同工序状态的若干工件。优选的,所述存储料架上下料位和各存储工位均设计了定位销,保证转运过程中物料单元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存储料架上上下料位和各存储工位均匹配了传感器,可反馈各存储工位的状态。优选的,所述上下料位设有双层直线导轨,双层直线导轨顶层可完全伸出自动门;所述上下料位设有弹簧插销,确保上下料位能完全回位,且匹配传感器,进行二次确认。优选的,所述移载单元包括升降部分和水平伸出部分;所述升降部分包括立柱、调整组件、同步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导向装置,同步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减速器,传动机构包括链轮、链条、传动轴和联轴器,导向装置分为左右导向和前后导向两部分,保证在升降过程中物料平稳。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移载单元的水平伸出部分包括伺服电机、减速器、齿轮、齿条、链轮、链条、传动轴、传动固定层、二层伸出板、三层伸出板,齿轮系为三角形布置,水平伸出部分双向伸出行程超过自身长度的一半。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智能工件存储转运车可兼容多种类似工件、多工序的混合存放及转运;通过点选触摸屏选择需要的物料,省时省力;采用蓄电池作为动力源,现场不需要外接电源及导线,扩大了该转运车的适用范围;可作为标准化产品,相似工件可同时使用;最后,本转运车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能有效减少工件在搬运过程中出现的磕碰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转运车主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物料单元轴侧图;图4为物料单元仰视图;图5为存储工位及上下料位正视图;图6为存储工位及上下料位截面图K-K;图7为上下料位截面图B-B;图8为上下料位伸出示意图;图9为移载单元左视图;图10移载单元截面图A-A;图11移载单元轴测图;图12为移载单元伸出部分结构图;图13为移载单元伸出部分截面图A-A;图14为移载单元伸出部分截面图B-B;图15为移载单元伸出部分截面图C-C(伸出原理);图16为移载单元伸出部分截面图D-D(缩回原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一种智能工件存储转运车,包括转运车主体1、防护罩2、控制单元、蓄电池、触摸屏5、自动门4、观察窗3、脚轮6、把手7,防护罩覆盖2转运车主体1,自动门4、触摸屏5、观察窗3布置于防护罩2侧壁上、两个把手7布置于防护罩2的前、后壁上,若干脚轮6布置于转运车主体1底部,脚轮6带有制动功能,可使转运车可靠停止在某一位置;蓄电池和控制单元布置于转运车主体1上。如图2,转运车主体1包括框架基体1-1、存储料架1-2、上下料位1-3、移载单元1-4、物料单元1-5;存储料架1-2、移载单元1-4与框架基体1-1连接,上下料位1-3与存储料架1-2连接,存储料架1-2上有若干存储工位,物料单元1-5放置在存储料架1-2上。如图3和图4,焊接框架1-5-1上部设有两组V型定位块1-5-2,并在V型定位块1-5-2工作面上装有橡胶防护层1-5-3,工件1-5-4放置在橡胶防护层1-5-3上,在焊接框架1-5-1的底部分别设有与存储工位上定位销相配合的两处定位孔1-5-6,与移载单元上定位销相配合的两处定位孔1-5-5.图示工件1-5-4的直径和长度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可实现对多种工件的兼容,同一物料单元1-5上所装工件种类可以不同,根据工件大小及重量不同,工件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图5和图6,存储料架1-2上共设置了5个存储工位,每个存储工位上都设有用于物料单元1-5定位的定位面1-2-1、定位销1-2-2和传感器1-2-3.其中定位面1-2-1和两处定位销1-2-2用以保证物料单元1-5在存储料架1-2位置的准确性及稳定性,保证移载单元1-4抓取工件时定位准确及在整车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传感器1-2-3用于检测物料单元1-5的有无,并把信息反馈给控制单元(PLC系统),确保移载单元1-4在存储料架1-2取放物料单元1-5的可靠性。如图6、图7,上下料位1-3设置在存储料架1-2上,第一组直线导轨1-3-1固定在存储料架1-2上,滑块1-3-2通过滑块连接板1-3-3固定在在中间横梁1-3-4上,第二组直线导轨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工件存储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车主体、防护罩、控制单元、蓄电池、触摸屏、自动门、观察窗、脚轮、把手,所述防护罩覆盖转运车主体,自动门、触摸屏、观察窗布置于防护罩侧壁上、两个把手布置于防护罩的前、后壁上,脚轮布置于转运车主体底部,蓄电池和控制单元布置于转运车主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工件存储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车主体、防护罩、控制单元、蓄电池、触摸屏、自动门、观察窗、脚轮、把手,所述防护罩覆盖转运车主体,自动门、触摸屏、观察窗布置于防护罩侧壁上、两个把手布置于防护罩的前、后壁上,脚轮布置于转运车主体底部,蓄电池和控制单元布置于转运车主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工件存储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轮有制动功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工件存储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车主体包括框架基体、存储料架、上下料位、移载单元、物料单元;所述存储料架、移载单元与框架基体连接,上下料位与存储料架连接,存储料架上有若干存储工位,物料单元放置在存储料架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工件存储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可通过所述控制单元和触摸屏实现显示各存储工位状态、输入工件信息、选取工件存储工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工件存储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单元,通过V型定位块及防护层支撑工件,框架底部设有两组定位孔,分别与移载单元、存储工位、上下料位进行定位;所述V型定位块可以根据物料性质进行调换,使物料单元可存放不同类型、不同工序状态的若干工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瑞英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向阳航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