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胃管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6152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鼻胃管固定器,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包括用于覆盖患者鼻孔的鼻托和固设于鼻托上的头部固定带;所述鼻托为块状结构,用于与鼻孔接触的一面为弧面;所述鼻托上设有鼻胃管固定孔,所述头部固定带上设有用于固定鼻胃管的固定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固定牢靠、使用舒适、卫生,能够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适用于所有鼻肠管或鼻胃管的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鼻胃管固定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固定器,具体地说是一种鼻胃管固定器。
技术介绍
在临床工作中,经鼻腔插入鼻胃管或鼻肠管用于胃肠减压或鼻饲营养支持。使用过程中的鼻肠管和鼻胃管一端由鼻腔伸入患者体内,另一端经鼻腔留在体外,且使用期间保持上述状态,数天进行一次更换。现有技术中,经由鼻腔留在体外一端的鼻肠管或鼻胃管通过医用胶带固定在患者的鼻部,同时起到固定和标记鼻肠管或鼻胃管伸入长度的作用。受到患者活动的影响,鼻肠管或鼻胃管容易发生脱落和移位的现象,频繁更换医用胶带给患者带来不适的同时也增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并且由于鼻肠管或鼻胃管的插入,增大了患者鼻腔内部的摩擦,会刺激鼻腔粘膜分泌物增加,这些分泌物不仅使鼻肠管或鼻胃管更加容易移位和脱落,而且会对患者的口、鼻周皮肤及鼻腔粘膜造成刺激,经常擦拭分泌物易造成皮肤黏膜的红肿及破溃,使患者出现鼻面部疼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鼻胃管固定器,以达到使鼻胃管和鼻肠管得到有效地固定,且降低患者的不适感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鼻胃管固定器,包括用于覆盖患者鼻孔的鼻托和固设于鼻托上的头部固定带;所述鼻托为块状结构,用于与鼻孔接触的一面为弧面;所述鼻托上设有鼻胃管固定孔,所述头部固定带上设有用于固定鼻胃管的固定钩。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所述鼻胃管固定孔为沿鼻孔方向设置的与鼻胃管和鼻肠管相匹配的通孔,所述鼻托上、靠近患者鼻部一端的鼻胃管固定孔处固设有固定嘴,所述固定嘴为中空管状结构,伸出端的截面为椭圆形。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所述鼻托上还设有呼吸孔,所述呼吸孔为沿鼻孔方向设置的通孔。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所述头部固定带为乳胶、硅胶材质中的任一种。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鼻胃管固定孔的内壁为螺旋纹。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头部固定带上设有按压弹簧扣,所述固定钩通过弹簧按压扣设置在头部固定带上。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鼻托为乳胶、硅胶材质中的任一种。作为对本技术的再进一步限定:所述鼻托用于与患者鼻部接触的一面上设有可更换的棉片。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包括鼻托和头部固定带,鼻托为元宝形结构,用于与鼻翼接触的一面为弧面,能够在保证患者鼻部皮肤透气的前提下更加贴合患者的鼻部,且鼻托和鼻部固定带均为乳胶、硅胶材质中的任一种,使用舒适亲肤且防滑、耐磨、固定牢靠;(2)本技术鼻托上设有鼻胃管固定孔和呼吸孔,鼻胃管固定孔孔径与鼻胃管或鼻肠管外径相同,孔内壁为螺旋纹,能够将鼻胃管或鼻肠管有效地固定,避免了鼻胃管或鼻肠管的移位,与现有技术中使用医用胶带的固定方法相比,减轻了患者的不适感,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并且延伸出固定嘴,固定嘴的上端为鸭嘴式,一方面能够增强对鼻胃管或鼻肠管的固定,另一方面在使用时,固定嘴伸入鼻孔,能够将鼻托更好地固定在患者鼻部。另一个孔设置为呼吸孔,可根据设置鼻胃管或鼻肠管的鼻孔不同改变鼻胃管固定孔的左右,在将鼻胃管或鼻肠管有效固定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患者的呼吸畅通;(3)本技术鼻托用于与患者鼻部接触的一面上设有可更换的棉片,既能够吸收患者的鼻部分泌物,减少擦拭,避免对患者的口鼻周皮肤、鼻腔粘膜造成刺激,又能够增大鼻托与患者鼻部的摩擦力,使鼻托固定牢靠,并且棉片可更换,能够根据不同病人的需要进行棉片的更换,防止感染,使用更加卫生;(4)本技术头部固定带上设有按压弹簧扣,能够根据头型大小调节头部固定带的长短,适用性强,且按压弹簧扣上固设有固定钩,能够将伸出病人体外一端的鼻胃管或鼻肠管进行固定,能够较大程度减少体外端的鼻胃管或鼻肠管与病人面部的相对位移,进而降低鼻胃管或鼻肠管的脱管率,同时减轻患者的不适感。综上所述,本技术固定牢靠、使用舒适、卫生,能够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适用于所有鼻肠管或鼻胃管的固定。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鼻托1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鼻托,2-头部固定带,3-鼻胃管固定孔,4-呼吸孔,5-棉片,6-按压弹簧扣,7-固定钩,8-圆环,9-固定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鼻胃管固定器为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所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用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本技术说明书附图的图1-图3的方位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的内容的限制。实施例鼻胃管固定器本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为一种鼻胃管固定器,包括用于覆盖患者鼻孔的鼻托1和固设于鼻托1上的头部固定带2。鼻托1为乳胶材质,整体呈类元宝形块状结构,宽5cm,高2cm,用于与鼻翼接触的一面为弧面,鼻托1上与其中一个鼻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鼻胃管固定孔3,与另一个鼻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呼吸孔4。鼻胃管固定孔3为沿鼻孔方向设置的通孔,孔径与鼻胃管或鼻肠管相一致,内壁为螺旋纹,能够增加摩擦力,对鼻肠管或鼻胃管起到强大地固定作用。在鼻托1上端的鼻胃管固定孔处延伸出固定嘴9,固定嘴9为中空管状结构,下端孔径与鼻胃管固定孔3一致,上端压扁呈鸭嘴状,即固定嘴9上端截面为椭圆形,患者在佩戴本实施例时,固定嘴9置入患者鼻孔的下端。呼吸孔4为通孔,孔径与人的鼻孔孔径相一致。鼻托1用于与患者鼻部接触的一面为弧形,形成凹槽状,在鼻托1上端面的凹槽状结构内设有可更换的棉片5。当患者鼻部产生分泌物时,棉片5可将分泌物吸附,避免分泌物对患者的口鼻周皮肤、鼻腔粘膜造成刺激。当棉片5上吸附较多分泌物时,可进行更换。头部固定带2为固设于鼻托1左右两侧的圆形乳胶带,在头部固定带2两侧,与患者两耳廓后方相对应的位置各设有一个用于调节头部固定带2长短的按压弹簧扣6,按压弹簧扣6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在两按压弹簧扣6用于按压的平面上均设有用于固定鼻胃管的固定钩7。头部固定带2与患者枕骨相对应的位置一分为二,形成用于使本实施例固定更加牢靠的圆环8,该圆环8也能够供长发患者的辫子穿过,产生对本实施例的加固效果。使用本实施例时,先将头部固定带2套在患者头部,使鼻托1放置在患者鼻部的下方,调整按压弹簧扣6,使头部固定带2固定在患者头部,再将鼻肠管或鼻胃管由鼻胃管固定孔3插入至患者鼻部,完成插入后,将鼻胃管或鼻肠管的体外端固定至弹簧按压扣的鼻胃管固定钩7上即可。当需要时,更换鼻托1上的棉片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鼻胃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覆盖患者鼻孔的鼻托和固设于鼻托上的头部固定带;所述鼻托为块状结构,用于与鼻孔接触的一面为弧面;所述鼻托上设有鼻胃管固定孔,所述头部固定带上设有用于固定鼻胃管的固定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胃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覆盖患者鼻孔的鼻托和固设于鼻托上的头部固定带;所述鼻托为块状结构,用于与鼻孔接触的一面为弧面;所述鼻托上设有鼻胃管固定孔,所述头部固定带上设有用于固定鼻胃管的固定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胃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鼻胃管固定孔为沿鼻孔方向设置的与鼻胃管和鼻肠管相匹配的通孔,所述鼻托上、靠近患者鼻部一端的鼻胃管固定孔处固设有固定嘴,所述固定嘴为中空管状结构,伸出端的截面为椭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胃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鼻胃管固定孔的内壁为螺旋纹。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鼻胃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托上还设有呼吸孔,所述呼吸孔为沿鼻孔方向设置的通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娟张淑彩许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