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俯卧位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6082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生儿俯卧位床垫,包括:支撑架、海绵垫;支撑架水平设置;海绵垫下端面通过胶水和底板连接,所述海绵垫上端面左端设有用于容纳新生儿头面部的通孔;海绵垫通过支撑架调节不同高度位置,适应于不同新生儿不同情况的需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新生儿俯卧位睡眠呼吸不畅的问题,高度调节增加新生儿睡眠舒适性,家长也可通过调节高度在支撑架下方随时观察到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生儿俯卧位床垫
本技术涉及婴幼用品领域,具体是一种新生儿俯卧位床垫。
技术介绍
新生儿睡眠姿势对新生儿的生长有非常大的影响,目前科学研究最适合新生儿的睡眠姿势是俯卧位,有以下几种优点:1.新生儿以腹式呼吸为主,新生儿在仰卧位是腹内容物压迫膈肌后部,导致呼吸不协调明显增多,但俯卧位血氧饱和度较仰卧位时明显增加。这种睡姿还可以增加新生儿头部、颈部和四肢的活动,并能促使心肺等器官机能的作用。2.俯睡位最接近新生儿在母体内的自然状态,对新生儿的心理和神经发育都有好处。3.俯睡还有利于胃内食物的消化,减少食物返流入气管,同时有利于空气进入肺部,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支气管,同时有利于空气进入肺部,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支气管肺炎的发生。4.支撑板的高低调节,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调节高度适应新生儿的睡眠,也很适合随时在不需要抱起小孩的情况下,通过调整高度观察到新生儿的状况。但目前市面上的新生儿床垫只适宜当新生儿采用俯卧位时将头侧向一边的方式睡觉,长期侧向一边会使新生儿影响牙齿排列,但如果面部朝下又会影响呼吸,家长不能时时观察新生儿状况容易造成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一种新生儿俯卧位床垫,包括:支撑架、海绵垫;支撑架水平设置;固定海绵垫下端面通过胶水和底板连接,活动海绵垫上端面设有用于容纳新生儿头面部的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通孔,使新生儿面部朝下俯卧时,也可以自由呼吸。(2)通过采用可调节的支撑架的方式,方便调节床的高度,找寻最适合新生儿的睡眠高度,也可以使新生儿呼吸的位置更加通风,方便家长在不需要抱起新生儿的情况下随时观察新生儿的各种状况。(3)通过设置可拆卸的海绵垫,可以调节孔径的大小,适应头部大小不同的新生儿。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滑块固定状态图。图中:1-海绵垫、11-固定海绵垫、12-活动海绵垫、121-通孔、13-固定板、131-固定盲孔、2-支撑架、21-支撑板、22-支撑杆、23-T型滑轨、24-滑块、231-定位孔、25-底板、26-定位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新生儿俯卧位床垫,包括:支撑架2、海绵垫1;所述支撑架2包括:支撑板21、一对支撑杆22、一对T型滑轨23、一对滑块24、底板25;所述海绵垫1包括:固定海绵垫11、活动海绵垫12;底板25水平地面设置,底板25右端和支撑板21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支撑板21上端面通过胶水的方式和海绵垫1下端面连接;底板25左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条支撑杆22,两条支撑杆22上端和支撑板21左端前后两侧都通过螺栓活动连接;底板上端面有两条水平T型滑轨23,两条支撑杆22下端与一对滑块24上端通过螺栓活动连接,一对滑块24下端与两条水平T型滑轨23滑动连接;如图1所述海绵垫1上端面为活动海绵垫12,活动海绵面12上设有用于容纳新生儿头面部的通孔121;通孔121孔径上端大于下端;支撑板21上设有与通孔121位置对应的另一通孔(图中未标出),在无需抱起新生儿的情况下,可随时可以在左侧通过另一通孔观察新生儿的睡眠健康状况。如图1所述固定海绵垫11下端面通过胶水连接支撑板21上端面右侧,固定海绵垫11左端设有:固定板13;活动海绵垫12设置在支撑板21左侧,活动海绵垫12右端面水平设有固定盲孔131,固定板13插装在固定盲孔131内,活动海绵垫12通过固定盲孔131和固定板13滑动连接。固定板13右端和固定海绵垫11左端通过合页活动连接;如图1所述,将固定板13与固定海绵垫11左端连接处为轴,通过向上转动将活动海绵垫12右端面水平设有固定盲孔131插入从固定板13上,通过向下转动将活动海绵垫12放置于支撑板21上端面。因为通孔121孔径上端大于下端当需要增大或减少活动海绵垫12上方通孔121孔径时,将活动海绵垫12以固定板13与固定海绵垫11左端连接处为轴,通过向上转动将活动海绵垫12右端面水平设有固定盲孔131从固定板13上拔出从固定板13上,翻转活动海绵垫12增大或减少活动海绵垫12上方通孔121孔径时,再通过向下转动将活动海绵垫12放置于支撑板21上端面。如图1-3所述滑块24侧面设有定位螺丝26;两条T型滑轨23上各设有至少一个定位螺丝孔231,定位螺丝孔231与定位螺丝26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定位螺丝孔231的螺纹与定位螺丝26匹配;当滑块24在T型滑轨23上滑动时,定位螺丝26可以通过拧入定位孔231将滑块24固定。如图2当滑块24在T型滑轨23上左右滑动时,滑块24带动支撑杆22上下运动,调节支撑板21的高度。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调节高度适应新生儿的睡眠,也很适合随时在不需要抱起小孩的情况下,随时通过调整高度在支撑板21的通孔(图中未标出)内观察到新生儿的状况。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生儿俯卧位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海绵垫;支撑架水平设置;海绵垫下端面通过胶水和支撑架上端面连接;海绵垫通过支撑架调节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生儿俯卧位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海绵垫;支撑架水平设置;海绵垫下端面通过胶水和支撑架上端面连接;海绵垫通过支撑架调节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俯卧位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底板、支撑板、一对T型滑轨、一对支撑杆、一对滑块;底板水平于地面设置,右端和支撑板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支撑板上端面通过胶水和海绵垫下端面连接;两条T型滑轨水平成型于底板上端面且互相平行;支撑板左端前后两侧各设有一条支撑杆;两条支撑杆上段通过螺栓分别和支撑板左端前后两侧活动连接,下端通过螺栓分别和滑轨上的一对滑块上端活动连接;所述滑块上都设有用于固定滑块位置的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文霞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区第九人民医院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