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冲击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6002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旋转冲击工具的使用感。旋转冲击工具具备马达、冲击机构、冲击检测部、控制部。冲击机构具备锤体和砧座,若从外部对砧座施加规定值以上的扭矩,则锤体脱离砧座而空转,沿旋转方向冲击砧座。冲击检测部检测由锤体形成的对砧座的冲击。控制部通过相对于向马达通电的通电电流执行PWM控制,从而控制马达。控制部在从开始马达的驱动起至冲击检测部检测出冲击为止的期间,以加和占空比执行PWM控制,上述加和占空比由在基本占空比仅加上与冲击前目标旋转速度和马达旋转速度之差值成正比的比例占空比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冲击工具
本公开涉及一种旋转冲击工具,其构成为因马达的转矩而旋转动作,且若从外部施加规定值以上的扭矩则向旋转方向施加冲击力。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记载有旋转冲击工具,其具有冲击机构,该冲击机构具备接受马达的转矩而旋转的锤体和接受锤体的转矩而旋转的砧座,该冲击机构构成为若从外部对安装有工具要素的砧座施加规定值以上的扭矩,则锤体对砧座进行冲击。这样构成的旋转冲击工具在将螺纹件固定于对象物时,通过由锤体形成的对砧座的冲击,能够对于对象物牢靠地紧固螺纹件。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76373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旋转冲击工具中,若在冲击中的马达旋转速度过高,则导致在锤体完全落下之前,锤体与砧座抵接,由此,存在由锤体形成的对砧座的冲击变弱,导致冲击力降低之虞。另外,由于在锤体完全落下之前,锤体与砧座抵接,所以,锤体与砧座的角抵接而导致砧座切削,恐怕导致耐久性降低。此外,优选锤体牢靠地与砧座的根部抵接。根据以上内容,需要防止过度提高马达的旋转速度。如上述那样以与冲击机构的设定匹配的不过高的马达旋转速度进行冲击时,冲击力也很强。另外,若由于载荷而使马达旋转速度降低,则由于马达旋转速度和冲击力的降低而使紧固时间变长,因此优选对马达进行恒定旋转控制。其中,若在冲击前,也进行恒定旋转控制,则马达旋转速度变迟,由此在冲击前、不需要冲击的轻载荷的作业中,作业时间变长,导致效率降低。另外,根据使用状况(例如,扳机操作或者动作模式)的不同,在用于成为冲击前的马达旋转速度的占空比的情况下,导致冲击开始时的马达旋转速度与冲击中成为恒定旋转控制时的马达转速之间产生差值,从而有损使用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目的在于提高旋转冲击工具的使用感。本公开的一方式是具备马达、冲击机构、冲击检测部、控制部的旋转冲击工具。冲击机构具备锤体和砧座,若从外部对砧座施加规定值以上的扭矩,则锤体脱离砧座而空转,沿旋转方向冲击砧座。锤体因马达的转矩而旋转。砧座接受锤体的转矩而旋转且供工具要素安装。冲击检测部构成为检测由锤体形成的对砧座的冲击。控制部构成为通过对于向马达通电的通电电流执行PWM控制,来控制马达。而且,控制部在从开始马达的驱动起至冲击检测部检测出冲击为止的期间,以加和占空比执行PWM控制,上述加和占空比是由对基本占空比仅加上与冲击前目标旋转速度和马达旋转速度之间的旋转速度差成正比的比例占空比而成的。基本占空比根据以马达的旋转速度亦即马达旋转速度的目标值的形式设定的冲击前目标旋转速度而设定。而且,控制部在冲击检测部检测出冲击之后,执行控制向马达通电的通电电流的冲击后恒定旋转控制,使马达旋转速度以作为马达旋转速度的目标值而与冲击前目标旋转速度分开设定的冲击后目标旋转速度成为恒定。这样构成的本公开的旋转冲击工具以加和占空比控制马达,上述加和占空比由在基本占空比仅加上与冲击检测前的冲击前目标旋转速度和马达旋转速度之间的旋转速度差成正比的比例占空比而成。由此,本公开的旋转冲击工具能够抑制冲击检测前的马达旋转速度的降低,在冲击检测时,能够使冲击检测后的冲击后目标旋转速度与马达旋转速度之间的旋转速度差变小。因此,本公开的旋转冲击工具抑制检测冲击前后的马达旋转速度的变动,能够提高旋转冲击工具的使用感。在本公开的一方式中,也可以是,控制部根据冲击前目标旋转速度与冲击后目标旋转速度之差值,使比例占空比变化。由此,本公开的旋转冲击工具能够根据冲击前目标旋转速度与冲击后目标旋转速度之差值,使冲击检测后的目标旋转速度与马达旋转速度之间的旋转速度差变小。在本公开的一方式中,具体而言,也可以是,控制部以冲击前目标旋转速度与冲击后目标旋转速度之间的差值越小则比例占空比越大的方式使比例占空比变化。由此,对于本公开的旋转冲击工具而言,冲击前目标旋转速度与冲击后目标旋转速度之间的差值越小则越能够抑制冲击检测前的马达旋转速度的降低,在冲击检测时,能够使冲击检测后的目标旋转速度与马达旋转速度之间的旋转速度差变小。在本公开的一方式中,也可以是,控制部在冲击前目标旋转速度与冲击后目标旋转速度之间的差值为0的情况下,在冲击检测部检测冲击前,执行控制向马达通电的通电电流的冲击前恒定旋转控制,以使马达旋转速度成为恒定。由此,本公开的旋转冲击工具在冲击前目标旋转速度与冲击后目标旋转速度之间的差值为0的情况下,在冲击检测前后不切换马达控制方法而通过进行恒定旋转控制,能够提高使用感。在本公开的一方式中,也可以是,具备:构成为由使用者操作的操作部,控制部控制马达,以使马达旋转速度根据操作部的操作量而变化,控制部在操作量为预先设定的控制切换判定值以下的情况下,在冲击检测部检测冲击前,执行控制向马达通电的通电电流的冲击前恒定旋转控制,以使马达旋转速度成为恒定。由此,本公开的旋转冲击工具在操作量为控制切换判定值以下的情况下,在冲击检测前后不切换马达控制方法而通过进行恒定旋转控制,能够提高使用感。在本公开的一方式中,也可以是,控制部通过冲击前恒定旋转控制和冲击后恒定旋转控制使增益变化。由此,本公开的旋转冲击工具能够在检测出冲击前后执行与各个状况对应的适当的恒定旋转控制。在本公开的一方式中,也可以是,冲击前恒定旋转控制的增益大于冲击后恒定旋转控制的增益。由此,本公开的旋转冲击工具能够在检测冲击前容易恒定维持马达旋转速度,并且能够在检测出冲击后抑制向马达通电的通电电流的振动振幅的增大。附图说明图1是冲击起子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冲击起子的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马达驱动装置的电结构的框图。图4是操作面板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设定表的结构的图。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工具控制处理的流程图。图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P控制处理的流程图。图8是表示PI控制处理的流程图。图9是表示马达旋转速度和占空比的时间变化的坐标图。图1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P控制处理的流程图。图11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工具控制处理的流程图。图12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工具控制处理的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冲击起子;21…马达;23…冲击机构;28…锤体;29…砧座;56…控制电路。具体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以下与附图一起对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冲击起子1为了将螺栓和螺母等固定于对象物而利用。如图1所示,冲击起子1具备工具主体2和电池组3。电池组3能够拆装地安装于工具主体2而对工具主体2供给电力。工具主体2具备:壳体4、手柄5、卡盘套6、扳机7、电池安装部8、模式切换开关9、正反切换开关10、操作面板11。壳体4收容后述的马达21和冲击机构23等。手柄5设置于壳体4的下方。手柄5以能够供冲击起子1的使用者单手把持手柄5的方式成形。卡盘套6设置于壳体4的前方。卡盘套6在其前端部具备:用于可自由拆装地安装螺丝刀头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具备:/n马达;/n冲击机构,其具备因所述马达的转矩而旋转的锤体和接受所述锤体的转矩而旋转且安装有工具要素的砧座,若从外部对所述砧座施加规定值以上的扭矩,则所述锤体脱离所述砧座而空转,沿旋转方向冲击所述砧座;/n冲击检测部,其构成为对由所述锤体形成的对所述砧座的冲击进行检测;以及/n控制部,其构成为通过对于向所述马达通电的通电电流执行PWM控制,来控制所述马达,/n对于所述控制部而言,/n在从开始所述马达的驱动起至所述冲击检测部检测出所述冲击为止的期间,以加和占空比执行所述PWM控制,所述加和占空比,是由在根据作为所述马达的旋转速度亦即马达旋转速度的目标值设定的冲击前目标旋转速度而设定的基本占空比上仅加上与所述冲击前目标旋转速度和所述马达旋转速度之间的旋转速度差成正比的比例占空比所加和而成的,/n在所述冲击检测部检测出所述冲击后,执行控制向所述马达通电的通电电流的冲击后恒定旋转控制,使所述马达旋转速度以作为所述马达旋转速度的目标值而与所述冲击前目标旋转速度分开设定的冲击后目标旋转速度成为恒定。/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27 JP 2019-1773151.一种旋转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具备:
马达;
冲击机构,其具备因所述马达的转矩而旋转的锤体和接受所述锤体的转矩而旋转且安装有工具要素的砧座,若从外部对所述砧座施加规定值以上的扭矩,则所述锤体脱离所述砧座而空转,沿旋转方向冲击所述砧座;
冲击检测部,其构成为对由所述锤体形成的对所述砧座的冲击进行检测;以及
控制部,其构成为通过对于向所述马达通电的通电电流执行PWM控制,来控制所述马达,
对于所述控制部而言,
在从开始所述马达的驱动起至所述冲击检测部检测出所述冲击为止的期间,以加和占空比执行所述PWM控制,所述加和占空比,是由在根据作为所述马达的旋转速度亦即马达旋转速度的目标值设定的冲击前目标旋转速度而设定的基本占空比上仅加上与所述冲击前目标旋转速度和所述马达旋转速度之间的旋转速度差成正比的比例占空比所加和而成的,
在所述冲击检测部检测出所述冲击后,执行控制向所述马达通电的通电电流的冲击后恒定旋转控制,使所述马达旋转速度以作为所述马达旋转速度的目标值而与所述冲击前目标旋转速度分开设定的冲击后目标旋转速度成为恒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冲击前目标旋转速度与所述冲击后目标旋转速度之差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慈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牧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