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股动脉压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6001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股动脉压迫装置,包括通过两根束带相连的两块夹板,其中一块夹板内侧设有气囊,气囊通过气管连接有气囊球,在气囊的内侧设有用于压迫患者股动脉穿刺口的压迫块,在夹板的上端通过魔术贴与固定在患者腰部的腰带固定,其中一根束带向上延伸有第一限位吊带,第一限位吊带上端绕腰带一周并通过设置在第一限位吊带上的魔术贴与第一限位吊带自身固定,所述第一限位吊带能将夹板靠近第一限位吊带的一侧向上提拉并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且能准确对股动脉穿刺口进行压迫,避免穿刺后因为压迫不到位而造成流血甚至感染等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股动脉压迫装置
本技术涉及压迫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股动脉压迫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情况下,介入诊断和治疗的手术是通过患者的股动脉通路来实现的,股动脉通路的介入手术具有成功率高,手术操作难度低等优点,但由于股动脉的血管较粗,血压高,因而术后的动脉完全止血是具有挑战性的。在介入手术完成并且导管被去除后,由医生或医疗专业人员在动脉导管穿刺点处施加压力以实现止血和动脉穿刺点的闭合。由于止血和动脉穿刺点闭合需要持续稳定的压力,所以一般初期给予的压力较高,经过一段时间后,需要逐渐降低压力,以保证血管下游组织得到丰富的血供。通常股动脉穿刺点止血主要通过医护人员手工按压或施加绷带加压止血,不仅极耗费医护人员体力和时间,而且在实施加压包扎时,国内医生使用的材料也不尽相同,如使用通用绷带需“十”字形缠绕夺权才能有效,但绷带会勒紧皮肤,造成患者皮肉疼痛。也有用宽而长的医用胶布进行“十”字交叉粘贴,但较多的患者存在胶布过敏情况。此外,限于无专用器材,医生只好自制“加压物”垫于穿刺点上,使加压压力能够集中于穿刺点,但存在如下问题:其一,自制的加压物大小质量不一,很难保证止血作用,并且材料的不统一和非专用器材的应用,使包扎止血的效果和质量无法保证;其二,过大的加压物还会压迫相邻的股静脉,引起静脉回流障碍甚至血栓形成;其三,绷带或胶布加压前均需要医护人员手工压迫10-30分钟,耗时耗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股动脉压迫止血器,通过气囊或者旋钮进行充气或者推进加压,这种止血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医护人员的体力,提高止血效率,也节省了术者和手术台的时间,但也存在若干缺点:(1)压迫位置难以保持固定,容易随着病人腿部的转动而产生位移,从而导致加压压力偏移穿刺点;(2)压迫后肢体需要制动以达到较好的止血效果,股动脉穿刺需要穿刺肢体伸直平卧6-8小时,部分患者不能配合,擅自弯曲股部影响压迫止血效果,导致穿刺点出血;(3)只能压住皮肤穿刺点,无法压住血管穿刺口,撤除加压装置后,皮内血肿较多;(4)气囊外部未采用刚性材料,造成气囊加压后会鼓向腿部外侧,加压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股动脉压迫装置,包括两块对向设置的夹板,两个夹板之间通过两根束带相连,且通过调节束带的长短能将夹板紧紧贴于病人的大腿上,其中一块夹板的内侧设有气囊,气囊通过气管连接有气囊球,在气囊的表面靠近腿部的一侧设有用于压迫患者股动脉出血点的压迫块;在夹板的上端连接有魔术贴,魔术贴的上端形成过孔,过孔内穿设有固定在人体腰部的腰带;其中一根束带中部竖直向上延伸有第一限位吊带,第一限位吊带上端绕腰带一周并通过设置在第一限位吊带上的魔术贴与第一限位吊带自身固定,第一限位吊带能将夹板靠近第一限位吊带的一侧向上提拉并固定;本技术方案中设置气囊对穿刺口进行压迫,在气囊外侧设置夹板,保证气囊充气后压力作用在夹板上形成反作用力对穿刺口进行压迫,相比传统的气囊外侧设置布料,该方式加压效果更加直观,在气囊的内侧设置压迫块,进一步提高了压迫为止的精度,做到压力集中,设置第一限位吊带将位于患者大腿外侧的束带向上提,从而将压迫块准确对到穿刺口,且避免了患者在轻微动作后夹板和束带下滑,压迫错位,在夹板上方以及第一限位吊带上设置魔术贴,从而可以调节整个装置穿戴的位置,将压迫块的中部准确对准穿刺口,进行压迫。本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前述未设置气囊的一块夹板内侧设有海绵,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性。前述气囊与夹板之间以及海绵与夹板之间采用便于摘取清洗、消毒的魔术贴相连。前述压迫块长、宽的尺寸为8-15cm,该尺寸既能满足对穿刺口进行准确压迫,避免压力不集中,同时不容易错位。前述病人的大腿上穿有紧身护套,在紧身护套的侧面设有U形卡扣,第一限位吊带竖直向下延伸有第二限位吊带,第二限位吊带的下端穿过U形卡扣并通过设置在第二限位吊带上的魔术贴与第二限位吊带自身进行固定,通过调节第二限位吊带能将夹板靠近第一限位吊带的一侧向下拉扯并固定,对于一些情况特殊且穿刺点较低的病人,不光需要通过第一限位吊带防止压迫块上移,还需要防止压迫块下移,设置第二限位吊带即可避免该情况发生,实现压迫块的全方位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未设置气囊的一块夹板内侧设有海绵,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性,气囊与夹板之间以及海绵与夹板之间采用魔术贴相连便于进行摘取清洗和消毒,压迫块长、宽的尺寸为8-15cm,该尺寸既能满足对穿刺点进行准确压迫,避免压力不集中,同时不容易错位,对于一些情况特殊且穿刺点较低的病人,设置第二限位吊带避免了压迫块下移,实现压迫块的全方位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未安装紧身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夹板,2-束带,3-气囊,4-气管,5-气囊球,6-压迫块,7-魔术贴,8-过孔,9-腰带,10-海绵,11-第一限位吊带,12-第二限位吊带,13-紧身护套,14-U形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本技术方案中的魔术贴为现有技术。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股动脉压迫装置,包括两块对向设置的夹板1,两个夹板1之间通过两根束带2相连,且通过调节束带2的长短能将夹板1紧紧贴于病人的大腿上,其中一块夹板1的内侧设有气囊3,气囊3通过气管4连接有气囊球5,在气囊3的表面靠近腿部的一侧设有用于压迫患者股动脉出血点的压迫块6;在夹板1的上端连接有魔术贴7,魔术贴7的上端形成过孔8,过孔8内穿设有固定在人体腰部的腰带9;其中一根束带2中部竖直向上延伸有第一限位吊带11,第一限位吊带11上端绕腰带9一周并通过设置在第一限位吊带11上的魔术贴7与第一限位吊带11自身固定,第一限位吊带11能将夹板1靠近第一限位吊带11的一侧向上提拉并固定;本技术方案中设置气囊对穿刺口进行压迫,在气囊外侧设置夹板,保证气囊充气后压力作用在夹板上形成反作用力对穿刺口进行压迫,相比传统的气囊外侧设置布料,该方式加压效果更加直观,在气囊的内侧设置压迫块,进一步提高了压迫为止的精度,做到压力集中,设置第一限位吊带将位于患者大腿外侧的束带向上提,从而将压迫块准确对到穿刺口,且避免了患者在轻微动作后夹板和束带下滑,压迫错位,在夹板上方以及第一限位吊带上设置魔术贴,从而可以调节整个装置穿戴的位置,将压迫块的中部准确对准穿刺口,进行压迫。未设置气囊3的一块夹板1内侧设有海绵10,提高患者的舒适性。气囊3与夹板1之间以及海绵10与夹板1之间采用便于摘取清洗、消毒的魔术贴相连。压迫块6长、宽的尺寸为8-15cm,该尺寸既能满足对穿刺点进行准确压迫,避免压力不集中,同时不容易错位。在病人的大腿上穿有紧身护套13,在紧身护套13的侧面设有U形卡扣14,第一限位吊带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股动脉压迫装置,包括两块对向设置的夹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夹板(1)之间通过两根束带(2)相连,且通过调节束带(2)的长短能将夹板(1)紧紧贴于病人的大腿上,其中一块夹板(1)的内侧设有气囊(3),所述气囊(3)通过气管(4)连接有气囊球(5),在所述气囊(3)的表面靠近腿部的一侧设有用于压迫患者股动脉出血点的压迫块(6);/n在所述夹板(1)的上端连接有魔术贴(7),所述魔术贴(7)的上端形成过孔(8),所述过孔(8)内穿设有固定在人体腰部的腰带(9);/n其中一根束带(2)中部竖直向上延伸有第一限位吊带(11),所述第一限位吊带(11)上端绕腰带(9)一周并通过设置在第一限位吊带(11)上的魔术贴(7)与第一限位吊带(11)自身固定,所述第一限位吊带(11)能将夹板(1)靠近第一限位吊带(11)的一侧向上提拉并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股动脉压迫装置,包括两块对向设置的夹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夹板(1)之间通过两根束带(2)相连,且通过调节束带(2)的长短能将夹板(1)紧紧贴于病人的大腿上,其中一块夹板(1)的内侧设有气囊(3),所述气囊(3)通过气管(4)连接有气囊球(5),在所述气囊(3)的表面靠近腿部的一侧设有用于压迫患者股动脉出血点的压迫块(6);
在所述夹板(1)的上端连接有魔术贴(7),所述魔术贴(7)的上端形成过孔(8),所述过孔(8)内穿设有固定在人体腰部的腰带(9);
其中一根束带(2)中部竖直向上延伸有第一限位吊带(11),所述第一限位吊带(11)上端绕腰带(9)一周并通过设置在第一限位吊带(11)上的魔术贴(7)与第一限位吊带(11)自身固定,所述第一限位吊带(11)能将夹板(1)靠近第一限位吊带(11)的一侧向上提拉并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动脉压迫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静李绍满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