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字钢除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5978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除锈相关领域,公开了一种工字钢除锈装置,包括主箱体,主箱体内设有左右贯通的除锈腔,除锈腔上侧连通设有上除锈刷腔,除锈腔下侧连通设有下表面除锈刷,除锈腔下侧连通设有以下表面除锈刷为中心左右对称的输送轮腔,下表面除锈刷前侧设有位于输送轮腔前侧的下传动带轮腔,通过转动内表面除锈刷处理工字钢上下内壁以及腰部的部分进行除锈,通过转动腰部除锈刷处理工字钢腰部剩余表面,从而使得一次作业就能完成工字钢的除锈作业,大大提高了工字钢除锈效率,同时代替了人工除锈,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消耗,可上下移动内表面除锈刷以及上表面除锈刷,使得装置可针对不同尺寸的工字钢进行处理,大大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字钢除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除锈相关领域,尤其是一种工字钢除锈装置。
技术介绍
钢材除锈是确保钢材质量以及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之一,而针对工字钢的除锈作业,目前的除锈装置除锈效果差,工字钢的各个表面除锈无法一次完成需重复作业,从而使得除锈效率大大降低,而手工除锈效率更低且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化学除锈又会带来大量的污染,喷砂喷丸除锈能源消耗大,从而使得目前工字钢的除锈作业都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字钢除锈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工字钢除锈装置,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内设有左右贯通的除锈腔,所述除锈腔上侧连通设有上除锈刷腔,所述除锈腔下侧连通设有下表面除锈刷,所述除锈腔下侧连通设有以所述下表面除锈刷为中心左右对称的输送轮腔,所述下表面除锈刷前侧设有位于所述输送轮腔前侧的下传动带轮腔,所述下传动带轮腔前侧设有下锥齿轮腔,所述下锥齿轮腔后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后延伸贯穿所述下传动带轮腔、所述下表面除锈刷至所述下表面除锈刷后端壁内的下除锈刷轴,所述下除锈刷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下表面除锈刷内的上除锈刷,所述下除锈刷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下锥齿轮腔内的下主动带轮,所述下除锈刷轴前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下主动锥齿轮,所述上除锈刷腔前后侧均连通设有以所述上除锈刷腔为中心前后对称的上除锈刷轴腔,所述上除锈刷轴腔远离所述上除锈刷腔侧连通设有上除锈刷座腔,右侧所述上除锈刷座腔上侧设有滑动齿轮腔,所述滑动齿轮腔上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贯穿所述滑动齿轮腔至右侧所述上除锈刷座腔内的滑动端面齿轴,所述上除锈刷座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上除锈刷轴座,所述滑动端面齿轴与右侧所述上除锈刷轴座螺纹配合连接,所述上除锈刷轴座内设有上斜齿轮腔,右侧所述上斜齿轮腔左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右延伸贯穿右侧所述上除锈刷轴腔、所述上除锈刷腔以及左侧所述上除锈刷轴腔至左侧所述上斜齿轮腔内向右延伸至右侧所述上斜齿轮腔内的上除锈刷轴,所述上除锈刷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上除锈刷腔内的上表面除锈刷。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上除锈刷座腔下侧设有位于所述下锥齿轮腔上侧的上锥齿轮腔,右侧所述上除锈刷座腔上设有位于所述滑动齿轮腔下侧的电机带轮腔,所述滑动齿轮腔上侧设有与所述主箱体固定连接的电机,所述上锥齿轮腔上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上延伸贯穿所述上除锈刷座腔至所述电机带轮腔内向下延伸至所述上锥齿轮腔内的电机轴,右侧所述电机轴向上延伸贯穿所述滑动齿轮腔至与电机下端面固定连接向下延伸贯穿右侧所述上锥齿轮腔至所述下锥齿轮腔内,右侧所述电机轴下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下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下从动锥齿轮,右侧所述输送轮腔前后侧均设有以所述输送轮腔为中心前后对称的前传动带轮腔,前侧所述前传动带轮腔位于所述下传动带轮腔前侧,所述下传动带轮腔后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后延伸贯穿所述输送轮腔至所述输送轮腔后端壁内向前延伸至所述下传动带轮腔内的输送轮轴,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输送轮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输送轮腔内的输送轮,右侧所述输送轮轴向前延伸贯穿所述下传动带轮腔至前侧所述前传动带轮腔内向后延伸至后侧所述前传动带轮腔内,右侧所述输送轮轴前后侧末端均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称的前主动带轮,所述输送轮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下传动带轮腔内的下从动带轮,左右侧所述下从动带轮与所述下主动带轮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下传动皮带,所述前传动带轮腔靠近右侧所述输送轮腔侧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靠近右侧所述输送轮腔侧方向延伸至所述除锈腔内向远离右侧所述输送轮腔侧方向延伸至所述前传动带轮腔内的腰部除锈刷轴,所述腰部除锈刷轴远离右侧所述输送轮腔侧末端固定连接有前从动带轮,所述前从动带轮与所述前主动带轮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前传动皮带,所述腰部除锈刷轴靠近右侧所述输送轮腔侧末端固定连接有腰部除锈刷。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除锈腔前后侧均设有以所述除锈腔为中心前后对称的腰部除锈刷,所述腰部除锈刷靠近所述除锈腔侧方向连通设有开口向靠近所述除锈腔侧方向且向后延伸贯穿所述腰部除锈刷至所述腰部除锈刷后端壁内的后斜齿轮通腔,所述后斜齿轮通腔远离所述除锈腔侧连通设有滑动锥齿轮腔,所述滑动锥齿轮腔下侧设有位于所述上锥齿轮腔靠近所述除锈腔侧的后锥齿轮腔,所述上锥齿轮腔靠近所述除锈腔侧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靠近所述除锈腔侧方向延伸贯穿所述后锥齿轮腔至所述除锈腔内向远离所述除锈腔侧方向延伸至所述上锥齿轮腔内的上锥齿轮轴,所述上锥齿轮轴远离所述除锈腔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上从动锥齿轮,所述电机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上锥齿轮腔内且与所述上从动锥齿轮啮合的上主动锥齿轮,所述上锥齿轮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后锥齿轮腔内的后从动锥齿轮。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后锥齿轮腔上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至所述后锥齿轮腔内向上延伸贯穿所述滑动锥齿轮腔至所述滑动锥齿轮腔上端壁内的滑动锥齿轮轴,所述滑动锥齿轮轴下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后从动锥齿轮啮合的后主动锥齿轮,所述滑动锥齿轮轴上花键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滑动锥齿轮腔内的锥齿轮轴套,所述锥齿轮轴套上侧末端固定连接有滑动锥齿轮,所述锥齿轮轴套下侧末端转动配合连接有锥齿轮滑动座,所述锥齿轮滑动座下端面与所述滑动锥齿轮腔下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轴套座弹簧,所述腰部除锈刷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滑块,所述腰部除锈刷下端壁上固定连接有滑块电磁铁,所述滑块下端面与所述滑块电磁铁上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滑块弹簧,所述滑块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远离所述除锈腔侧方向延伸至所述滑动锥齿轮腔内向靠近所述除锈腔侧方向延伸至所述除锈腔内的内壁除锈刷轴,所述内壁除锈刷轴远离所述除锈腔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滑动锥齿轮啮合的腰部除锈刷轴。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内壁除锈刷轴、所述上锥齿轮轴靠近所述除锈腔侧末端均固定连接有上下对称的内表面除锈刷,所述滑动端面齿轴下端面与所述上除锈刷座腔下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扭簧,所述上斜齿轮腔上侧连通设有开口向上且向下延伸贯穿所述上斜齿轮腔至开口向下的电机轴通腔,所述电机轴贯穿所述电机轴通腔,所述上除锈刷轴远离所述除锈腔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上从动斜齿轮,所述电机轴上花键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上斜齿轮腔内的上滑动轴套,所述上滑动轴套上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上滑动锥齿轮啮合的上滑动锥齿轮,所述上滑动轴套下侧末端转动配合连接有上滑动轴套座,所述上滑动轴套座下端面与所述上斜齿轮腔下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上轴套弹簧,所述电机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电机带轮腔内的电机主动带轮,左右侧所述电机主动带轮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电机传动皮带。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电机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滑动齿轮腔内的电机直齿轮,所述滑动端面齿轴上花键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滑动齿轮腔内的齿轮轴套,所述齿轮轴套上侧末端固定连接有能够与所述电机直齿轮啮合的滑动齿轮,所述齿轮轴套下侧末端转动配合连接有磁性轴套座,所述滑动齿轮腔下端壁内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滑动端面齿轴转动配合连接的齿轮电磁铁,所述齿轮电磁铁与所述磁性轴套座之间固定连接有齿轮弹簧,所述,所述卡销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字钢除锈装置,包括主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内设有左右贯通的除锈腔,所述除锈腔上侧连通设有上除锈刷腔,所述除锈腔下侧连通设有下表面除锈刷,所述除锈腔下侧连通设有以所述下表面除锈刷为中心左右对称的输送轮腔,所述下表面除锈刷前侧设有位于所述输送轮腔前侧的下传动带轮腔,所述下传动带轮腔前侧设有下锥齿轮腔,所述下锥齿轮腔后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后延伸贯穿所述下传动带轮腔、所述下表面除锈刷至所述下表面除锈刷后端壁内的下除锈刷轴,所述下除锈刷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下表面除锈刷内的上除锈刷,所述下除锈刷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下锥齿轮腔内的下主动带轮,所述下除锈刷轴前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下主动锥齿轮,所述上除锈刷腔前后侧均连通设有以所述上除锈刷腔为中心前后对称的上除锈刷轴腔,所述上除锈刷轴腔远离所述上除锈刷腔侧连通设有上除锈刷座腔,右侧所述上除锈刷座腔上侧设有滑动齿轮腔,所述滑动齿轮腔上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贯穿所述滑动齿轮腔至右侧所述上除锈刷座腔内的滑动端面齿轴,所述上除锈刷座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上除锈刷轴座,所述滑动端面齿轴与右侧所述上除锈刷轴座螺纹配合连接,所述上除锈刷轴座内设有上斜齿轮腔,右侧所述上斜齿轮腔左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右延伸贯穿右侧所述上除锈刷轴腔、所述上除锈刷腔以及左侧所述上除锈刷轴腔至左侧所述上斜齿轮腔内向右延伸至右侧所述上斜齿轮腔内的上除锈刷轴,所述上除锈刷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上除锈刷腔内的上表面除锈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字钢除锈装置,包括主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内设有左右贯通的除锈腔,所述除锈腔上侧连通设有上除锈刷腔,所述除锈腔下侧连通设有下表面除锈刷,所述除锈腔下侧连通设有以所述下表面除锈刷为中心左右对称的输送轮腔,所述下表面除锈刷前侧设有位于所述输送轮腔前侧的下传动带轮腔,所述下传动带轮腔前侧设有下锥齿轮腔,所述下锥齿轮腔后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后延伸贯穿所述下传动带轮腔、所述下表面除锈刷至所述下表面除锈刷后端壁内的下除锈刷轴,所述下除锈刷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下表面除锈刷内的上除锈刷,所述下除锈刷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下锥齿轮腔内的下主动带轮,所述下除锈刷轴前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下主动锥齿轮,所述上除锈刷腔前后侧均连通设有以所述上除锈刷腔为中心前后对称的上除锈刷轴腔,所述上除锈刷轴腔远离所述上除锈刷腔侧连通设有上除锈刷座腔,右侧所述上除锈刷座腔上侧设有滑动齿轮腔,所述滑动齿轮腔上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贯穿所述滑动齿轮腔至右侧所述上除锈刷座腔内的滑动端面齿轴,所述上除锈刷座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上除锈刷轴座,所述滑动端面齿轴与右侧所述上除锈刷轴座螺纹配合连接,所述上除锈刷轴座内设有上斜齿轮腔,右侧所述上斜齿轮腔左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右延伸贯穿右侧所述上除锈刷轴腔、所述上除锈刷腔以及左侧所述上除锈刷轴腔至左侧所述上斜齿轮腔内向右延伸至右侧所述上斜齿轮腔内的上除锈刷轴,所述上除锈刷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上除锈刷腔内的上表面除锈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工字钢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除锈刷座腔下侧设有位于所述下锥齿轮腔上侧的上锥齿轮腔,右侧所述上除锈刷座腔上设有位于所述滑动齿轮腔下侧的电机带轮腔,所述滑动齿轮腔上侧设有与所述主箱体固定连接的电机,所述上锥齿轮腔上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上延伸贯穿所述上除锈刷座腔至所述电机带轮腔内向下延伸至所述上锥齿轮腔内的电机轴,右侧所述电机轴向上延伸贯穿所述滑动齿轮腔至与电机下端面固定连接向下延伸贯穿右侧所述上锥齿轮腔至所述下锥齿轮腔内,右侧所述电机轴下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下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下从动锥齿轮,右侧所述输送轮腔前后侧均设有以所述输送轮腔为中心前后对称的前传动带轮腔,前侧所述前传动带轮腔位于所述下传动带轮腔前侧,所述下传动带轮腔后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后延伸贯穿所述输送轮腔至所述输送轮腔后端壁内向前延伸至所述下传动带轮腔内的输送轮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工字钢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轮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输送轮腔内的输送轮,右侧所述输送轮轴向前延伸贯穿所述下传动带轮腔至前侧所述前传动带轮腔内向后延伸至后侧所述前传动带轮腔内,右侧所述输送轮轴前后侧末端均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称的前主动带轮,所述输送轮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下传动带轮腔内的下从动带轮,左右侧所述下从动带轮与所述下主动带轮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下传动皮带,所述前传动带轮腔靠近右侧所述输送轮腔侧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靠近右侧所述输送轮腔侧方向延伸至所述除锈腔内向远离右侧所述输送轮腔侧方向延伸至所述前传动带轮腔内的腰部除锈刷轴,所述腰部除锈刷轴远离右侧所述输送轮腔侧末端固定连接有前从动带轮,所述前从动带轮与所述前主动带轮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前传动皮带,所述腰部除锈刷轴靠近右侧所述输送轮腔侧末端固定连接有腰部除锈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工字钢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锈腔前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慧秦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恒君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