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陈攀专利>正文

一种两端挤水省力拖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5953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两端挤水省力拖把,包括擦拭部、拖把面板以及拖把杆,所述拖把面板设置在所述拖把杆下端,其下固定安装有轨道或滑槽,安装块套设在轨道上或在滑槽内可滑动,通过挤压装置带动位于两端的安装块向内运动实现拖把两端挤水,其中挤压装置以拖把杆为中心的一对运动臂,分别连接位于两端的安装块;此外还包括支撑杆结构,当运动臂运动到一定角度时,支撑杆提供运动臂运动的支点,通过杠杆作用可以有效降低使用者的用力,方便挤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端挤水省力拖把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清洁用具,更具体涉及一种拖把。
技术介绍
拖把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到的一种清洁工具,目前市面上比较多的拖把为布带式拖把以及胶棉拖把两种,布带式拖把通常会配备一个甩干桶结构,在需要挤掉拖布上的水分时将拖把头放入甩干桶内旋转甩干,这种拖把结构由于存在甩干桶结构,通常情况下需要占据较多的空间,给使用带来了不便。目前,胶棉头式拖把在生活中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其主体结构大致相同,包括拖把杆、拖把头和挤水装置,通过拖把杆与拖把头的相对运动实现挤水装置的对折,从而将胶棉中的水分挤出。但在挤水过程通常比较费力,尤其是海绵结构的拖把头挤压在后半程的过程中阻力会不断增大,严重影响了使用效率;同时在挤压过程中,海绵会对挤压结构施加反向力,导致海绵偏离挤压结构,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例如现有技术中国专利文献CN208988754U公开了一种发泡棉头拖把挤水装置,利用另外的桶作为挤水装置,因而挤水部件并不需要一直在拖把杆上。但这其挤水时需要从发泡棉头上挤压并滑过,容易损坏发泡棉头且不易于挤干水分,影响其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因此,需要进一步开发具有更快捷挤水的方式、更易于挤干水分,或更方便使用的拖把。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的缺陷,本技术研究出不同的挤水方式的拖把。本专利技术人此前提出一种两端挤水拖把(201921869846.3),其中挤水装置可使两端的安装块向内移动实现挤压脱水,其中提出多种实现方式。但为了进一步省力,本专利技术人作了进一步的改进提出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两端挤水省力拖把,包括擦拭部、拖把面板以及拖把杆,拖把面板设置在所述拖把杆下端,拖把面板下固定安装有轨道或滑槽,安装块套设在轨道上或在滑槽内可滑动,安装块固定连接擦拭部,最外侧的两块安装块在挤压装置的带动下向内同步运动实现对擦拭部挤压;其中,所述挤压装置包括以拖把杆为中心的一对运动臂,所述运动臂分别连接最外侧的两块安装块,并在外力作用下所述运动臂能够带动最外侧的安装块向内动运而挤压所述擦拭部;还包括用于在挤压装置挤压过程中对运动臂的支撑点实现转换以省力的支撑杆。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挤压装置可沿拖把上下移动的套筒连接头,所述拖把面板上设置有供运动臂穿过的槽,所述套筒连接头可沿所述拖把杆在竖直方向运动,当其向上动动时带动与其旋转连接两个对称的运动臂牵引最外侧的两块安装块分别向内运动,进而实现对擦拭部两端向内的挤压;还包括用于在挤压装置运动过程中对运动臂的支撑点实现转换以省力的支撑杆。优选地,所述最外侧的两块安装块向所述擦拭部长度方向外侧延伸而呈L型。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块上端具有凹槽结构,安装块通过该凹槽套设在所述轨道上,所述安装块可以沿着所述轨道横向运动。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挤压装置还包括便于操作套筒连接头的把套,其下端与套筒连接头固定连接或两者一体成形;所述每个运动臂的第一端分别通过第一旋转轴与所述套筒连接头沿拖把长度方向的两端旋转连接,所述每个运动臂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旋转轴分别与所述最外侧的安装块旋转连接。在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运动臂与消弧度连杆一端旋转连接,所述消弧度连杆另一端与相应最外侧的安装块旋转连接。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杆对称设置为两根,所述每一根支撑杆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拖把面板中部区域上(如与拖把杆连接处的两侧),所述每一根支撑杆的第二端可旋转的连接于对应的所述运动臂上。更优选地,每个所述的运动臂的第一端设置有长条滑槽,所述第一旋转轴可在所述长条滑槽中移动。在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便于操作套筒连接头的把套,其下端与套筒连接头固定连接或两者一体成形;所述把套下端设置有套筒连接头,所述每个运动臂的第一端分别通过相应的反推连杆一端旋转连接,所述每个反推连杆的另一端与套筒连接头沿拖把长度方向的两端旋转连接,所述每个运动臂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旋转轴分别与所述最外侧的两块安装块旋转连接。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挤压装置包括在拖把杆上具有旋转连接作为支点的拉手,拉手连杆一端与拉手中间形成旋转连接,另一端与套筒连接头沿拖把长度方向的两端形成旋转连接;所述每个运动臂的第一端分别通过第一旋转轴与所述套筒连接头沿拖把长度方向的两端旋转连接,所述每个运动臂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旋转轴分别与所述最外侧的安装块旋转连接。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杆为套于拖把杆上对称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位于两侧的所述运动臂上,且所述拖把杆下部设有支撑杆抵靠部,以阻止支撑杆进一步向上运动。更优选地,所述运动臂上分别都设置有两个弧形滑槽,所述第一旋转轴可在第一弧形滑槽中移动;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运动臂可转动地连接处可在第二弧形滑槽中移动。其中,运动臂对第二旋转轴位于轨道的中心的下端。此外,为了便于操作,在所述把套上设置有便于操作的握手。在适用的方式中,例如采用把套方式的拖把中,所述拖把杆与所述拖把面板通过拖把杆连接头可旋转连接,因而在可以在狭窄处(仅让拖把头竖向进入的情况下)进行拖地,例如所述拖把杆通过把杆连接头与所述拖把面板上的面板连接头可旋转连接而实现,此时把套及其套筒连接头可套于拖把杆连接头外面。其中,所述擦拭部是胶棉、海绵、发泡棉、布料之一或其组合形成的吸水擦拭物。本技术的上述拖把优点是,由于设置了支撑杆结构,通过支撑杆的杠杆作用有效减少使用者的用力,具省力而使用方便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两端挤水省力拖把的组装后效果图;图2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两端挤水省力拖把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支撑杆提供杠杆作用的起点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胶棉头挤压到最大位置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安装块与导轨配合的示意图;图6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两端挤水省力拖把的组装后效果图;图7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两端挤水省力拖把的分解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两端挤水省力拖把挤压开始不久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胶棉头挤压到最大位置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挤压运动示意图。图11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两端挤水省力拖把的组装后效果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三中的两端挤水省力拖把的分解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中两端挤水省力拖把挤压开始不久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中胶棉头挤压到最大位置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四中的两端挤水省力拖把的分解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两端挤水省力拖把的组装后效果图。图17本技术实施例四的两端挤水省力拖把挤压过各示意图(其中图17A挤压行程中间状态,图17B为挤压行程达最大位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端挤水省力拖把,包括擦拭部(14)、拖把面板(2)以及拖把杆(9),所述拖把面板(2)设置在所述拖把杆(9)下端,所述拖把面板(2)下固定安装有轨道(4)或滑槽,安装块(3)套设在轨道(4)上或在滑槽内可滑动,所述安装块(3)固定连接擦拭部(14),其特征在于,最外侧的两块安装块(3)可在挤压装置的带动下向内同步运动实现对擦拭部(14)挤压;其中,所述挤压装置包括以拖把杆(9)为中心的一对运动臂(6),分别连接最外侧的两块安装块(3),并在外力作用下所述运动臂(6)能够带动最外侧的安装块(3)向内动运而挤压所述擦拭部(14);还包括用于在挤压装置挤压过程中对运动臂(6)的支撑点实现转换以省力的支撑杆(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端挤水省力拖把,包括擦拭部(14)、拖把面板(2)以及拖把杆(9),所述拖把面板(2)设置在所述拖把杆(9)下端,所述拖把面板(2)下固定安装有轨道(4)或滑槽,安装块(3)套设在轨道(4)上或在滑槽内可滑动,所述安装块(3)固定连接擦拭部(14),其特征在于,最外侧的两块安装块(3)可在挤压装置的带动下向内同步运动实现对擦拭部(14)挤压;其中,所述挤压装置包括以拖把杆(9)为中心的一对运动臂(6),分别连接最外侧的两块安装块(3),并在外力作用下所述运动臂(6)能够带动最外侧的安装块(3)向内动运而挤压所述擦拭部(14);还包括用于在挤压装置挤压过程中对运动臂(6)的支撑点实现转换以省力的支撑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端挤水省力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装置可沿拖把上下移动的套筒连接头(12),所述拖把面板(2)上设置有供运动臂(6)穿过的槽,所述套筒连接头(12)可沿所述拖把杆(9)在竖直方向运动,当其向上动动时带动与其旋转连接两个对称的运动臂(6)牵引最外侧的两块安装块(3)分别向内运动,进而实现对擦拭部(14)两端向内的挤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端挤水省力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3)上端具有凹槽结构,安装块(3)通过该凹槽套设在所述轨道(4)上,所述安装块(3)可以沿着所述轨道(4)横向运动;所述最外侧的两块安装块(3)还向所述擦拭部(14)长度方向外侧延伸而呈L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端挤水省力拖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便于操作套筒连接头(12)的把套(8),其下端与套筒连接头(12)固定连接或两者一体成形;所述每个运动臂(6)的第一端分别通过第一旋转轴(7)与所述套筒连接头(12)沿拖把长度方向的两端旋转连接,所述每个运动臂(6)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旋转轴(1)分别与所述最外侧的安装块(3)旋转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端挤水省力拖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便于操作套筒连接头(12)的把套(8),其下端与套筒连接头(12)固定连接或两者一体成形;所述每个运动臂(6)的第一端分别通过相应的反推连杆(20)一端旋转连接,所述每个反推连杆(20)的另一端分别与套筒连接头(12)沿拖把长度方向的两端旋转连接,所述每个运动臂(6)的第二端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陈攀吕方杰
申请(专利权)人:夏陈攀吕方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