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台尺寸自适应双模式一体化打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590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打标机相关领域,公开了一种圆台尺寸自适应双模式一体化打标装置,包括主体箱,主体箱内设有动力腔,动力腔左侧设有开口向左的圆台控制腔,圆台控制腔与动力腔之间连通设有圆台控制通腔,动力腔右侧设有升降传动腔,升降传动腔右侧连通设有升降控制腔,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一组驱动转臂对平机构,通过设置的转动板与固定槽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圆台将其固定,再通过一组检测触点对其进行对平检测控制,使不同尺寸的圆台能够旋转上升至上母线水平进行沿母线打标,同时通过传动换向齿轮组控制的摩擦轮与其下母线抵接,对其进行旋转控制,能够对圆台进行环侧面打标,对本不好定位的圆台进行了尺寸自适应固定及双模式切换打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台尺寸自适应双模式一体化打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打标机相关领域,尤其是一种圆台尺寸自适应双模式一体化打标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业现代化日渐成熟的今天,零件的标识已经成为了工业加工行业质量检测以及售后服务追踪的重要依据,零件的种类及尺寸各式各样,针对不同零件打标方式的机器也多种多样,在针对圆台类零件进行打标工作时,通常因圆台类零件的截面直径不同,锥度不一,不好定位,从而对其进行打标时较为困难,且市场上能够针对圆台类零件进行打标的装置通常只能进行横向或纵向单一方向的打标,模式单一,若需在不同面打标则需更换装置,极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台尺寸自适应双模式一体化打标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圆台尺寸自适应双模式一体化打标装置,包括主体箱,所述述主体箱内设有动力腔,所述动力腔左侧设有开口向左的圆台控制腔,所述圆台控制腔与所述动力腔之间连通设有圆台控制通腔,所述动力腔右侧设有升降传动腔,所述升降传动腔右侧连通设有升降控制腔,所述动力腔上侧设有转臂旋转腔,所述升降传动腔与所述转臂旋转腔之间连通设有升降螺纹杆腔,所述转臂旋转腔与所述动力腔前侧设有皮带轮腔,所述动力腔左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设有圆台主动转轴,所述圆台主动转轴右侧末端固定连接诶设有圆台主动齿轮,所述动力腔后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设有向前延伸贯穿所述动力腔与所述皮带轮腔至所述皮带轮腔前端壁内的皮带轮转轴,所述皮带轮转轴上固定连接设有与所述圆台主动齿轮啮合的驱动换向齿轮,所述转臂旋转腔后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设有向前延伸贯穿所述转臂旋转腔与所述皮带轮腔至所述皮带轮腔前端壁内的圆台传动转轴,所述圆台传动转轴与所述皮带轮转轴上固定连接一对位于所述皮带轮腔内的扭转弹簧腔,所述扭转弹簧腔之间通过皮带动力配合连接,所述圆台传动转轴上还转动配合连接设有位于转臂旋转腔内的驱动转臂对平机构。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驱动转臂对平机构包括驱动转臂,所述驱动转臂与所述圆台传动转轴转动配合连接,所述驱动转臂内设有圆台传动腔,所述圆台传动转轴贯穿所述圆台传动腔,所述圆台传动转轴上固定连接设有位于所述圆台传动腔内的圆台传动齿轮,所述圆台传动腔右侧设有摩擦轮腔,所述摩擦轮腔右侧连通设有摩擦轮控制腔,所述摩擦轮腔上侧连通设有开口向上的圆台固定腔,所述摩擦轮控制腔上侧连通设有位于所述圆台固定腔下侧的控制块拉绳腔,所述圆台固定腔左侧连通设有开口向上的固定板腔,所述固定板腔前侧设有线轮腔,所述线轮腔前侧设有扭转弹簧腔,所述固定板腔左侧设有开口向上的拉环滑块腔,所述圆台传动腔右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设有向右延伸至所述摩擦轮腔内的圆台从动转轴,所述圆台从动转轴左侧末端固定连接设有与所述圆台传动齿轮啮合的圆台从动齿轮,所述摩擦轮控制腔内滑动配合连接设有摩擦轮控制块,所述摩擦轮控制块上侧末端延伸至所述控制块拉绳腔内,所述摩擦轮控制块左端面转动配合连接设有向左延伸且与所述圆台从动转轴花键配合连接的摩擦轮转轴,所述摩擦轮控制块右端面与所述摩擦轮控制腔右端壁之间固定连接设有摩擦轮控制簧。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摩擦轮转轴上固定连接设有位于所述摩擦轮腔内的摩擦轮,所述摩擦轮控制块右端面与所述摩擦轮控制腔右端壁之间固定连接设有拉绳,所述固定板腔后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设有向前延伸贯穿所述固定板腔,所述线轮腔至所述扭转弹簧腔内的固定板转轴,所述固定板转轴上固定连接设有能够在所述固定板腔内转动的圆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转轴上还固定连接设有位于所述线轮腔内的线轮,所述线轮腔前端面与所述扭转弹簧腔前端壁之间固定连接诶设有扭转弹簧,所述拉环滑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设有拉环滑块,所述拉环滑块下端面与所述拉环滑块腔下端壁之间固定连接设有拉环滑块弹簧,所述拉环滑块下端面与所述摩擦轮控制块左端面上侧末端和所述线轮之间均通过拉绳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圆台从动转轴下侧设有位于所述圆台传动腔与所述摩擦轮腔之间的升降滑块腔,所述升降滑块腔下侧连通设有开口向下的内螺纹滑杆腔,所述升降滑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设有升降滑块,所述升降螺纹杆腔内滑动配合连接设有向上延伸贯穿所述内螺纹滑杆腔至所述升降滑块的内螺纹滑杆,所述内螺纹滑杆上侧末端与所述升降滑块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内螺纹滑杆内螺纹配合连接设有向下延伸至所述升降传动腔内的升降螺纹杆,所述升降螺纹杆下侧末端固定连接设有升降传动齿轮。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圆台控制腔内滑动配合连接设有圆台控制滑块,所述圆台控制滑块右端面内转动配合连接设有向右延伸至所述动力腔内的圆台控制转轴,所述圆台控制转轴右侧末端固定连接设有能够与所述圆台主动齿轮啮合的圆台控制齿轮,所述圆台控制滑块右端面与所述圆台控制腔右端壁之间还固定连接设有圆台控制弹簧,所述动力腔左端壁内固定连接设有位于所述圆台控制腔下侧的电机,所述电机右端面固定连接设有向右延伸贯穿所述动力腔至所述升降传动腔内的动力套筒转轴,所述动力套筒转轴上固定连接设有能够与所述圆台控制齿轮啮合的圆台驱动齿轮,所述升降传动腔左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设有位于所述动力套筒转轴上侧的旋转提升转轴,所述旋转提升转轴右侧末端固定连接设有与所述升降传动齿轮啮合的旋转提升齿轮,所述升降传动腔右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设有旋转下降转轴,所述旋转下降转轴左侧末端固定连接设有与所述升降传动齿轮啮合的反转下降齿轮。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升降控制腔内滑动配合连接设有升降控制滑块,所述左端面转动配合连接设有向右延伸贯穿所述升降传动腔且与所述动力套筒转轴花键配合连接的动力花键轴,所述动力花键轴上固定连接设有能够与所述旋转提升齿轮或所述反转下降齿轮啮合的正反转控制轮,所述升降控制滑块右端面与所述升降控制腔右端壁之间固定连接设有升降控制弹簧,所述升降控制腔下端面固定连接设有驱动转臂,所述升降控制腔右端面固定连接设有电磁铁。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转臂旋转腔上侧连通设有激光笔腔,所述激光笔腔上侧连通设有激光笔滑块腔,所述激光笔滑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设有激光笔滑块,所述激光笔滑块下侧固定连接设有激光笔,所述转臂旋转腔上端壁以所述激光笔滑块腔为中心左右对称固定连接设有两个对平检测开关,所述转臂旋转腔下端面固定连接设有位于所述右侧对平检测开关正下方的电磁复位开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一组驱动转臂对平机构,通过设置的转动板与固定槽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圆台将其固定,再通过正反转控制齿轮组使其旋转,再通过一组检测触点对其进行对平检测控制,使不同尺寸的圆台能够旋转上升至上母线水平进行沿母线打标,同时通过传动换向齿轮组控制的摩擦轮与其下母线抵接,对其进行旋转控制,能够对圆台进行环侧面打标,对本不好定位的圆台进行了尺寸自适应固定及双模式切换打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台尺寸自适应双模式一体化打标装置,包括主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箱内设有动力腔,所述动力腔左侧设有开口向左的圆台控制腔,所述圆台控制腔与所述动力腔之间连通设有圆台控制通腔,所述动力腔右侧设有升降传动腔,所述升降传动腔右侧连通设有升降控制腔,所述动力腔上侧设有转臂旋转腔,所述升降传动腔与所述转臂旋转腔之间连通设有升降螺纹杆腔,所述转臂旋转腔与所述动力腔前侧设有皮带轮腔,所述动力腔左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设有圆台主动转轴,所述圆台主动转轴右侧末端固定连接诶设有圆台主动齿轮,所述动力腔后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设有向前延伸贯穿所述动力腔与所述皮带轮腔至所述皮带轮腔前端壁内的皮带轮转轴,所述皮带轮转轴上固定连接设有与所述圆台主动齿轮啮合的驱动换向齿轮,所述转臂旋转腔后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设有向前延伸贯穿所述转臂旋转腔与所述皮带轮腔至所述皮带轮腔前端壁内的圆台传动转轴,所述圆台传动转轴与所述皮带轮转轴上固定连接一对位于所述皮带轮腔内的扭转弹簧腔,所述扭转弹簧腔之间通过皮带动力配合连接,所述圆台传动转轴上还转动配合连接设有位于转臂旋转腔内的驱动转臂对平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台尺寸自适应双模式一体化打标装置,包括主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箱内设有动力腔,所述动力腔左侧设有开口向左的圆台控制腔,所述圆台控制腔与所述动力腔之间连通设有圆台控制通腔,所述动力腔右侧设有升降传动腔,所述升降传动腔右侧连通设有升降控制腔,所述动力腔上侧设有转臂旋转腔,所述升降传动腔与所述转臂旋转腔之间连通设有升降螺纹杆腔,所述转臂旋转腔与所述动力腔前侧设有皮带轮腔,所述动力腔左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设有圆台主动转轴,所述圆台主动转轴右侧末端固定连接诶设有圆台主动齿轮,所述动力腔后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设有向前延伸贯穿所述动力腔与所述皮带轮腔至所述皮带轮腔前端壁内的皮带轮转轴,所述皮带轮转轴上固定连接设有与所述圆台主动齿轮啮合的驱动换向齿轮,所述转臂旋转腔后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设有向前延伸贯穿所述转臂旋转腔与所述皮带轮腔至所述皮带轮腔前端壁内的圆台传动转轴,所述圆台传动转轴与所述皮带轮转轴上固定连接一对位于所述皮带轮腔内的扭转弹簧腔,所述扭转弹簧腔之间通过皮带动力配合连接,所述圆台传动转轴上还转动配合连接设有位于转臂旋转腔内的驱动转臂对平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圆台尺寸自适应双模式一体化打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转臂对平机构包括驱动转臂,所述驱动转臂与所述圆台传动转轴转动配合连接,所述驱动转臂内设有圆台传动腔,所述圆台传动转轴贯穿所述圆台传动腔,所述圆台传动转轴上固定连接设有位于所述圆台传动腔内的圆台传动齿轮,所述圆台传动腔右侧设有摩擦轮腔,所述摩擦轮腔右侧连通设有摩擦轮控制腔,所述摩擦轮腔上侧连通设有开口向上的圆台固定腔,所述摩擦轮控制腔上侧连通设有位于所述圆台固定腔下侧的控制块拉绳腔,所述圆台固定腔左侧连通设有开口向上的固定板腔,所述固定板腔前侧设有线轮腔,所述线轮腔前侧设有扭转弹簧腔,所述固定板腔左侧设有开口向上的拉环滑块腔,所述圆台传动腔右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设有向右延伸至所述摩擦轮腔内的圆台从动转轴,所述圆台从动转轴左侧末端固定连接设有与所述圆台传动齿轮啮合的圆台从动齿轮,所述摩擦轮控制腔内滑动配合连接设有摩擦轮控制块,所述摩擦轮控制块上侧末端延伸至所述控制块拉绳腔内,所述摩擦轮控制块左端面转动配合连接设有向左延伸且与所述圆台从动转轴花键配合连接的摩擦轮转轴,所述摩擦轮控制块右端面与所述摩擦轮控制腔右端壁之间固定连接设有摩擦轮控制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圆台尺寸自适应双模式一体化打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轮转轴上固定连接设有位于所述摩擦轮腔内的摩擦轮,所述摩擦轮控制块右端面与所述摩擦轮控制腔右端壁之间固定连接设有拉绳,所述固定板腔后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设有向前延伸贯穿所述固定板腔,所述线轮腔至所述扭转弹簧腔内的固定板转轴,所述固定板转轴上固定连接设有能够在所述固定板腔内转动的圆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转轴上还固定连接设有位于所述线轮腔内的线轮,所述线轮腔前端面与所述扭转弹簧腔前端壁之间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靴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昂琼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