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利成专利>正文

一种茶杯过滤器侧边开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5833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茶杯过滤器侧边开孔装置。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能够对过滤器进行自动下料的茶杯过滤器侧边开孔装置。一种茶杯过滤器侧边开孔装置,包括:底板,底板顶部设有多个工作台;传动机构,一侧的工作台与底板之间设有传动机构;冲孔机构,一侧的工作台上设有冲孔机构;间歇旋转机构,一侧的工作台上设有间歇旋转机构;送料机构,工作台之间设有送料机构;推料机构,另一侧的工作台上设有推料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冲孔机构,以实现对过滤器的冲孔动作,接着在传动机构、间歇旋转机构、送料机构和推料机构的配合下,可高效稳定的实现对过滤器的冲孔,其中,间歇旋转机构可带动过滤器间歇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杯过滤器侧边开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茶杯过滤器侧边开孔装置。
技术介绍
饮茶不但是传统饮食文化,同时,由于茶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和抗氧化营养素,对于消除自由基有一定的效果,因而有抗衰老的作用。而且,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喝茶对于清油解腻,增强神经兴奋以及消食利尿也有一定的作用,因而兼具了养生保健功能。因此,饮茶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茶杯作为泡茶用具是必不可少的。一般茶杯包括杯体和卡设在杯体中间的过滤器,而过滤器在出售前,人们通常需要对其进行冲孔,目前现有的过滤器冲孔设备,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加之其需要人工手动对过滤器进行放置,如此就较为不便。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操作简单、能够对过滤器进行自动下料的茶杯过滤器侧边开孔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和需要人工手动对过滤器进行放置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能够对过滤器进行自动下料的茶杯过滤器侧边开孔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茶杯过滤器侧边开孔装置,包括:底板,底板顶部设有多个工作台;传动机构,一侧的工作台与底板之间设有传动机构;冲孔机构,一侧的工作台上设有冲孔机构;间歇旋转机构,一侧的工作台上设有间歇旋转机构;送料机构,工作台之间设有送料机构;推料机构,另一侧的工作台上设有推料机构;伺服电机,传动机构上设有伺服电机。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架,底板顶部设有第一安装架;第一支撑杆,第一安装架上设有第一支撑杆;第一转轴,第一支撑杆上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第一卡套,第一转轴上滑动式设有第一卡套;第一弹性件,第一卡套与第一转轴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支撑台,一侧的工作台顶部设有支撑台,支撑台与伺服电机连接;机架,支撑台上设有机架;导套,机架上设有导套;第一卡块,导套上转动式设有第一卡块,第一卡块与第一卡套配合;第一轴承座,机架上设有第一轴承座;第二转轴,第一轴承座上设有第二转轴;第二卡套,第二转轴上滑动式设有第二卡套,第二卡套与第一卡块配合;第二弹性件,第二转轴与第二卡套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第二轴承座,支撑台上设有第二轴承座;第三转轴,第二轴承座上设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与伺服电机输出轴连接;第一皮带传送装置,第三转轴与第一卡块之间设有第一皮带传送装置。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冲孔机构包括:第一转动块,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一转动块;第二支撑杆,一侧的工作台上设有第二支撑杆;空心筒,第二支撑杆上设有空心筒;第一连杆,第一转动块上转动式设有第一连杆;第一转杆,第一连杆上设有第一转杆;第一滑块,空心筒内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与第一转杆转动式连接;上压板,第一滑块底部设有上压板;下压板,上压板上滑动式设有下压板;固定框,一侧的工作台上设有固定框,上压板与下压板均在固定框内滑动;第三弹性件,上压板与下压板之间设有第三弹性件;冲孔器,上压板底部均匀设有冲孔器,冲孔器滑动式穿过下压板。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间歇旋转机构包括:轴套,第一滑块上设有轴套,轴套在空心筒上滑动;第一支撑柱,一侧的工作台上设有第一支撑柱;第四转轴,固定框上转动设有第四转轴;第一连接板,第四转轴上设有第一连接板;第二转杆,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二转杆;第二连接板,第二转杆与轴套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二连接板;第二支撑柱,一侧的工作台上对称设有第二支撑柱;环形槽板,第二支撑柱之间设有环形槽板,第二转杆在环形槽板上滑动,第四转轴转动式穿过环形槽板;第三转杆,第一支撑柱上转动式设有第三转杆;缺齿轮,第四转轴上设有缺齿轮;圆齿轮,第三转杆上设有圆齿轮,圆齿轮与缺齿轮啮合;模具,第三转杆上设有模具,模具转动式穿过固定框。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送料机构包括:第三轴承座,第一安装架上设有第三轴承座;第四转杆,第三轴承座上设有第四转杆;第二皮带传送装置,第一转轴与第四转杆之间设有第二皮带传送装置;第五转杆,第一安装架上转动式设有第五转杆;锥齿轮,第五转杆与第四转杆上均设有锥齿轮,两侧的锥齿轮啮合;第三支撑柱,两侧的工作台上均设有第三支撑柱;方形块,第三支撑柱之间设有方形块;第六转杆,方形块上转动式设有第六转杆;第三皮带传送装置,第六转杆与第五转杆之间设有第三皮带传送装置;第二转动块,第六转杆下部设有第二转动块;第七转杆,第二转动块上转动式设有第七转杆;第三连接板,第七转杆上设有第三连接板;固定块,两侧的工作台上均设有固定块;安装框,固定块之间设有安装框;装料台,安装框上滑动式设有装料台;第二连杆,装料台底部设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在安装框上滑动;第二滑块,安装框上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块,第二连杆与第二滑块连接;固定杆,第二滑块内壁两侧均设有固定杆;配合块,固定杆上均设有配合块;第三滑块,第二滑块内滑动式设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与配合块配合;第三连杆,第三滑块上设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与第三连接板转动式连接;第三支撑杆,两侧的工作台顶部均设有第三支撑杆;方形套,第三支撑杆之间设有方形套;下料框,方形套内设有下料框。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推料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架,另一侧的工作台上设有第二安装架;气缸,第二安装架内设有气缸;第四支撑柱,另一侧的工作台上设有第四支撑柱;推块,第四支撑柱上滑动式设有推块,推块与气缸伸缩杆连接。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顶柱,圆齿轮上设有顶柱;L形块,固定框上设有L形块;第二卡块,L形块上转动式设有第二卡块,第二卡块与顶柱配合;滑轨,固定框两侧内壁均设有滑轨;导向杆,固定框内部两侧均设有导向杆;第四弹性件,导向杆上均套有第四弹性件;第五弹性件,L形块与第二卡块之间设有第五弹性件;挤出板,导向杆之间滑动式设有挤出板,挤出板在滑轨内滑动,第四弹性件与挤出板连接;卡板,挤出板上设有卡板,卡板与第二卡块配合。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第四支撑杆,工作台上均设有第四支撑杆;安装板,第四支撑杆之间设有安装板;滑动板,安装板上滑动式设有滑动板,滑动板与下料框接触;第六弹性件,滑动板与安装板之间均匀设有第六弹性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冲孔机构,以实现对过滤器的冲孔动作,接着在传动机构、间歇旋转机构、送料机构和推料机构的配合下,可高效稳定的实现对过滤器的冲孔,其中,间歇旋转机构可带动过滤器间歇转动。2、通过第二卡块和卡板的配合,实现将打孔完成的过滤器自动推出,这样就无需人们手动将过滤器取下,进而为人们提供便利。3、通过设有滑动板,实现当装料台向左移动至与滑动板接触时,下料框内的过滤器落至装料台上,而当装料台向右移动复位与滑动板分离时,滑动板复位从而重新挡住下料框内的过滤器,如此人们只需在下料框内放入足够的过滤器,就可实现对过滤器的自动下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传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冲孔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间歇旋转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杯过滤器侧边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板(1),底板(1)顶部设有多个工作台(2);/n传动机构(3),一侧的工作台(2)与底板(1)之间设有传动机构(3);/n冲孔机构(4),一侧的工作台(2)上设有冲孔机构(4);/n间歇旋转机构(5),一侧的工作台(2)上设有间歇旋转机构(5);/n送料机构(6),工作台(2)之间设有送料机构(6);/n推料机构(7),另一侧的工作台(2)上设有推料机构(7);/n伺服电机(8),传动机构(3)上设有伺服电机(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杯过滤器侧边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1),底板(1)顶部设有多个工作台(2);
传动机构(3),一侧的工作台(2)与底板(1)之间设有传动机构(3);
冲孔机构(4),一侧的工作台(2)上设有冲孔机构(4);
间歇旋转机构(5),一侧的工作台(2)上设有间歇旋转机构(5);
送料机构(6),工作台(2)之间设有送料机构(6);
推料机构(7),另一侧的工作台(2)上设有推料机构(7);
伺服电机(8),传动机构(3)上设有伺服电机(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杯过滤器侧边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3)包括:
第一安装架(31),底板(1)顶部设有第一安装架(31);
第一支撑杆(32),第一安装架(31)上设有第一支撑杆(32);
第一转轴(33),第一支撑杆(32)上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33);
第一卡套(34),第一转轴(33)上滑动式设有第一卡套(34);
第一弹性件(35),第一卡套(34)与第一转轴(33)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35);
支撑台(36),一侧的工作台(2)顶部设有支撑台(36),支撑台(36)与伺服电机(8)连接;
机架(37),支撑台(36)上设有机架(37);
导套(38),机架(37)上设有导套(38);
第一卡块(39),导套(38)上转动式设有第一卡块(39),第一卡块(39)与第一卡套(34)配合;
第一轴承座(310),机架(37)上设有第一轴承座(310);
第二转轴(311),第一轴承座(310)上设有第二转轴(311);
第二卡套(312),第二转轴(311)上滑动式设有第二卡套(312),第二卡套(312)与第一卡块(39)配合;
第二弹性件(313),第二转轴(311)与第二卡套(312)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313);
第二轴承座(314),支撑台(36)上设有第二轴承座(314);
第三转轴(315),第二轴承座(314)上设有第三转轴(315),第三转轴(315)与伺服电机(8)输出轴连接;
第一皮带传送装置(316),第三转轴(315)与第一卡块(39)之间设有第一皮带传送装置(3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杯过滤器侧边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冲孔机构(4)包括:
第一转动块(41),第二转轴(311)上设有第一转动块(41);
第二支撑杆(42),一侧的工作台(2)上设有第二支撑杆(42);
空心筒(43),第二支撑杆(42)上设有空心筒(43);
第一连杆(44),第一转动块(41)上转动式设有第一连杆(44);
第一转杆(45),第一连杆(44)上设有第一转杆(45);
第一滑块(46),空心筒(43)内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46),第一滑块(46)与第一转杆(45)转动式连接;
上压板(47),第一滑块(46)底部设有上压板(47);
下压板(48),上压板(47)上滑动式设有下压板(48);
固定框(49),一侧的工作台(2)上设有固定框(49),上压板(47)与下压板(48)均在固定框(49)内滑动;
第三弹性件(410),上压板(47)与下压板(48)之间设有第三弹性件(410);
冲孔器(411),上压板(47)底部均匀设有冲孔器(411),冲孔器(411)滑动式穿过下压板(4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杯过滤器侧边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间歇旋转机构(5)包括:
轴套(51),第一滑块(46)上设有轴套(51),轴套(51)在空心筒(43)上滑动;
第一支撑柱(52),一侧的工作台(2)上设有第一支撑柱(52);
第四转轴(53),固定框(49)上转动设有第四转轴(53);
第一连接板(54),第四转轴(53)上设有第一连接板(54);
第二转杆(55),第一连接板(54)上设有第二转杆(55);
第二连接板(56),第二转杆(55)与轴套(51)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二连接板(56);
第二支撑柱(57),一侧的工作台(2)上对称设有第二支撑柱(57);
环形槽板(58),第二支撑柱(57)之间设有环形槽板(58),第二转杆(55)在环形槽板(58)上滑动,第四转轴(53)转动式穿过环形槽板(58);
第三转杆(59),第一支撑柱(52)上转动式设有第三转杆(59);
缺齿轮(510),第四转轴(53)上设有缺齿轮(510);
圆齿轮(511),第三转杆(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利成
申请(专利权)人:邓利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