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坐卧两用型弹力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5819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10
一种坐卧两用型弹力床垫,属于功能性床垫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垫本体,所述床垫本体包括内卧区域和外坐区域,所述外坐区域围绕内卧区域设置,所述外坐区域的宽度不小于30cm;所述外坐区域的硬度高于内卧区域的硬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消费者的实际使用状况,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特性,创新性改进了床垫的内部和外沿支撑结构,能够适应于坐卧两用,普适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坐卧两用型弹力床垫
本技术属于功能性床垫
,具体涉及一种坐卧两用型弹力床垫。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们的压力极大,都市人均居住面积呈缩小趋势。传统放置在卧室只供躺卧休息的床垫,也常被年轻人放置在一居室的客厅内,承担着床与沙发两种家具功能。当时,传统床垫的软硬度整体一致,如果长期高频坐在床垫的边沿,使的床边局部受力较大,会导致该部位发生塌陷。此外,由于床垫一般设计体感较软,并不能够为坐姿时对臀部和腰部提供有力的支撑,长此以往会令使用者的颈肩腰腿疼症状加剧。申请人针对上述情况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特性,创新性改进了床垫的内部和外沿支撑结构,能够适应于坐卧两用,普适性更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坐卧两用型弹力床垫,创新性改进了床垫的内部和外沿支撑结构,能够适应于坐卧两用,普适性更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坐卧两用型弹力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垫本体,所述床垫本体包括内卧区域和外坐区域,所述外坐区域围绕内卧区域设置,所述外坐区域的宽度不小于30cm;所述外坐区域的硬度高于内卧区域的硬度。优选地,在床垫本体的上部设置上海绵层,在床垫本体的下部设置下海绵层,所述内卧区域和外坐区域设置于上海绵层和下海绵层之间。优选地,所述内卧区域由低密度发泡海绵制成,所述外坐区域由高密度发泡海绵制成。优选地,所述外坐区域由柱状高密度发泡海绵组合拼接而成。优选地,所述内卧区域由若干个混合弹性支撑柱组成;所述混合弹性支撑柱包括第一上均压板、上布袋簧、第二上均压板、柱状海绵体、第二下均压板、下布袋簧和第一下均压板,第一上均压板、上布袋簧、第二上均压板、柱状海绵体、第二下均压板、下布袋簧和第一下均压板由上而下顺序叠罗组装在一起;相邻混合弹性支撑柱的第一上均压板通过上铰接环铰接连接,相邻混合弹性支撑柱的第一下均压板通过下铰接环铰接连接。优选地,相邻混合弹性支撑柱的柱状海绵体之间通过衔接海绵胶合连接。优选地,同一混合弹性支撑柱内的第二上均压板和第二下均压板分别与柱状海绵体胶合连接。优选地,在第一上均压板的下表面开设第一上弹簧嵌槽,在第二上均压板的上表面开设第二上弹簧嵌槽,所述上布袋簧的两端分别插入并固定在第一上弹簧嵌槽和第二上弹簧嵌槽内;在第二下均压板的下表面开设第二下弹簧嵌槽,在第一下均压板的上表面开设第一下弹簧嵌槽,所述下布袋簧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二下弹簧嵌槽和第一下弹簧嵌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根据消费者的实际使用状况,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特性,创新性改进了床垫的内部和外沿支撑结构,能够适应于坐卧两用,普适性更强。内卧区域采用两种设计:当内卧区域由低密度发泡海绵制成、外坐区域由高密度发泡海绵制成时,由于高密度发泡海绵较低密度发泡海绵的硬度更大,能够为床沿外周的坐姿区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防止使用者出现颈肩腰腿痛加剧的情况。而位于内卧区域的低密度发泡棉的硬度明显低于高密度发泡海绵,能够为躺卧休息时的人体提供符合生理曲线的支撑,令使用者休息更加充分。当外坐区域由柱状高密度发泡海绵组合拼接而成,内卧区域由若干个混合弹性支撑柱组成时,外坐区域能够提供有力支撑且不易塌陷,内卧区域通过将弹簧和海绵的结构优势结合在一起,提供弹性更大且更加舒适在柔性支撑,由于弹簧的存在,令该结构区域柔度适宜的同时同样不易塌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相邻混合弹性支撑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坐区域;2、内卧区域;3、上海绵层;4、下海绵层;5、混合弹性支撑柱:5.1、上铰接环;5.2、上布袋簧;5.3、第一上均压板;5.4、第二上均压板;5.5、柱状海绵体;5.6、第二下均压板;5.7、第一下均压板;5.8、下布袋簧;5.9、下铰接环;6、柱状高密度发泡海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坐卧两用型弹力床垫,包括床垫本体,所述床垫本体包括内卧区域和外坐区域,所述外坐区域围绕内卧区域设置,所述外坐区域的宽度不小于30cm;所述外坐区域的硬度高于内卧区域的硬度。在床垫本体的上部设置上海绵层,在床垫本体的下部设置下海绵层,所述内卧区域和外坐区域设置于上海绵层和下海绵层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卧区域由低密度发泡海绵制成,所述外坐区域由高密度发泡海绵制成。由于高密度发泡海绵较低密度发泡海绵的硬度更大,能够为床沿外周的坐姿区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防止使用者出现颈肩腰腿痛加剧的情况。而位于内卧区域的低密度发泡棉的硬度明显低于高密度发泡海绵,能够为躺卧休息时的人体提供符合生理曲线的支撑,令使用者休息更加充分。实施例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坐区域由柱状高密度发泡海绵组合拼接而成。所述内卧区域由若干个混合弹性支撑柱组成;所述混合弹性支撑柱包括第一上均压板、上布袋簧、第二上均压板、柱状海绵体、第二下均压板、下布袋簧和第一下均压板,第一上均压板、上布袋簧、第二上均压板、柱状海绵体、第二下均压板、下布袋簧和第一下均压板由上而下顺序叠罗组装在一起;相邻混合弹性支撑柱的第一上均压板通过上铰接环铰接连接,相邻混合弹性支撑柱的第一下均压板通过下铰接环铰接连接。相邻混合弹性支撑柱的柱状海绵体之间通过衔接海绵胶合连接。同一混合弹性支撑柱内的第二上均压板和第二下均压板分别与柱状海绵体胶合连接。优选地,在第一上均压板的下表面开设第一上弹簧嵌槽,在第二上均压板的上表面开设第二上弹簧嵌槽,所述上布袋簧的两端分别插入并固定在第一上弹簧嵌槽和第二上弹簧嵌槽内;在第二下均压板的下表面开设第二下弹簧嵌槽,在第一下均压板的上表面开设第一下弹簧嵌槽,所述下布袋簧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二下弹簧嵌槽和第一下弹簧嵌槽内。外坐区域能够提供有力支撑且不易塌陷,内卧区域通过将弹簧和海绵的结构优势结合在一起,提供弹性更大且更加舒适在柔性支撑,由于弹簧的存在,令该结构区域柔度适宜的同时同样不易塌陷。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和使用方法同实施例一,不再赘述。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坐卧两用型弹力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垫本体,所述床垫本体包括内卧区域和外坐区域,所述外坐区域围绕内卧区域设置,所述外坐区域的宽度不小于30cm;所述外坐区域的硬度高于内卧区域的硬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坐卧两用型弹力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垫本体,所述床垫本体包括内卧区域和外坐区域,所述外坐区域围绕内卧区域设置,所述外坐区域的宽度不小于30cm;所述外坐区域的硬度高于内卧区域的硬度。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卧两用型弹力床垫,其特征在于:在床垫本体的上部设置上海绵层,在床垫本体的下部设置下海绵层,所述内卧区域和外坐区域设置于上海绵层和下海绵层之间。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坐卧两用型弹力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卧区域由低密度发泡海绵制成,所述外坐区域由高密度发泡海绵制成。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坐卧两用型弹力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坐区域由柱状高密度发泡海绵组合拼接而成。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坐卧两用型弹力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卧区域由若干个混合弹性支撑柱组成;所述混合弹性支撑柱包括第一上均压板、上布袋簧、第二上均压板、柱状海绵体、第二下均压板、下布袋簧和第一下均压板,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恒富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