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阿尔茨海默症用腕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5714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阿尔茨海默症用腕带,包括带体,带体的中部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内连接有佩戴物,安装座的底面设置有至少一个螺钉沉孔,螺钉沉孔内嵌装有第一橡胶塞,带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接带、另一端设置有插接槽,插接带活动插接于插接槽内,插接带上开设有多个插接孔,插接槽的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与插接孔相匹配的沉槽,沉槽内嵌装有第二橡胶塞,其中一个插接孔与其中一个沉槽通过插接杆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插接的连接方式实现腕带带体的收尾连接,并通过内置的插接杆实现连接位置的锁定,且在插接杆的外部设置橡胶塞,使得佩戴该腕带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无法轻易解开腕带,可有效避免腕带及佩戴物的遗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阿尔茨海默症用腕带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阿尔茨海默症用腕带。
技术介绍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因此,通常会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手腕处佩戴腕带式的定位手表、信息牌等,以便于患者意外走失时的位置查询或信息核对,使看护着能够将走失的患者及时找回。然而现有的腕带,通常采用外显的扣环扣接或外显的自锁连接扣连接等方式实现腕带在腕部的佩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可以很容易解开腕带,造成腕带的丢失,对走失患者的找寻带来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阿尔茨海默症用腕带,采用隐式的连接方式,使得佩戴该腕带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无法轻易解开腕带,可有效避免腕带及佩戴物的遗失。为实现上述效果,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阿尔茨海默症用腕带,包括带体,所述带体的中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连接有佩戴物,所述安装座的底面设置有至少一个螺钉沉孔,螺钉沉孔内嵌装有第一橡胶塞;所述带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接带、另一端设置有插接槽,所述插接带活动插接于插接槽内;所述插接带上开设有多个插接孔,所述插接槽的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与插接孔相匹配的沉槽,沉槽内嵌装有第二橡胶塞;其中一个插接孔与其中一个沉槽通过插接杆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带体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插接带采用硬质塑料材质制成,且插接带与带体为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与带体为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橡胶塞的表面形状与安装座的底面形状相匹配。进一步的,所述插接孔的数量为2至8个,相邻两个插接孔的间距为5mm至10mm。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橡胶塞的表面突出于沉槽槽口1mm至2mm。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采用插接带插入插接槽内的连接方式实现腕带带体的收尾连接,并通过内置的插接杆实现连接位置的锁定,且在插接杆的外部设置橡胶塞,使得佩戴该腕带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无法轻易解开腕带,可有效避免腕带及佩戴物的遗失;2、本技术通过将安装座与带体设计为一体结构,在安装座的背面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实现佩戴物的可拆卸连接,便于佩戴物的更换;同时,在螺钉连接处设置橡胶塞,使得佩戴该腕带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在腕带未解开的情况下,无法将佩戴物从安装座上移除,可有效避免佩戴物的遗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所述插接带与插接槽连接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1带体、11安装座、12插接槽、2佩戴物、3插接带、31插接孔、4第一橡胶塞、5第二橡胶塞、6插接杆、7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1至图5,一种阿尔茨海默症用腕带,包括带体1,带体1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便于弯曲佩戴且对皮肤无害,为通用的材质。带体1的中部设置有安装座11。本实施例中,安装座11与带体1为一体成型结构,以增强整体的强度,也避免常规分体式结构的装配操作。安装座11的顶面设置有嵌装槽,嵌装槽内连接有佩戴物2。安装座11的底面设置有两个螺钉沉孔,螺钉沉孔内设置有螺钉7,通过螺钉7实现佩戴物2在安装座11上的连接固定。同时,螺钉沉孔内嵌装有第一橡胶塞4,以避免螺钉7外露。第一橡胶塞4的表面形状与安装座11的底面形状相匹配,使得第一橡胶塞4塞入螺钉沉孔内之后,安装座11的底面平整光滑,患者佩戴该腕带时腕部不会产生不适感。带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接带3、另一端设置有插接槽12,插接带3活动插接于插接槽12内。本实施例中,插接带3采用硬质塑料材质制成,且插接带3与带体1为采用热熔成型工艺制成的一体成型结构,以保证插接带3能够顺畅插入插接槽12内。插接带3上开设有2至8个(本实施例中为6个)插接孔31,插接孔31的轴线与插接带3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且插接孔31沿插接带3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相邻两个插接孔31的间距为5mm至10mm(本实施例中为5mm)。插接槽12的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与插接孔31相匹配的沉槽,其中一个插接孔31与其中一个沉槽通过插接杆6活动连接,以实现插接带3与插接槽12连接位置的锁定。显然地,也可在其余位置相对应的插接孔31和插接槽12内部分或全部地插入插接杆6,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优选的,插接带3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线,便于标识插接带3插入插接槽12内的深度,使得插接孔31能够与沉槽能够准确对位,保证插接杆6能够顺利插入沉槽和插接孔31内,从而实现连接位置的锁定。沉槽内嵌装有第二橡胶塞5,以避免插接杆6的端部外露,增加佩戴者移除插接杆6的难度。优选的,第二橡胶塞5的表面突出于沉槽槽口1mm至2mm,以便于腕带从佩戴者腕部上取下时,看护人员可将第二橡胶塞5顺利取出。本技术在使用时,看护人员先将要佩戴的佩戴物2放置在安装座11中,通过螺钉7将佩戴物2固定连接在安装座11内,而后将第一橡胶塞4塞入螺钉沉孔内;再将腕带放置在患者的腕部,将插接带3的端部绕过腕部并插入插接槽12内,根据佩戴的需要确定插接带3插入插接槽12内的深度,并将此深度对应的插接孔31与相应的沉槽位置匹配,而后将插接杆6从沉槽插入插接孔31内,再将第二橡胶塞5塞入对应的沉槽内,完成腕带的佩戴过程。插接杆6的两个端部分别位于插接槽12两侧对应的沉槽内,因而完成插接带3与插接槽12连接位置的锁定。对于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来说,由于第二橡胶塞5的取出不太方便,且插接杆6的取出也比较费力和麻烦,患者自然不能像打开现有的外显式连接扣那样解开该腕带,从而有效避免了腕带及其上佩戴物2的遗失。同时,由于连接固定佩戴物2的螺钉位于安装座11的底面,在腕带未解开的状态下,患者更无法将佩戴物2移除,进一步保证了佩戴物2不被轻易遗失。显然地,本技术的腕带通过简单变形也可作为普通装饰腕带或手表腕带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阿尔茨海默症用腕带,包括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1)的中部设置有安装座(11),所述安装座(11)内连接有佩戴物(2),所述安装座(11)的底面设置有至少一个螺钉沉孔,螺钉沉孔内嵌装有第一橡胶塞(4);/n所述带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接带(3)、另一端设置有插接槽(12),所述插接带(3)活动插接于插接槽(12)内;/n所述插接带(3)上开设有多个插接孔(31),所述插接槽(12)的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与插接孔(31)相匹配的沉槽,沉槽内嵌装有第二橡胶塞(5);/n其中一个插接孔(31)与其中一个沉槽通过插接杆(6)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阿尔茨海默症用腕带,包括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1)的中部设置有安装座(11),所述安装座(11)内连接有佩戴物(2),所述安装座(11)的底面设置有至少一个螺钉沉孔,螺钉沉孔内嵌装有第一橡胶塞(4);
所述带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接带(3)、另一端设置有插接槽(12),所述插接带(3)活动插接于插接槽(12)内;
所述插接带(3)上开设有多个插接孔(31),所述插接槽(12)的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与插接孔(31)相匹配的沉槽,沉槽内嵌装有第二橡胶塞(5);
其中一个插接孔(31)与其中一个沉槽通过插接杆(6)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阿尔茨海默症用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1)采用橡胶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丽天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