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鱼类养殖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5470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鱼类养殖仓,包括容舱,容舱的四周上部具有一平台;前侧的所述平台上设有一组吸鱼泵;容舱中部设有一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上设有一对投饲机,投饲机与正对的一对所述平台之间通过运料槽连接;左右两侧的所述平台上分别设有吸水净化装置,所述吸水净化装置上包括一水流通道,水流通道的吸水口向下深入容舱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进行一体化的大规模养殖,将水质清理、饲料投饲、鱼类转运等多个养殖环节集成一体,通过各个分系统的控制及控制系统总成将鱼类养殖的每个环节都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养殖舱封闭链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化鱼类养殖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鱼类养殖仓,属于鱼类大规模养殖

技术介绍
深远海养殖指在远离大陆、水深20米以下的海区,依托养殖工船或大型浮式养殖平台等装备,并配套深海网箱设施、捕捞渔船、能源供给网络、物流补给船和陆基保障设施所构成的,集工业化绿色养殖、渔获物搭载与物资补给、水产品海上加工与物流、基地化保障、数字化管理于一体的渔业综合生产系统,是“养—捕—加”相结合、“海—岛—陆”相连接的全产业链渔业生产新模式。现有技术中,海上养殖设施的工程化水平较低,养殖设施系统的研发水平较低,大型养殖平台构建还处于方案设计阶段,一些关键性、基础性研究亟待开展,包括专业化养殖工船基础船型、集成构建游弋式大型养殖工船及综合渔业生产平台等,都是今后的深远海养殖行业的发展方向。故此,如何提供一种适应大规模鱼类养殖的自动化养殖仓,将水质清理、氧气控制、水温控制、饲料投放、鱼类转运等多个环节集成一体,并对每个环节进行有机整合,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鱼类养殖仓,将水质清理、氧气控制、水温控制、饲料投放、鱼类转运等多个环节集成一体,将鱼类养殖的每个环节都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养殖舱封闭链条,从何在适应大规模的鱼类养殖的同时,提高了养殖规模和产量,大幅提高经济效益。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鱼类养殖仓,包括容舱12,容舱12的四周上部具有一平台;前侧的所述平台上设有一组吸鱼泵11;容舱12中部设有一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上设有一对投饲机4,投饲机4与正对的一对所述平台之间通过运料槽3连接;左右两侧的所述平台上分别设有吸水净化装置,所述吸水净化装置上包括一水流通道,水流通道的吸水口6向下深入容舱中。优选的,容舱12的后侧与左右两侧均设有栏杆1。进一步的,所述吸水净化装置呈向上凸起的匚形,容舱12左右两侧的栏杆1位于所述吸水净化装置下方的空间内。优选的,左右两侧的所述平台上还设有制氧机2,所述制氧机2向下与水体连通。优选的,所述吸鱼泵11具有三台,横卧式固定在容舱前侧的所述平台上。优选的,所述水流通道上依次设有分别于控制中心连接的净水器7、温控器8、含氧量监控器9、微生物监测器10。优选的,其安装在大型养殖工船上,或在深远海海面上,或安装在陆地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养殖舱可以进行一体化的大规模养殖,将水质清理、氧气控制、水温控制、饲料投饲、鱼类转运等多个养殖环节集成一体,通过各个分系统的控制及控制系统总成将鱼类养殖的每个环节都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养殖舱封闭链条。2)本养殖舱可以进行大规模的鱼类养殖,提高了养殖规模和产量,大幅提高经济效益。3)本养殖舱植入了模块化的设计理念,每个系统都配由控制系统控制,当系统中的部件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进行替换或者修理,避免对养殖产生影响,极大的方便了后期养殖管理;同时通过主控制系统可以把控养殖中的各个环节,提高养殖成活率,最大程度降低鱼类死亡率,降低意外因素对鱼类生长的影响,从而提高经济效益。4)本养殖舱具有高度的信息化、自动化的特点,相较于以往传统的池塘养殖模式,该养殖仓的工作效率成倍提高,且不受时间和环境限制。大大降低劳动强度,节约了大量的人员成本。5)本养殖舱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和扩展性,可以安装在大型养殖工船上,在深远海海面上进行鱼类养殖,也可以安装在山区、沙漠、平原等陆地上进行工业化的大规模鱼类经济养殖,只要针对不同地区环境和养殖鱼类进行参数调节和精细化管理即可。为我国科技新农,精准扶贫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自动化鱼类养殖仓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自动化鱼类养殖仓的右视图。图3是本技术自动化鱼类养殖仓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自动化鱼类养殖仓的左视图。图中,1.栏杆,2.制氧机,3.运料槽,4.投饲机,5.出水口,6.吸水口,7.净水器,8.温控器,9.含氧量监控器,10.微生物检测器,11.吸鱼泵,12.容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图4,一种自动化鱼类养殖仓,包括容舱12,容舱12的四周上部具有一平台;前侧的所述平台上设有一组吸鱼泵11;容舱12中部设有一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上设有一对投饲机4,投饲机4与正对的一对所述平台之间通过运料槽3连接;左右两侧的所述平台上分别设有吸水净化装置,所述吸水净化装置上包括一水流通道,水流通道的吸水口6向下深入容舱中。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4,容舱12的后侧与左右两侧均设有栏杆1。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3,所述吸水净化装置呈向上凸起的匚形,容舱12左右两侧的栏杆1位于所述吸水净化装置下方的空间内。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3,左右两侧的所述平台上还设有制氧机2,所述制氧机2向下与水体连通。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吸鱼泵11具有三台,横卧式固定在容舱前侧的所述平台上。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3,所述水流通道上依次设有分别于控制中心连接的净水器7、温控器8、含氧量监控器9、微生物监测器10。在此实施例中,其安装在大型养殖工船上,或在深远海海面上,或安装在陆地上。其工作原理为:根据设计要求在容舱内投入大量的鱼苗进行养殖,养殖舱内的水通过吸水口6进入净水器7中对水质进行净化,去除杂质和污染物,与此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温控器8对水温进行控制,必要时可以加热水、含氧量监控器9对水中的溶解氧进行实时监控,当水中含氧量低于要求值时自动触发报警系统,则监控系统自动调节增氧机功率对水进行快速加氧,当水中含氧量稳定时系统将自动维持进入平稳模式。养殖仓配备了自动投饲系统,通过控制系统可根据养殖鱼类的生长需求进行定点定量精准化投饲,最大程度避免饲料的浪费形成污染,并且投饲系统拥有半自动化运料线,饲料通过传输带运输自动进入投饲机料仓,可以大量的节约人工成本,养殖仓配备了多台大容量的吸鱼泵,可以将大量的鱼苗运入养殖舱中,当养殖成品后根据需求将成品鱼进行转运,真空式的吸鱼泵可以快速、安全地进行转运并且减少对于鱼类的接触,最大程度降低鱼类的损伤和死亡,提高经济效益。以上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技术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鱼类养殖仓,其特征在于:/n包括容舱(12),容舱(12)的四周上部具有一平台;前侧的所述平台上设有一组吸鱼泵(11);/n容舱(12)中部设有一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上设有一对投饲机(4),投饲机(4)与正对的一对所述平台之间通过运料槽(3)连接;/n左右两侧的所述平台上分别设有吸水净化装置,所述吸水净化装置上包括一水流通道,水流通道的吸水口(6)向下深入容舱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鱼类养殖仓,其特征在于:
包括容舱(12),容舱(12)的四周上部具有一平台;前侧的所述平台上设有一组吸鱼泵(11);
容舱(12)中部设有一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上设有一对投饲机(4),投饲机(4)与正对的一对所述平台之间通过运料槽(3)连接;
左右两侧的所述平台上分别设有吸水净化装置,所述吸水净化装置上包括一水流通道,水流通道的吸水口(6)向下深入容舱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鱼类养殖仓,其特征在于:容舱(12)的后侧与左右两侧均设有栏杆(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鱼类养殖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净化装置呈向上凸起的匚形,容舱(12)左右两侧的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