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田灌溉托管系统,包括水源井、自动灌溉系统和管路;所述自动灌溉系统配设在水源井附近,管路与水源井连通,保证水源供给;所述管路包括主管路和分支管带;自动灌溉系统设置在主管路上,主管路设置在灌溉区域的头部;若干个分支管带通过连接件与主管路垂直连接,铺设在灌溉区域内;所述分支管带上安装有控制阀门;主管路上安装有流量计和压力表;各个所述控制阀门、流量计和压力表分别与自动灌溉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托管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针对不同作物进行集中灌溉,实现有限人员对大领域农田实施集中灌溉养护,省时省力,灌溉效率高,数据及时准确,实现大田养护托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田灌溉托管系统
本技术涉及大田灌溉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单元区域大田灌溉的托管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智能化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灌溉已经成为农田灌溉的主导模式。现有的智能化灌溉大体是由用户自身通过手机和控制器等智能化设备进行各自的灌溉控制。由于农村的年轻劳动力越来越少,农村耕地的使用率越来越低,留在家中的老人或孩子已经无法完成大领域农田的管理,因此,很多地方开始实施农田单元负责制,即由村委会或社区对农田进行统一管理,并由专人进行养护,形成大领域农田的托管养护,因此,大田灌溉托管养护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发展趋势,而最能体现大田集中化托管的为农田收割,同样的作物更有利于大田托管养护,而目前市场上并没有对托管化大田进行集中养护的智能化设施,尤其是用于大田灌溉的集中化控制,分户控制已经无法满足大领域农田集中化托管养护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大领域农田集中化灌溉技术的缺失,提供一种实现大田灌溉的托管系统。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田灌溉托管系统,包括水源井、自动灌溉系统和管路;所述自动灌溉系统配设在水源井附近,管路与水源井连通,保证水源供给;所述管路包括主管路和分支管带;自动灌溉系统设置在主管路上,主管路设置在灌溉区域的头部;若干个分支管带通过连接件与主管路垂直连接,铺设在灌溉区域内;所述分支管带上安装有控制阀门;主管路上安装有流量计和压力表;各个所述控制阀门、流量计和压力表分别与自动灌溉系统连接。所述分支管带沿灌溉区域的长度方向铺设,相邻分支管带之间的距离为6-8米。所述自动灌溉系统包括系统决策中心、阀门组、云中心和手机APP;系统决策中心由过滤装置、大田施肥机、控制中心组成,并集成于柜体内;所述控制中心包括控制器和外挂控制模块;外挂控制模块通过485传输方式与控制器有线连接,实现对过滤装置、大田施肥机的控制和流量采集;控制器与阀门组通过lora模式无线连接、控制器与管道上的流量计和压力表连接,对电网参数、管道流量、管道压力和用电参数进行采集、存储和指令传输;所述手机APP完成用户数据录入、数据显示、指令发送;控制中心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无线网络与云中心和手机APP连接传输。大田灌溉托管系统,用于检测管道流量的为有线涡轮流量计,用于检测管道压力的是量程1MPa的4-20ma压力变送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公开的托管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针对不同作物进行集中灌溉,实现有限人员对大领域农田实施集中灌溉养护,省时省力,灌溉效率高,数据及时准确,实现大田养护托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控制中心连接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中管带铺设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技术所公开的这种托管系统主要是针对大面积农田灌溉养护进行的托管系统,适用于以村委会或社区为单位集中管理农田使用,并由专人进行操作。一种大田灌溉托管系统,包括水源井、自动灌溉系统和管路。自动灌溉系统的硬件配设在水源井附近,管路与水源井连通,保证水源供给。管路包括主管路和分支管带;自动灌溉系统设置在主管路上,主管路设置在灌溉区域的头部。若干个分支管带通过管道三通等连接件与主管路垂直连接,铺设在灌溉区域内;所述分支管带上安装有控制阀门;主管路上安装有流量计和压力表;各个所述控制阀门、流量计和压力表分别与自动灌溉系统连接。分支管带沿灌溉区域的长度方向铺设,相邻分支管带之间的距离为6-8米,优选6米。自动灌溉系统包括系统决策中心、阀门组、云中心和手机APP;系统决策中心由过滤装置、大田施肥机、控制中心组成,并集成柜体内;控制中心包括控制器和外挂控制模块;外挂控制模块通过485传输方式与控制器连接,实现对过滤装置、大田施肥机的控制和流量采集;控制器与阀门组、管道上的流量计和压力表连接,对电网参数、管道流量、管道压力和用电参数进行采集、存储和指令传输;手机APP完成用户数据录入、数据显示、指令发送;控制中心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无线网络与云中心和手机APP连接传输。外挂控制模块包括施肥机供电控制模块、流量计供电及采集模块、过滤装置控制及供电模块等。用于检测管道流量的为有限涡轮流量计,用于检测管道压力的是量程1MPa的4-20ma压力变送器。(1)设备安装设备安装主要为系统决策中心、阀门组的安装。系统决策中心安装:将系统决策中心运输到井口,通过不漏水且能承压的快速接头将系统决策中心的入水管道、出水管道与井口三通处的快速接头口进行对接,将泄压口排放到井口。系统决策中心包括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在现场安装的大部分都是固定在柜体里面的,为固定式;可以移动的放在出水口位置的,为移动式。为了不改变原有水泵的控制方式,把原有控制方式作为主电源开关,将系统决策中心的电源通过防水型大功率插座、插头对接到原有控制的下口,将水泵同样通过插头方式接到系统决策中心的下口,实现系统决策中心作为原有控制方式的下级串联控制部分。安装完成后打开原有控制电源,并对系统决策中心进行上电。注:在使用完成后将水泵接回原有控制方式,回复原有控制及灌溉模式。阀门组安装:用户根据灌溉面积,可以随机挑选所需个数的阀门进行现场安装(每个阀门具有唯一的硬件ID,实现阀门识别),阀门默认是关闭状态,在阀门组装完毕后手动打开阀门对应的出水口。(2)管带铺设设备安装完成后,用户打开APP软件,通过账户、密码进行登录。为了记录用户使用位置、井号等信息(为后续追溯系统考虑),用户首选需要选择县、镇、村及井号信息,然后通过在线列表或通过扫描方式选择要使用的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具有唯一的硬件ID),此时APP需要提示控制中心是否已联网,联网成功方可进行添加,添加完成后进入下一步铺管操作。铺管模式:用户通过APP点击铺管,此时下发指令到控制中心并使其进入阀门匹配模式,此时现场通过磁铁触发需要铺管的阀门,阀门会上报硬件ID(同时验证阀门无线是否正常),处于匹配模式的控制中心接收到上报的阀门硬件ID后,进行阀门匹配并上报中心,此时APP会显示添加一个新阀门(状态为未铺管,阀门状态分为未铺管、已铺管未灌溉、已灌溉三种状态)。由于铺管过程中可能受风力影响导致管带被吹偏离铺设轨道,用户此时可以选择充水铺管(为可选功能)模式。充水铺管采用恒压铺管原理,通过现场实验测试出铺管模式所需的合理压力范围,手机APP将此压力值下发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此压力值调节泄压蝶阀实现恒压充水。同时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手动实时调节充水压力的大小。在铺管完成后,通过APP手动输入对应的管道长度,中心下发阀门对应的管带长度和阀门状态到控制中心进行记录。(3)自动轮灌已铺设完成微喷带的阀门可以进行自动轮灌操作,用户输入亩均需水量开启自动轮灌,在轮灌时控制中心记录已打开阀门个数,并监测管道的流量,判断流量是否处于所需的流量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田灌溉托管系统,包括水源井、自动灌溉系统和管路;所述自动灌溉系统配设在水源井附近,管路与水源井连通,保证水源供给;所述管路包括主管路和分支管带;自动灌溉系统设置在主管路上,主管路设置在灌溉区域的头部;若干个分支管带通过连接件与主管路垂直连接,铺设在灌溉区域内;所述分支管带上安装有控制阀门;主管路上安装有流量计和压力表;各个所述控制阀门、流量计和压力表分别与自动灌溉系统连接;其特征在于:/n所述分支管带沿灌溉区域的长度方向铺设,相邻分支管带之间的距离为6-8米;/n所述自动灌溉系统包括系统决策中心、阀门组、云中心和手机APP;系统决策中心由过滤装置、大田施肥机、控制中心组成,并集成于柜体内;/n所述控制中心包括控制器和外挂控制模块;外挂控制模块通过485传输方式与控制器连接,实现对过滤装置、大田施肥机的控制和流量采集;控制器与阀门组通过lora模式无线连接、控制器与管道上的流量计和压力表连接,对电网参数、管道流量、管道压力和用电参数进行采集、存储和指令传输;/n所述手机APP完成用户数据录入、数据显示、指令发送;/n控制中心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无线网络与云中心和手机APP连接传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田灌溉托管系统,包括水源井、自动灌溉系统和管路;所述自动灌溉系统配设在水源井附近,管路与水源井连通,保证水源供给;所述管路包括主管路和分支管带;自动灌溉系统设置在主管路上,主管路设置在灌溉区域的头部;若干个分支管带通过连接件与主管路垂直连接,铺设在灌溉区域内;所述分支管带上安装有控制阀门;主管路上安装有流量计和压力表;各个所述控制阀门、流量计和压力表分别与自动灌溉系统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支管带沿灌溉区域的长度方向铺设,相邻分支管带之间的距离为6-8米;
所述自动灌溉系统包括系统决策中心、阀门组、云中心和手机APP;系统决策中心由过滤装置、大田施肥机、控制中心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来,董子满,薛强,刘继仓,王立伟,宋明骏,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海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