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蓄电池配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复合AGM隔板,其包括基板,基板相对的两侧面上均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粘接层、防水层、增强层及表层,增强层由芳纶纤维和苎麻纤维作为经纬线编制而成,表层由PTFE乳液涂覆在粘接层二表面并固化后形成。本申请具有AGM隔板的机械强度高,可减少其长期使用易刺穿的可能性,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效果。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效果。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复合AGM隔板
[0001]本申请涉及蓄电池配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层复合AGM隔板。
技术介绍
[0002]铅酸蓄电池是一种技术趋于成熟且安全环保的电池,铅酸蓄电池在组装生产过程中,需要在其正负极板之内夹一层隔板,该隔板成为AGM隔板。AGM隔板是蓄电池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其主要作用是:
①
防止正/负极板互相接触而发生电池内部短路;
②
使蓄电池紧密装配,缩小电池体积;
③
防止极板变形、弯曲和活性物质的脱落;
④
在极板间的多孔性隔板中贮存必要数量的电解液,以保证较高的导电性和电池反应的需要;
⑤
防止一些对电池有害的物质通过隔板进行迁移和扩散。
[0003]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605948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层复合AGM隔板,多层复合AGM隔板由粗玻璃纤维层、细玻璃纤维层、粘结层及回弹层构成,细玻璃纤维层设于粗玻璃纤维层上、下表面,粘结层设于细玻璃纤维层表面,回弹层设于粘结层表面。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AGM隔板的机械强度差,随着充放电过程的进行,AGM隔板易出现断裂、穿透的缺陷,从而缩短了AGM隔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AGM隔板的机械强度,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层复合AGM隔板。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层复合AGM隔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多层复合AGM隔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相对的两侧面上均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粘接层、防水层、增强层及表层,所述增强层由芳纶纤维和苎麻纤维作为经纬线编制而成,所述表层由PTFE乳液涂覆在粘接层二表面并固化后形成。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芳纶纤维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耐酸耐碱、重量轻等优良性能,其强度是钢丝的 5~6倍 ,模量为钢丝或玻璃纤维的2~3倍,韧性是钢丝的2倍,而重量仅为钢丝的1/5左右;苎麻纤维十分坚韧,强力大而延伸度小;因此将芳纶纤维和苎麻纤维编织支撑增强层,可提升AGM隔板的机械强度及韧性,减少长期充放电后,AGM隔板易被刺穿的可能性,从而延长了AGM隔板的使用寿命;PTFE乳液喷涂在增强层表面形成的表层,由于PTFE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性,以此提升了AGM隔板的抗溶剂性,进一步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0009]优选的,所述增强层的经纬线形成的间隙内嵌设有玻璃纤维颗粒。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璃纤维颗粒的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将其填充在增强层的经纬线之间的间隙内,可进一步增强增强层的机械强度,从而改善AGM隔板易被刺穿的缺陷,进一步延长了AGM隔板的使用寿命。
[0011]优选的,所述基板靠近所述防水层的侧面两边缘上固定连接有隔条,所述隔条、所述基板及所述防水层之间形成有粘接腔,所述粘接层由胶接剂填充在粘接腔内形成。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基板与防水层之间设有隔条以形成粘接腔,粘接腔的设置增加了基板与防水层之间的粘接面积,以此增加了二者之间胶接剂的用量,提高了基板与防水层之间粘接的牢固度。
[0013]优选的,所述基板靠近所述防水层的侧面上及所述防水层靠近所述基板的侧面上均开设有与粘接腔连通的粘接槽。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粘接槽进一步增大了基板与防水层之间的粘接面积,从而增加了胶接剂的用量,提高了基板与防水层之间粘接的牢固度。
[0015]优选的,两个所述隔条之间设有加强网,加强网包括固定连接在两个隔条之间的横向筋条及固定在横向筋条上的若干纵向筋条。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网可对粘接腔进行支撑和加固,横向筋条从横向上起到支撑加固粘接腔的作用,纵向筋条在纵向上起到支撑加固粘接腔的作用,以此可对基板及防水层形成的整体进行加固,从而提升了AGM隔板整体的机械进行,减少AGM隔板易弯曲变形而影响其正常使用的可能性。
[0017]优选的,所述基板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细玻璃纤维层一、中间玻璃纤维层及细玻璃纤维层二,所述中间玻璃纤维层由粗玻璃纤维及细玻璃纤维混编而成。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不同的玻璃纤维复合而成的基板具有更好的弹性,细玻璃纤维相比粗玻璃纤维能够更好地吸收酸,因此将细玻璃纤维层一及细玻璃纤维层二设置在中间玻璃纤维层的两侧,可促使电池反应时,产生的酸向隔板中扩散;另外中间玻璃纤维层由粗玻璃纤维及细玻璃纤维混编制成,细玻璃纤维可填充在粗玻璃纤维的间隙内,使中间玻璃纤维层更加密实,从而使中间玻璃纤维层的韧性和机械性能均得到了保证。
[0019]优选的,所述中间玻璃纤维层两侧面边缘上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条,所述细玻璃纤维层一靠近所述中间玻璃纤维层的侧面上及所述细玻璃纤维层二靠近所中间玻璃纤维层的侧面上均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条卡接配合的限位槽。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细玻璃纤维层一及细玻璃纤维层二压合在中间玻璃纤维层两侧时,限位条卡合在限位槽内,增加了细玻璃纤维层一及细玻璃纤维层二与中间玻璃纤维层中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基板各层之间的粘接更加牢固,减少了基板脱胶易散开的可能性。
[0021]优选的,所述限位条内固定连接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碳纤维条。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纤维条具有耐高温、抗摩擦、机械强度高等优点,将其设置在限位条内可增强限位条的机械性能,从而保证基板的机械性能,减少基板的边缘易弯曲变形的可能性。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将芳纶纤维和苎麻纤维编织支撑增强层,可提升AGM隔板的机械强度及韧性,减少长期充放电后,AGM隔板易被刺穿的可能性,从而延长了AGM隔板的使用寿命;
[0025]玻璃纤维颗粒的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将其填充在增强层的经纬线之间的间隙内,可进一步增强增强层的机械强度,从而改善AGM隔板易被刺穿的缺陷,进一步延长了AGM隔板的使用寿命;
[0026]加强网可对粘接腔进行支撑和加固,横向筋条从横向上起到支撑加固粘接腔的作用,对基板及防水层形成的整体进行加固,从而提升了AGM隔板整体的机械进行,减少AGM隔
板易弯曲变形而影响其正常使用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申请实施例中隔离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1、基板;11、细玻璃纤维层一;111、限位槽;12、中间玻璃纤维层;121、限位条;122、碳纤维条;13、细玻璃纤维层二;14、隔条;15、粘接槽;2、粘接层;3、防水层;4、增强层;41、芳纶纤维;42、苎麻纤维;43、玻璃纤维颗粒;5、表层;6、加强网;61、横向筋条;62、纵向筋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1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复合AGM隔板,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相对的两侧面上均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粘接层(2)、防水层(3)、增强层(4)及表层(5),所述增强层(4)由芳纶纤维(41)和苎麻纤维(42)作为经纬线编制而成,所述表层(5)由PTFE乳液涂覆在粘接层(2)二表面并固化后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复合AGM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层(4)的经纬线形成的间隙内嵌设有玻璃纤维颗粒(4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复合AGM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靠近所述防水层(3)的侧面两边缘上固定连接有隔条(14),所述隔条(14)、所述基板(1)及所述防水层(3)之间形成有粘接腔,所述粘接层(2)由胶接剂填充在粘接腔内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层复合AGM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靠近所述防水层(3)的侧面上及所述防水层(3)靠近所述基板(1)的侧面上均开设有与粘接腔连通的粘接槽(15)。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惠兵,顾建华,管松涛,
申请(专利权)人:启东金耀億华玻纤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