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脂肪肝和酒精性肝损伤的颗粒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4520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制药领域,即一种用于治疗脂肪肝和酒精性肝损伤的颗粒及制备方法。它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制成:焦山楂150g,茵陈100g,泽泻100g,车前草75g,虎杖75g,丹参100g,熟大黄45g,决明子75g,黄芪100g,柴胡75g,制何首乌75g,加常规辅料制成1000g。通过配方、工艺参数的改进,丹参酮含量提高3倍以上。产品稳定性明显增加。在用于肝炎后脂肪肝和长期酗酒形成的脂肪肝病变,起到良好的治疗及保护作用。起到良好的治疗及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脂肪肝和酒精性肝损伤的颗粒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制药领域,即一种用于治疗脂肪肝和酒精性肝损伤的颗粒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原清肝健脾颗粒:处方:山楂 150g ,茵陈(滨蒿)100g,泽泻100g,车前草 75g,虎杖 75g,丹参 100g,大黄 45g,决明子75g,黄芪 100g,柴胡75g,制何首乌 75g,加辅料制成1000g。其缺点是:1、山楂药材大多含有果核,果核为无效成分,占比大,数量不固定,造成投料数量不稳定,批与批之间存在差异。2、处方中虎杖、大黄、决明子、制何首乌中均含有葸菎类物质,泻下力强。不利于体虚者服用,不利于长期服用。
[0003]原清肝健脾颗粒制备方法:以上十一味,山楂、丹参酌予碎断,用5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加5倍量醇,回流2小时,第二次加3倍量醇,回流1.5小时,第三次加3倍量醇,回流1.5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备用。药楂与茵陈等其余九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5倍量水,煎煮1.5小时,第三次加5倍量水,煎煮1.5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与上述药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80℃)的稠膏,与蔗糖粉按1:4的比例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制成1000g,即得。
[0004]其缺点是:1、山楂、丹参酌予碎断,用5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丹参中的脂溶性有效成分不能完全提取出来,如丹参酮。
[0005]2、山楂、丹参酌予碎断,用5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加5倍量醇,第二次加3倍量醇,第三次加3倍量醇。加溶媒量少,不能充分浸渍药材,煎煮不充分。
[0006]3、山楂、丹参药楂与茵陈等其余九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第二次加5倍量水,第三次加5倍量水。加溶媒量少,不能充分浸渍药材,煎煮不充分。
[0007]4、分次滤过,合并滤液,与上述药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80℃)的稠膏。山楂和丹参的醇提取物没有处理,存在一定量的水溶性较差的成分, 在水提取工艺中,药液直接浓缩至稠膏,此稠膏中存在一定量的杂质,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30~1.35(80℃),有部分药液碳化。导致专利技术在溶化性检测中不达标。
[0008]5、专利技术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吸潮、结块。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缓和泻下作用,增加游离蒽醌类物质含量,改进方法的用于治疗脂肪肝和酒精性肝损伤的颗粒及制备方法。
[0010]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脂肪肝和酒精性肝损伤的颗粒,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及常规辅料制成1000g:焦山楂 150g ,茵陈(滨蒿)100g,泽泻100g ,车前草 75g,虎杖75g,丹参100g,熟大黄45g,决明子75g,黄芪 100g,柴胡75g,制何首乌 75g。
[0011]1、用焦山楂代替山楂。焦山楂为净山楂(除去杂质及核),照清炒法炒到色变深。目的:焦山楂代替山楂,投料更准确、可控。由于去除了占比较大的果核,因此功效明显提高。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同大黄、虎杖配伍相须、相使。
[0012]2、用熟大黄代替大黄。熟大黄为取净大黄块,照 酒炖或酒蒸法炖或蒸至内外均呈黑色。熟大黄泻下力缓。熟大黄中游离蒽醌的含量为不得少于0.5%,生药材为不得少于0.2%。目的:缓和泻下作用,增加游离蒽醌类物质含量。
[0013]用法与用量:温开水冲服,一次6g,一日2次。
[0014]方中选用了焦山楂为君药,消导和中,能消食积,行结气,助消化;茵陈清泻湿热,疏肝利胆;泽泻清热化湿,利水消肿;车前草清热解毒,渗湿化痰;决明子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此四者配伍,行脾湿,祛胃浊,辅助君药,可增强除脂消积之效。虎杖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丹参活血祛瘀,安神宁心;熟大黄行积导滞,活血化瘀。三者配伍畅旺血行,疏肝利胆,推陈致新,辅助君药通经络,可加强消除肝积之力。佐用黄芪补气健脾,升阳益胃;何首乌补血生精,通便解毒。二者配伍可补益脾肾,滋荣气血,佐伍君臣药不但可使消而不伐,并且有标本兼顾之用。使以柴胡疏肝利胆,宣畅三焦,引使群药直达病所。诸药合用,共奏去脂消积,减肥保肝之功效。
[0015]我们的实验证明,本品能明显降低肝损伤动物血清中GPT含量及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从而亦充分证明了该药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及损伤后肝功能的恢复及改善作用,说明它对脂肪肝和酒精中毒性脂肪肝的症状有一定缓解,由于我们在方中加入了黄芪、首乌等补气、补血中药,因而使该方在祛邪同时兼有补虚之功效,达到治疗与保健的双重目的。
[0016]一种用于治疗脂肪肝和酒精性肝损伤颗粒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以上十一味,焦山楂、丹参酌予碎断,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三次。改变了乙醇浓度,有利于脂溶性成分的提取。体积百分比95%乙醇。
[0017]②
第一次加10倍量醇,回流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醇,回流1.5小时,第三次加8倍量醇,回流1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70℃),备用。增加了乙醇用量,有利于药材充分浸泡、煎煮和提取完全。
[0018]③
药楂与茵陈等其余九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第三次加8倍量水,煎煮1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70℃)。增加了水的用量,有利于药材充分浸泡、煎煮和提取完全。
[0019]④
与上述药液合并,在搅拌下加入3倍量乙醇,静置12

16小时(0

10℃),滤过,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50℃)。新增工艺,去除不溶性杂质,有利于专利技术质量稳定。
[0020]⑤
加入2倍量纯化水,静置12

16小时(0

10℃),离心,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0

1.25(70℃),低温干燥。新增工艺,去除水溶性杂质,保证溶化性达标,在长期放置过程中不会出现吸潮、结块。
[0021]⑥
干膏粉与蔗糖粉按1:4的比例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即得。
[0022]优选,一种用于治疗脂肪肝和酒精性肝损伤颗粒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以上十一味,焦山楂、丹参酌予碎断,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三次。
[0023]②
第一次加10倍量95%乙醇,回流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95%乙醇,回流1.5小时,第三次加8倍量95%乙醇,回流1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温度70℃,备用。
[0024]③
药楂与茵陈等其余九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第三次加8倍量水,煎煮1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脂肪肝和酒精性肝损伤的颗粒,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及常规辅料制成1000g:焦山楂 150g ,茵陈100g,泽泻100g ,车前草 75g,虎杖75g,丹参100g,熟大黄45g,决明子75g,黄芪 100g,柴胡75g,制何首乌 75g。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脂肪肝和酒精性肝损伤的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以上十一味,焦山楂、丹参酌予碎断,用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三次;

第一次加10倍量95%乙醇,回流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95%乙醇,回流1.5小时,第三次加8倍量95%乙醇,回流1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温度70℃,备用;

药楂与茵陈等其余九味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志杰杨宇敏江桐于晓琨刘跃东柳绪来李海陶渊喆刘永尹丹孙桂媛
申请(专利权)人:通化金马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