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能液体酶制剂发酵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449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液体酶制剂发酵罐,包括罐体、进料管和放料管,所述罐体顶部表面一侧安装有进料管,所述罐体底部表面安装有放料管,所述罐体内腔顶部表面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内腔顶部表面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输入端安装有进液管,所述罐体内腔设有导管,所述导管顶端设有托盘,所述托盘底部表面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托盘表面环设有分流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水泵、进液管、导管和托盘相互配合,从而能够起到对液体酶制剂翻滚循环作用,并且测传感器和控制机构相互配合,又能够方便工作人员灵活的控制液体酶制剂的生产pH值和温度,同时通过定时器,既能降低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又能起到节能效果。又能起到节能效果。又能起到节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节能液体酶制剂发酵罐


[0001]本技术涉及发酵罐设备
,具体为一种高效节能液体酶制剂发酵罐。

技术介绍

[0002]酶制剂是指酶经过提纯、加工后的具有催化功能的生物制品,主要用于催化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化学反应,具有催化效率高、高度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降低能耗、减少化学污染等特点,其应用领域遍布食品(面包烘烤业、面粉深加工、果品加工业等)、纺织、饲料、洗剂剂、造纸、皮革、医药以及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酶制剂来源于生物,一般地说较为安全,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003]但是,现有的发酵罐存在以下缺点:
[0004]现有的液体酶制剂发酵罐在使用时,大都采用搅拌桨进行搅拌,从容使得液体酶制剂混合均匀,但是搅拌的破活力加强,进而容易使得液体酶死亡,以致于降低了液体酶制剂的生产质量,同时现有的液体酶制剂发酵时容易使得温度升高,进一步影响液体酶制剂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液体酶制剂发酵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液体酶制剂发酵罐在使用时,大都采用搅拌桨进行搅拌,从容使得液体酶制剂混合均匀,但是搅拌的破活力加强,进而容易使得液体酶死亡,以致于降低了液体酶制剂的生产质量,同时现有的液体酶制剂发酵时容易使得温度升高,进一步影响液体酶制剂的生产。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节能液体酶制剂发酵罐,包括罐体、进料管和放料管,所述罐体顶部表面一侧安装有进料管,所述罐体底部表面安装有放料管,所述罐体内腔顶部表面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内腔顶部表面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输入端安装有进液管,所述罐体内腔设有导管,所述导管顶端设有托盘,所述托盘底部表面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托盘表面环设有分流道,所述支架顶部表面一侧安装有PH监测传感器,所述支架顶部表面另一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罐体外壁表面顶部安装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由防护箱、触摸一体机和定时器组成,所述罐体外壁表面底部安装有盘管,所述盘管输入端安装有进水管,所述盘管输出端安装有排水管,通过水泵,可将罐体内腔底部的液体酶制剂从进液管吸入,然后经导管输送至托盘中,接着从分流道将液体酶制剂导出,使得起到翻滚循环作用,通过测传感器和控制机构相互配合,从而能够方便工作人员灵活的控制液体酶制剂的生产pH值和温度,又能通过定时器,既能降低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又能起到节能效果。
[0007]优选的,所述导管底端与水泵输出端相连,从而能够使得水泵可将罐体内腔底部的液体酶制剂从进液管吸入,然后输送至导管中。
[0008]优选的,所述通孔与导管导通相连,所述分流道具体设有十二组,从而能够使得十
二组分流道将托盘中的液体酶制剂导出,落入罐体内,进而起到翻滚循环作用,防止液体酶死亡。
[0009]优选的,所述导管表面安装有限位套管,且限位套管两端通过横杆与罐体内腔侧壁相连,从而能够提高导管使用时的平稳性,进而防止导管发生弯折。
[0010]优选的,所述防护箱表面一侧安装有触摸一体机,且触摸一体机通过导线分别与PH监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定时器电性相连,通过触摸一体机,既能方便工作人员观察PH值和温度,又能灵活的控制相应设备运行。
[0011]优选的,所述触摸一体机一侧安装有定时器,且定时器通过导线与水泵电性相连,从而能够定时开启或关闭水泵运行,既能降低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又能起到节能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液体酶制剂发酵罐,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通过支架,可为水泵提供支撑,通过水泵,可将罐体内腔底部的液体酶制剂从进液管吸入,然后输送至导管中,由于导管顶端设有托盘,并且托盘底部表面中部开设有通孔,同时通孔与导管导通相连,从而能够使得导管中的液体充满托盘,通过十二组分流道,可将托盘中的液体酶制剂导出,落入罐体内,进而起到翻滚循环作用,防止液体酶死亡。
[0014](2)本技术通过在PH监测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又能对罐体中的液体酶制剂的PH值和温度进行监测,同时又能将监测数据发送至触摸一体机中,进而能够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当PH不符合液体酶制剂生存环境时,通过进料管可将入相应的试剂,从而起到调节PH值作用,通过进水管,可输入冷水或热量,进而能够流入至盘管,以便于能够起到调节罐体中液体酶制剂的温度作用,由于定时器通过导线与水泵电性相连,从而能够定时开启或关闭水泵运行,既能降低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又能起到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托盘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控制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罐体;2、进料管;3、放料管;4、支架;5、水泵;6、进液管;7、导管;8、托盘;801、通孔;802、分流道;9、限位套管;10、横杆;11、PH监测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13、控制机构;1301、防护箱;1302、触摸一体机;1303、定时器;14、盘管;15、进水管;16、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1]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节能液体酶制剂发酵罐,包括罐体1、进料管2和放料管3,所述罐体1顶部表面一侧安装有进料管2,所述罐体1底部表面安装有放料管3,所述罐体1内腔顶部表面安装有支架4,所述支架4内腔顶部表面安装有水泵5,所述水泵5输入端安装有进液管6,所述罐体1内腔设有导管7,所述导管7顶端设有托盘8,所述托盘8底部表面中部开设有通孔801,所述托盘8表面环设有分流道802,所述支架4
顶部表面一侧安装有PH监测传感器11,所述支架4顶部表面另一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2,所述罐体1外壁表面顶部安装有控制机构13,所述控制机构13由防护箱1301、触摸一体机1302和定时器1303组成,所述罐体1外壁表面底部安装有盘管14,所述盘管14输入端安装有进水管15,所述盘管14输出端安装有排水管16,通过水泵5,可将罐体1内腔底部的液体酶制剂从进液管6吸入,然后经导管7输送至托盘8中,接着从分流道802将液体酶制剂导出,使得起到翻滚循环作用,通过测传感器和控制机构13相互配合,从而能够方便工作人员灵活的控制液体酶制剂的生产pH值和温度,又能通过定时器1303,既能降低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又能起到节能效果。
[0022]所述导管7底端与水泵5输出端相连,从而能够使得水泵5可将罐体1内腔底部的液体酶制剂从进液管6吸入,然后输送至导管7中。
[0023]所述通孔801与导管7导通相连,所述分流道802具体设有十二组,从而能够使得十二组分流道802将托盘8中的液体酶制剂导出,落入罐体1内,进而起到翻滚循环作用,防止液体酶死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节能液体酶制剂发酵罐,包括罐体(1)、进料管(2)和放料管(3),所述罐体(1)顶部表面一侧安装有进料管(2),所述罐体(1)底部表面安装有放料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腔顶部表面安装有支架(4),所述支架(4)内腔顶部表面安装有水泵(5),所述水泵(5)输入端安装有进液管(6),所述罐体(1)内腔设有导管(7),所述导管(7)顶端设有托盘(8),所述托盘(8)底部表面中部开设有通孔(801),所述托盘(8)表面环设有分流道(802),所述支架(4)顶部表面一侧安装有PH监测传感器(11),所述支架(4)顶部表面另一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2),所述罐体(1)外壁表面顶部安装有控制机构(13),所述控制机构(13)由防护箱(1301)、触摸一体机(1302)和定时器(1303)组成,所述罐体(1)外壁表面底部安装有盘管(14),所述盘管(14)输入端安装有进水管(15),所述盘管(14)输出端安装有排水管(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静李汝娟张荣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纳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