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压稳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4436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调压稳流阀,它由阀体、阀芯、弹簧等组成,其特征是:阀体(1)为圆柱形直通,其内壁径向为相间排列的数个凸壁(2)和凹壁(6);凸壁(2)与凹壁(6)径向相间围成阀体(1)的内腔(12),凸壁(2)与凹壁(6)轴向构成数个由进水口(9)往出水口(5)逐渐缩小的过流水道(7),凸壁(2)与凹壁(6)径向包围阀芯构成数个过流断面(11);数个凸壁(2)轴向构成阀芯滑动的轨道(13),阀芯安装在轨道(13)上,内置的弹簧一端固定在阀芯上,另一端固定在弹簧挡片(3)上;开有过流孔的阀芯挡片(10)固定在进水口(9)处凸壁(2)的横面上,开有过流孔的弹簧挡片(3)在出水口(5)处用丝扣与阀体(1)内壁结合。(*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Pressure regulating and stabilizing valve

A pressure stabilizing valve, comprising a valve body, a valve core, a spring,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valve body (1) through a plurality of convex cylindrical, the inner wall of a radial wall are arranged alternately (2) and (6); the convex concave wall wall (2) and the concave wall (6) and radial circumference a valve body (1) of the cavity (12), (2) and the concave convex wall wall (6) axially formed of a plurality of (9) from the water inlet to the water outlet (5) gradually reduced over flow channel (7), (2) and the concave convex wall wall (6) surrounded by a number of radial valve core the flow section (11); a plurality of convex wall (2) of the sliding spool axial track (13), the valve installed in the track (13), built in one end of the spring is fixed on the valve core, the other end is fixed on the spring plate (3); open had orifice baffle (valve 10) fixed The water inlet (9) at the convex wall (2) of the horizontal plane, with the spring flow hole plate (3) at the outlet (5) with screw and the valve body (1) combined with the inner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调压稳流阀,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喷、微灌输配水管路的压力——流量调节设备。
技术介绍
喷灌、微灌等现代农业节水灌溉新技术,都离不开输配水管路系统,而压力——流量调节设备则是该系统重要的配套设备。目前,我国在管路灌溉作业中,由于缺乏压力——流量调节设备,当管路系统支管入口处的压力过高需要适当调低时,只好采用在支管入口端设置“水阻管”(即管径小于支管的一段管子)或减小阀门开度的办法加以调整,这些办法虽然可以调节压力和流量,但存在着上游压力发生变化时,下游的压力和流量仍会随之产生相应变化,“水阻管”设计调试、阀门启闭费工费时费事的问题。为了解决“水阻管”和阀门调压效果差、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节水农业新技术研究》公开了一种“调压给水栓”和一种“微灌用压力——流量调节器”。“调压给水栓”是通过阀芯在斜三通阀体内壁卡口内缘上的移动,来调整阀芯表面曲线过流孔的大小,而实现压力——流量调节的;“微灌用压力——流量调节器”是通过调压组件在阀壳内壁卡口内缘上的移动,来调整调压组件小端与进口花篮堵头下游端面之间过流间隙的大小,而实现压力——流量调节的。上述两种调压设备,较好地克服了“水阻管”和阀门调压效果差、劳动强度大的缺陷,但它们共同存在如下问题1、构件多、结构复杂、组装麻烦、加工工艺繁琐 “调压给水栓”有11种构件,由上阀体和下阀体组成,上阀体基部为半球形的斜三通,外部装有数个与下阀体连接的挂钩,内置的阀芯与弹簧固定后串装在中轴上,中轴一端与栓盖连接,另一端穿出阀体与顶部的手柄连接,阀芯侧面开有曲线过流孔,阀芯安装在阀体内壁卡口处,栓盖和阀体顶部的中轴穿孔上都装有防漏密封圈。阀体、阀芯用铝材铸造,各衬套用尼龙材料铺衬,手柄、中轴材料为A3钢加工后再表面镀锌,卡口表面、阀芯表面和曲线孔用数控铣床铣出。这种设计,构件多、结构复杂、组装麻烦、加工工艺繁琐,其结果是费工、费料、成本高。“微灌用压力—流量调节器”有8种构件,外壳为进水口端小而出水口端大的喇叭形,内壁设有卡口,内置的调压组件安装在卡口处,其小端插入进口花篮堵头,进口花篮堵头固定在阀壳进水口端内壁上,调压组件、橡胶膜、调压组件压盖用高频焊接的方法最终加工成一个整体的调压组件,阀壳出水口端与出口堵头、橡胶膜、调压组件再用高频焊接的方法最终加工成一个整体,使调压组件、“O”形密封圈、橡胶膜和阀壳共同围成一个防止水进入的保护弹簧的密封空腔,“O”形密封圈是易损件,调压组件不能拆卸。这种设计,不仅使用寿命短、维修困难,而且构件多、结构复杂、组装麻烦、工艺繁琐,其结果是费工、费料、成本高。2、调压范围小“调压给水栓”由于阀体内壁卡口卡在阀芯的腰部,阀芯移动的最大距离只有阀芯高度的一半,因此阀芯移动的行程较短,造成过流断面的面积变化幅度小,导致调压范围小。“微灌用压力—流量调节器”由于调压组件小端与进口花篮堵头下游端面之间的间隙较小,因此调压组件移动的行程较短,造成过断流面的面积变化幅度小,导致调压范围小。3、成本过高、推广困难由于构件多、结构复杂、组装麻烦、加工工艺繁琐等原因,造成成本过高,因此受到农村经济承受能力的制约而无法普及使用,其结果是推广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压稳流阀,能有效地解决现有调压设备构件多、结构复杂、组装麻烦、工艺繁琐、调压范围小、成本过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它由阀体、阀芯、弹簧等构件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调压稳流阀为圆柱形直通,阀体内壁径向为相间排列的凸壁与凹壁;凸壁与凹壁径向相间围成阀体内腔,轴向构成数个由进水口往出水口逐渐缩小的过流水道;凸壁与凹壁径向包围阀芯构成数个过流断面;数个凸壁轴向构成阀芯滑动的轨道,阀芯安装在轨道上,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阀芯上,另一端固定在弹簧挡片上;开有过流孔的阀芯挡片固定在阀体进水口处凸壁的横面上,开有过流孔的弹簧挡片用丝扣与阀体出水口处的内壁结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阀体、阀芯、弹簧、阀芯挡片、弹簧挡片5种构件组成,阀体为圆柱形直通,其内壁径向为相间排列的凸壁与凹壁;凸壁与凹壁径向相间围成阀体内腔,轴向构成数个由进水口往出水口逐渐缩小的过流水道;凸壁与凹壁径向包围阀芯构成数个过流断面,过流断面的面积随阀芯由进水口向出水口方向移动时逐渐缩小,反向移动时则逐渐增大;数个凸壁轴向构成阀芯移动的轨道,阀芯安装在轨道上,弹簧的一端与阀芯固定,另一端与弹簧挡片固定,阀芯挡片固定在阀体进水口处凸壁的横面上,弹簧挡片用丝扣与阀体出水口处的内壁结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省掉了密封圈、中轴、栓盖、手柄、下阀体、连接挂钩、进口花篮堵头、出口堵头、调压组件、橡胶膜等结构组件,简化了阀体、阀芯的结构及工艺,因此构件减少,结构简单,组装维修容易;阀芯移动的行程长,过流断面的面积变化幅度大,因此调压范围大;阀体、阀芯、阀芯挡片和弹簧挡片均采用价格低廉的工程塑料材料,用注塑的方法加工成型,因此材料便宜、工艺简便,大大降低了成本。本专利技术采用圆柱形直通和凸凹内壁一体的结构、工程塑料材料、注塑加工方法,使构件减少、结构简化、组装维修容易、工艺简便、调压范围大、成本大大降低,因而很好地解决了现有调压设备构件多、结构复杂、组装维修麻烦、加工工艺繁琐、调压范围小、成本过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喷灌、微灌等管路灌溉系统和城镇管路供水系统,与输配水管路配套进行压力和流量的调节。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轴向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三水道进水口正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三水道出水口正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两水道进水口正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四水道进水口正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楔状槽型水道展开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梯形槽型水道展开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楔状——梯形槽型水道展开图。五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本专利技术由阀体1、阀芯8、弹簧4、阀芯挡片10和弹簧挡片3构成,阀体1为圆柱形直通,其内壁径向为相间排列的三个凸壁2与三个凹壁6,三个凸壁2与三个凹壁6径向相间围成阀体1的内腔12,三个凸壁2围成的内腔12为圆柱形,三个凹壁6围成的内腔12为圆台形或圆柱形;三个凸壁2与三个凹壁6轴向构成三个由进水口9往出水口5逐渐缩小的过流水道7;三个凸壁2与三个凹壁6径向包围阀芯8构成三个过流断面11,三个过流断面11的面积随阀芯8由进水口9向出水口5方向移动时逐渐缩小,反向移动时则逐渐增大;三个凸壁2轴向构成阀芯8滑动的轨道13,阀芯8为侧面和顶部开有过流孔的中空圆柱形,阀芯8安装在轨道13上,弹簧4一端固定在阀芯8上,另一端固定在弹簧挡片3上;开有过流孔的阀芯挡片10固定在进水口9处三个凸壁2的横面上,防止阀芯8因回流脱出轨道,开有过流孔的弹簧挡片3在出水口5处用丝扣与阀体1内壁结合,能调整弹簧4的弹力。参照图5,为了适应较大流量的需要,采用两个凸壁2与两个凹壁6构成两个过流水道7的结构,以增大过流断面11的面积。参照图6,为了适应较小流量的需要,采用四个凸壁2与四个凹壁6构成四个过流水道7的结构,以减小过流断面11的面积。根据凸壁2和凹壁6的不同形状,过流水道7可分为三种类型。参照图7,凸壁2为扇形横截面的矩形弧面的形状,凹壁6壁面由进水口9往出水口5径向逐渐加厚为斜面,凸壁2与凹壁6构成的过流水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林军李燕华
申请(专利权)人:乌鲁木齐科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